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之穿成男主前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元月月半-(15)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谢兰更是拍拍身边的位子,侄女婿,这边坐。

张小芳瞪他:又想占便宜?想得美。拉着方剑平朝她四奶奶走去。

这个四奶奶就是王秋香的婆婆。她和谢兰几家住得近都是四队的人,在一块干活。

早上出事的时候四奶不在。上午来干活才听人说方剑平险些被冤枉成强/奸犯。还听人说她儿媳妇问方剑平,城里还破啥旧习俗。小芳没让方剑平告诉她。

四奶奶高兴,也不嫌小芳听不懂人话了,笑着说:对,来这儿。老头子,一边去。

张小芳的四爷以前跟张支书的关系很一般。他比较喜欢张小芳的二叔,因为是他看着长大的,又会讨巧卖乖。不像张小芳他爹,十七八岁就参军走了,分开多年关系淡了,刚回来那几年冷的跟冰块一样,做事一板一眼惹人厌。

早些年二侄子和他大嫂闹分家,谁劝都没用。这个四爷就觉得老二不懂事。

张老二不要爹可把他几个叔叔气得不轻。张支书要爹,自己有一口喝的他爹就有一口吃的。老哥几个这才幡然醒悟,不要看一个人说什么,得看他做什么。

这几年别的村的日子半死不活,村民一个个跟不怕开水烫的死猪一样,农场都拿他们没办法。张庄却在张支书的带领下红红火火,人气越来越旺。

托了张支书的福,张家老老四不用担心像他大哥一样吃喝拉稀拉死。以至于不论面对张支书还是张小芳,这个四爷都跟慈眉善目的弥勒佛一样。

听到老婆子的话,张四爷笑着移到一边给俩孩子让两个空位。

张小芳坐下就交代方剑平:别傻干啊。你看着五叔,他揉几个你揉几个。我看着五婶,她揉几个我揉几个。

方剑平顺嘴问:为什么?

张小芳知道争工分的年代很多人喜欢偷懒。刚刚就回忆一下,原主个傻不隆冬的,人家夸她几句她就不要命的干。谢兰不看原主干多少,只看她年龄小,十七八岁就争整工分。她就找张老六闹,她也得是整工分。

张老六被她缠的没办法,只能给她这么记。别人也想闹,只是没谢兰力气大。谢兰能抗一百二十斤的粮食袋子,王秋香和廖桂枝抗一百斤的都吃力。

抗粮食的时候谢兰没法偷懒。揉玉米的时候可没少偷懒。

张小芳道:咱们跟五叔五婶一样都是整工分啊。

方剑平笑了:小芳,揉玉米的时候不分整不整,大家都一样。

那也跟她学。张小芳看向谢兰两边的人,你们离她和五叔远点,别让他俩偷你们的玉米棒子。等六叔记工分的时候我让六叔数。

张小芳力气太大,抗的粮食袋子比她们多一倍,她争整工分别人只能干羡慕。谢兰就比她们多二十斤,凭什么她们半工分,谢兰整工分啊。

王秋香立马让谢兰旁边的人让开,自己坐过去盯着她。

揉玉米不是多揉多得,谢兰这些天确实没少偷懒。王秋香过来,她别想把玉米棒子往她那边扔,然后糊弄过去。

你啥意思?谢兰不高兴地问。

王秋香今儿心情不错,因为她们婆媳仨同心协力把高氏那个难搞的吓跑了。

这可是她嫁到张庄第一次干过高氏。

现在又能盯着谢兰给她添堵,心里越发高兴:我喜欢你啊。五嫂,你不喜欢我?

谢兰的鸡皮疙瘩出来了,别恶心人。没她不要脸,就找张小芳:你个傻丫头故意的吧?

张小芳二话不说,抄起完整的大玉米棒子就砸。

谢兰条件反射般挡一下,手臂生疼生疼,半吊子!

我还二百五呢。张小芳当然不能说她以前干活的时候没少欺负原主,故意瞪大眼睛说:再敢占我家方剑平的便宜,我打死你。

谢兰顿时想骂人,她就说这个缺心眼咋突然这么有心眼,还知道针对她。

五嫂又占侄女婿的便宜?王秋香吃惊,啥时候?

