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夫郎他天生好命(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小夫郎他天生好命(重生)——欲来迟(2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甭瞧了,走吧,去帮我弟弟摘榆钱。

正中下怀,周寂年一点儿也不觉尴尬,起身就跟着去了院子。

谢大树背着手走到门口望着一众子女,呵呵笑了一声,对周寂年是哪哪都满意。

周寂年辛辛苦苦帮着小夫郎摘了满满一簸箕的榆钱,谢宁领着谢小玉就去了灶房,两人拿白糖拌了一碗直接偷吃。

晚上除了香菇烧鸡、小土豆炖腊肉、炒青菜外,还有糖拌榆钱和榆钱饭。榆钱可是个好东西,消除湿热助消化、通肠胃。

在谢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又被村长邀请去吃晌午饭,当朝人云民不与官斗,能与官说上话的就是秀才了,更何况周寂年这个秀才第一,与案首套套近乎只会有利。

吃饭的时候,周寂年坚决不坐主位,姿态很有读书人的谦卑。村长一家人看在眼里,周老六和人家案首真是没法比。

瞧瞧人家案首这气度,再瞧瞧周老六那一朝得道鸡犬升天的架势,唉。

两个人再回镇上,变成了三个人。容哥儿还是第一次上镇,一路上都好奇的四处打量,被两个哥哥领去了馄饨摊儿。

林锦见了容哥儿,果然很是开心,给容哥儿下了满满一碗的鱼肉馄饨,坐在一旁问他家里琐事。

谢宁坐在长凳上,支棱着耳朵听隔壁桌闲话。

听说了吗?香楼的玉荷姑娘失踪了!

哟?没听说,她是跟人跑了?

闹那么大你没听说?那朱家大少爷跑去香楼砸了一通,说是约了玉荷姑娘,左右都等不来人,骂香娘不把他放在眼里!

那后来呢?

香娘直呼冤枉,找来打手对峙,打手说确实是把玉荷姑娘送上了山。今天我给山庄送菜,亲眼瞧了十几个官兵入山寻人了。

哟,山可大了,那不好寻啊。

要我说啊,肯定跟人跑了,姑娘家哪可能在山里呆一夜?

可不是么

谢宁听得入神,身子都要歪到凳子外面去了。

周寂年自然也听到了,不过并未过多关心,见小夫郎要摔了,伸手扶住他,我回家去,你呢?

那我也回去。谢宁索性也不听了,容哥儿,还吃得下吗?哥哥带你回家休息会儿,晚上做好吃的。

够了,吃不下啦,宁哥。容哥儿把汤喝的干干净净。

容哥儿新到一个环境,放下包裹不好意思休息,赶忙跑出来去帮谢宁烧灶。

谢宁正在烧开水,打算泡梅干菜,晚上做梅菜扣肉。不怪他圆润了些,天天嘴馋,在家里研究好吃的,周寂年纵着他,知道他想开酒楼,这些全当是他的预备工作了。

谢宁捧了梅干菜放木盆里,容哥儿怎么不休息会儿?不用拘束,去睡吧。

我不困,我想和宁哥一块。容哥儿凑上来,宁哥要做什么?我帮你。

做梅菜扣肉吃,那你帮我舀热水到这盆里吧。

容哥儿去拿瓢去水缸舀水,梅菜扣肉一般都是过年才有的吃,馋的他直咽口水。

谢宁将五花肉清洗干净,也不切,整条放进锅里,加水,放入葱姜、桂皮、八角、一小勺白酒,烧火炖煮。

烧火期间,还去拿了两个红薯和一把花生,丢进灶里烘烤。

两刻钟后,捞起五花肉,趁热撒上酱。谢宁扒了烤红薯和花生出来,两个小哥儿坐在灶台前的板凳上啃红薯吃。

烤红薯又糯又甜,烤花生贼烫嘴,于是他剥了把花生米放碗里,让容哥儿给书房里的寂年端去。

谢宁再烧火倒油,把还冒热气的五花肉放锅里煎烤,转小火煎的五花肉肥油都溢出来,才捞起肉来放凉。

等容哥儿再回来灶房,让他把泡软的梅干菜洗干净。谢宁将洗干净的梅干菜下锅,用之前有调味的肉汁来煮菜,倒些许白糖,待它焖煮一刻钟的时间。

梅菜扣肉最后一步就是,肉切片垫在碗底,上面铺满煮过的梅菜干,蒸上两刻钟,碗拿出来倒扣,就可以食用了。

趁着蒸肉的功夫,谢宁又炒了两个青菜,有容哥儿帮他烧火,他轻松了不少,不过他从小就爱在灶房里转悠,本也不嫌累。

从村里回来的第二天,周寂年去铺子里提诗。考虑到镇上百姓大多都不识字,多写了些启蒙时期的诗词。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出自孔子的诗句。

等墨迹干透,两日后,周氏馄饨牌匾一挂,正式开业!

周寂年教了谢宁识墙上字,谢宁自信满满地在店里,看到有带孩童来铺子,那孩童作小书童打扮,他就会去和孩童炫耀,你知道墙上写的是什么字吗?

若小孩子摇头,一脸懵懂,他就会一脸自豪地解释:这里写的是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书读多了,就可以考功名了。

还有那里写的是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功名不是那么好考的,所以读书一定要能吃苦,知道吗?

那孩童还懵懵懂懂,大人则兴奋坏了,连连道谢,多谢小郎君,儿啊,快谢谢哥哥。

谢宁炫耀完又不好意思了,勾着手指抿着嘴,笑的好生腼腆。

他每天都要去铺子里读他夫君写在墙上的诗,反反复复念个好几遍,一家人包括跑堂的竟然都认识字了。

清水镇的百姓说,去案首馄饨能学到大道理,你去东街文人圈子里都不可能学的到。

有人问了,案首馄饨?我怎么没听说有这么个铺子?

嗨,你问周氏馄饨在哪?咱老百姓不识字不知道!但你若问案首馄饨?北街集市,铺子里满墙字儿的就是了。

这生意红红火火,银子赚的也多,周老三老两口却越发清闲了,每天调了馅儿就成,有人来点馄饨,请的帮厨麻利的把馄饨一包,下锅煮熟就上桌。

一闲下来,林锦不免就盯上了儿夫郎的肚子。

这天五人在屋里吃饭,林锦很随意地一开口:眼看着家里日子越过越好,家里啥也不缺了,就缺个小娃儿

谢宁咬了筷子,无辜地看爹爹。

周寂年夹了一块腊肉给小夫郎,没接话茬另说:明日地里播种,我回趟村里,宁郎随我去吗?

好!谢宁把腊肉塞嘴里,大口大口地嚼,咸香紧实的腊肉就马上让他忘了刚刚爹爹说的话了。

行吧,你注意些,莫下地,仔细伤了手,握不住笔杆子了。林锦交代完又冲儿夫郎说:寂年听你的,他若忙忘了,你说说他。

他说的倒是实话,有时候他这个做爹的,说的话还不如宁郎一个眼神管用。

林锦都习惯了,生了个夫管严的儿子,儿夫郎眉头一皱,他儿子连根头发丝都柔了。

谢宁嗯嗯点头,吃好喝好。

周寂年心里笑,他养小鱼的成果还算喜人,小夫郎乖乖巧巧没有烦恼。

作者有话要说:隔日双更哈,写古文头顶多多少少有点凉快。

感谢在2020093022:04:53~2020100123:18: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7757146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胡作非为10瓶;盒里有啥5瓶;Evil丶2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