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摄政王他又脸红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科西嘉(12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跟我们做生意,就要守我们的规矩,若他们不讲道理,我便将他们打到讲道理。

若非阿布都到来,拿那鞭子的该是杭絮。

她不似阿布都那般精通鞭术,但足够了解人的躯体,那个地方打起来最痛,那个地方打起来不留痕迹,哪个地方流血多却不会致命她都一清二楚。

江丰怔住,愣愣地看着杭絮,面前的这个小姑娘,跟他的女儿一般大,可说出的话,却让他这个中年男人震惊起来。

江大哥,江大哥,你在里面吗?

外头倏地响起一道清亮的少年音,喊声带些焦急。

外面那人是在喊你吗?小徒弟问道。

里头只有一位姓江的。

是喊我的。江丰应道。

小徒弟于是擦擦手,去外头把人领进来。

江丰勾着脖子看向帘子的方向,那小子怎么找到这来了。

那小子?

杭絮听着外面熟悉的音色,声音带些笑意。

哦,他是我在商队里认识的一位小兄弟,叫做阿景,性子活泼,平常跟我们一帮人玩在一起。

江丰面色无奈,却带了点笑意,来草原的这几日,他不知道去了哪里,我出了这事,怕他担心,就让兄弟们不要告诉他,没想到还是给他寻来了。

杭絮的脸上也带了笑意,倒是个好兄弟。

商人赞同地点头,阿景的年纪虽然小,但功夫义气,样样都不小。

说话间,小徒弟已经把人给领了进来。

少年穿得鼓鼓的,领口不知有几层衣襟,外头还穿着一件马甲、一件大氅,脖子围着一圈褐色的毛领,一张脸被寒风吹得通红,瑟瑟地发着抖他原本就是畏寒的。

江大哥怎么样了?

受了重伤,在床上躺着呢。

是谁把他打成这样的!

你去问他吧。小小徒弟一指江丰的床铺。

帐子内比外面昏暗一些,但也温暖许多,少年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目光朝向对方指的地方,这一下就看见了床边的两人。

阿姐?

他控制不住地喊起来。

嗯。

杭絮回了一声。

少年几步跑到床边,看看床上的人,确定是自己的江大哥,又看看床边的杭絮,也确定是自己的姐姐。

这两人站在一处,让他觉得奇异。

阿姐,你怎么也在这里?

商队的人受了伤,我来看看,不是应该的?

哦哦。杭景点点头,觉得有理。

王、王妃,阿景是你的弟弟?

江丰躺在床上,语气虚弱。

是。

亲弟弟?

亲弟弟。

阿景,你怎么从来没有告诉我?

瑄王妃是杭大将军的女儿,那么瑄王妃的弟弟,就是杭大将军的亲儿子,杭大将军的亲儿子,镇北大将军的亲儿子!

他跟镇北大将军的儿子不仅勾肩搭背,还称兄道弟过,说出去,有谁会信?

那个,江大哥,我怕说出来,你们就不会跟我玩了、

杭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而且,你们也没问过我啊。

江丰一愣,回想起来,他们好像确实没问过,杭景说自己的家人在车队里做事,大家就默认杭景的父亲是个小官,也不大在意。

几个人说了一通话,江丰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不再战战兢兢。

江大哥,我的身份,你不要告诉李大哥他们。

放心吧,我不会说的,再说了,就算我说了,估计他们也不会信。

杭景放心下来,终于想起自己来此的目的。

江大哥,你的身体怎么样了。

哟,我正好翻出来他的病案,你拿去看吧。

一旁为其他病人换药的小徒弟忽地出声,从桌上拿过一张纸递来。

杭景连忙接过纸,仔细的看起来。

他越看越是生气,病案都被他捏出了褶皱。

谁下的手,这么狠!

他跟杭絮一样,从小练武,自然知道这些伤势是用了狠劲才能打出来的。

科尔沁八王子和九王子,好像叫什么克里木。

既然提起了这个话头,杭絮干脆把那日发生的事完整讲了一遍。

一旁的容攸边听边点头,两只手紧紧的攥着拳,补充道:我去的时候,他倒在地上,被那两个人踢来踢去,脸上都是血。

看见我的时候,还让我不要多管闲事,赶紧滚开,不许告诉别人。

但阿且可不听他们的,她不但没走开,还拿起鞭子,给九王子的脸上来了一道。

杭絮慢悠悠道。

伊迪里和克里木兄弟俩或许没想到,看着胆怯柔弱的容攸,面对他们凶神恶煞的威胁,竟然可以怡然不惧。

容攸抿着嘴唇,微微笑了笑,又沉下来,我我该再来早些的。

听罢,杭景的脸色臭起来,那两人真不是东西,竟然欺负一个商人,要不是他们求着和宁国通商,谁乐意来北疆。

话也不能这么说,通商对科尔沁有好处,对宁国也有好处。

只是有一些人,看着是人的模样,但不过是禽兽披着人皮。

它们只看得见眼前的东西,圈住自己的血肉食粮,不许别人分走半分,若有人比自己好,就要猎猎地吠起来,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将那人的东西抢过来。

只在他们看来,百姓、族民,全都比不过自己的利益。

杭絮道:阿景,你不许学他们。

第190章小塔拉,快告诉我,希

第二日是个好天气,阳光金磷磷地撒在雪地上,给寒冷的雪原添上几分温暖。

让雪原温暖起来的不止太阳,还有雪地上大片忙忙碌碌的商人们。

原本拜访货车的地方,货车被推到两边,重新露出大片的平地。商人们在平地上铺上油布,利用这大好的天气晾晒货物。

杭絮循着声来到此处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以一块又一块油布为分割的小小地界。

各队商人坐在自己的货物前,一边看看守,一边和前后左右的人闲聊。

这里不只有商人,还有很多跟杭絮一样,被声音吸引到此处的科尔沁人。

他们瞪大了眼睛,扫视这些在北疆稀奇无比的东西,绫罗绸缎、香料、金银器、玉器、茶叶

不乏一些人想要购买东西,又没带钱币,只好用发间的饰品来交换,商人欣然接受。

虽然集市正式开始的时间是两日后,但提前买卖货品,并不受禁止。

甚至还有人生了堆火,就地卖起了烤红薯,甜香悠悠地飘了很远,弥漫了半个场地。,而那人的面前也排起了长队。

杭絮穿梭在一地又一地的商品间,只觉得新奇极了。

她在北疆长大,这里终年苦寒,商品种类又少,几乎没有过这种热闹的活动。

况且这些商品实在稀奇,除了一些常见的东西,还有她这个中原人也前所未见的小东西。

太阳渐渐高升,气温也高了起来,这里越发喧闹,但场地够大,留的通道也宽阔,倒也算不得拥挤。

杭絮走来走去,竟恰巧找到了商人江丰的摊子。

几个伙计席地坐在油布前,不时翻动香料,让它们处处都能被晒到。

里头一个少年尤其活泼,这里翻一翻,那里翻一翻,像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香料似的。

有科尔沁人停驻,他便用自己磕磕绊绊的北疆语向对方介绍,最后竟也做成了生意,收获几个铜板或一枚小小的玉饰。

她看了那少年好一会儿,笑了笑,走开了。

走开没一会儿,杭絮有碰见了一个熟人。

具体来说,也不算是熟人,因为这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名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