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喵殿下养鱼记[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莱夷半岛这次受灾,虽不是亲王和主帅之过错,却有他们之责,所以不怪齐璟多想,怕是陛下也有什么想法,所以没有大肆安抚。

不过,他们既也受伤,皇帝更不好责罚,这时候怕是窝着口气。

——这次萊夷卫损失太重,父皇不知会如何安排……

七皇子才刚这么想着,当天诸皇子就被召到紫宸殿中议事。

等待帝王的时候,靠近齐璟而立的六皇子小声关心道:“有段时间未见,阿璟气色看起来很不错……这病好的,可真是时候啊,应当不会错过什么大事了吧。”

齐璟目不斜视,道了一句“谢谢皇兄关心”,就不再理会他。

——之前人们都传他因病没去成荆州,病一直好不了也是由于心情抑郁……这家伙无非是想借此刺激他,让他待会积极争抢,争抢烫手的山芋!

六皇子齐琢见老七一点不激动的样子,默默与五皇子交换了眼神。

他心里嘀咕:看来二皇兄和俞昭仪已经跟他打过招呼,告诉他这次父皇交办的差事,不好办。

其实,齐珩知道齐璟入宫,很是吃惊。

他原本觉得齐璟应该继续安心养病,所以根本没跟他交代什么。

那边俞昭仪跟儿子不亲近,就更没什么机会谈起。

齐珩想找机会跟七弟提醒两句,但老五一直缠在他身边,老六也从慈安宫就跟着老七,完全不给他们机会独处。

他很担心老七不查,误入他人激将之法,所以时不时看齐璟。

这边齐璟注意到二皇兄的注视,坦荡荡地抬起头:“皇兄放心,阿璟已经大好了,久站也无碍。”

二皇子看他目光清亮,突然意识到老七并非毫无察觉,当众这番言语是在宽慰他,于是松了一口气。

他立刻回应道:“还是胡太医有法子,孤上次见你,脸色还不是这般……你自己的身体,心里有数就好,莫要勉强。”

大皇子低着头,大概是因为海事而心中沉重,没有注意到这边发生了什么。

五皇子和六皇子则心中冷笑,将没有得逞的遗憾藏入心底。

就在这个时候,紫宸殿一内官的声音响起:“圣上驾到。”

几个皇子立刻不再窃窃私语,都严肃了起来,待见皇帝坐在宝座之上,齐齐行礼。

“平身吧。”皇帝看上去比他们更加严肃,本就威严的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看到老七站在殿中,他眼中闪过温和之意,但没有问他情况,而是很快说起了正事。

“想来你们都已知晓,东境的事情。”

第九十二章赈灾

议事之后,诸皇子从紫宸殿退出。

六皇子挑衅地对齐璟道:“父皇既然说,让你好好在京养病,阿璟啊,就不要想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了。”

虽然没能拖老七下水,但只要想想刚刚齐璟的建议当众被父皇驳回,他就快意不止。

二皇子见状,虽然也因刚刚的事情不解和生气,但还是选择先维护这个不省心的七弟。

他假装附和道:“老六说的没错,历练的机会有的是,老七能把身体养好,才是最重要的。”

齐珩这句话是参照着陛下的话来说的,所以很容易提醒旁人,殿里当时发生了什么。

听了二皇子的话,六皇子果然想起刚刚父皇对齐璟流露出的真切关心,因看齐璟吃瘪而生出的喜悦立刻消失殆尽。

——得没得差事,有时候跟陛下看不看重并无关系……父母真正的爱有时候就是这样,不管你想建功立业的心,只希望你长得白白胖胖罢了。

皇帝只关心老七身体好没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才是真的喜欢他。

不得趣的六皇子在五皇子的示意下不再多言。

他们几个皇子各自散去,准备到各宫给母妃请了安再回府。

“你跟我来,去文思殿。”齐珩看其他几人走远,脸色沉沉地对齐璟道。

齐璟也没有推脱,就跟着齐珩往俞昭仪的寝殿方向去,一路安安静静、老老实实,倒是颇为乖巧。

在宫里说话,怕的是隔墙有耳,所以兄弟俩儿一路无言,直到了文思殿的书房,自己的人里里外外地守着,他们才开始说正事。

俞昭仪何等聪慧,一看他们兄弟俩的状态,就知道他们被叫到紫宸殿后肯定发生了什么事。

“陛下唤你们,都说了什么,怎么看起来像发生了大事?若有什么事难办,我想办法让你们舅母进宫一趟。”

