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舍弟诸葛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21章 顶住压力,证明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建安十五年,六月二十。

也是成都城内那场庆功大宴后的第七天。

身在越巂郡筇都县的法正,终于收到了诸葛令君给他的回信。

与回信一起送来的,还有好几封其他蜀中文官给诸葛亮的上书,都是对越巂治理意见的指手画脚。

诸葛亮把这些东西也一并给法正送来,显然是效法魏文侯故事了。

“在后方有那么多人对你的做派指手画脚,觉得你不择手段,但我都压住了,你放心干你自己的。”

法正感受到了莫大的信任,愈发觉得浑身充满了动力。

令君如此推心置腹,显然是明牌为将来北伐时的人事安排铺路了。想必到时候,自己和张松这俩最早暗中带投的心腹,都能混到一州使君的高位。

主公如今已经部分改革了官制,在大部分州都拆分了三使。

只有极少数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州,因为之前册封的州牧过于位高权重、深受信任,所以能独当一面继续做州牧。

除了那几个个例,其他州都是要拆分布政使、防御使、刺史三使的。

而如今在刘备麾下,下放到地方上时能够有资格兼任州牧、独揽大权的,就只有三个人,分别是诸葛兄弟和关羽。

连张飞和赵云都稍微差一点,不够这个资格。

他俩最多也只是在担任防御使时,多兼一个州,也就是担任两州的防御使。但兼的那个州,基本上都是刘备阵营尚未完全收复的,所以实际上的实权并不重。

比如张飞跟着刘备驻扎在南阳,按说他现在的差事是荆州的防御使,但实际上他还能兼隔壁豫州的防御使。只不过豫州大部还在曹操手上,刘备只夺取了汝南郡那边一小块地方,那就让张飞顺便兼着。

赵云的情况也是类似的,他防御幽州的同时,刘备还占着冀州的渤海郡,就让赵云兼任冀州防御使,实际上只是多统筹一郡防务而已。而周瑜的职权是渤海太守,两者也并不冲突。

所以,法正按现在的情况推测,再有一两年,等诸葛令君出川,他自己担任益州的布政使主民政,张松为刺史主监察,再搭配一名大将为防御使主军事,岂不美哉?

“一定要尽快把越巂等地治理一新,把那些暗中反对令君方略的跳梁小丑都扫清。等冬季来临时,就能全力配合令君对建宁等地的平定了。”

法正放下书信,内心如是想着。

诸葛亮给他的信中,也暗示了“只要你能把越巂治理好,拿出短时间内肉眼可见的明显政绩,我就可以顺势把已经被迫立下赌约的杜、谯等腐儒世家挪掉”。

这对法正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也算是额外给他的任务添了一份彩头。

只要干好了,不但自己有功,还能扳倒几个平时说怪话不对付的同僚。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所以收到诸葛亮信件的次日,法正就更有干劲地天天巡视地方。

抓恢复生产,抓笼络夷帅,抓整顿军纪,再调动战兵部队闲时搞点基础建设。

……

六月二十二,收到信后的两天,法正就不辞辛劳,从筇都再次南下,前往会无巡视。

顺便也是查访刚刚肃清的牦牛大道沿途各地,是否商旅畅通、道路易行。

一路上遇到什么问题,也都就地办公,尽快解决,给出方案。

刚出筇都县,法正一行来到孙水河畔,沿着河谷骑马南行。

一路就能看到河两岸的肥沃河谷平原上,无数新开辟不久的水田里,都种上了翠绿的秧苗。

水田里无数农夫在那里抢时间劳作,人头攒动,很是辛苦。

而在往年,这样的景象在这个季节的越巂郡境内,是几乎看不到的——因为往年这时候,当地人基本都处在农闲状态,以樵采渔猎维生,坐等秋收。

从着装上看,每块田里大约十之二三都是汉人装束,剩下十之七八都是当地南蛮。

汉人农夫无一例外都是精壮男子,看上去营养和体格都还不错。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放下武器的士兵,或原本就负责运粮后勤的辅兵,临时转为军屯,跟当地人杂处一起种田,顺便也能把先进的耕种技术传给当地人。

历史上,诸葛亮治下的季汉,对于搞这种军民杂居的长期屯田,就非常擅长。比如诸葛亮最后六出祁山时,在渭南和司马懿长期相持,他就能“让军民杂处屯田,军民相安,以为久计”。

这种事情看似平平无奇,但如果深入细究,就能够发现实在是非常不容易。

让军队和当地农夫一起种田,种出来的收获怎么分配?田是当地百姓原有的,军队只是来提供额外劳力,最后如何确保当地人被征收走相当一部分收获后、依然心服口服?而且要能够活得下去。

这里面的管理学问大了去了。这跟诸葛亮本人逆天的行政和抚民才干有很大的关系,也跟诸葛亮本人公允公正、绝不徇私的人格魅力息息相关,能让百姓和士兵都信任他的分配方式。

史书上短短的“军民相安”四个字,深挖之后,其实有多少不易。

法正当然没这个手腕,他私德也不太行。但这次出征,他得了诸葛亮的千叮万嘱,教他打下越巂后,对当地百姓该如何治理、安抚。

法正这人急智还是不缺的,有人提点警示,他短时间内演一演,倒也能演个七八分像。这才能把这种汉蛮杂处屯田的工作,安安生生推动下去。

相比于汉人农夫全部是精壮的军屯,此刻田里那些新归附的南蛮,则是男女老少都有,当然老人的比例非常稀少。

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的西南夷列传里,都有记载过汉朝时当地南蛮生存的悲惨处境。

