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君,臣不臣作者:指捻尘叶
第12节
若他能回去。
曙光乍现。
虞濯隐约听到了火炮的声音,顿时从迷迷糊糊中清醒,随即那声响越来越大,自西面传来。他喊了两声,却没听到任何人回答。
“喂!”虞濯拍了拍身边的人,却摸到一片滚烫。
接着黯淡天光,虞濯一手摸自己额头,再探了探那人,确实是烧得滚烫。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伤,如今冷水一淋,怕都是要撑不住了。
最先醒过来的人是老船长,黄将军被虞濯踹了两脚之后鼾声如雷,就是不醒。
“倭寇不可能跟自己打起来,不知道是不是董大人另外找来的援军,我们赶紧走。”虞濯说完赶紧把沉睡的人都弄醒。
黄将军定了神之后去帐篷看,虞濯便问:“热退了吗?”
“已经冰凉了。”
“背上走吧。”
结局没有什么不好接受的,来了一百余人,到今日黎明只剩下了三十不到。谁料黄将军却说:“战场上哪有背着尸体回去的,不必要的东西都别带了,咱们赶紧走。”
1
第47章白骨乱蓬蒿伍
火炮的指引,让众人不至于迷失方向。
明州府有火炮的船绝对没这么多,虞濯便问道:“离这儿最近的,除了明州还有什么地方?”
“松江府,船行半日多即可,然而松江府到底算是江苏行省境内,浙江的巡抚大人现在估计都搞不明白情况,松江府哪里会派兵?”说话的是老船长。
走到海岸,不少官兵已经冲下船,斩杀反抗的倭寇,以防误伤,他们便躲得远远得。
红日穿过层层叠叠的迷雾,周围稍稍亮堂了些。虞濯看着周围那些穿着半干不干,沾染血和泥浆铠甲的士兵,勉强挤出一个笑,说道:“大概,咱们是能走了。”
虞濯的身份对这些士兵而言还是个迷,三三两两地喊着“大人”、“军师”之类的,大多都是有气无力。
前方情况着实未明朗。
出乎意外,这一支船队是从苏州府开过来的,胡贤接到了传令之后,居然二话不说地带着船队到了这里。
岛上战争不断,几股分散的倭寇企图钻入林子逃跑,虞濯凝神说道:“总共十个,我们先解决他们。”
“可是……”黄将军看着周围伤的伤,累的累,黎明在前,着实没有斗志。
虞濯也清楚,或许留这些人在这儿休息才是最好的,但是这帮倭寇烧杀抢掠,无所不做,若是放任他们在此,过往渔民不知是否还会受到戕害。
“就我去吧,你们在这儿等着。”虞濯起身,说。
“唉……大人。”黄将军刚想阻止,虞濯的速度极快,任他的身手还是抓不到。不过黄将军仅犹豫三息,也是快速跟上去。
流窜入林子的倭寇极为分散,虞濯找了许久,才一一清理掉,黄将军看着虞濯的衣衫尽数破碎,脏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大人,您真与传闻中不同。”
“怎不同?”
“传言您白衣翩翩,宛若谪仙,广袖一挥便能翻云覆雨。”黄将军说完露出一一个不好意思的笑。
没想到黄将军这么一个大老粗也能如此心思细腻,虞濯看着身上狼狈的样子,脱掉外衫擦干刀刃上的血迹,淡言:“走吧。”
直到午后,不论是附近海上的残留在岛上的倭寇,才全部被清理干净。
周素看到虞濯,几乎是老泪纵横地说,虞大人您辛苦。身后是稍加易容,满脸坏笑的蕲若。
“让我歇歇吧。”虞濯说道,“还有这些士兵,都安顿好吧。”周素立即便道热水都已经在船上备下了。
不料话音刚落,虞濯便直挺挺地倒下去。
苏州府的官员单独给虞濯留了一个房间,蕲若一听虞濯醒了,迅速挤进去,嘿嘿一笑,说道:“老虞可以呀,南御行司的兄弟都想好怎么委婉地告诉陛下您殉国了呢。”
虞濯未在意他的调笑,只是问:“陛下如何?”
