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作者:高阳
第4章
***
宫闱事秘,皇帝的私生活,外间了解者不多,因此,有种种离奇的传说。但可断言者,清朝如穆宗不免荒嬉外,其他皇帝绝无如前朝任性而行、近于荒淫的恶德,即如穆宗的荒嬉,亦不过微行一事,较之明熹宗毫无心肝、根本连皇帝的责任是什么都不知道,还算高明多多。
皇帝的生活,照衣食住行的区分,我介绍溥仪自述的情况;这是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当然,他的衣食住行跟他的祖先已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了。
为皇帝管理衣着的太监,名为&qut;四执事&qut;,四者:冠、袍、带、履。贮放上用冠袍带履,名为&qut;四执事库&qut;,实即乾清宫东廊的端凝殿,取&qut;端冕凝旒&qut;之义。
据溥仪说,他&qut;一年到头都在做衣服,做了些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总是穿新的&qut;。又引用一份资料,统计出某年十月份中,做了皮袄十一件、皮袍褂六件、皮紧身二件、棉衣裤和紧身三十件。照此看来,棉衣裤和紧身,每天都可以穿新。又说:&qut;单单一项平常穿的袍褂,一年要照单子更换二十绣居此。长春宫的特色为走廊四周画了&qut;《红楼梦》图&qut;,西厢名承禧殿,设有至圣先师神位,为文绣读书之处。
文绣写有一篇短文,名为《京苑鹿》,说&qut;野畜不畜于家&qut;,苑鹿失去自由,&qut;犹狱内之犯人,非遇赦不得而出&qut;。结论是:&qut;庄子云: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不论其死为骨为贵也。&qut;到了民国二十年,溥仪还在天津时,文绣提出离婚的要求,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结果如愿以偿。而她有个哥哥,在天津《商报》上发表一封给文绣的公开信,说:&qut;漫云逊帝对汝并无虐待之事;即果然虐待,在汝亦应耐死忍受。&qut;又说:&qut;纵中宫待汝稍严,不肯假以辞色,然抱衾与裯,自是小星本分。&qut;此等妙文亦曾传诵一时。
长春宫后面的重华宫,自乾隆开始,亦为皇帝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所在。雍正在位时,皇子并未分府,高宗封宝亲王,婚后住重华宫;高宗即位后,重华宫即成&qut;潜邸&qut;,大加装修。内有崇敬殿,殿额题作&qut;乐善堂&qut;;高宗为皇子时所印的诗集,即名《乐善堂集》。重华宫的故事,可记者有二,《国朝宫史》:
每岁十二月初一日,懋勤殿首领太监陈龙笺、大笔、墨海于重华宫祗候。以&qut;赐福苍生&qut;笔,书福字十余幅,悬贴各宫。自是将军督抚奏函至,并御书缄赐之。十五、六等日召御前大臣、侍卫至重华宫;二十六、七日召诸王大臣、内廷翰林等至乾清宫赐福字。
按:召近臣面赐福字时,有一仪节:皇帝面南,立书福字;受赐者北面而跪,当御笔初下时,即开始磕头。等写完,两太监移福字自受赐者身上移过,置于地上候墨干,名为&qut;一身是福&qut;。
又《啸亭杂录》:
乾隆中,于元旦后三日,钦点王大臣之能诗者,曲宴于重华宫,演剧赐茶,仿柏梁制,皆命联句,以纪其盛。复当席御制工章,命诸臣和之。后遂以为常礼。
重华宫的戏台在东面,台前五楹敞厅,名为漱芳斋。辛酉政变后,两宫垂帘,以漱芳斋为&qut;公所&qut;,退朝后在此治事进膳;每月朔望有戏。当时两宫和谐,外倚恭王,内抚幼帝,虽是孤儿寡妇,却是一片兴旺气象。所谓&qut;同光中兴&qut;,实在也就只是两宫在漱芳斋的那几年而已。
此外,东六宫之东为宁寿宫,本为太后所住,乾隆三十七年重修,备为归政后颐养之所;乾隆六十年永定为太上皇燕憩之地。慈禧晚年亦住宁寿宫,主要的原因是:宁寿宫有一座三层的大戏台,名为&qut;畅音阁&qut;,便于慈禧&qut;传戏&q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