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持先飘过来,眨眼的功夫就顺着洞口穿进了佛像内部。
“如何?”司无正蹲下身,伸手沾起点金箔细看,“这两天刚落下的。”
李离渊先是没有回答,等司无正等得不耐烦,不顾他的阻拦就要亲自钻进去的时候,终是哑着嗓子开了口:“空了。”
“这尊佛已经是个空壳了。”住持的身影从洞口飘出,“若是司大人没有及时发现,圣上此番慈宁寺之行必定会出事。”
听了此言的司无正烦闷地起身往寺外走:“若是圣上在这里出事,天下人都会以为圣上触怒上天,为君不仁,所以才会在慈宁寺里被佛像砸死。”
“你也不必告诉我凶手是谁了。”
司无正咬牙道:“能有这般权利在慈宁寺里动手,被发现也肆无忌惮的,除了当朝首辅,还能是谁?”
“首辅大人?”清未还有些跟不上司无正的思路,“为何会是他?”
他说话时司无正已经行至大雄宝殿,闻言又绕回来,揽着清未的腰,边跑边说:“来不及了,你且跟我下山,我在路上与你细说。”
李离渊也随他们往山外飘,司无正罕见地没有阻拦,跑得脚下生风,还分出心神与清未匆匆分析案情:“你想啊,当今圣上如果出了意外,那么登基的必定是太子殿下,可太子殿下不过十六的年岁,若是真的登基,朝中大事的决策权绝对掌握在首辅手上,到时候……天下必乱!”
“那……那首辅为何要杀住持?”
“因为他是李离渊。”司无正终是跑到了山门外,长叹一口气,“世人都以为李离渊十多年前就死了,但首辅大人当朝为官数载,定是发现了真相,而亲王活着的,就算已经剃度,对他的计划而言依旧是威胁,所以才会下杀手。”
“可我想不通的是……”司无正瞥了一眼飘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的鬼魂,“既然李离渊已经觉察出首辅有了害人之心,为何隐瞒下慈宁寺发生的一切,哪怕死后也不愿说出全部的真相?”
清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偏头凑到司无正耳边嘀咕:“会不会是因为整件事里住持也有参与?”
“不会。”
他被司无正斩钉截铁的回答搞糊涂了:“为何不会?”
司无正咬唇摇头,似乎有些难言之隐,只含糊地说:“他不会害当今圣上。”
清未不服气地继续辩驳:“可依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解释是唯一合理的。”他说得颇为焦急,嘴唇一不小心碰到了司无正的耳垂,温热的触感仿佛瞬间绽放的花,惊得他们同时停下脚步。
“你……”清未轻咳着移开视线,但已经隐约瞧见司无正半边耳朵红了。
他还从未发现司无正的耳朵会红,虽然心里盘亘着羞涩,依旧忍不住伸手去摸,指尖轻轻刮过柔软的耳垂时,听见司无正发出了微不可闻的喘息。
原来是这样。
清未摸得笑起来,搂着司无正的脖子前仰后合:“你竟然也会害羞?”
“嫂嫂。”被发现小秘密的司无正绷着脸试图维持形象,“你再笑,今夜回去我让你在床上笑。”
他还是笑得合不拢嘴,捏着红红的耳垂打趣:“怎么跟个孩子似的?耳朵红成这样。”
如此说来,常日里在床上司无正的耳朵也会红,只是光线昏暗清未没有发现罢了。
清未越想越是开心,也不知在开心什么,总之一路都笑意盈盈地望着司无正的耳朵,等上了马车,更是挤在这人身旁,倚着肩膀时不时伸手捏一下。
司无正也不像原先那样缠着他,一个人裹着大氅闷头赶马车,被清未碰到的时候还会本能地缩瑟,继而掩饰地大声咳嗽,此地无银三百两,怪可爱的。
结果清未摸了一路,快到城门时遇上了裴之远和荀大义,司无正眼前一亮,勒紧缰绳大喊:“裴之远,快把这魂勾走!”
清未终于明白司无正为何肯带着李离渊下山,原来这人只是想让裴之远带他下地府而已。
第二十四章鬼影(11)
头一回被司无正这般亲切呼唤的裴之远受宠若惊,乐呵呵地飘过来:“司大人,什么魂啊?”