自出了内官姜亢到镇国寺“兴师问罪”不成反被丢至行宫的事情,陛下虽未追究他背后之人,但还是令紫宸殿上下仔细盘查了一番。

从那以后,紫宸殿的内官和宫女夹着尾巴做人,根本不敢顶着风头往外递消息。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紫宸殿的戒备情况虽然松散了一些,但俞昭仪出于谨慎,还是甚少直接打听紫宸殿的问题。

她以关心两人为由打听陛下说的事情,还把要找安国公府帮忙的建议挂在嘴边,就更显得情急和无助了。

齐珩闻言,果然宽慰道:“昭仪莫急,父皇说的都是东面海事、朝廷赈灾之事,最后领差的是老五,暂时与我们不相干。”

他一边说着,一边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齐璟。

这个动作齐璟注意到了,俞昭仪自然也注意到了,她相信二皇子不至于骗她,但肯定隐瞒了什么,而且事关老七。

她正准备转向自己的亲儿子,想想办法套些别的消息来,二皇子就道:“昭仪,我有重要的事情跟老七说,想借您的地方……还要请若晴为我们守着门,莫要旁人打扰了我们。”

俞昭仪闻言,立刻明白了对方这是要跟老七密谈的意思。

若晴是她身边的大女官,叫若晴为他们守着门,其实不是阻那些进屋的人,而是请她也回避的意思。

俞昭仪对齐珩向来是有求必应、无求也应的,没有半分犹豫就站起身来,温柔笑道:“什么借不借的,没得这么生分……你们先说着话,我去看看小厨房里新做的点心好了没有,都是荆州传来的方子,我瞧着不错,今个儿给你们试一试。”

说完,她就把若晴带走,还顺带关上了门,让他们可以安心说话。

“昭仪?”走到门口的时候,若晴有些犹豫要不要守在这里的时候做点什么,比如偷听。

俞昭仪沉着脸,动作极小地摇了摇头,然后就真的去看点心去了。

若晴得俞昭仪示意,不再想着探头探脑,真的站在门口,当起了门神。

……

俞昭仪离开后,齐璟就正襟危坐着等二哥问话。

但齐珩沉着脸坐了一阵,才开口。

“说吧,刚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听你说无碍,还以为你心里有数,怎么……”怎么临到父皇问话了,却又莽莽撞撞地开了口?

天知道,当父皇说要派皇子为钦差去赈灾的时候,老七主动请缨、说想为父皇分忧,齐珩惊讶得眼睛都瞪大了,好在低着头,才没叫人发现。

原来,莱夷半岛这次受海事影响太大,流民都是之前的数倍,再这样下去,恐有动乱发生。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这次不仅派朝廷命官做钦差、负责赈灾事宜,还要有皇室成员一同前往,安抚受灾的百姓。

皇子出行,虽不如陛下亲临,但也足够表达皇族对青州受灾百姓的关怀。

既然是要皇族出行,那么就有个人选问题。

陛下刚问他们自己有没有意见,别人都在思考,没有急着开口,七皇子就马上表态,愿意跟钦差一起出行,为父皇分忧。

他此言一出,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欢喜的人欢喜他还是上钩了,忧愁的人则忧愁老七终究冲动了些。

齐璟向来能说会道,在陛下面前也不犯怵,说起理由来一套一套的,但他越说的情真意切、句句在理,齐珩就越担心。

“你知不知道,之所以要派皇子一同赈灾,不仅是代表皇族安抚百姓。”

齐珩不打算再跟这个弟弟兜圈子,而是直切主题:“父皇应当是对户部感到失望,甚至对里面的人有些怀疑了,所以才要双管齐下!你什么都不知晓,手中也无什么可用之人,这般不知深浅地贸然冲进去,是想办砸了差事、吃挂落不成?”

