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怨作者:冉尔
第4节
无头鬼旁若无人地啃着人腿,嚼得津津有味,专心致志地撕咬每一寸腐r_ou_,连脚趾都不放过,须臾就将房子勤彻底吞咽入腹,只余那条原先捆在脚踝上的白绫。无头鬼吃完,慢吞吞地从地上爬起来,用沾满血污的手臂擦了擦嘴,然后定定地向窗口走去。
“司无正……”清未悄悄偏头耳语,“我们怎么办?”
司无正握住他的手:“再等等。”
他便与司无正一同默默地看。
无头鬼走到窗边时,y风大作,屋内的血腥味浓到清未都忍不住掩面,片刻风又骤然停住,他抬眼望去,原是无头鬼空荡荡的脖颈上凝聚出一团黑色的雾气,且越来越凝实,最后化为了头颅。
应该是无头鬼生前的模样,该是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或许与房晗有几分相似,才惹来了杀身之祸。
“你……”裴之远震惊地睁大了双眼,抬起手臂颤声逼问,“你怎么这么傻!”
裴大人痛心疾首:“化为厉鬼如何投胎!”
“能投胎又能……又能如何?”也不知是不是头刚回来的缘故,假房晗嗓音嘶哑,说起话来颇为生硬,“我的家人都死了。”
“可他们已经投胎去了啊。”
“那今生的仇呢?”假房晗眼里闪着血色的光,抬腿直逼近瘫坐在地上的裴之远,“我不甘心。”
“那你准备如何?”司无正这时才闲闲地cha了一句话,“就算你化成了厉鬼,也不能把房晗怎样。”
这话说得没错,虽然假房晗吞噬了房子勤的幽魂,但除了眼里有零星的血光,单瞧长相还是人畜无害的模样,甚至还不如倒吊在门梁上多年的房子勤看着可怕。
第一个故事要结束啦23333求凤凰蛋和海星!
第十四章鬼影(1)
“是啊,是啊!”裴之远赶忙附和,“你就算化作厉鬼也最多吹吹风吓唬房晗,根本伤不了他。”
“……再说房晗与他们二人不同,连鬼魂都看不见,你就算站在他面前也没有丝毫用处。”
无头鬼闻声冷笑起来:“所以我要让他们俩帮我报仇。”说完,转身径直走到司无正和清未身前。
司无正向来不怕威胁,有点吃软不怕硬,此番无头鬼言明自己化为厉鬼的目的,更是直截了当地拒绝:“凭什么?我和你非亲非故,没必要为了一个陌生人赔上自己的前程。”
起先裴之远好言劝他们时,司无正无甚怨言,如今面对无头鬼,反倒较起劲儿来:“再说你是心甘情愿顶替房晗的,死后家人遭受的苦难都是你咎由自取,与我何干?”
无头鬼被司无正的言语震得后退两步,眼神颇为茫然,似乎找不到让他俩帮忙的理由,神情渐渐颓败,嘶哑的嗓音翻来覆去就是一句:“我不甘心。”
清未早就起了恻隐之心,只是碍于司无正不好出面罢了,此时实在忍不住,轻声叹息。
“既然不甘心,活着的时候就不该替房晗顶罪。”司无正冷哼一声,“你如今若是不借助活人之手,什么都办不到!”
无头鬼被说得无地自容,抱着胳膊蹲在地上,可怜巴巴地抽了抽鼻子,往清未身边挪挪,又被司无正瞪得连连后退。倒是裴之远好心,和无头鬼蹲在一起,耐心地问:“你把你知道的事情都说出来,我们再想办法。”
原来这无头鬼原是小野河决堤时的灾民,姓荀,名大义,自从租屋被冲垮,全家老小就一直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直到裴之远被杀之案横空出世,房晗寻到他,做了以命换粮的交易。
荀大义说完捂着脸呜呜地哭起来:“我刚死时找不到头颅,所以几乎记不清发生了什么,只觉得自己是有冤情的,徘徊在房宅门前就是想搞清楚真相。”
“后来有一日房母随着房晗走了,我见到仇人想起了一些事情,跟着他们一直飘到翠微山庄,却被门上的符咒震伤,再也向前不了了。”
司无正越听,眉头蹙得越紧:“你是说首辅大人的宅院里贴了专门防鬼的符咒?”
