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咬了咬唇向龙川彻露出一个颇为可怜的嘴脸。
贝齿轻咬,脸蛋柔嫩似水。龙川彻喉咙上下滚动了一下。
“两希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源头,其中世俗人本意识的希腊文明深受古埃及《亡灵书》的影响。”
龙川彻站在船尾向着大海伸出手指,做出类似摩西分开海面的动作。
大海在摩西手下分流,他带领以色列人逃脱埃及,并给了一个足以奠定西方文明的故事。
摩西分海,圣经旧约。
所有文化的源头都逃不开神话故事。
“乌鸦,六指,青痣。”
龙川彻往武田真妃鱼线的周围抛了一点鱼饵料。
“这些意向化的东西在希腊的神话故事,跟西方宗教图书中经常出现,会让西方人读起来更有亲近感。”
所谓的文化文学到底是什么呢。
在龙川彻看来那是参杂了一个地域历史跟文化的东西。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他们接触的历史跟文化不一样。
村上春树运用大量的西方化意向,来让西方读者更好接受他的作品。
写篇小说还有这么多门门道道?
太太有些傻眼。
她明明每次看龙川彻脑袋一拍就写出来了。
“你说就说能别动我钓区么?”
刚刚明明有鱼要上钩了,龙川彻乱丢东西又惊走了。
武田真妃蹙了蹙眉,表情有些不愉。
妹妹鱼获颇富,自己钓鱼空军。
女人脸色有些挂不住。
自己好心给她打窝,她以为自己捣乱?
龙川彻鼻子差点给武田真妃气歪。
那边两人在相互鼓捣,法国女人叹了口气。
“这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地方。”
女人在村上那几部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书籍后面写下“古都”两个字。
“你明明能够写好西方化的题材为什么要写这种…”
安妮看着“古都”两个字蹙眉。
这个标题就充满了浓厚的东方色彩。
用西方化的手法去写东方特色?
安妮觉得这并不是个好主意。
“你没看过《雪国》吧?”
女人的表情让龙川彻一眼就看出她的想法。
村上春树的文风很鲜明,并不适合写古典题材。
“《雪国》?什么意思?”
安妮·埃尔诺歪了歪脑袋。
她确实没看过《雪国》。
比起《且听风吟》那些带有西方奇幻色彩的小说,《雪国》这种去雪乡找艺伎的故事她并不感冒。
“我可以写…”
龙川彻举了举太太的手。
“我的孤独滴落在女孩的指甲上,也能转化成感伤的泪珠。”
太太是传统的东方美人,被龙川彻举着手有些羞涩。
“也可以写…”
龙川彻走到武田真妃的旁边,武田正不满的瞪着他
“我一直是孤单一人眺望着它,无法和任何人分享那月亮的美丽与冰冷。”
龙川彻念的两句话是川端康成与村上春树对于同一事物“孤独女孩”的描写。
有人借由滚落的泪珠描述孤独,有人将对方临摹做月亮。
同一种东西两种背道而驰文风。
法国女主编咂了咂嘴。
“你这是在浪费天赋你知道么?”
安妮·埃尔诺对所谓的古典式写作有些不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