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他们把归唐不久的所经州县搞的乌烟瘴气、人心浮动,李世民心中忧愤,却也不好说什么。
张烈似乎察觉到了他的阴郁,便提议安排了此次出游。
不忍拂逆他的好意,这才答应跟他一道上东山散心。
又向山中走了四、五里,只见山上半云半雾之中赫然显出一座道观。两人拾阶而上,道观两扇黑门徐徐打开,在两个青衣螺髻童子的拥护下,一个身穿百衲道服,足登麻鞋,手摇拂尘的老道飘然而出,迎着走近的两人呵呵大笑,说道:“贵客降临,敝观蓬毕生辉,请!”
世民连忙还礼。
张烈笑道:“怎么没见王道长?”
那道人笑道:“师兄已恭候多时呢!”
李世民一惊,看样子张烈似乎跟这里的人认识——不过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到正殿参拜了老君像,捐了香火钱。
时辰尚早,张烈建议在此地游览一番。他似乎对这一带很熟悉,说这道观一侧景致不错,但通常不为外人所知,游人也不常去。便领他从一侧门出去。
世民虽然有些狐疑,但还是跟张烈出了侧门,只见眼前一条小径,旁边有几只白鹿悠闲吃草,走在小径上但觉身边似有仙雾围绕,别有一番景致,世民恍惚之间走着走着,却不见了张烈。
一路寻去,刚到小径拐角处,但见前方一人,身着道士衣冠,峨冠博带,衣袂飘飘,背负长剑,颏下几绺黑色长髯,风骨清奇,韵致潇洒,竟有股说不出的仙风道骨、飘逸出尘。世民虽阅人无数,目光竟也不由自主的为其吸引。
那人也在上下打量着世民,目光炯炯,眉宇间神情似笑非笑,见世民也在回望他,开口朗声问道:“来者可是圣人秦王?”
世民暗惊,觉得此人自己并未曾见过。
“高士是——?”
“贫道王远知。”
世民又是一惊!王远知的大名,他曾听闻过。
王远知乃是道家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士,道教茅山派第十代宗师,据说南陈时就已名闻遐迩,陈主闻其名,召当时尚在江南句曲山修道的王远知入重阳殿论道,甚受时人推崇。杨广早年在扬州总管任上,亦曾亲自到句曲山寻访,以师礼奉之。
隋文帝、炀帝都曾授官与他,然远知自称方外之人,志不在此,皆不受,仍旧过他行踪无定、飘游四方的逍遥日子。听说杨广最后一次南巡时,王远知曾突然现身于洛阳郊外,阻止杨广车驾南巡。当时杨广对于胆敢谏阻南下者,一律杀无赦!然慑于这位远知道长的声名,竟不敢降罪于他,只让羽林军将拦驾的远知道长拉开,车驾继续前行。
当时这道长连笑三声,叹道:“皇上若一意孤行,则天下不复为隋所有矣!”然后飘然而去,顷刻间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李世民想,按他成名的时间,年纪至少在六七旬开外,而眼前这位道长,须发皆墨,面色红润,精神奕奕,感觉至多不超过四十岁。这人应是刚才乃出观相迎的道长的师兄,看起来却比他师弟年轻了许多。
看他那脱俗的气质风范,更令人不觉肃然,世民忍不住道:“原来是王真人,弟子李世民有礼了!”
便欲以弟子之礼下拜。
“呵呵!贫道道行浅薄,岂敢妄称‘真人’?殿下乃人间太平天子,贫道岂受得起你这一礼?你就不用折我的寿数了!”王远知说着用手相托,他并没有沾到世民衣袍,世民却觉得有一股柔绵的力道隐隐送过来,吃了一惊,不敢相抗,顺着那股力道立起身,心里直对远知话语中的“人间太平天子”一语惊疑不定。
只是这王真人从来未见过他,又怎知他就是秦王——莫非是张仲坚故意引他们相见——可张仲坚跟这方外之人又是怎么认识的?
——那王远知似乎知道他心中所想,手捋胡须笑道:“殿下切莫怪责张门主,其实是贫道想见殿下,这才拜托的张门主。”
第108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