不是不让老七为陛下分忧,也不是不让他为赈灾出力,但齐珩觉得,无论如何不该是以这样的方式。

到时候他不仅事做不好,还要受到牵连,两头都落不到好。

得亏是有父皇……虽然老七不知厉害关系,但父皇心里却有明镜似的,而且也是真的关心老七,所以立刻就以让他安心养身体、不可在外奔波为由,驳回了老七的请命。

这家伙还毫无察觉似地继续为自己争取,不过最后也没能成功说服父皇就是。

齐珩在旁边听得心急火燎,却不能开口cha嘴。

现在回到安全的地方,自然是要好好教教齐璟,让他明白这其中的麻烦之处在哪里。

其实,齐璟哪里会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道道。

之所以还要那样开口,是因为齐璟非常清楚,这一次赈灾之后,五皇兄的手就能伸进户部了。

这应该也是一年后户部被牵扯过众、大皇兄受罚丢差事的伊始。

老六想激他抢这差事,是跟二皇兄一样以为,老七无人可用。

到时候齐璟什么都不懂,查不出来东西不说,还可能耽搁事情。等父皇嫌他办事不利,再换上五皇兄力挽狂澜,他们甚至能做一箭双雕之局。

齐璟明知道这里面的陷阱,还是不得不为之。

因为越靠近自己死的时间,齐璟脑海里对于上辈子的记忆就越模糊,他甚至记不得海事发生的时间,也不记得父皇派谁去赈灾。

但他肯定的是,如果自己能参与,哪怕只是给钦差打个下手,多少也能查到些重要的事情。

如果能扭转局面,化解危机,自然是最好。

但若是事与愿违,至少他看过、走过,心里清楚发生过什么,不至于到事发之时还被瞒在鼓里,毫无准备。

只是这样的理由,他不好与二皇兄讲,否则极智则近妖,到头来恐怕不仅不会让父皇和二皇兄觉得自己聪慧睿智,反而会叫他们生出怀疑和猜忌。

与其这样,不如表现得愣头青一些,即便表面上看着是七皇子没经过思考做出的决定,甚至有些自以为是了,但重要的是结果。

可惜,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父皇竟是半点没犹豫地就驳了他的请求。

皇帝让他养好身体,听起来不像生了气,看来还是真的关心与他。

现在二皇兄劝他,虽带着告诫的语气,但语气里藏着关心不假,这让齐璟既感动,也无奈。

他已经做过了努力,结果却并未改变事情的发展。

齐璟不知道五皇兄会以什么方式彻查到底,只能希望大皇兄能够警醒一些,在五哥大动干戈之前,先解决一部分户部内部的问题,免得将来被抓到痛脚,丢了好不容易争取的差事。

……

齐璟回到皇子府的时候,小十一正带着小赤羽用午膳。

小家伙见哥哥回来了,扭呀扭身体,想叫齐璟坐自己身边。

昨天齐璟已经跟他们交代了,说他要像以往一样,先每日入宫请安,再于崇文馆和东校场习文习武后方能回来,所以得把他们交给少玄和秋夕照顾。

他为了减轻小十一的不舍,就跟孩子说,自己进宫是去尽孝、学习本领和工作,要不然不能好好养家糊口、给他们买糕点吃。

小十一现在有小赤羽在身边,知道养孩子的不易(雾),对哥哥这么辛苦表示非常理解和心疼,还十分贴心地道:“哥哥辛苦了,今天一切……一切都好吗?”

他努力回忆着每次少玄哥问哥哥的话,挑了个自己听懂的讲。

齐璟倒不奇怪自己的贴心小棉袄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只是他今日没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多少有些沮丧。

听到幼弟关心自己,他心情好了些,又见他小大人一般一本正经的小模样,不自觉就跟十一打趣了一句:“哎呀,不是特别好呢,怎么办?父皇没有给我正经差事做。”

小十一立刻摸摸齐璟的手,安抚道:“不……不要紧,哥哥每天自己做很多事的!”

他马上掰着小手指头盘点:“哥哥要管吃饭,和我们一起玩,洗澡澡,睡觉觉……嗯,还要教少玄哥写字。”

齐璟:“……”这么一听,还真都是些ji毛蒜皮的小事,难怪连父皇都当他没长大,还不给他事做。

七皇子背后做什么布局,不会在皇帝面前表现,也不会在小十一面前筹谋,他只能道:“主要是父皇觉得我身体不好,还得休养,所以不让我做事。”

小十一一听,非常不同意了,他趴在齐璟腿上,急吼吼地道:“哥哥好,身体好,白白胖胖的!”

虽然白白胖胖不该是形容自己的,但齐璟见他急了,还是点头附和小家伙的说法。

谁知道十一立马就继续说:“哥哥身体好,都不累,经常跟少玄哥做……做……”

他形容了半天都没形容出来,倒把旁边伺候用膳的秋夕吓得花容失色,心里掀起惊涛骇浪:殿下和少玄少爷当着孩子的面就……就……那样吗?!

感觉到侍女投来诡异眼神的七皇子:“!!!”

——他虽然是想趁着跟少玄切磋的时候占占小便宜,但还只是想想而已……他们切磋的时候都是很正经的啊喂!