“这就不用您担心他,陛下走的运河,这一路甭提多妥当。”蕲若看他身上的衣服都能拧出三斤泥来,语气自然滑溜得不行。
虞濯没气力跟他闹腾,便说:“我先去洗澡,你赶紧外头看着吧。”
舰队离开凌云台所在的岛屿之后,又撞上了另一队倭寇。因而虞濯沐浴完,刚躺下,便听到了火炮声四起。
见虞濯走进主舱,蕲若问:“你再不歇会儿?”
“战况如何?”
周素满脸苦闷地说:“虞大人,怎么这片海域倭寇数量无穷无尽,如此一来,您可知倭寇的数量?”
虞濯心中细算,答道:“不会多于五千人,然而军火补给样样不差。”
商议过后,虞濯随着周素、胡贤登上甲板,这一批和人数之前登岛的差不多,也没有火炮,很快败下阵来。
不论胜,不论败,终将会有无数人终究化成白骨,不返桑梓。
但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与安宁,这一拨靖朝的将士又不得不牺牲。或许于大者而言无关紧要,但是对于小家小户,却是致命打击。
稍微欢庆之后,便开始想比较实际的问题了。
夏侯杰建立靖朝后,出海贸易都是不被允许的,前朝放任自由,隐患确实不少,但如此闭关自守也是得不偿失。
苏州府驻军的船只也不多,但相较而言,却是目前最多的,支援最快的。
“大人,以您的看法,咱们是撤离这片海域,还是……”周素的神色带着几分犹豫,毕竟如今虞濯的身份是翰林院大学士,从丞相到学士,二者差别之大,可不在一点两点。
如果皇帝与之意见相左,他这次贸然出兵,丝毫讨不到好处。
虞濯一看他的神色,便知道他在想什么,下令道:“外头那波倭寇打完后,我们先回去,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太多,我也需要回京述职。”
“大人不回苏州府了吗?”
“不回,我去杭州府,与巡抚相商,之后乘船去京城。”虞濯将眼睛落到胡贤的身上,“胡大人,明年陛下说不准要下江南,您可要好好管着造船司的工程。”
“这……”胡贤瞪大眼睛,但虞濯面上的戏谑又让他举棋不定。
周素注意到此地单单虞濯一人,又问:“那名燕公子呢?”
“回京了。”
一路北上,种种不再赘述。几日后行至京城,风尘仆仆,不料夏侯瞻早就等在虞濯府里,逐兰前来通报时候,虞濯赶紧前去洗浴。
“何不直接来见朕?”
“蓬头垢面,如何面圣。”虞濯头上发丝仍是shi漉漉的,夏侯瞻见了,赶紧让人拿了布巾,命他坐下。
想不到九五之尊还会亲自为人擦发。
“虽事暮春时节,但你旅途奔波,万不可着凉。”夏侯瞻缓缓说道,“朕也不该此时来见你,扰你休息。”
“陛下也是行了这些路,臣身子好得很,倒是陛下需得保重。”虞濯伸手抓住他的腕部,淡淡一笑,“若是陛下生了病,臣定要将你关在寝宫。”
夏侯瞻的手顿了顿,只听他的声音自头顶升起:“恒清又在胡说,你如何关得了朕。”
“臣自然有本事让陛下整日下不了床。”
“你……”
趁着夏侯瞻怔愣,虞濯将昌国县发生的事情略略一讲,省掉了他之前在岛上重重遭遇。然而夏侯瞻却还是声音压抑起来:“那两日,恒清一定过得极不容易。”
“想不谈这事,听着就累。”虞濯说完便起身,拿起他手上的毛巾丢到铜盆里,转而抓着他的手,“可是又不得不谈。”
夏侯瞻注意到他眼底青黑,伸手摸了摸他的眼角,略带心疼地说:“朕先走了,你明日再进宫吧。”
“路上小心。”虞濯松开手,趁着他不注意便在夏侯瞻唇边落下一吻。
1
第48章等天地梅花开壹
渐渐入夏,这就足够虞濯难受,与此同时,江浙一带的倭寇之乱始终如一根刺,让他如鲠在噎。
“尔等说说看,这么多将军,一个一个地派下去,拨了多少万的五六千的人,却到现在都没有解决倭寇,还有谁能带兵出征?”
