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东游记同人)不如怜取眼前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13 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燕王和陶然也出列,向朱元璋说明当时的情况,但只是说苏采薇当时被符咒困住,不能动弹,才会如此。晋王哪里肯罢休,立即朗声说:“哼,堂堂钦天监监正,也会被妖异的符咒所困住吗?我看苏监正受人指使是故意为之,要陷儿臣于死地吧?”

朝堂上你来我往,群臣也加入其中,有的为这边说情,有的为那边帮腔,当然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有一言不发,明哲保身。半响,有一文士打扮的官员出列说:“启奏陛下,臣以为出了这样的事,钦天监监正却无故不来上朝,实在可疑!应该派人传她来,当面审问清楚才好!”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文官的带领人——方孝孺。

那方孝孺是个尊崇儒学孔子,思维不知变通的文士,常言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这些神神鬼鬼之事方孝孺一向不屑一顾,因此更是瞧不起因除妖降鬼而得到皇帝重用的苏采薇,一直以为她不过是装神弄鬼,善于阿谀奉承而已。加之方孝孺乃是朱元璋选来扶植朱允炆的人,他一向忠心于朱允炆,觉得诸位皇子中属燕王对朱允炆皇位的威胁最大,因此见此事燕王也牵扯进去,便恨不得一起处置了以防后患。

朱元璋倒是没有方孝孺想得那样盛怒,他只是淡然的说:“苏监正昨日便向我启奏,说要在钦天台为死去的怨灵超度,故这些日子不能上朝。”

原来苏采薇回宫接到要降妖的指令后原本就预备这几日为亡灵超度,顺便以此为借口借故不来上朝。故而提前写了奏章禀报,不想出了这些事,便顺水推舟,避开晋王锋芒等待时机。方孝孺与齐泰一听,连忙再三启奏,说苏采薇此举有借故拖延之嫌,请求朱元璋下旨让苏采薇前来对质。那齐泰与方孝孺是一路人,自然对钦天监和燕王等人无好感。晋王嘴角带着笑意,看样子,此事比自己想象得还要好办。

苏采薇依旧是那身水袖深裾,端庄娴雅的模样。身上浓郁的檀香味表明她才沐浴熏衣,她一副祈福巫女的打扮,脸色略略有些苍白,分明是一宿未眠,一直在钦天台上向天祈福超度亡灵。行过礼后,苏采薇不急不缓的向朱元璋将昨夜里的来龙去脉说清,自然也说明了下符咒绊住她们的是那个茅山道士,而当时她身边那位也绝非什么妖女,乃是上洞笔楼也会借此机会,悬挂起五彩灯笼,全城的文人才子们都会登楼赋诗,共赏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城里最大的酒楼“鹊桥仙”也人满为患,好不热闹,就连城西的花街柳巷今夜也客似云来。

每到七夕佳节,凡间女子就会在银兔初升之时拜月祈福,祈求一年和顺,心灵手巧,觅得如意郎君,或与夫君白头偕老。宫墙之内的那些寂寞的女子更是如此,她们每个人都希望成为那月宫里冷艳美丽的嫦娥,舞姿翩跹,能够留住帝王的心。因此,每到这一天,日落之后,月华初现之时,后宫的众多妃子就会在皇后的带领下,在东宫后的坤宁寺进行祭拜。主持祭祀祈福的,自然是皇家最信任的女祭司——苏采薇。

月上柳梢头,正是一片良辰美景时节,吕洞宾等人可等不得要在皇宫里完成祭祀后还有可能被各宫娘娘拉住要求赐福的苏采薇,直接自行上街去赏灯游玩了。

长安街上熙熙攘攘人满为患,敖玉一心顾全着孙冰儿和孙嫣儿,这两个小孩,第一次看到人间如此热闹繁华的夜市,不觉忘了舅舅的叮嘱,一会儿跑到这边看街头的表演,一会儿又追着卖糖人的小贩,一会儿又被前面某家灯铺的走马灯所吸引,一个劲的往人群里钻来窜去。敖玉生怕他们又走丢了,只好和吕何二人分开,忙着照顾那两个小猕猴去。

吕洞宾看着敖玉消失在人群里,摇头笑道:“三太子这个舅舅,可真是不容易啊!”

“我原来还以为是小人参精最闹腾,现在看来,他们可算是乖孩子了。”何仙姑也站在他身边笑言,说完又回过头来看着吕洞宾说:“那么我们呢?去哪里看看?”

第13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