当地的农业技术还不太发达,百姓多是播种之后就不管了,到收割的时候再来割一下,中间灌溉、施肥、驱虫之类的生产环节,几乎一律没有。

也多亏了南中地区降水勤快,一年四季没有严冬,所以不灌溉天然下雨就够用了。至于肥料,这个时代汉人施肥的频次也不高,而南中多雨,施了肥也会被冲走,所以干脆就当没这回事儿。

后世去云南旅游过的看官,应该都对云南的红土地不陌生。那就是因为雨水冲刷过多,把土壤里的腐殖质等养料冲刷没了,只剩下氧化铁沉淀比较多的土质,颜色就发红了。

而人口的自然增长又太快,所以汉朝时,南中之地经常处于巨大的人口爆炸压力之下。

对于老人,尤其是劳动能力减退的老人,一旦到了饥荒之年,就会被南蛮各部之间的内战消耗掉。久而久之,当地的人口结构就非常年轻化。

也正是因为南中常年处在人口压力之下,才导致当地百姓对于杀戮几乎没什么排斥,早就习以为常了。反正就算不和汉人发生冲突,南蛮各部之间,自己都会为了抢地盘抢食物自相残杀,年年残杀。

汉人如果能给他们找一条出路,一边教他们好好种田,扩大粮食产量。另一方面给予军饷和粮食,征募其中的勇士去从军,就能有无数人响应。

……

法正一行沿着孙水走了十几里,就看到旁边河面上路过了好几队竹排。

这些竹排,有的规模比较庞大,直接把数百根粗硬的筇竹捆扎连缀在一起,顺流汹涌而下,通往下游的会无县。

这些竹子到了当地,便会被用于修缮扩建码头、营造船厂,以备将来渡过金沙江,进入长江以南的南中腹地。

而在没有放排的技术之前,要把越巂深山里的竹木大批量低成本运到江边,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当地由蛮夷自行统治时代,造船和运输等行业才如此落后。

除了这些大竹排之外,还有些过路竹排规模看起来稍小一些,只有百十根竹子构成,但四周围还扎了舷艢,上面堆着带土的秧苗,少数则装着粮食,显然是用于运货的竹筏。

法正看到这些货筏,内心也是颇感欣慰,这招也跟当初自己出征前、诸葛令君的教导有关。如今自己已经实打实用上了,没想到还真让越巂郡的民生快速得到了恢复。

按照正常的气候环境,推广林邑稻一年种双季,也必须在三月份就开始育秧晚稻的秧,然后五月份移栽到大田里。

而今年法正对越巂郡用兵,本就是过了春耕农忙时节才开始打的,打下来后,怎么着也快五月底了,再紧急种植晚稻,肯定是来不及的。

不过,越巂郡比较靠南,天气已经是亚热带了,接近热带的无冬环境,所以比北边的蜀郡稍微晚种个把月,到时候收获也晚个把月,问题并不大。

在蜀郡的话,水稻是不可能生长到十月份再收割的,气温太低了稻子会冻死。越巂这边,拖到十月再收获也能打下粮食。

但是,“在越巂就地育秧”的问题,今年是肯定不可能解决的。所以当初法正在出征前,也问过诸葛亮,有没有可能“今年打下越巂,今年就在越巂先试点晚稻”的办法。

最后讨论的结果,是理论上确实可能,那就是提前在南安县靠近牦牛县的地方小田育秧密植。等到要移栽大田的时候,连小田里的根系土一起挖了,带水保湿运送几百里,到筇都和会无等地种到大田里。

这样做,其实成本很高,因为当地运输粮食种子,本来只要运谷粒,但发育成幼秧后,再带着根系土一起运,体积了重量至少增长了数十倍,运输成本太浪费了。

不过,考虑到这东西可以先小范围试点,只为了快速传播和磨合技术,只要规模控制住了,就算亏点也亏不了多少。

这些秧苗移到当地的大田里之后,只要再长不到百日,也就是两三个月,就能收获了。比起最终成熟后收获的产量,当初运秧苗的成本,也就差不多了。

换言之,诸葛亮和法正,也没指望今年这一波运输就有赚,但大军要常驻越巂半年,本来就要源源不断运粮食过去,一直撑到入冬后南渡泸水再打建宁。

既然怎么都得运,那么试试看能不能运秧苗,一来可以验证一些技术,提供技术经验的积累。

二来也可以提前促成汉蛮杂处一起种田,提前一年手把手教当地百姓怎么育秧、插秧、抛秧,让当地人掌握相关农业技术,提前磨合起来。

最后,还可以给富余的士兵劳力找点事做,让他们提前习惯在越巂地界搞军屯。

总而言之,诸葛亮和法正,当初在决定落实部署这一招时,是非常谨慎的。如今部署的规模也不大,最多只够几万人种。

因为规模有限,这种“抢先体验种双季稻技术”的资格,还被法正作为一个“对合作态度好的夷帅部族的奖励”,将斡旋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谁对朝廷最忠心,最配合朝廷的行动,谁就可以比其他部落提前一年得到双季稻技术,从而在部族之间的竞争中赢得额外优势。

这样的氛围之下,提前体验双季稻技术这张牌,到了法正手里,就又凝聚了一波越巂郡的人心,筛选出了更加愿意汉化的仆从部族。

后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法正渐渐发现,这一手操作,所需的成本也没一开始预想的那么高。预期的亏损,也能再压一压——

这主要是因为,法正具体执政越巂后,发现当地的交通运输环境,还可以有很大的提升,如此一来,运输成本就压低了。

如前所述,位于后世大凉山区的“牦牛大道”,其实并不是一条纯粹的陆路山谷。

在牦牛道中,虽然无法做到全程贯通水路,但至少百分之八十的里程,还是有河道可以凭借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