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朝的皇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3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清朝的皇帝作者:高阳

第3章

3?雍正雍为雍亲王,正为正位。特选此两字,正见得其得位不正;世宗喜自作聪明,类此弄巧成拙之事甚多。

4?乾隆乾卦在五伦中象征为男、父、君,用于年号自是指君。乾隆者&qut;乾运兴隆&qut;,可见高宗得位的基础是很薄弱的。此年号配合其他各种迹象,透露了许多秘密。

5?嘉庆此年号为高宗内禅时所定,嘉是对嗣皇帝的嘉许、嘉勉,庆者高宗自祝。

6?道光光大道统之意。清朝诸帝年号,道光的涵义比较空泛。

7?咸丰道光年间,积极整顿盐务、漕运、河道,但鸦片战争的结果,显示财用不足,国势中衰;文宗即位,以求富足为第一要义,因称咸丰。

8?同治穆宗年号本定&qut;祺祥&qut;,辛酉政变,&qut;三凶&qut;被逮,两宫垂帘,恭王执政,同治的涵义非常明显:太后临朝听政,并不专断,愿与亲贵大臣共同治国。

9?光绪绪有二义,一为统绪,二为次绪。张衡《东京赋》:&qut;故宗绪中圮。&qut;注曰:&qut;绪,统也。&qut;所以年号用此绪字,既以表示德宗为外藩迎立,亦以表示兄终弟及的先后次序,于德宗的身份异常贴切。同光之际,词臣最盛,故能选用此精当深刻的字眼。光自是光大之意。

10?宣统迎立溥仪的懿旨,明白宣告,溥仪入继为穆宗之子,兼祧德宗。此是根据慈禧的意旨,明白宣告统绪,用意亦在防止醇王一系,或者会引明世宗的故事,以皇帝&qut;本生父&qut;的身份,在宗法上引起争议。

***

在年号之外,御名应如何避讳,亦是在即位之初即须明白规定的一件大事,否则民间无所遵循,会发生触犯&qut;大不敬&qut;严重罪名的可能。

清太祖名努尔哈赤,太宗名皇太极,世祖名福临,都是满洲语的译音,既未以汉文命名,自不发生避讳的问题。又自文宗开始,上一字不必避讳;而至德宗以后,对避讳亦不视为严重的问题,所以此处所说重点,在康、雍、乾、嘉、道、咸、同七朝皇帝御名避讳的规定。

圣祖名玄烨。上一字改用元字;但如天地玄黄之玄、昭烈帝刘备字玄德之玄,都不能改用元字,则在书写时缺末笔作。其他字中有玄者,如弦等,亦准此书写。唯一的例外是畜生之畜,不必缺笔,否则反成大不敬了。下一字烨,以煜字代替。

世宗名胤禛。胤改用允,他的兄弟均因此而改名,只有怡亲王,特旨仍用原名胤祥。至于《胤祚》《胤征》(《尚书》篇名)等,则用原字。下一字禛,以祯字代替。而胤祯原是他的同母弟皇十四子的原名,雍正既夺其位,复攘其名。这是中国历史上骨肉伦常之变的惨剧中最复杂的一重公案,正文中会细叙,此处不赘。

高宗名弘曆(曆、歷的对应简体为历。编注)。上一字弘改为宏,不过他的兄弟不必改名。此外如必须书原字为弘者,缺末笔。下一字曆,日改为止,作歷。历本改称时宪书。

仁宗名颙琰。上一字之半,禺改为禹;下一字琰改为瑗。

第8节:第一章皇帝的种种(7)

宣宗名绵宁。仁宗遗诏改名旻宁。旻字冷僻罕用,如必须用到时,日下之文缺一点,作·。

文宗名奕。上一字不必避讳,永以为例;下一字缺末笔作,凡字中有宁者均准此书写。

穆宗名载淳。淳中之子改为曰,作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