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漠孤烟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104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大漠孤烟直作者:马小禾

第104章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大家都折服于郭涛的言语,濮阳澈拍手大笑道:“好!郭爱卿真当是我国的良臣!得此一人,夫复何求!”

李辅脸色铁青,濮阳澈如此说就是在说自己位居高位,反而不如一个小小的翰林院院士有用,当下道:“郭院士所言甚对,但是若是三王不服,不愿意削减军队呢?岂非又要惹出腥风血雨?蛮荒、漠北之患未除,又添新疾,到时内忧外患,天乾岂不更加岌岌可危?”

郭涛大笑道:“没想到李学士年纪大了,胆子也小了!”

李辅大怒,三番两次被人说年纪大了,难道是想说自己年衰体弱,不足以为天乾效劳吗?李辅冷哼一声,本想发作,但是瞥见濮阳澈笑意盈盈的看着郭涛,眼中的赞赏之色丝毫不加掩饰,李辅毕竟是沉浮于宦海仕途的人,当下也不说什么,不喜形于色,只平静的看着郭涛!

郭涛笑道:“三王是否是我天乾的臣子?”大家都一阵无语,三王肯定是天乾的臣子,大家都不知道郭涛为何要如此发问,只静静的等着郭涛的下文。

郭涛朗声笑道:“三王既是天乾的朝臣,那是臣子就该安守本分,听从号令,不应该存有僭越之心,若是三王不愿意削减军队,那必定是心中有鬼,趁此机会,还可看出三王是否对天乾忠心耿耿,若是三王不愿意,那就打,打得三王怕了,那他就愿意了!”郭涛说的时候,有一种睥睨天下傲气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整个人看起来也多了一股难言的气质!

就连李辅本想出言驳斥,但是眼见郭涛目中似汪洋大海深不可测,心中起了惧意!只得沉声站在一旁!

濮阳澈大笑道:“好!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来人,赏,即刻封郭涛为翰林院掌院院士!”

众人心里大惊,郭涛从从四品官职一跃成为正二品官职,连升四级,这是天乾史上从未有过的,当即对郭涛刮目相看,濮阳澈如此,意在将重用郭涛!重任看郭涛的眼光都有了不同。

☆、正文第一百三十五章温水煮青蛙

郭涛跪地道:“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濮阳澈笑道:“爱卿快快请起!”

郭涛谢恩后站起身,濮阳澈接着道:“那依爱卿言下之意,该如何削减三王的军队?”

郭涛道:“回陛下,三王是跟随先帝征战四方的功臣,为天乾立下了汗马功劳,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三王在属地上颇得人心,势力也尤胜从前,且威信极高,本来就是赋税不足,国库才空虚,殿下就以此为名,勒令三王在一定时间内削减军队。三王之势并非一朝一夕就积累成的,同理,削减三王的势力并不能急在一时,只能是一步一步来,且天乾当务之急是打败漠北、蛮荒两大强敌,这二路叛贼皆形成了气候,也只得慢慢来!故而,三王之事,也只能从长计议,就像温水煮青蛙一般!”

濮阳澈道:“什么是温水煮青蛙?”

郭涛道:“回陛下,温水煮青蛙就是说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而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同样的,对三王来说,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慢慢削减他们的势力。时间久了,当三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就算是三王想反抗,但那时已经失去了反抗的力量!”濮阳澈笑道:“此举甚妙!”郭涛道:“但是陛下削了三王的兵权,三王难免怀恨在心,陛下不如就恩威并施。据微臣所知。三王膝下各有一儿一女,陛下如就给三王的儿女一个封赏,陛下可封赏三王之子为世子,封三王之女为郡主,这样不仅可以平息三王的愤怒,还可彰显出陛下宽厚待人、体恤旧臣!如此,天下人就不会妄自议论陛下了!”濮阳澈笑道:“此计甚妙。一石二鸟!难怪故人要说: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好,这件事就全权交给爱卿去办!”郭涛道:“属下必定竭尽所能办好此事!”李辅忙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濮阳澈道:“李学士,这有何不妥吗?”

李辅道:“陛下,自古世子的称号皆是要承袭父辈的爵位之人才能称做世子,若是陛下封赏了三王之子为世子。岂不是将三王所属之地世世代代交由三王之后管理了?”

濮阳澈笑道:“李学士。是否你果真是老了?”

李辅老脸发红,但濮阳澈不是郭涛,当即问道:“还请陛下言明。”

濮阳澈笑道:“君子重在守诺,诚如你所说的,父皇曾说过与四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父皇的意思就是让四王的后代都得享荣华富贵。朕现在只是想削去三王的势力,并不想剥夺他们的荣华!”

李辅道:“谢陛下赐教。”

濮阳澈摆摆手道:“李学士客气了。李学士是否需要回家休息两天?”

闻言,李辅忙跪下道:“老臣身体还算康健,谢陛下关心!”冷汗涔涔流下。

濮阳澈道:“如此甚好!李学士快快请起!”然后道:“传我命令,削去刃东王、遥西王、陵南王所属军队各二十万,同时任命旗木瞳为刃东世子、鲜于崖为陵南世子、拓跋朵松为遥西世子,并封旗木眸、鲜于岚、拓跋朵丹为郡主,至于每个郡主的封号就由礼部拟定!”

礼部尚书忙躬身道:“臣必当竭尽所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