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夫郎他天生好命(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小夫郎他天生好命(重生)——欲来迟(7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啊什么啊?回来。谢宁故作严肃。

小敬丞直接扭头不去看爹爹了,拿肥肥短短的小指头抠门缝,要不是被爹爹盯着,他还要伸舌头添木门呢。

谢宁另一捏书的手一点点收紧,周敬丞。

唔嗯!小敬丞被连名带姓的警告,只是点了点头敷衍爹爹,表示自己听到了。

屋外雪花飘飘,院子里已经积了一层雪,每间屋子房门禁闭,回廊偶有小丫鬟行走。

周府府外,周寂年下了马,马上有下人给撑了伞,周寂年解开斗篷帽子,边走边问:宁郎在书房吗?

宁爷在正屋。

周寂年没再说话,抬脚朝正屋去,刚上屋檐,就听见奶娃稚嫩的声音。

小敬丞被爹爹瞪着,还壮着胆子指门外,唔哟!

谢宁拿书拍了拍自己大腿,回来,外面冷啊。

小敬丞朝爹爹走了两步,跺了跺脚,试着咆哮来达到目的,呜哇!

谢宁看他虎头虎脑,憨里憨气的,差点儿没憋住笑,周寂年站门口听了听,拿手叩了叩门,宁郎。

秋莲连忙护着二少爷,去开了门。

啊骂!小敬丞颠颠扑去抱父亲大腿。

怕磕着儿子,周寂年就没躲,轻声哄:进去。

小敬丞抿了抿嘴儿,满眼期待昂着小脸,小爪爪紧紧揪着父亲的衣摆,还要哼唧撒娇,嗯嗯!

周寂年只好掐着他的小身板把他端起来,自己身上冷,原是怕冻着儿子,叫儿子这样一撒娇,只好上手了。

他进了屋,谢宁站起来,将手里的烤薯塞到他嘴里,帮他解了斗篷,递给身后的秋莲。

这才多会儿?上完朝了?谢宁看向窗外,隔着窗纸,看不出天气。

周寂年坐去软塌,秋莲和秋树端着火盆摆在他脚下。

没上朝,皇上病了。周寂年将小儿子放在腿上坐着,拿眼睛找他姑娘,然后看到他姑娘在床上睡得一脸香甜。

谢宁点了点头,也坐了过去。

庆元帝又病了,从入秋开始,断了好几次早朝。

小敬丞坐不住,踢了踢腿儿,小屁股左蹭右蹭要往地下滑,周寂年随了他,将他放到地上站着。

小敬丞就这样扒着父亲的膝盖,昂着头,啊

原来是见父亲烤薯吃得香,他又馋了。

周寂年捏着烤薯喂他,他嘟着小嘴拿门牙抿啊抿,叫谢宁用指头点了下大脑门。

谢宁没好气的说:你就气我,完完整整一个给你不要,非从你父亲嘴里抠。

周寂年使坏,又捏着烤薯喂谢宁,意思是,你也从我嘴里抠。

谢宁旋他一个白眼,朝后缩起身子,作嫌弃状。

哈哈啊哈哈小敬丞看的可开心,昂着大脑袋哈哈笑,还知道扥着父亲的衣裳不让自己摔倒,小爪把父亲的官服都捏皱了。

俩大人说话,眼里就没他了,他又悄悄朝门口蹭去,秋莲跟着他。

中午喝羊汤吧,武宏毅从海外给我带了些叫胡椒的辛香料,说是冬日煮汤暖身子。

武宏毅就是负责南方柔鱼商路的,原是和段家合作的,段家没落之后,就跟着谢宁讨生活了,很是靠谱的一个人。

周寂年点头,他很好喂养,夫郎给啥吃啥,武宏毅这就回建州了?

回了,冬日酷寒,书信慢了些。

也好,再迟不安全。

谢宁看夫君没有换下官服的意思,问道:午后还出门吗?

出,去户部,不穿官服了。周寂年身子暖和了,起身换下官服,粘人鬼小夫郎跟去帮他。

换好衣服,谢宁抱着官服,看到下摆被小儿子揪出来的印子,才扭头去看小敬丞。

周寂年也跟着看去,见小敬丞可怜巴巴站在门口,继续抠门缝,周寂年过去抱起他,帽子手套取来。

是。秋莲明白,老爷从不带手套,于是去拿了小手套、小碗帽过来,给二少爷戴好。

小碗帽里面蓄了薄薄一层棉花,还缝了两个耳罩搭下来,周寂年将耳罩垂下来的两根细绳绑在小敬丞下巴。

然后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儿子出了门,站在廊檐下,静静看雪。

谢宁过来给他披了一件斗篷,就去灶间吩咐开火了,他自己馋,要动手煮个胡椒羊肉汤。

胡椒,因为味辛辣似椒科,所以取名叫胡椒。

每年冬天,谢宁都会煮羊汤,他大儿子渝哥儿可喜欢羊汤配烧饼了。

今年过年,京城朝官都是乌云压顶,庆元帝病的严重了,但是迟迟没指哪位皇子代理朝政。

建朝以来,庆元帝就下令,立储不昭告天下,诏书藏于阁内,待他病危再宣读。

周寂年的户部,今年多了一项事务,西州闹饥荒,西州知府频频上报要粮食。

这事儿上一世没发生过。

周寂年的上级户部尚书也病重,字都看不清了,一切都得周寂年和户部右侍郎共同商讨对策。

全国调动粮食运往西州,路途运费是一笔大支出。闹荒就会出闹事,饥民开始朝粮食丰富的地方迁移,西州周边频发抢夺粮食,谋财害命的事故,所以还得调动兵部前去镇压,也得成功护送粮食到西州赈济百姓。

周寂年写计划都熬了几宿,但是饥民的生命,阻止烧杀抢粮的事情刻不容缓,只能在轻微的程度上省时省银。

计划书交上去之后,就过年了。

层层批下来,等实施,已经过完年,二月底了。

正巧谢宁凉州的海货整装待发了,谢宁下指令去换胡人的面粉和胡饼,三月出发送去西州。

他赚钱是为了家人过上好日子,他夫君赚钱是为了庆朝百姓过上好日子,京城周家人知足,自觉日子不差,前者目的已经达到,同是庆朝百姓,谢宁想出一份力。

周寂年也支持小夫郎,他作为一个为国为民的清官,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大的追求,单凭他的俸禄,养活一府不成问题。

至于说给孩子攒家底,在他这里不存在,授之以渔而非鱼。

第71章

过完年,四皇子代理朝政了。病来如山倒,庆元帝已经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了。

连带效应,就是有其他皇子蠢蠢欲动了,以前是暗中行动,现在开始明面上给自己造势了。

四皇子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被庆元帝写在了诏书上,所以还在努力争取,希望借西州饥荒一事,获得民心。

谢宁正在府内忙账务,秋莲过来递话:老爷回府,直奔书房去了。

谢宁看了眼漏斗,未时四刻,晌午饭点早过了,寂年定是饿着肚子又忙起来了。

把这儿收了,我去给老爷下碗面。

灶间给俩奶娃娃炖的老鸭汤刚熟,面团是日日常备的,谢宁拿小刀薄薄削了一锅面,煮熟了装碗,舀了老鸭汤,削面上铺了满满的鸭肉。

谢宁亲自端着碗,朝书房去了。

周寂年在翻书写字,闻到食物的香气,才觉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