司无正指着飘远的李离渊冷笑:“就是他,刚死的慈宁寺住持。”
荀大义闻言,悄声嘀咕:“你怎么走到哪儿都死人?”说完就被裴之远捂着嘴扔到了身后。
“司大人稍等,在下立刻就把住持带回来。”
他们面前刮起一阵轻柔的y风,电光火石间,裴之远已经拉着李离渊出现在了马车边。
“阿弥陀佛。”住持尴尬地笑笑。
裴之远和荀大义也一起:“阿弥陀佛。”
“你都化成厉鬼了还阿弥陀佛?”司无正心里有火气,看谁都不顺眼,刚欲再说,耳朵就被坐在一旁的清末逮住了。
“嫂嫂……”司无正哀怨地转身,用口型求他,“回家再摸,好不好?”
清未也用口型回答:“那你好好说话。”
司无正只得憋屈地点头,耐着性子和两只鬼魂解释了慈宁寺里发生的一切,期间李离渊也帮着解释了些细节。裴之远和荀大义听得啧啧称奇,围着马车转悠了好几圈。
“司大人,兹事体大,还请您先去宫中禀报。”裴之远了解了事情的经过,飘到李离渊身边,“住持就由我带去转生吧。”
这话说到了司无正的心坎里,清未还未行礼就被拉进了车厢。
“我先送嫂嫂回家。”司无正攥着缰绳头也不回。
他没发现司无正的小秘密时性子还清冷些,如今被那双红红的耳朵惹得指尖发痒,非要凑过去摸,最后把司无正也给摸恼了。
“嫂嫂。”
清未轻咳着收手:“何事?”
“我这耳朵到底有何趣味?”
“瞧着稀奇。”他将手揣进袖笼,坐在车厢边嘀咕,“觉得你不是会害羞的人。”
司无正凶巴巴地扭头:“谁说我害羞了?”
“那你耳朵红什么?”
司无正捏着缰绳狠狠一甩,像是把气都撒在别处了:“明知故问。”
“我明知故问什么?”清未见那双耳朵又要发红,不由自主地凑过去。
司无正被问得哑口无言,愣是抿唇憋了好一会儿才挤出一句近似呓语的呢喃:“嫂嫂明知我喜欢……”剩下的话都消散在了风里。
伴随着纷乱的马蹄声,他们进了城门。进城以后马车就难行了,司无正跳下车,解开缰绳细细地检查马鞍,确认无误才扶着清未上马,自己则骑上另一匹。
瞧神情还是在为耳朵发红的事发愁。
清未的心情却出奇得好,他骑着马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春风吹拂,一切在他眼里都似乎变了模样,以前看什么都满眼颓败,又本能地觉得自己是已死之人,阳间的事物不值得留恋,如今的心境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他终于觉得自己还活着,觉得司无正爱闹些小性子,亦觉得生活有趣味。
人间烟火原来真的是暖的。
司无正依言将清未送回了家,站在家门口踌躇片刻,见他不像有话要说的模样,只得板着脸堵在自家门前,抱着清未的腰轻哼。
“做什么?”他怕被邻居看见笑话,皱眉扒腰间的手,“松开。”
“嫂嫂,我堂堂七尺男儿,不能总在人家面前红耳朵。”
“什么?”清未差点以后自己听错了。
于是司无正又重复了一遍。
“七尺男儿还在乎这个?”他忍笑反问,瞅准时机,侧身从司无正身侧钻进去,还顺带摸了一把红彤彤的耳垂。
司无正懊恼地注视着清未,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卧房门内才翻身上马。
卧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安神香的味道,清未把香炉里的灰扫出来倒掉,站在院中眯起眼睛打量天边的晚霞,觉得这两天雨还是不会停,轻轻叹了口气,转身把晾在夹竹桃树下的腊r_ou_取下,想着给司无正做些吃的,然后就看见了坐在墙头上的三只鬼。
裴之远和荀大义夹着李离渊,眼巴巴地瞧着他。
“司无正不在。”清未拎着腊r_ou_皱眉,“你们怎么来了?”
