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神色温和淡然,看不出半分气恼,把他绑了带回去,在马坊里搜一搜,看看能不能找到钥匙。
众人听令,两个人用麻绳把男人五花大绑,抬回去了。
剩下三人退到一边,给柳阳景留出路。
他走到地门下,抬头看看顶,这里有多高?
大约七八尺。
他伸出手,刀。
一人应声,抽出腰间长刀,刀柄放在对方掌心。
柳阳景举起刀,刀尖与上方地门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皱了眉:是精铁制成。
这东西若是薄一些,或许还能用斧头劈开,可听方才的声音,至少有两寸厚。
这样的厚度,用黑火.药也不一定能炸开,何况还有地道塌陷的风险。
男人一时没了动作,站在原地,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杭絮从地上提起灯笼,也走近观察。
靠近地洞的地面,不是黄色,颜色略深。
她弯腰伸手,摸到了一点湿泥,是软烂的黄泥,还没完全干透。
她将灯笼放低,仔细看着地面。
地上有大片的湿迹,颜色深浅各不相同,像在不同的时间落在了地上。
杭絮忽地意识到什么,她将灯笼放远,在昏暗的环境中环顾这个地洞,一种熟悉感呼之欲出。
这不就是萧府假山中的那个地洞吗!
她疑心是自己记错了,又拿起灯笼,将它抬高,去看泥壁。
自己攀爬上去的时候,应该在这里留下过痕迹。
杭絮眯着眼睛,在泥壁上仔细寻找时,看见一处地方时,忽地后退几步。
不用把这扇门打开,我知道上面是什么地方。
她看向柳阳景,畅快地笑起来:上面是萧府的后花园。
王妃是说,你昨日来过此处?
杭絮没说话,指着泥壁上的一处抓痕:这就是我留下的痕迹。
她指的那个抓痕极微小,若非自己有印象,又仔细搜寻,普通人根本发现不了。
柳阳景轻轻触着那处痕迹,嘴角微微弯起来:多谢王妃,这样一来,此案大约可以结了。
走出地道的时候,马坊里寺丞也将此处搜查了一遍。
大人,我们找到了户部侍郎的令牌、数套夜行衣,还在一处废弃的马厩发现了十几柄兵器。
还有,马坊里的每个人都有纹身,除了身上遍布的,其余都在腰间或脚下。
杭絮道:看来,你们是剿了一个贼窝。
还不够。
柳阳景摇摇头,视线投向黑黢黢的地洞:待明日请陛下调派御林军,还要再剿一窝。
十月十二。
一个意料不到的人出现在王府。
门仆急匆匆地通报后,杭絮赶到王府门口,看见了沉默站着的刘喜。
对方躬起身:陛下请王妃进宫一叙。
她隐约猜到了皇帝让她进宫的目的,心中没有多少慌张,眉眼平静。
劳烦公公了。
入宫的马车慢腾腾启动,驶过街道、穿过朱雀门,再下车,步行到御书房。
看着紧闭的屋门,杭絮缓缓吐了一口气。
刘喜叹了一口气,低声道:陛下就在里面,奴才在外面等着。
她走近,手掌用力推开门。
伴随着吱呀一声,她看见了屋中人。
皇帝站在书桌后,背对着屋门,背影在逆光中有些模糊。
听见声音后,他转过身,对杭絮威严又温和地笑了笑。
瑄王妃来了。
她行了正式的礼节,参见陛下。
平身吧。
皇帝指了指一旁的座位,显然是早已准备好的,坐吧。
杭絮刚坐下,对方的声音又响起:许久不见,王妃看着有些清减。
大约是最近饮食不佳,多谢陛下关心。
她确实瘦了,云儿好几次疼惜地捏着她的脸,说小姐怎么老是不好好吃饭。
身体毕竟是最重要的,无论发生什么事,也不能亏待。
皇帝说这话,显然意有所指。
对了。他又道,十弟何时归来,王妃可有收到信件。
杭絮握紧拳头,摇了摇头。
距容琤离开已有二十五日,在此期间,她没有收到对方的一封信,也不可能收到信一封信从北疆寄到京城,要将近一月。
话虽如此,她还是担心,怕对方遭遇了什么意外。
当初十弟自请去北疆,又是何苦。
他看向杭絮:朕问了柳爱卿,杭文曜就在大理寺地牢,你从未去看过?
皇帝叹了口气:你今日离宫后,就去见他一眼吧。
毕竟是最后一面了。
第158章听宋大夫说,皇后娘娘
毕竟是最后一面了。
陛下还是不相信我的父亲。
这难不成是朕想信就能信的?
皇帝的声音带了些怒意。
他呼吸几下,冷声道:事实如此,教朕如何不信。
朕知道你救父心切,但无论如何,也不能为此漠视律法。
杭絮沉默不语,直到皇帝的怒气平息下来,才慢慢道:依陛下所言,若我拿出父亲清白的证据,陛下便会将其释放?
他看着杭絮平静的脸,微微叹了一口气,事到如今,她还抱着一丝可能垂死挣扎,向自己要承诺。
若是无罪,朕不会让杭文曜在地牢里多待片刻。
他顿了顿,话语中带了怜悯:但证据确凿,你要如何翻转?
距梓童生产不过几日,难不成在这几日内,你能拿得出证据来?
看在十弟的面子上,我不会对你如何,杭家的爵位封号不许留下,宅子朕尽量保留,给你做纪念。
说罢,他站起来,挥挥手道:柳卿递了折子,待会儿也要求见,我不多留王妃了。
听见柳阳景的名字,杭絮的眼神闪了闪。
她起身,却并未离开,而是追问道:陛下所言,若有证据能证明我父亲的清白,便将其释放,不予追究,可是真?
君无戏言,自然为真!
皇帝不耐烦道:走吧。
她低下头,长舒了一口气,行礼拜别,走出书房。
刘喜还在门外等着,见人出来,连忙迎上去,神态带着担心,压低声音问道:陛下可说了些什么?
杭絮点点头,露出笑意,这笑让刘喜摸不着头脑。
给了我一个明确的承诺。
陛下陛下!
一道焦急的声音远远传来,穿过御花园,一路到了御书房,在刘喜面前停下。
小太监急道:公公,陛下可在里面?
瞧你这样,急什么!
刘喜训斥道:什么事不能好好说,这样沉不住气,哪里像天子的侍臣?
公公教训的是。小太监呼吸急促,连连点头。
说说,到底什么事让你急成这样。
是、是,提到正事,小太监又急起来,皇后娘娘,她羊水破了,已经腹痛了半个时辰,听宋大夫说,是要提前生了!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