没见过这么不怕死的。

四奶奶知道老五家的臭毛病,不光喜欢占小伙子的便宜,小芳小时候长得好看,没少被她捏的哇哇叫,老五家的,你多大了?快当奶奶的人了,传出去像啥样。老五,你也不管管你媳妇?

张庄以前穷,男人讨媳妇不易。好不容易弄个媳妇自然是当成宝一样捧着。这也导致张庄的老爷们一个比一个怂,女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不止张小芳这一一大家子。其他张姓人家也差不多。

张老五嘿嘿嘿讨好地笑道:谢兰也是喜欢侄女婿。像那个刘季新,谢兰见着他都恨不得绕道走。

谢兰点头:对。

张小芳瞪眼:方剑平还得谢谢你?

一家人,谢啥。谢兰摆摆手装大度。

张小芳抄起玉米就砸。

这次谢兰有所防备,砰地一声,玉米掉在地上,滚到门口。

谁扔的?

看热闹的人条件反射般低下头去装孙子。

随着人进来,有人偷偷抬头瞄一眼,一看是村支书立马告状:你家小芳。

张小芳,不好好揉玉米干啥玩意?

张小芳指着谢兰:她又想占方剑平便宜。

张支书转向弟媳妇,你这啥毛病?改天碰到个愣头青,人家打你别说是我张庄的人。

谢兰跟王秋香一样怕他,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杀过很多人,手上沾满了鲜血。

王秋香嫁进来的时候张支书已经像个庄稼汉了。

谢兰嫁进来那年,张支书那身军人气质还没褪去,走路都带着血腥味。他一严肃起来谢兰就不由地想起二十年前的光景。

谢兰立马老老实实说:没有的事。大哥,还是早上那次。小芳这妮子忒小心眼

啪!

谢兰脚上挨一下,痛的抽一口气,张小芳,给我差不多得了!

方剑平拉一下小芳:好好揉玉米。

张小芳瞪她一眼。

谢兰暗暗松了口气,她要是不依不饶,她还真得受着。谁让她为老不尊呢。

王秋香一看这边消停立马把小芳刚刚的主意报告给村支书大哥。

张支书也知道有人偷懒。不过三岁小孩都知道太过分了年前没法分玉米,没法做窝窝头,大家都得饿肚子。

他也让几个小队长统计过,慢悠悠的揉,到腊月二十三小年前能揉完。所以偶尔看到人偷懒他全当没看见。

王秋香既然这样说了,张支书道:我等会儿给几个小队长说一下,从明天开始记玉米棒子。

张四爷问:像你婶这样的咋记?她左手使不上劲,揉一会儿就得歇歇。

张支书:村里像四婶这样的不少,四婶别跟她们差太多。

谢兰忍不住嘀咕,揉那么快干啥去?冬天又没啥事。

以前确实没什么事。

张支书去农场一趟弄来了事。

过几天我带人在知青点那边再起几间房。顺便给刘季新和段伊然盖两间,让他俩单住。

中午张支书跟方剑平讨论咋安置他俩,村里其他人也在聊此事,因为都知道就算能把他们退回去,一通手续下来也得年后。

张支书此话一出,众人放心了,分开住好啊。

随后想到他前一句,有人忍不住问:谁结婚?

这事没法隐瞒,张支书实话说:年前或者年后还得再来一批知识青年。

啥?谢兰惊叫:凭啥?

王秋香也忍不住嚷嚷:就是!咱们村都有十个了。咱们的粮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能生小的?

张老九连忙扯一下媳妇。

王秋香朝他手上一巴掌:别拦我。大哥,你这个支书咋当的?

张老九又扯一把她。

王秋香皱眉:干啥玩意?

张老九朝对面努努嘴。

王秋香看到方剑平,怒气稍减:剑平,我不是冲你。别说你现在是我们张家人,就算没跟小芳结婚,你这么好的小伙子来多少我们要多少。可要是再来个刘季新那样的,被算计可能就是咱村的姑娘。小芳傻不隆冬的,你也不想外来人欺负她吧?

张小芳想笑,她可真会捎带。

方剑平也挺无语,王秋香什么毛病啊。怎么说什么都能捎上小芳。

农场的安排叔不同意也没用。

王秋香:那就不给他们起房子。

张支书道:农场能把人安排到这儿来。

王秋香想了想,那就不许他们进村。回头你挑几个壮劳力在村口守着,我看他们敢硬闯!真当咱张庄是软柿子,想捏就捏想揉就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