一干大臣面面相觑,虞濯也不想背这个名头,便默不作声,不料有个大学士开口道:“陛下,首辅曾在江南经历此战,若由他选择一名将军,自然能马到成功。”
自先祖登基以来,加大了言官地位,所以无论这些人如何发表意见,夏侯瞻都无法治他们的罪。
当即,这帮文官便杂七杂八地讨论起来。
自废除丞相,又改三公,权分六部,翰林院议政成立以来,夏侯瞻是不是要收到无数言官奏折,极力说明丞相之位如何重要,万不可废弃。
当然那些有实权的官员正好相反,一个个安静得跟哑巴了似的。
夏侯瞻无意之间眉头紧皱,眼神停留在空处,像是在出神。见状,虞濯上前一步,说道:“臣以为不妥。”
“恒清请讲。”
“哪有文官带兵征战,而武将在朝听政?若是小小倭寇,需要派丞相剿灭,这么说来我靖朝没有可用之将?”
对于那些言官的心思虞濯岂会不懂?这里有多少人各自为主,意图如何,虞濯无法一一对应,却能猜出个大概。
站在他身后的几名翰林大学士也纷纷表示同意。
夏侯瞻略一点头,问:“兵部尚书,下朝后草拟章程,送到翰林院。”
历来最不受待见的兵部尚书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后行礼接下任务,不紧不慢地退到一旁,接受大多数朝臣或是隐晦,或是直白的目光洗礼。
礼部尚书等了许久,其余奏折一一讨论完后,才道:“陛下,臣以为,当立新后。”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有不少言官纷纷开口表示同意。
夏侯瞻皱眉,问道:“尔等可有人选?”
“臣以为需要大选秀女进宫。”这回说话的是翰林院的一名新晋学士,此人名为高尧,虞濯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他一眼,却未加辩论。
他的确没有什么理由阻止皇帝立后。
“诸位爱卿都是这么认为?”夏侯瞻将希冀寄托在没事都要反对自己的言官身上,却发现他们此时个个乖巧起来。
朝堂一片寂静,显然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一致。
“立后一事,事关重大,日后再议。”夏侯瞻也只能勉强找机会推脱,“下朝。”
御书房内,虞濯与夏侯瞻二人相顾无言,大眼瞪小眼地盯了对方许久,而后虞濯起身,捏着夏侯瞻的下巴,轻轻啃噬其嘴唇。
这几日二人都处于奔波忙碌之中,不曾亲昵。虞濯四处惹火,待龙椅上之人软成一滩春水,便抱起入御书房后的小榻。
“恒清,你……”
虞濯开始使坏,总让他搔不到痒处,轻声凑在他耳边问:“陛下可想立后?”
热气喷在耳边敏感处,夏侯瞻哪里有心思去理会虞濯说了些什么,喃喃自语:“恒清,朕,要……”
只见他双目含春,洇shi一片,大半露在空处的肌肤泛起粉色,格外诱人。虞濯眼神一暗,声音沙哑地问:“要什么?”
指尖在光裸的脊背上划过,褪去层层繁复的朝服,虞濯继而搂住他的腰,调转二人的位置。
天气本就不凉快,一番折腾下来,二人早已是汗津津得。
“陛下,臣做你的皇后可行?”说话间,虞濯的手已经向他身下探去,扯下最后的遮羞布。
夏侯瞻这才发现,自己□□地坐在虞濯身上,顿时面上粉嫩又加了几分,略带结巴地说:“你……你是男子,朕怎么可能立你为后?”
“哦?”虞濯发出疑问,手上动作不停,惹得身上人喘息连连,“陛下觉得除了臣,还有谁更能胜任?”