“应该是。”荀大义抱着脑袋回忆,“我没看清,但是一靠近山庄的门,就像是触碰到无形的墙壁,根本无法向前。”
“怪了。”司无正凉凉地笑起来,“看来我们的这位首辅大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后来荀大义又说了些有的没的,但是都不足以提供更多线索,所以说再多也无益处,司无正干脆让裴之远把荀大义带走,自己则跟清未回了家。
没有切实的证据,就算真相再怎么清晰他们也一筹莫展,不过荀大义不知怎么被裴之远说通了,偶尔飘来他们的院子时,已经没那么愤懑。
“反正他们总有一天会死的,我可以等。”荀大义对他们院子里的夹竹桃很感兴趣,“听说裴大人挂树杈上好几次了?”
司无正假笑着说“是”,等荀大义一走,就嘀嘀咕咕地和清未抱怨,说要把树砍掉,免得这群鬼魂三天两头卡在树上下不来。清未只当笑话听,照旧把竹竿搁在墙角,算是默许幽魂们飘来飘去。
如此一来安安稳稳地过了半个多月,他的病难得没再发作,天气也渐渐转暖,连绵的y雨终于打消了继续叨扰长安城的念头,春游踏青的人也多起来。清未以前住在乡间时,春暖花开的时节偶尔也会溜出去玩,如今住在长安,不免动了游玩的心思,只是司无正在大理寺的事情永远忙不完,时常连夜办案,所以他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开口提。倒是司无正发觉了,一天午后没有差事的时候,问他要不要去城外的慈恩寺游玩。
“玄奘法师生前曾在慈恩寺主持过译场,老百姓都觉得吉利,嫂嫂可是要去?”
清未把换洗的被单晒在院子里,闻言略有心动:“你什么时候有空?”说完又皱眉思索,“这几天人肯定多,去了也看不见什么风景。”
“本来就不是去看风景的。”司无正笑了笑,“人多是因为再过些日子就去不了了。”
“为什么?”
“每年二月二宫里都要派人去慈宁寺开坛祭祀,若是可能,连圣上也是要去的。”司无正走到他身边,扶住了随风摇晃的竹竿,“等到那时候,寺里寺外都是羽林卫,寻常百姓是进不去的。”
清未甩了甩酸涩的手臂,感慨:“原来如此。”
“所以嫂嫂要去,最好这几日就走。”司无正跟他进屋,“我明日没有差事,倒是可以陪你。”
如此就说定了,清未晚上准备了些随身的衣物,也不打算在慈宁寺住多久,最多两日,一来寺庙里就是个清净散心的地方,二来司无正总有忙不完的差事,不便多停留。于是第二日一早,司无正驾着马车带他出了城,清未原先以为他们还是骑马去,不料司无正说寺庙不算太近,还是马车舒服,也就没有异议,等车行出城门几里,才发觉司无正的决策是对的。
慈宁寺坐落在长安城边的山脉里,虽然说起来很近,但是山路十八弯,看着近在眼前的庙宇,足足走了快两个时辰才摸到山门。然而寺庙竟不像司无正描述得那般人满为患,清未从马车上跳下来时颇为意外。
“难不成宫里已经来人了?”
“不会。”司无正扶住他的手臂,也很是不解,“我没看见羽林卫。”
“那真是怪了。”
“还是进去问问吧。”司无正在山门前矗立半晌,率先抬腿往里走,清未连忙跟上去。
两人沿着崎岖的山路爬了许久,终是撞见几个行色匆匆的行人。
司无正没有穿官服,所以把人拦下时,对方态度恶劣:“你想干什么?”
“这位兄台。”清未生怕司无正再拿言行逼供的那一套吓唬人,连忙上前一步,“请问这山上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人怎么会如此少。”他态度诚恳,长相又让人生不出戒备,几句话下来就把行人的脸色说得缓和不少。
“小兄弟,我看你们也是来拜佛的,我多嘴劝你们一句,今年别来了。”行人压低声音,劝阻道,“慈宁寺出事了。”
“出事了?”清未大惊失色,“皇家都会来祭拜的寺庙,怎么会出事呢?”
行人闻言神情更是莫名,凑近他的耳朵,悄悄道:“出的不是人事儿,是闹鬼了!”
