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
你在想什么?
曲映芙十分感动地道:妹妹只是想起一句古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你是想改口叫我爹还是叫我娘?
不是爹也不是娘,从今天开始,您就是我亲姐。曲映芙动情地望着她。
曲红昭终于没忍住给了她后脑勺一巴掌:我一直是你亲姐!
35.第35章青春年华尽付与铁马兵戈
景仪宫。
曲映芙捂了捂后脑:这熟悉的巴掌,真叫人怀念。
我可以让你一次怀念个够。
这倒也不必,曲映芙挪了挪身子,离曲红昭稍远了些,打疼了你心爱的三妹妹,心疼的还不是你自己?
曲红昭似笑非笑地看她一眼。
曲映芙飞速转移话题:姐,你在宫里有没有吃苦?陛下对你好不好?太后娘娘有没有为难你啊?
没有,还好,没有。
就算吃了苦头,你也不会告诉我的对吧?曲映芙咬了咬唇,对了,姐,你听没听说过?尹家的四公子还追过二姐呢。
没有,什么时候的事?尹家四公子尹荣,正是淑妃同父同母的亲哥哥,当今太后的亲侄子。目前在翰林院任职,家世好,人生得英俊,还能赋上几句诗词,在京里算是一位比较有名的青年才俊。
去年的事了,那时候你还在边关呢,曲映芙道,总之,尹荣被二姐骂跑了,听说气得连着几天不肯出门,因为这事儿敬国公府大概又给咱们侯府记了一笔仇。
曲红昭默然,曲盈袖这战斗力,让她在京城做个闺阁小姐实在屈才了,真该带她去战场上负责向敌方叫阵。
对了,淑妃是尹荣的同母妹妹,她又以为你就是二姐,她没有因为这事报复到你身上吧?
没有,我和她现在算是朋友了,曲红昭其实也说不清,初见淑妃时,她对自己的恨意里具体包含着几重含义,不过反正都过去了,盈袖为什么骂尹四公子?
原因就像我之前说的,因为我二姐和哪怕一只会口吐人言的鹦哥都无法和谐相处,曲映芙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尹荣也是自找的。
曲红昭没能掩饰住唇角的笑意,被曲映芙敏锐地注意到:姐,你笑什么?
笑你啊,口口声声讨厌曲盈袖,但又总是忍不住为她说话。
哪有?我才不是为她说话呢!曲映芙大为不满,这顿骂真的是尹荣自找的,他这人自视甚高,一副对二姐势在必得的模样,却实在不怎么聪明,我还没见过哪个白痴要追姑娘家,却先开口贬低一顿这姑娘的姐妹呢。
怎么个贬低法?
当时是在一场春日宴上,他大概是没看到我就在帘子后面,一开口就是赞颂曲二姑娘美貌,还吟了一首酸诗,然后说他见过侯府三姑娘,容貌不如二姑娘远矣,曲映芙神色讪讪,然后曲盈袖这个混蛋点点头,笑着说他说得对。
曲红昭摸了摸眼前这位侯府三姑娘的头:别听他胡说。
没关系,我长得确实不如二姐,这倒没什么不好承认的,曲映芙皱皱鼻子,但我性格可比她好多了。
曲红昭低头饮茶,对此不予置评。
然后尹荣见她笑了,似乎是受到了鼓励,又开始说侯府大姑娘的不好,什么女子习武定然粗鲁得很,不如二姑娘温雅娴静,将来极有可能嫁不出去之类的,曲映芙笑得幸灾乐祸,二姐这可就炸了,当场让他见识了什么叫温雅娴静。
曲红昭失笑。
又一个被二姐外表骗了的可怜人。二姐脾气那么差,真不知道为什么偏偏有那么多人喜欢?不过那些人连她的秉性都不了解就口口声声要求娶她,被骂了我也很难同情,曲映芙摇摇头,我到现在还记得尹荣被骂得浑身发抖的样子,他还特别不敢置信地指着二姐问:你一个姑娘家怎么能用这些有辱斯文的字眼呢?
她模仿起尹荣浑身颤抖的模样,模仿得绘声绘色。
曲红昭放下茶盏,点评道:你们在京城倒是过得多姿多彩。
但是缺了你,总是少点什么,曲映芙叹气,我真的特别想你,我看得出来其他姐妹也是。
曲红昭对她招招手,她便拱进了长姐的怀里:姐,你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曲红昭怔了怔:此话怎讲?
从定北侯府嫡长女,到纵横沙场的曲少将军。她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觉得她命苦。
曲映芙靠在长姐怀里,语气里已经带了点哭腔:你以前最喜欢玩闹了,总拉着家中姐妹们一起闹腾,偏偏自己一个人孤身去了边关,无亲无故的。
放心吧,我在那里交到了很多朋友。
我倒不怀疑这一点,曲映芙勉强笑了笑,你总是有到处交朋友的本事,连在这后宫里你都能交到朋友。
那就别担心我了。
曲映芙却摇摇头:如今定北侯府的地位,在京里多高啊,连我一个庶女出去,都有不少人巴结奉承。可我一想到,如今侯府的尊荣,全是靠你在边关厮杀换来的,我就难过。你本来可以留在京里,跟姐妹们一起吃吃喝喝玩玩闹闹的,那多轻松多自在。
曲红昭掐了一把她的脸:小小年纪,你想的还挺多。
也是最近才开始想的,当年你去边关的时候我还小,什么都不懂,只会哭,曲映芙的神色有些落寞,后来才知道,你也是无从选择。
谁说我没得选?曲红昭逗她,我若后悔了,随时都可以辞官挂印。
姐,你又逗我,曲映芙嗔道,我什么忙都帮不上,还要你反过来这样安慰我。
映芙,我从来都不是无从选择,见她这般模样,曲红昭神色间认真了些,当年,我十五岁时,曾有另一条路摆在我面前。
什么路?曲映芙不解。
嫁人、生子,曲红昭神色平静,曲映芙看不出她心下是否有什么波动,和世家大族联姻,自然也是一种能保定北侯府荣华的方式。
可是这条路,是曲映芙一时间不知自己该说些什么,她下意识想反驳,但又不知自己为何反驳,又是在反驳什么。
如果我选了嫁人,那仍然可以留在京里,做一位高官夫人,闲时和姐妹们一起吃喝玩闹。
是了,如果你留在京里,应该可以嫁个好人家,曲映芙怔怔地回忆道,我还记得,当年你们刚及笄时,来求娶你的人,不比求娶二姐的人少。
只是后来曲红昭远赴边关,便自然而然地被从青年才俊们的择偶名单里划掉了。
人都会有惰性,我当年,也不是没有犹豫过,犹豫要不要选择这条更容易的路。
曲映芙咬了咬唇,的确,嫁人也是个办法,更简单,更便捷,甚至也更能为大家所接受。
毕竟,会这样做的人家,其实也不在少数。靠家中女儿攀上高枝,靠着夫家提携,保一府荣华。
至于这份全系于他人的荣华长不长久、稳不稳固,端看嫁出去的女儿得不得夫君宠爱、生出的外孙又肯不肯亲外祖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