大明虎臣作者:曾经淡然
第256章
“这样吧,大人,我赌我军进攻宁远城一个时辰内拿下,拿不下我这月的俸银归您,拿下了战刀归我,如何?”
却是游击将军张登科,这个英俊潇洒的骑兵将军看不公了,他与其说是在和吴云端赌博,还不如说在对吴云端的无耻进行讨伐。
“一个时辰足够了,估计也就是几下的事情,还是大帅啊,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跟着大帅算咱们的福气!”吴云端不提打赌的事情了,却突然夸起了周虎臣。
吴云端和张登科的所谓赌博自然不会当真,只是一种无聊的消遣罢了。吴云端当然要等,要等步卒上来攻城,同时,将领们都知道,步卒上来较慢的原因是因为道路。沿途山地丘陵太多,给巨炮的运送带来了很大难度。吴云端在等火炮,只要周虎臣给他特意送来的巨兽到达宁远城下,拿下宁远也就是几炮的事情。
宁远城始建于宣德三年,这个城池略呈正方形,城墙四面正中各有城门一座,分别是东面的春和门,南面的延辉门、西侧的永宁门、北侧叫威远门。各城门上都修筑着高耸的箭楼,各门内侧沿城墙还修有蹬道。四角则是高筑炮台,突出于城角,用以架设红夷大炮。
当年,孙承宗和袁崇焕等督率军民在关外辛勤经营了四年,他们缮城修堡,造炮制械,设营练兵,拓地开屯,可谓劳绩显著,大见成效。据记载:孙承宗守关四年,前后修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皇后的长兄吴克善。另一个人则是一名精通蒙汉语言的通译。
这是一次谈判,初步的谈判,因为这次明军出关进行的谈判。
“草原人心胸开阔,欢迎所有的客人,也会真诚以待,但草原的雄鹰也从不畏惧外来人的入侵,我们会用手中的刀和弓箭捍卫自己的领地。”
首先开口的是吴克善,这位蒙古亲王不但是大清国皇帝的舅舅,皇后的侄子、兄长,还是已故大清皇帝皇太极的儿女亲家,他的儿子弼尔塔哈尔被赐封为固伦额驸,娶得是皇太极第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爱新觉罗。雅图。因此,吴克善身份很尊贵,有资格坐在这里。
蒙古贵人们与大清皇族几乎都有说不清的各种姻亲关系,这种关系超脱了辈分,错综复杂,完全就是靠婚姻和武力维持的一个联盟。最典型的就是蒙古科尔沁部,在清军入关和征服各蒙古部落的战争中,蒙古科尔沁部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可以说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银俸缎均高于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统治蒙古地区的重要依靠力量,与满州贵族的关系也最为紧密。
满蒙联姻是清朝的国策,和中国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不同,她不是一两个女子的和亲,而是一大批人。正是这一大批女子,后来使入主中原的满族与边区的蒙古族保持了三个世纪的通婚,建立了世代姻亲关系。也正是这种姻亲关系,对中国北方这两大尚武勇悍民族的长期和好、对清廷统辖与治理边疆蒙古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谈判吗,有威胁也有的商量,当然也有试探,吴克善无疑在试探,至于威胁,以现在的形式好像谈不上,因为明军的步卒好像已经上来了,而且足足有三十来万。
“作为大明官员,冒昧的问一下,长生天的子民之前是否跟随建奴踏上了大明的领土,是否与大明的守卫者进行了交战?”
有些灼灼逼人的意味,回应的竟然不是那名上了年纪,官职较高的明军骑兵统领,赫然是他身边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很高大,很英武,而且出口异常犀利。这几句话让吴克善很难作答,蒙古人出兵了不用质疑,进行了交战了不用质疑,可这谈判这样谈怎么谈下去。
就在吴克善想着怎样措词的时候,英武的年轻军官再一次开口:“我军这次出关是为了讨伐入侵大明的建州人,蒙古勇士可能只是受到了建州人的胁迫和蛊惑罢了,而我军这次出关的主要任务是收复辽东故土,顺便要带回奴酋的头颅给我大明的皇帝陛下和万千子民一个交代。汉人不擅长牧马,对这里的草原没兴趣,只是借道追赶建州人而已。”
这好像是最希望也是最好的结果,没有提对蒙古用兵,更没有占据草原的意思,可是吴克善不明白,如此大事,这个年轻人怎么能够做主,所以他没敢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