若说别的事他俩还不会放到心里去,一听是闹鬼,登时互相对视一眼,心里有了不一样的猜测。清未赶忙拉住行人的手腕,恳切地求对方再说些详细的细节。
“小兄弟,我是看你年纪小才好心劝你的。”行人啧了啧嘴,畏惧地回头看了一眼隐藏在雾气中的寺庙,沉默片刻,终于组织好了语言,“事情发生在两天前,庙里香火最旺盛的那几天……”
据行人所说,两天前,寺庙大雄宝殿的香案不知被何人砍成了两截,且当天就有孩童溺死在了放生池中,接下来的几天更是鬼影憧憧,不止一个人声称看见了鬼魂。
“这么大的事怎么没人上报给大理寺?”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行人摊了摊手,“节日里祭拜的人太多了,谁知道香案是怎么断的呢?再说放生池淹死孩子的事儿太晦气,寺庙里的和尚念了一天的经书超度了也算完了事儿,就算上报给大理寺,也没什么用处。”
“大理寺还能捉鬼不成?”
行人一句笑谈,在他俩心中的分量却是不一样的。司无正虽然不能捉鬼,却能看见鬼魂,若这案子真的不是人为,那也只有他才能寻出一丝半点的真相了。
行人说完,如释重负,带着家人匆匆离去,走之前还在劝说:“小兄弟记住我的话啊,千万别去!”
清未很是感激,行礼道谢,谎称自己还要在山上等人下来,不便离去,行人也就没有再多言。不消片刻,狭窄的山道上就只剩司无正和清未两个人,他们回首望去,隔着朦胧的雾气还依稀能分辨出山脚下零星的人影,大约都是和刚刚的行人一般,被鬼影之说吓退的香客。
其实很好理解,连佛寺里都出现了鬼影,前来祭拜的老百姓怎么会不怕呢?
可司无正这回却持怀疑的态度,似乎并不相信行人的说辞:“寺庙里怎么可能会有鬼?”
“此言何意?”清未爬得略微气喘,扶着路边的枯树干歇息。
“嫂嫂,且不说慈宁寺里有多少经幡,就拿庙里的和尚来说,他们谁不戴着佛珠,念着佛经?”司无正也停下脚步,“再凶厉的鬼怪也不可能进得了佛寺的门,若是按照方才行人所说,死去的是失足落水的孩童,还是被超度过的,怎么会作祟呢?”
“若说是人在捣鬼,我看更有可能些。”
清未歇完,继续往山上爬。司无正说得不是没有道理的,自古佛寺就是鬼怪忌惮的所在,这次淹死孩童也纯属意外,没道理会滋生出像荀大义那样的厉鬼才对。也不知是不是巧合,他刚想到先前撞见的鬼,一道熟悉的身影就从山道上飘下来了。
竟是先前枉死的裴之远,世界当真是小。
第十五章鬼影(2)
裴之远见了他们也吓了一跳,身形涣散了些许,轻咳几声才凝实:“原来是司大人啊。”
“呀,他们说的鬼影……”清未恍然大悟,“不会是你吧?”
裴之远闻言,连忙摆手撇清关系:“这话说得太看得起我了,我虽然死前积攒了些善缘,可以靠近寺庙,但是想进去是万万不可能的,此番前来是受人所托,接一个孩子去转生而已。”
“裴大人真是热心肠啊。”司无正皮笑r_ou_不笑,“勾魂的事儿也归你管了?”
“这不是地府人手不足吗……”
“你改行做鬼使了?”
“我可没有这能耐。”裴之远赔笑道,“我的事儿就不必多说了,到是你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清未赶紧把司无正拉到一边,自己向裴之远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鬼影?”裴之远傻愣愣地望着他,“什么鬼影?”
一个鬼魂问鬼影在哪儿,这问题清未还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
而司无正揣着手立在一旁,仰起头凝望远处的庙宇,暮鼓声阵阵,庄严的慈宁寺远看犹如卧佛,根本没有任何异样。
清未也不知究竟该说些什么,便询问道:“那个孩子呢?”