“他不肯投胎。”裴之远垂头丧气地坐在墙头。
“还念经让我们头疼!”荀大义气得拿手不停捶李离渊的肩膀,但刻意避开了住持手里的佛珠。
裴之远倒比荀大义冷静些:“他是皇室的人,又修行多年,与寻常鬼不同,我这种半吊子的鬼差是没办法的。”
说得也有些道理,清未大体理解了些,就是觉得司无正回来会生气,颇为无奈了。
他把腊r_ou_先放进庖厨,继而走出来与鬼们聊天:“那你打算怎么办?”这话是问李离渊的。
“我打算二月二的祭礼过了再转生。”住持温和地回答,“我放心不下陛下。”
他们在院子里聊天,却不知司无正已经过了午门,拿着御赐的腰牌一路畅通无阻,眼看着就到了勤政殿门前。
一盏接着一盏宫灯顺着司无正来时的路亮起,仿佛黑夜中腾起的冷火,明明摇曳成刺目的火团,看着却没有丝毫的热度。
老太监靠着门打瞌睡。
“秦公公?”司无正走上前,轻轻叫醒了御前的掌事太监。
“哎哟。”老太监还不太清醒,脱口而出,“殿下来了?”言罢自知失言,慌慌张张地跪拜在地上,“老奴失言,老奴失言!”
司无正背着手站在飘摇的火光里,神情模糊不清:“无妨,我不会告诉陛下的。”
秦公公依旧不敢起身,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
司无正沉默了片刻,俯身将老太监扶起来:“帮我进去通报一声吧,就说大理寺卿有要事相商,事关二月二祭礼,请陛下一定慎重。”
勤政殿内忽然传来瓷器破裂的声响。
“谁在里面?”
“贵人张氏。”老太监从地上爬起来,颤颤巍巍地推开门,刻意压低声音,“首辅大人的千金。”
司无正背在身后的手微微攥紧,垂目没有说什么,只立在一旁安静等候,一炷香的时间过后,勤政殿里走出一位趾高气扬的妃子。司无正眼观鼻鼻观心,规规矩矩地行礼,张贵妃却连看他一眼都懒得看,带着一众太监宫女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司无正等人都走远才
闪身进殿,扑面而来就是一阵呛人的龙涎香。
秦公公轻声通报:“陛下,大理寺卿来了。”
沉闷的咳嗽声从屏风后传来。
司无正行礼道:“请陛下保重龙体。”
“那可是张氏。”屏风后的皇帝嗓音苍老,宛若风烛残年的老人,“张世斌捧着手心里的女儿。”言语间的冷漠展露无遗。
“臣此番来也是为了张世斌,张大人的事。”
龙涎香安安静静地燃烧,屏风后沉默了片刻,继而传来皇帝嘶哑的讥笑:“我们的这位首辅大人又做了什么?”
司无正便把慈宁寺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省去鬼怪的参与,最后进言道:“还请陛下取消二月二的祭礼。”
“不妥。”
“陛下……”
“这几年连年天灾,朕为了天下苍生不得不去。”皇帝冷声打断司无正的话,“况且朕还可以利用这次的事……”剩下的话淹没在了一连串的咳嗽中。
司无正闭上了眼睛,心生厌烦,他何尝不知当今圣上在想什么?死于倒下的佛寺是凶兆,可若是逃出生天则不然,甚至还能借机让天下都知道谁才是“真龙天子”。
“若陛下没有别的事,臣就告退了。”
“等等。”屏风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
秦公公慌慌张张地冲过去:“陛下,太医说了,您千万不可起身啊!”
“无妨。”皇帝略有些恼怒,咳嗽着挥退了太监,“我有话对他说。”
司无正跪在地上没有抬头,沉默着。
“你在朕面前也要当这区区从四品的大理寺卿吗!”
秦公公闻言,整个人都跪在地上,不敢再发出一丁点的声响。
“你现在……咳咳……连朕都不愿看吗!”
“臣惶恐。”司无正面无表情地从地上站起来,“臣家中还有事,暂且告退。”
年迈的老皇帝踉踉跄跄地从屏风后追出来,抬手指着他的背影:“你……你在家里养着男妻,朕不管,可他是你的……”
“陛下。”已经走到门口的司无正突然攥紧拳,一字一顿道,“这天下没人可以伤他。”
“没有。”司无正的眼睛里腾起决绝的火焰。
老皇帝颓然地跌坐在座椅,咳得更加撕心裂肺。秦公公也终于从地上爬起来,赶忙弯腰跑过去倒茶。
“别管我!”皇帝将茶碗打碎在地上,盯着司无正的背影苦笑,“去把他追回来……问问他什么时候愿意回来。”
可到底是回哪里,老皇帝却没有明说。
第二十五章鬼影(12)
然而老太监在宫里待了几十年,有些事不用陛下明说也能猜出来。
“可是陛下,就算老奴现在追出去,当着一群太监宫女的面儿,有些话也是说不出口的。”秦公公替老皇帝捶背,唉声叹气,“司大人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
“那也要去追!”皇帝说完就拼命咳嗽起来。
秦公公左右为难,最后还是愁眉苦脸地追了出去。
可是司无正已走得很远了,只剩一盏惨白的灯笼在遥远的宫墙下飘忽不定地闪烁,老太监急得狠狠一拍大腿,拉住一旁的太监,慌乱得嗓音都变了调:“快去把人给我追回来啊!”
