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朝的皇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2 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亲王、郡王又分两种:一种是&qut;世袭罔替&qut;,一人封王,子子孙孙皆王,这就是&qut;世袭罔替&qut;,俗称&qut;铁帽子王&qut;;一种是&qut;降封&qut;,父为亲王,子为郡王,孙为贝勒,一代不如一代,直到&qut;奉国将军&qut;为止。

同是皇子,何人该封亲王,何人该封郡王,何人该封贝勒、贝子,大致决定于下列四个条件:

一、出身:所谓出身指其生母而言。世宗动辄谓皇宗崩于热河,穆宗未奉梓宫回京行即位礼,即有用新年号的&qut;祺祥通宝&qut;的&qut;样钱&qut;出现,为此,李莼客颇致讥评,殊不知此为别有经济上的理由之从权措施。以后会谈到,此处不赘。

年号起于汉武帝,但历代帝皇似乎全未考虑到历史记载的方便,动辄改元,甚至一年之中,一改再改。直到明朝,始划一为一帝一年号而仍有例外:一是英宗,年号先为&qut;正统&qut;,复辟后改为&qut;天顺&qut;;二是光宗,万历四十八年秋即位,一月即崩,熹宗接位定明年年号为&qut;天启&qut;,如是,则光宗竟无年号,因定即位之日起至年底为止为&qut;泰昌元年&qut;。一年三帝两年号,在正统的王朝为一罕见的现象。但清朝的年号,自入关开始,一帝一号,始终正常。

年号关乎&qut;正朔&qut;,等于御名的别称,自应较常人命名格外慎重,或出亲裁,或由军机大臣及南书房翰林拟呈圈定,皆几经斟酌,绝不会不通不妥,闹出宋太祖用伪号&qut;乾德&qut;的笑话。其原则大致如下:

第7节:第一章皇帝的种种(6)

一、避免使用前朝末代年号的字眼,如&qut;崇&qut;与&qut;祯&qut;。

二、声音响亮,绝无拗口之弊。

三、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深入浅出,令天下臣民共晓的涵义。

自顺治以后,年号的涵义如下:

1?顺治入关之初,天下未定,愿将顺民意,以求大治。此一年号显然有抚慰的用意在内。

2?康熙天下既定,与民休息,希望安居乐业。

第2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