“送走了。”裴之远怕惹到司无正,刻意放轻了声音,“挺好一孩子,失足落水,跟我走的时候也没有哭闹,就问我娘亲在哪儿。”
世上每天都有太多悲惨的事发生,不知是不是死过一回的缘故,清未已不像原先那般难过,只是唏嘘不已,觉得自己就算知道这些也帮不上什么忙,从裴之远的案子起就是,他和司无正都大约猜出了真正的幕后凶手,却束手无策。司无正还能面见圣上,而他是真真正正的什么都做不了。
人生大抵如此,总有些事情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但是……
“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清未还不想放弃。
“我就在寺庙边上转悠了两圈。”裴之远很是难为情,“道行太浅,进不去寺门。”
清未也不打算真的问出个所以然来,转而去看司无正:“怎么办?”
“看来不上山是找不出真相了。”司无正眼里闪着兴味,伸手牵住他,“清未,要不要我背你?”
他如何会答允,当着裴之远的面又不好拿长辈的身份教训司无正,只得红着脸喃喃:“我走得动,你照顾好自己就行。”说完,忍不住抬手用衣袖轻轻擦去对方额角的薄汗,“要不再歇会儿?”
司无正眼里的冰霜消退殆尽,柔声说好,继而拉着他一道坐在了路边微微洇shi的石头上。
他们脚下是浩渺的云烟,头顶亦是不知尽头在何处的苍穹,任谁处于这样的环境,心中都会滋生出几分豪气,连清未都不能免俗,扯着司无正的衣袖好奇地问他为何要在大理寺任职。
“你觉得呢?”
“为了……天下公允?”
“自然不是。”司无正自嘲地笑笑,“你当真还相信’公允’二字?”
“……不是我消极,也不是我不在乎公允,而是这世间大部分事都无法得到公允的裁决。”见他不说话,司无正就自顾自地说下去,“我在大理寺当差的时日虽然不长,但是历年来的案宗都看过。”
“你是不是觉得裴之远很可怜?可记载里提到的比他还悲惨的官员比比皆是。清未,不是我消极,而是我认清了现实。”司无正说到这里时握紧了拳,“我已经明白一腔热血是可笑的冲动,我需要的是一击毙命的证据。”
山间的风吹散了云雾,清未心里涌动起温热的感动,他起身拍了拍司无正的肩:“我相信你能找到的。”
“证据。”他说,“总有一天。”
司无正也跟着他起身,又恢复了一贯的不正经,伸手揽住清未纤细的腰:“不过这次寺庙的事儿我还是觉得是人为。”
不用司无正说,连他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他俩继续往山上爬,寺门已经近在咫尺,倒是裴之远也往山上飘让清未颇感意外。
“我也想知道到底有没有闹鬼。”裴之远严肃道,“若是真有滞留在阳间的幽魂,我得上报给地府的大人。”
清未一听就来了兴趣,边爬,边和裴之远聊天,当真问出了些有意思的事情。原来鬼差大部分都是由生前有功德的鬼魂担当,比如裴之远这样的,勉勉强强能接引一些没什么怨气的小鬼,失足落水的孩童就是其一,至于厉鬼,就需要黑白鬼使那样法力高强的鬼差了。
“那如何忙得过来?”
裴之远深以为然:“所以嘛,荀大义那小子能滞留阳间,就是因为他在厉鬼里排不上名号,没人管他。”
“那世上的厉鬼当真不少。”
“可不是吗?我听说前朝有个皇帝投井而死,化作的厉鬼能将鬼差打伤。”
“毕竟生前是真龙天子嘛……”
如此一来一直到寺庙门前,聊得热火朝天的都是清未和裴之远,司无正则被晾在一旁,神情略有不甘,但鬼怪之事只有鬼怪知晓,他着急也没用。
慈宁寺门前还隐隐约约能瞧出几分前几日的热闹景象,地上落了不少散落的香纸,门前的香炉里也积攒着厚厚的香灰,只是今日还在燃着的没有几根罢了。
捏着佛珠的沙弥在院内安安静静地站着,偶有拿着扫帚的和尚从廊下匆匆走过。
“阿弥陀佛。”裴之远连声嘀咕了好几句,“司大人,再往前我就靠近不了了,但若是以这里为界,我并没有感受到任何同类的气息。”
也就是说佛寺里没有鬼魂。
“你确定?”司无正又确认了一遍。
“司大人,寺庙都镇压不了的厉鬼必定有极重的怨气,那样的怨气理应容易察觉才对。”裴之远笃定道,“既然我察觉不到,起码慈宁寺里没有那种级别的厉鬼。”
司无正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领着清未往寺庙里去了。
沙弥见他们,平静地弯腰行礼,继而一言不发地继续入定,司无正也没有直接开口询问,反而先去了大雄宝殿,行人提到的那张被劈成两半的香案早已被替换,如今在威严的佛祖注视下,一切都稀疏寻常。清未与司无正不同,他进大雄宝殿前踌躇了片刻,觉得自己是个死物,也不知进不进得去,抬起的腿挣扎许久才鼓起勇气放下,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生。
他连忙跪在蒲团上拜了拜,感激不已:“你不拜吗?”