再说那头,司无正急着回家见清未,脚下生风,恨不能飞回去,谁料身后忽然传来纷乱的脚步声。
“司大人!”为首的是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小太监,见他回头,登时瘫软在地上。
紧接着又是四五个话都说不出来的太监宫女,都瘫倒在地上喘息,最后才是扶着墙往前挪的秦公公。
司无正见到这般架势,如何猜不到发生了什么,他揣着手站在宫墙下,注视着地上隐隐绰绰的惨淡烛光,觉得家里正有这么一个人举着灯笼等着自己,嘴角滑过一丝笑意。
“有劳公公回禀陛下,我的答案与之前一样。”司无正弯腰行了礼,“此生不回皇家。”
“殿下……”秦公公还欲多言。
司无正却微微蹙眉:“公公,言多必失。”继而隐晦地看了几眼瘫坐在地上的宫女和太监,好在他们累昏了头,面上都是什么也没听见的模样。
自知失言的秦公公捂着嘴跺脚,懊恼地扯住他的衣袖:“陛下这几年圣体不安,您就算不愿回来,也要顾及陛下的感受啊!”
“我是臣子,自然会顾及陛下的感受。”司无正嘴上这么说,神情却冷下来,眼神里也弥漫起疏离,“还望公公将在下的原话一五一十地转告陛下。”
月朗星稀,夜间起了风,司无正抢过下人手里的灯笼,行色匆匆地离去了,他生怕清未在家里等得太久,哪里还有心情与一个太监周旋?更何况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他料定以秦公公在宫中服侍多年的心智,定能领悟其中的深意。
就算不能领悟,司无正也不想待在宫里了。
清未还真的拎着一盏小小的灯笼等候在门前,他早就做好了晚饭,但是因为司无正迟迟未归家,做好的菜便都未动,温在灶台上。马蹄声由远及近,清未猛地抬起头,欣喜地将家门推开,隐约瞥见模糊的身影,心脏不受控制地跳起来。
“嫂嫂。”司无正笑眯眯地跳下马背,将缰绳拴在院前,然后闻着味道溜进了庖厨,一边掀起锅盖,一边抱怨,“宫里的吃食都没有你做的好吃,我可是饿着肚子赶回来的。”
他听了这话只是笑:“成日就知道说胡话,宫里的御厨什么不会做?”
“那我不爱吃怎么办?”司无正捡起灶台旁的勺子盛了一口汤,含糊道,“嫂嫂,人的口味有千万种,御厨再厉害也不是我爱吃的那一种。”说完舔了舔嘴角,“只有这是我喜欢的。”
说得好像不是汤,而是人。
清未捏着筷子轻笑,将锅里的菜都端上桌,司无正自己盛了饭,头也不抬地扒了大半碗,是真的饿了,他就时不时把腊r_ou_夹过去,又倒了茶水,生怕司无正噎着。
说白了清未做得无非是些粗茶淡饭,如何能比得上宫里的御厨?唯独多了一味温情,而这丝家的温情恰恰又是司无正最看中的,于是什么都爱吃,更爱做饭的人。
“司无正。”清未叼着筷子犹豫半晌,“跟你说个事儿。”
司无正正端着汤碗大口喝汤,闻言连忙擦了擦嘴,洗耳恭听:“嫂嫂但说无妨。”
“其实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儿……”他轻咳了一声,拿着筷子点了点门外。
司无正茫然地回头,只见裴之远和荀大义陪着李离渊躲在门后,心惊胆战地偷听。
——啪!
司无正的脸瞬间黑了,将筷子拍在桌上,气势汹汹地冲出去:“你怎么还在这儿?”
李离渊瞬间飘远,似乎想要逃之夭夭,但是运气不好,走了裴之远的老路,不知怎么就倒挂在了院中的夹竹桃树上。这下子司无正得意了,拎起清未放在院墙边的竹竿,y笑着威胁:“信不信我让你永远下不来?”
“就算是道行深的住持,变了鬼也不能成日晒在太阳下吧?”司无正越笑,目光越是y森,“你说你是会灰飞烟灭,还是永世不得超生呢?”
第6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