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知道我要来?
给你打传呼不接,家里也说你没回去,还是打给王爷爷才知道你来了这里。纪亭衍紧紧拥着她,用力感受着她的体温,一直提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语气有些急,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这时候火车上人那么多,遇到坏人怎么办?现在这么晚,这里连辆车都打不到,你又人生地不熟,要是
他都不敢再想下去,说到这里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有些失控。纪亭衍努力缓了缓,仍是没好气地捏住她的脸晃了晃: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
他手套都没戴,手指冻得通红,冷得像块冰。
还笑!纪亭衍轻斥。
对不起嘛,我太想你了。骆窈握住他的手使劲搓热,一边帮他哈气一边还偷偷抬眼瞥他。
小心翼翼,却是装模作样。
纪亭衍当然清楚,但半肚子的话就这么被堵在了喉咙口,毫无招架之力地笑了笑,低头就亲了下来。
纪亭衍开的是单位的车,火车站离招待所有一段距离,凌晨路面空旷,大冷的天连只飞鸟都没有,只能听见汽车发动机的响动。
你忘了我会功夫的,真要遇上坏人,谁吃亏还不一定呢!骆窈竭力给自己寻找解释的余地。
纪亭衍轻飘飘地睨她一眼,眼神和指尖的温度一样凉。
骆窈登时想起了自己曾经在裴峻手底下吃过亏,尴尬地讪笑几声:这两年我也有进步的,不信等会儿给你比划两下。
纪亭衍正在自己消化气劲,闻言叹了口气,温声道:知道了。刚才在火车上是不是没休息好?先睡一会儿,等到了再跟我比划。
骆窈敛了眉,鼓起腮帮子思考哄人的办法,眼珠转了转,忽然调整了一下音色,用足以让人酥掉骨头的语气唤道:阿衍。
阿衍哥。
刺耳的刹车声撕破寂静,惊醒了路边不知名的小动物,骆窈整个人顺着惯性往前倾,然后又撞回靠背,发现车子在一条小路上停了下来。
周围甚至连路灯都没有,肉眼所及之处只有车灯照到的那一小块地方,周围黑漆漆一片。
骆窈看不到车窗外的情况,转回头想问纪亭衍,男人却已经倾身靠近。
咔哒。
安全带解开的声音此时此刻分外清晰,骆窈才张开嘴,他的气息便已经渡了过来,发了狠吻她。
狭小的空间里,所有声音都被无限放大,纪亭衍气劲未消,此时已然转化成了另一种冲动,嗓音又低又哑。
不想休息?
那就别睡了。
又是打电话又是着急借车,研究所的同事都知道了纪工的媳妇儿赶着大年三十来看他,各个都羡慕不已。
大年初一他们也没有放假,照例早早起床准备工作,
大家体谅纪亭衍,本想让他休息半天,却发现纪亭衍比他们起的还早。
纪工果然是纪工。
早晨要外出,大家伙分批坐上车,纪亭衍听见有人对他说:欸,这车不是刚洗过嘛?纪工,你昨儿又擦了一遍?
纪亭衍泰然自若地点点头:晚上没看清路,不小心开到泥坑里去了。
啊,人没事儿吧?
纪亭衍曲起指关节碰了碰鼻尖:没事儿。
就是地方太小了,不好活动。
骆窈更是腰酸背痛,在招待所躺了大半天,等纪亭衍下午回来后听到他这个说辞,趴在床上侧着脸哼哼:我是泥坑?
纪亭衍帮她按摩放松,闻言浅笑:你是沼泽。
一旦陷入,便难以自拔。
骆窈只能在这儿待一天,回去的时候纪亭衍想帮她买一张卧铺票,奈何春运的票务实在紧张,骆窈当初也只买到一张回程的站票。
他送骆窈上了火车,想了想又走到卧铺车厢,没过多久就回来提起行李:走吧,到前面去。
骆窈顿时明了,跟着他穿过人群,贴在他耳边小声问:你跟人换票啦?
纪亭衍应声。
加了三倍的钱。
将人安置好,纪亭衍轻轻吻了下她的额头,认真叮嘱:到了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到点我会守在电话前面。
知道啦。骆窈乖乖点头。
车子开动,骆窈跟窗外的纪亭衍挥手,直到身影越来越小,消失在视线中,才肯收回目光。
三月的第一天,新节目正式开始直播。虽然无需露面,但骆窈还是穿了一套正式的西装,走过导播间的时候,张哥笑着对她说:小叶又上卫生间去了,你呢?现在紧不紧张?
紧张吗?有点儿吧,毕竟准备了这么久,但也正是因为准备了这么久,她现在的信心远超过那点紧张感。
不敢紧张。她笑道,怕朱老师会在直播的时候批评我用气不当。
张哥懂她的意思,顿时哈哈大笑。
晚上八点,全组人都已经就位,骆窈和叶玲玲开始了不知道第几遍的顺稿。
八点十五,所有设备检查无误,骆窈已经放下演播稿,和叶玲玲随性地聊天,放松心情和口腔肌肉。
八点二十五,骆窈在几秒内发了会儿呆,闭上眼的时候,脑海快速闪过各种各样的画面,然后和抽奖摇号似的,一点点定格在最后一处。
她微微翘起唇角。
八点二十九,骆窈提了口气,和叶玲玲对视一眼,互相比了个OK的手势,脊背不约而同地挺直。
八点三十,节目正式开播,一小段音乐过后,骆窈和叶玲玲配合默契地开口: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听燕城广播电台综合文艺节目,《一周新天地》。
我是玲玲。
我是骆窈。
此前节目的宣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部分感兴趣的听众早已守在收音机前,也有忘记之前的通知,照例等着原来的节目却发现内容不同的听众,想调频却又被吸引,还有一部分是熟悉主持人的听众,听见熟悉的名字顿时停下动作,不知不觉就听完了整期节目。
今天的主要内容是和听众分享生活趣闻,骆窈和叶玲玲经过一年的磨合,在直播中配合默契,一个说一个捧,一人往外放另一人就往回收,节目效果自然,很容易就将收音机前的听众带入了情境,甚至结束后还有些意犹未尽。
咦?怎么就没了?
明天还有么?
节目里说了,周一到周六,每晚八点半,明儿个和今天的内容一样。
明儿个一样,那后天呢?
后天是什么嘉宾访谈吧,还是打电话猜谜来着?我记得前几天有节目单啊,是不是被你扔了?
与此同时,燕城的各家各户也都上演着类似的情形。等到次日节目开播之后,听众热线不停响起,骆窈隔着玻璃窗看见张哥忙碌切线的模样,低头偷偷勾了勾嘴角。
这个年代,消息反馈不如网络发达的几十年后,没有一夜爆红这种说法,但仅凭节目在燕城人之间的讨论度便可以窥探一二。
甚至节目播出的第三天,骆窈去早点铺买早餐的时候,还有不少邻居追着问她:窈窈,昨天那期节目最后留的问题能不能私底下透露一点儿答案呐。
就连王奶奶都在问:第几个答对会送牙膏啊?
令骆窈哭笑不得。
节目播出一周后,全国各地的信件雪片似的飞来,组里甚至又加了一位导播辅助张哥,才能将将抵抗得住热情的听众来电。
等新一季度的收听率报告出炉,《一周新天地》一跃成为了榜首,全组人这才敢彻底将心头的大石头放下,发出一声欢呼。
烈日送走了春光,秋风消散了蝉鸣,冬雪悄声无息地亲吻大地,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