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第一方阵的医院,基本上医疗、教学、科研水平都差不多,我们只有全方位创新,才有更好更快发展的机会。”他说。
而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来进行临床技术突破,可以体现浙大儿院在“创新”上的迫切和魄力。
2020年,浙大儿院决定投入3000万元,在全国率先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手术系统。在此之前,业界对于小儿外科是否适合开展机器人手术是打问号的——因为既往用于儿童的机器人手术,首先量很少,其次多是在综合医院使用第三代机器人做的,由于医生缺少经验,加之手术器械比较笨重,致使很多医生认为机器人手术只适合大龄儿童、而禁用于小龄儿童。
所以当时即便在浙大儿院院内,对于该不该投出这笔3000万,也是观点不一的。在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手术系统之前,舒强带领团队谨慎地做了多方调研:
首先是达芬奇在小儿外科领域运行的可行性、必要性,医院领导班子和院内院外的专业科室、专家进行了多轮讨论分析。
其次,论证经济性,一套设备投入3000万,引进后每年能做多少台手术?手术量是否能达到最低要求?
最终经过重重分析论证和估量,尽管依旧认为存在一定风险,但医院领导班子还是拍板:引进!
“创新,有时拼的就是胆力。”舒强说。
引入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后,医生更直观全面地感受到了机器在很多方面比第三代有很大改进,比如械臂更加精细。于是在对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后,浙大儿院于半年时间内在国内儿童外科领域率先开展多学科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目前完成360多台手术总量,并在肿瘤、泌尿外科、普外科等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心脏外科团队完成了全国首例pda结扎机器人手术;
泌尿、肿瘤等多个学科利用四代机器人吊臂灵活、器械适应性强的特点,实现经脐单切口机器人手术;
新生儿外科开始探索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机器人手术治疗……
浙大儿院胸外科副主任谭征医生创造国内外小儿心胸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数字奇迹,完成100多例手术,是目前该领域手术量最多、开刀频次最高的儿科医生
“我们亲身实践后,发现有很多好处。”舒强举例,原来很多患者通过常规手术,需要至少住院7~10天的,现在采用第四代机器人操作后,由于创伤很小,患儿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回家,很多疾病可以做到日间手术,且手术费用也较能接受。
“既往人工手术后,相关费用加一起要两三万元,现在采用机器人手术后,费用在五六万。”舒强介绍,虽然费用翻了1倍,但家长基本都能接受,主要原因还是考虑对患儿身体的创伤和恢复、心理压力、长时间住院带来的各种不便等等。
此外舒强还分析总结了机器人手术对医生们的好处:
减轻医生疲劳:医生可以坐下操作,不必一直站立;
动作更稳:医生长时间手术容易手颤,而机器人有除颤功能,使得动作很精准稳定;
视野清晰:原来肉眼手术时,最多通过放大镜放大3~5倍,现在通过机器人可以放大近20倍,且立体呈现,视觉更清楚;
灵活性很好:机械臂可以360度球体旋转,更灵活便捷。
舒强介绍,在去年的全国小儿外科年会上,浙大儿院分享了引进机器人后5个月的手术经验,会场听众反映很强烈,会后多家儿科专科医院、专家都在尝试机器人在小儿外科方面的手术,“有的已经购买了设备,打算开展了。”
这对于舒强和浙大儿院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探索,看看能不能把第四代机器人手术运用到小儿外科领域各个专业、各个年龄段”,他同时表示,还在计划做一些赋能行业的事情:
成立机器人手术联盟,为业界人士提供学术交流机会,推动机器人在全国小儿外科同质化发展;
在莫干山院区建立儿童领域机器人培训基地,需和公司合作,并拿到动物实验资质;
编写一本机器人在小儿外科领域运用的专著,内容聚焦浙大儿院半年多来的临床机器人手术病例和经验,目前已完成内容编写,计划于5月出版。
虽说引进第四代机器人为小儿外科和医院的发展打开了一片天,但回看当时的决定,舒强依旧感到不易,“万一花费3000万买来机器后,发现只适用于少数几个科室,那浪费就大了,”他笑着感慨:创新,没那么简单。
新冠疫情后,由于疾病谱和就医模式的新变化,许多公立医院都在调整发展战略,浙大儿院也不例外。
“我们决定进行结构性调整,丰富内科领域,大力发展外科。”舒强书记介绍,疫情使得相关呼吸系统疾病锐减,原来一床难求的内科病房现在空出不少,倒逼医院对内科做出调整:
首先,放开专科门诊,取消限号。譬如医院耳鼻咽喉科,患者很多,但一个专家之前每天只看50个号,再多就限号不看了,现在则是放开不限号。如果专家在每天看完50个号后,后面还有50个号,就让整个科室共同来解决。总之是只要患者来,就给解决,看完为止。
第二,抽调患者不饱和科室的医生进行培训,转战号源紧缺的专科,如皮肤科、五官科。
第三,鉴于内科患者不满的情况,积极开拓内科新领域新项目,如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