第九十三章中举

蒙冤的七皇子好不容易解释了一番,秋夕却没有因此放下心来。

“殿下怎好在十一殿下面前比划拳脚?”她看了一眼一脸懵懂的小十一,婉言劝齐璟道:“万一十一殿下有样学样,也拿拳脚欺负……球球怎么办?”

秋夕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如此称呼大公主殿下的孩子。

小十一闻言,有点不乐意了,嘟嘟嘴道:“不欺负,十一不欺负球球!”

“就是就是,我们十一怎么可能欺负球球呢?”齐璟唯恐天下不乱地附和。

小十一得了哥哥的应声,顿时觉得小腰杆都直了,拿起小勺子敲了敲碗沿,表示对秋夕小姐姐说法严重失实的抗议。

他现在虽然还是大人给喂饭,但特别喜欢自己握着把勺子,想吃什么就那勺子指一指,实有指点江山的架势,所以勺子舞得飞溜。

还没等秋夕承认是自己说错了,齐璟就一把握住了小家伙的手:“敲碗是乞儿习惯,切不可为之。”

在餐桌之上,尤其是长辈面前,用勺子或者箸子敲击碗碟,原本是不礼貌的行为,但要孩童知道礼仪,光靠就事论事显然不够。

齐璟为给他加深印象,自然要换种说法。

果然,小家伙歪着脑袋问:“七儿是什么?”应该不是七哥吧,他没见过七哥敲碗呀。

“乞儿,就是无家可归、在外乞讨之人,”齐璟耐心地教导他:“他们中有的是不愿动手劳作来赚得衣食的人,这种乞儿不值得同情,但有的却是真的可怜人,因一些原因流落街头,要向来往的路人讨饭食,就得引起旁人的注意,所以要不断敲击碗碟,发出声响来……你不记得了吗?我们在琼宁城的时候,不是见过这样的人吗?穿得十分破旧,有的甚至衣不遮体。”

琼宁因有镇国宝刹,郡内信徒颇多,心善之人、愿意布施之人自然也多。

琼宁城内的乞儿,很多都是齐璟说的第一类人,懒得自食其力,就往路边墙角一蹲、一躺,赖皮赖脸地等着香客施舍。

小十一害怕他们看自己的贪婪眼神,当然还记得这些人的模样,他脑子里冒出一个自己穿了件破洞衣服、抱着小赤羽在路边敲碗的样子,顿时打了个寒颤,他连忙小心翼翼把勺子放好,道:“不敲,十一不敲,十一不是乞儿。”

秋夕见自家殿下一如既往地ji,ng心教导小殿下,想想刚刚自己还因小殿下的话而生出惊恐质疑,确实很不应该。

——殿下这个兄长,恐怕是天下最称职的兄长了!

教孩子有时候得用寓教于乐的法子,有时候让他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有时候又只是简单重复、叫他好好背诵……殿下此前虽未有机会做父兄,但他十分努力在学、在尝试,从用心程度上,不输给任何人。

——可如果殿下与少玄少爷在一起,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有自己的孩子,也不知道宫中长辈能否允许这段不同寻常的情意存在……

秋夕将这些担忧压在心底,温柔地低头跟小皇子道歉,说自己不该怀疑小殿下会欺负球球。

小十一当即大方地原谅了秋夕,还继续让她喂饭。

小赤羽则完全没有发现自己差点“被”欺负的事,它正就着少玄手里的芦苇杆喝自己的奶,只管填饱小肚子再说。

……

用过午膳之后,小十一和小赤羽在齐璟房里玩了一阵消食,就午睡去了。

齐璟这些日子用了延年堂的香油,夜里睡得不错,但到了午休时候还是为了养生而与他们同榻小憩片刻。

等他稍稍躺了一刻有余的时间醒来,睁开眼睛就看到小十一和小赤羽安安稳稳地睡在床榻内侧,正睡得香甜。

光是看着他们,就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孩子多眠对身体好,齐璟没有吵醒他们,小心翼翼地起了床,让秋夕继续看着小家伙们,他自己则去陪着少玄在外院小校场练武。

拳脚、耐力一类的练习可以就在院子里c,ao练,但骑s,he等危险活动需要更大的场地,自然不能在院中尝试。

再加上洪畴大师未教少玄马术,这方面还得让专人教授,所以少玄这几个月除了陪齐璟和小十一,大半时间都是在外院度过的。

跟少玄一同参加今岁武举的,还有邓松。

两个武秀才年岁有差,但邓松还是很高兴自己有个伴儿,再加上少玄武艺高超,少年有崇武劲儿也爱较劲儿,暗暗跟他相比,倒激发了更大的潜能。

第26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