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军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339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大唐军魂作者:黄昏前面

第339章

兵部设尚书一名,正三品职,左、中、右侍郎三名,左侍郎为从三品职,中、右侍郎为正四品上职。下设七个部门,一为新设的参谋司,二为兵部司,三为军器监,四为情报司。五曰职方司,六曰驾部司,七曰库部司。

参谋部掌全国兵马调遣,包括兵马的补充和屯防,更重要的是战时进行战事的布置。参谋司人员组成不固定,日常由两名郎中,两名员外郎及四名主事处置事务,若在战时,参谋部组成人员可包括朝中任何重要官员,也就是说,在战时,参谋司将是战争的最高决策机构。这是李业诩原本计划的统帅部或者参谋部的一个精简机构,李世民不愿再另设一个庞大的军事机构,这是折中之举。

兵部司掌兵马名帐,武官阶品评定及选授,全国军队的名录由其登录,四品以下、郎将职以下中下级军官的选授,皆由其负责,有郎中两人,员外郎两人,给事中四人。

军器监负责军中武器、器械等的研制、开发和生产,设大匠一名,少匠两名,丞两名,下设火器署、弩坊署、甲坊署、都水监等部,各有署、令若干,在长安及洛阳等设有多处作坊。所部人员为兵部中最多。

情报司掌管天下情报之事,改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两人,此乃兵部中最神秘机构,官员任命、组成及运作情况皆不对公布。

职方司掌管军中地图绘制及国防设施包括各地城池的建议,有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

驾部司掌管天下马政,及驿政事务,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

库部司掌管军器监所产武器的发放,有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

同时朝廷又发布诏令,进行军制的改革,全面推行募兵制,逐步建立以募兵所得常备军为基础的大唐武装力量。

以道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型军卫的设置和筹建,设立卫军和州军,按地域,在一道内设置一个卫军或者几个,也可能是几道内设置一个卫军。卫军为大唐主要的武装力量。是对外征战中主战力量;州兵负责维持地方治安。

在卫军建立后,各都督府的边军也都归入卫军中,卫军的职能有些相当于后世的军区和集团军的结合物。

暂时保留府兵,还是由原先除左右卫的其他各卫遥领之,也作为募兵的兵源,军中的募集的兵员在服役一定时间,退役后也编入府兵中。

待军制改革完成后,府兵将由各州县领之,名称也将随之修改。

长安及皇城的守卫任务也进行重大的变动,组建左右羽林卫,每卫各辖一万人,从朝中五品以上官员子孙中募集,作为长安城内守卫皇宫的禁军,负责皇帝的宿卫和仪仗任务,复召襄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为左羽林卫大将军,郢国公宇文士及为右羽林卫大将军。

同时筹建左右监门卫,各中李业诩看到,待任各师将军人选中有一些熟悉的,也有许多陌生的名字,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李孟尝等几位也在此次被封为各卫将军,这些人李业诩都不相熟。

经过一番了解,李业诩知道,这几人都是玄武门兵变时李世民身边的勇士,与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郑仁泰一道被称为玄武门九将,只是这几人与郑仁泰的结果差不多,因此前并无多少战功,在军中也一直处于中下级军官的层次,这次李世民启用这些人来担任新设置卫军实际领兵的将军一职,足见皇帝对诸卫军相当重视,同时也抱着一份戒防心理。

毕竟这是数万人的卫军,而且屯于长安城外,李世民肯定要派最信任的将领担任主要职务,从而将这几支卫军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