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太后拍手,左丞相真是好口才、好道理。
但哀家也告诉你,这参政皇子,哀家绝不会立!
她的话斩钉截铁,左丞相苍老的眉眼一下子严肃起来。
太后此话当真?
如何不真?
她笑,任凭左丞相如何推断,陛下逐渐好转,不日就醒,是不争的事实,何必要多此一举,立个参政太子。
便是陛下当真遭遇不测,也不该是立容改。
咳咳皇祖母说得对。
大皇子被下人搀扶着站起来,先是朝太后躬身,儿臣才学微薄,实在担不起参政太子一职。
又朝左丞相道:我知汤丞相是为朝政稳定,但皇祖母才学出众,不弱于男子,容改更是远远不及,由皇祖母来替父皇,丞相应该放心。
此话一出,左丞相更是不放心,他面朝大皇子,却在向太后拱手,太后才学再如何不弱于男子,但毕竟不是男子,如何能让老臣放心!
大皇子自小经名师教导,岂是平平,不必自谦,这参政皇子,大皇子当任,乃是最好的决定。
容改摇头,左丞相不必再说,身为孙辈,岂能违逆皇祖母。
大皇子说得对。又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来,众人望去,见到了一个年轻人,正是大理寺卿柳阳景。
他略略低首,算是行了礼,接着道:君臣父子,不可违逆,是大皇子的祖母,更是得了陛下御令,掌王君之权。
太后之于大皇子,既是长辈,也是君王,大皇子如何能越过太后去参政。
他目光转向左丞相,汤丞相认为,臣所言可对?
汤丞相未说话,吏部尚书站了起来,君臣父子固然重要,但朝廷安定更为重要,臣以为,为了宁国百姓的安定,这礼法违一违也算不得什么。
臣以为尚书说得对。
臣也以为。
臣亦以为。
李太师、工部尚书、翰林学士十几位大臣纷纷站起来,齐声附和吏部尚书的话。
你们这是做什么!
太后望着一堆或花白头发、或佝偻身体的官员,他们都是朝中的老臣,一个参政太子,值得你们这么兴师动众?
陛下是国之根本,如今陛下有危,继位之人之事,臣不得不用心。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慢吞吞说。
李太师,你也
太后望着这人,李太师是三朝元老、两朝帝师,如今赋闲在家,任何宴请一律推辞,原来罕见地接受端午宴的邀请,是为了这事。
老人推开搀扶着自己下人,跪了下来,还请太后早做决断。
请太后决断。众臣下跪,齐声道。
而后,殿内寂静了很久,那些跪下的臣子垂头沉默,不出声,太后坐在高位,也许就未发话,坐在位置上的臣子更是不敢出声。
最后,是一声轻咳打破了寂静,汤丞相、李太师,你们何至于此啊。
大皇子出席,一个个扶起老人,但老人固执,他身体又差,竟差点跟着跪倒了。
皇祖母,都是儿臣的错,您劝一劝他们吧,都是老人,若是跪坏了身子,儿子只怕一生都愧疚难安。
大皇子向太后道,脸色苍白,一派恳切。
大皇子不必求情,太后不作出决定,老臣便会一直跪下去。汤丞相铿锵道。
太后只是冷笑一声,那便让哀家看看,汤丞相的毅力有多大吧。
她将杯中冷掉的雄黄酒饮尽,酒杯掷到殿下,挥袖离开大殿。
一场端午宴不欢而散,而后传开的流言,更是让人烦心。
原本跟陛下有关的流言在酒楼的一场场评书中慢慢消散,但此事一出,另一场流言迅猛地发展起来,这回跟陛下无关,倒跟太后有关。
听说啊,这皇帝老爷根本没病,就是赵太后把他给关起来了,还伪造了一张圣旨,让自己掌权。
前几天的端午宴,那左丞相,还有什么太师,想让赵太后立太子,太后硬是不立,罚他们长跪不起,这是铁了心要大权独揽,说不定过几年,还要学那武则天当女皇帝呢!
这是真的吗,你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哪能是假的,未央宫知道不,就皇宫旁边那个宫殿,现在还有一批大臣在跪着呢。
啧啧啧,这太后真是蛇蝎心肠,连自己的儿子都要关起来。
这太后蛇蝎心肠,倒是长着一张美人面,年纪也不大,真是人不可貌相。
这样年轻,先皇又死的早,会不会寂寞难耐养面首啊?
那可不,听说她还养了几百个面首,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各模样都有。
我看你长得不错,要不也去捞个面首当当,还能尝尝太后的滋味?
别了别了,那太后花样多,喜欢用鞭子抽人,我可受不住。
咔嚓一声,白瓷杯被容琤捏碎,血液和瓷屑从指缝中渗出。
别冲动。
杭絮忙握住对方的拳头,阻止他继续用力。
他们怎么敢怎么敢如此诋毁母后。
这谣言绝不是民间传出的,定是有人故意散播,败坏太后的名声。
杭絮一边说,一边帮容琤处理掌心之间的伤口,我知道你生气,待会儿让人把他们抓起来,审一审谣言从哪儿来的。
他们坐在京城最繁华的酒楼里,台子上说书人的声音被笑闹声盖得很模糊,而这笑闹声,有一半和太后有关,无怪容琤不喜。
传谣便传谣,若母后听见别人说她蛇蝎心肠,说不定十分高兴。容琤低声道:但为何要用女子的名誉做文章。
母后作风清正,为何要受这种污蔑。
这就是他们的手段。杭絮握紧那只伤痕累累的手,纵使生活作风与政务能力无关,百姓听去,也会不喜这人为君。
这世道就是这样的,名誉有时要大过能力,李太师是三朝元老,名誉惊人,纵使如今不参政事,也仍有人奉他为尊;当年夺位的大战轰轰烈烈打了近两年,等皇帝继位,还是要用清君侧来粉饰一番。
大皇子也学了这个法子,他作出温良恭俭、孝顺陛下的模样,不就是为了搏一个好名声,来当做争位的筹码也确实让他得逞了,他的孝名传遍京城,所有人都怀疑太后不答应是别有用心。
第283章莫说伤我,连唾沫星子
延禧宫。
尚未靠近宫门口,杭絮便听见里面激烈的争吵声,一个是太后,另一个则是个陌生的声音。
待再近些,容琤也听见了,他道,是丽太傅。
丽太傅杭絮想起来陆太医说过的话这位是丽夫人的父亲,他不是早就赋闲在家,许久不问政事?
李太师也是如此,前日的端午宴却仍出席了。
容琤说完这话,殿内的争吵声更大了些,他眉头微敛,牵着杭絮,大步朝延禧宫内走去,守在门口的侍卫看见两人,略微犹豫了下,最终还是没有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