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kongwen"></div><div class="readmiddle"></div>
户籍。
以工代赈,因为人手充足,沈明华又舍得让他们吃饱,洪城的重建进度很快,没多久就收完了粮食,城内的建筑也修复得差不多了。
知府本来在眼馋这批粮食,还想着用什么借口可以收上来一半,结果沈明欢反手就送了一大批给山匪,美其名曰“保护费”。
知府心虚,反正保护费没找他要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贵族看到洪城稳定了,想要回来拿回属于自己的田地,收了“保护费”的山匪们非常尽职,逃得不够快连命都得丢,更别说进城了。
既然贵族们不回来了,地也不能就这么空着,沈明欢做不出这么浪费的事,于是按人头数给每个成年人划分了土地。冬日无法耕种,他还让人组织他们到城外开荒。
也就是沈明欢有钱,能够从别的地方运来粮食,否则还支撑不起这么造作。
知府生怕对方来找他要这笔钱,不仅不会对此指手画脚,每天只沉默着装死。
洪城里燕都太远,一来一回需要的时间太长,沈明欢也不能一直盯着。
谢知非本想请命,沈明欢拒绝了,他把和谢知非一起救回来的两个小孩派了过去,让他们辅佐城主。
又把夫子也送了过去,让他继续教小孩。
两个孩子很聪明,虽然只学了三个月,但是已经会不少字,简单的计算也不在话下,处理庶务已经够用了。
沈明欢也没指望他们能做出什么大事,总归大方向有他和谢知非把握。两个孩子在沈府住了三个月,他和谢知非都很信任他们的心性。
终究还是可用的人太少,两个孩子此去半是监督,半是学习,半是磨砺。
倘若他们能成长起来,沈明欢预备把他们留给南怀瑾的。
南怀瑾将来要权倾朝野,手底下没有心腹怎么行?
自此洪城换了一片天。
如果燕帝知道这件事,他或许就会有点警惕。
可惜他不知道。
第147章送君扶摇上青云(15)
在燕都所有人的回忆里,平至二十三年的下半载过得极快,如同白驹过隙轻扫而过的尾巴,一闪而逝,惟留下深刻难忘的光影。
沈太子某次进宫时遭遇了一场暗杀,贼人胆大包天,巍巍皇城下都敢行凶。
沈太子的马车是燕帝赐下,规格等同燕国储君,极尽奢华,旁人见到了只有避让行礼的份,断无误伤的可能。
附近的侍卫来得快,沈太子并未受伤,可他本就体弱,受惊之下大病一场。
燕帝震怒,连下三道诏书命令彻查,最终查到了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三位头上。
四皇子为主谋,一杯鸠酒赐死。五、六两位皇子被褫夺宗室身份,幽禁府中,终生不得出。
朝廷上下噤若寒蝉。
要知道,三皇子可是对连同陛下在内的所有皇室都下了毒,谋害皇子、意图弑君,都不过是被贬为庶人。
虽然说赵元端得罪过不少人,如今没了身份地位又失了圣心,被欺负得有点惨,但毕竟命还在。四皇子只是想暗杀沈明欢,还没成功,可都直接被赐死了。
燕帝对沈明欢的爱护可见一斑。
贵族们一开始不敢惹沈明欢,是因为燕帝对他出离的爱重。
后来……
后来他们就是亲密无间推心置腹肝胆相照的手足兄弟,做兄长的疼爱弟弟还来不及呢,怎么舍得惹沈明欢?
不知道是不是越来越多的人活不下去,燕国境内的山匪也越来越多,他们似乎是从茗山和洪山两处同胞的胜利上看到了成功的方向,也开始学习起优秀经验。
他们都是群瘦骨嶙峋没吃饱的老弱病残,要是真打起来定然是赢不过精锐军队的,可他们擅长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