“这……嗯……”
兵部尚书在门外徘徊许久,才对守门的太监说道:“麻烦公公通报一声吧。”
“陛下说了,今日只要朝中大臣来访,一律准入,大人请。”赵公公说道,引着并不尚书入御书房。
不料书房内并无人。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隔间发出令人面红耳赤的声音,赵公公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兵部尚书来访。”
虞濯差点被吓到,两人此时正难舍难分,哪里回去面见什么兵部尚书。夏侯瞻听得浑身一紧,稳住声音,喊道:“在外等候。”
本来是打算同大臣一道商议,谁料虞濯如此孟浪,白日里竟然同他做这事。
夏侯瞻的声音饱含起伏,听得兵部尚书冷汗连连,他怎么就这么倒霉,刚好来扰皇帝兴致。赶紧匆匆退出去。
未到门口,礼部、户部尚书,翰林院的几位大学士都已经走进门内,看着先到一步的兵部尚书,赶紧低声问:“陛下……”
“赶紧……赶紧出去。”
诸位大臣不明所以,全退到殿外,这兵部尚书是个直肠子,当即把他听到的一五一十说起来。
礼部尚书欣慰地说:“居然能在御书房承欢,皇后之位陛下心中必定有数了。”
“不妥,怕是出身低微,尽会使用些狐媚手段,否则岂会如此不知礼数?”户部尚书猜测道。
“今日怎么不见虞大人?”
“我有个猜测,虞大人早就知晓皇帝心思,所以今日避而不见,你瞧今日朝堂之上,一提立后,虞大人一言不发。”
礼部尚书心中有数,即刻问:“要不我去拜访拜访虞大人,不知他肯否接见。”
虞濯向来不与朝中人来往,若是要从他口中探消息,那真是难上加难。
夏侯瞻趴在虞濯身上没有丝毫动弹的立即,将脸埋入其胸膛,似乎是不想再见人了。虞濯一阵发笑,问:“陛下可有寻到比臣更适合做皇后的?”
“……”夏侯瞻连声音都是软绵绵的,“你让朕日后如何见人。”
怕是不多久皇帝白日里在御书房宠幸嫔妃的“轶事”就要传遍朝堂了。虞濯知道他在忧虑些什么,但手不老实地在身上乱动,大有再战一番的欲望。
“朕……没力气了。”
虞濯替他清洗完,抱到床上盖好被子,说道:“陛下在休息会儿,今日不必劳心,臣先回府,等晚上再与陛下探讨臣适不适合做皇后。”
听他一本正经地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夏侯瞻忍不住气愤地瞪他。
这一眼在虞濯眼中愣是变成了风情万种,含情脉脉,好不容易消下去的欲望“扑”得升腾起来。
夏侯瞻哪里有看不懂的道理,赶紧转身背对虞濯,把脑袋埋入锦衾中,闷闷地说:“你先去吧。”
虞濯失笑。
暮春时节,飞花满天,绮罗珠翠满目,定心不动,着实为难事。
虞濯赶到府上的时候,礼部尚书早早候着了,染墨沏了茶,便静静立在一边等候,神情凝结。逐兰则候着门外,看到虞濯同夏语冰一道回来,赶紧通报。
虞濯走到正厅,说道:“蒋大人别来无恙?”
礼部尚书姓蒋名清字一正,立后本是他依照律法提出,奈何惹得夏侯瞻不快。他自以为虞濯没有闭门谢客,必然对此事有些想法。
“不瞒虞大人,下官此次前来,是想问问虞大人如何看待立后一事。”
“大人认为,身为我靖朝皇后,需得有如何品貌?”
礼部尚书一板一眼地背诵祖训:“自然是需要贤、淑、庄、敬、惠、顺、康、宁。品行贤德,聪颖淑慧,相貌端庄,知书达理,性格温顺、身体健康,能宁后宫。”
“依蒋大人所说,本官都能选上这皇后了。”
“大……大人说笑,下官愚钝,还望大人指点。”
虞濯示意逐兰奉上笔墨纸砚,虞濯挥手而就,洋洋洒洒写了十个名额,包括进宫的何未进宫的,无一不是出身高贵着。
虞濯心想,与其让他自己和皇帝烦心,不如让各方势力斗一斗。
1
第49章等天地梅花开贰
日暖风熏,深宫丽影,人面比花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