“心诚则灵。”司无正将双手背在身后,盯着崭新的香案沉思,“你说香案断成两截有什么意义?”
“我虽不知有什么意义,但香案断裂绝对是不吉利的事情。”开口回答的却不是清未。
司无正转身行礼:“住持。”
清未闻言,连忙从蒲团上起身:“叨扰了。”
慈宁寺的住持是玄奘的第三任弟子,慈眉善目,略显富态:“司大人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公务在身?”竟一眼看穿了司无正的身份。
“不曾有什么公务,只是携内子前来游玩而已。”司无正没有隐瞒,“不过在下上山时听了些传闻,不知真假,习惯使然,忍不住推理案情。”
住持闻言叹了口气:“我不是担心司大人把这件事告诉圣上。”继而转身面向清未温和地微笑,“听闻司大人将男妻接来了长安,今日得见,实乃有缘。”
清未被老和尚的一席话说得害臊起来,拱手还礼,直道:“折煞我了。”心里想得却是连得道高僧都看不出来自己的底细,那么自己现在到底是人是鬼呢?
不过是人是鬼已经不重要了,司无正似是很喜欢这个话题,与主持并肩走出门去,清未就听着满耳的胡言乱语无可奈何。无非是司无正信口胡诌的故事,说什么早些年就成亲了,只是在长安城没有站稳脚跟才一直分居,如今终于免去相思之苦,自己有多开心云云。
当真是说起谎来不打草稿。
慈宁寺的住持也妙得很,虽然是个出家人,倒也祝福他俩,且说看面相就有夫妻缘,一番话哄得司无正眉开眼笑,好像把寺庙发生的怪事全忘在了脑后。
“哦对了。”住持走到一半,忽然懊恼地拍了拍脑袋,“司大人,您瞧今年陛下来慈宁寺祭拜的事,是不是得缓缓?”
“住持是担心……”
“你我皆知闹鬼的事大抵是谣传,可毕竟事关圣上,不可大意啊。“
司无正沉吟片刻,点了头:“有道理,但请住持为我与内人安排一间屋子,今夜我们就不下山了。”
“自然没有问题,请这边来。”住持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换了前几日怕还有些困难,可自打出了鬼影的谣言,原本在山上过夜的香客就走了大半,如今连原先说要来的都临时更改行程散了大半。”
如此情形倒真让人哭笑不得,寺庙本来是祈福积德的地方,如今倒成了老百姓避之不及的闹鬼所在,也不知住持内心是个什么情状,大抵是无奈至极了罢。
第十六章鬼影(3)
寺庙的禅院坐落在后山,他们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途径的禅院大多香烟渺渺,佛经阵阵,一派祥和之气。清未看见禅院一角时,晚霞正在徐徐燃烧,他牵着司无正的衣袖喘了口气,觉得风景甚好,便站在路边出神地看。
“公子和本寺很是有缘啊。”住持注意到他的视线,笑呵呵地打趣,“要不多住几日?”
清未连忙道谢,再含糊地拒绝:“司无正在大理寺的事务很多,不能久留的。”
“还累吗?”司无正闻言,cha了一句,“我背你。”
他轻飘飘地瞪过去一眼,意思是让司无正收敛些,谁料司无正变本加厉地揽住他的腰,将人轻轻提起,然后大踏步地蹬石阶。
“胡闹。”清未红着脸嘀咕,又生怕挣扎会让司无正摔倒,只能硬着头皮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进了禅房。
夕阳烧到了窗边,司无正拜别住持,转身打量简洁的厢房,随口感慨这哪里是会闹鬼的模样,继而拉着清未坐在床边,状似不经意地询问他身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