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熟悉的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成泊(2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那天晚上,后半程,她在他的背上昏昏蒙蒙地醒了来。

晚风袭来,周围的一切是夜的静谧。

她感受着他身上滚烫的温度,那么一段距离,睡着的她无法坐在车上,只能由他背着。

醒来时,她听到他轻轻的声音,他说了好多,不知到底是在安慰谁,也许是她太重,那段路又不算近,他背得太累,所以说着话转移注意力。

他的声音和周围商铺、饭馆里的声音交杂,生活的气息和他,相融着。

我昨天查过从我学校到你学校的距离,12公里,打车半个小时内就能到。

不远。

她头埋在他的左肩,朦胧地问了一句:你会来看我吗?

你如果有事,我会赶过去。他只能这样。

我们又不是见不到了。倏尔,他低头笑了。

他们像是搞生离死别一样。

熏人的酒意那晚虽然占据着她,但她还是不难发现那一丝他流露出来的奇妙感觉。

视线里已经不能再寻觅到那个影子,陈思闻慢慢扭过了头。

陈思闻开学要比他们早一些。开学前一天,几个人吃了顿午饭。

那天,彭达整个人看起来有些提不起精神。

陈思闻无意识地往徐光远那边凑了凑,正想开口问,脑袋又反应过来,想要收回身子。

班长何妈昨天找到他,给他表白了。徐光远看透她的心思,主动附在她的耳边说了起来。

陈思闻吃惊着,转头看了看徐光远,再次确认着,徐光远给了一个确定的眼神。

那彭达今天为什么这样?他拒绝了?还是?

嗯,他拒绝了,他觉得自己配不上何妈。

但他对何妈确实有意思?陈思闻慢吞吞地吐出这一句。

徐光远没有回答,彭达的表现足够说明。

之前,他确实隐藏得很深,没有人发现这一点。何柳隐藏得亦是。他们平时的交集也只是何柳管理他的那会儿。

出了小饭馆的时候,陈思闻卯足了口气,转头对徐光远说着:我头发最近有点太长,给我剪一下吧,快要军训了。

徐光远微微愣了一下,还是点头答应。

给我也剪吧,给我染个绿色。彭达也在旁边幽幽说着,整个人像是虚脱了。

也别绿的了,给你来个彩色。

三个人没有去店里,去买了两把顺手的剪刀,和两瓶染发剂就去了陈思闻家里。

彭达的头发,徐光远是不敢动,毕竟还有一位彭校长在那儿,况且不久就要开学了。

后来,还是彭达自己打了电话给了彭校长。

彭校长在电话里说了,可以染些不太明显的,如果要想染明显的,开学前在滚过去染回来。

于是,彭达选择了第二种。毕竟他的头发不长,染个栗子色这样不明显的,说怪也怪,说不怪也不怪。

所以,干脆就亮眼到极致。彭达从来不怕麻烦。

两个人从餐桌搬了两个椅子,坐在了客厅电视前,电视上正放着陈思闻爱看的《爱情公寓》。

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彭达模仿着,我是曾小贤哟,曾小贤应该是喜欢胡一菲的。

徐光远看了眼电视,继续捣鼓手里的染发剂,彭达非要染个和他搭不上边的绿色。

我也想染。陈思闻语气有些乖巧。

你还是算了,别学他。

那,你给我染一缕吧,能藏在头发里,反正也不漂,不会那么亮眼。她带着商量的语气。

想好了?他低头看她。

给我弄吧。

给彭达上好染发膏后,徐光远就来到陈思闻身后,用一块布给她围好,又把染发膏里带的一次性塑料布给她围上。

客厅里的空调吹着冷风,空气有些凉。身上有了这些,暖和了许多。

徐光远给她湿着的发梳着,用家里的普通发夹分好区域,握着手中的那些头发,开始剪着。

陈思闻端正地坐着,前面不像理发店一样有镜子,她看不到他此刻的神情,却也能在脑中幻想出来。

此时的他,是专注的,认真的。

不会有笑容。

其实这样的徐光远,才像是真正的徐光远。

想起他第一次给自己理发的时候,还趁着药剂发作的时间,到窗口静静地抽着烟,身上是疲惫和凌厉气质相冲的感觉。

相处时间长了,熟悉了,他有时也会像普通的少年一样,嘻嘻闹闹。

但,从前的感觉还是让人不能忘却。

其中,哪一个都是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灼热的阳光从阳台的门透过来,落在木地板上。房间的物件静静地摆在原来的位置,花儿草儿也伸个懒腰。

只有沙发到电视这一块儿有着动静,空调吹风,电视上放着正在回放的电视剧,彭达和陈思闻坐着,而徐光远低着头耐心地理着手中的长发,脚下动着,不停地调整姿势和角度。

回想过去,那像是是一副很美好静谧的电影画面。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有点少,不过现在故事的进展会块些。还有不到十章应该会结束

第35章

小的时候,陈思闻的生活条件在同龄人中确实不错,家里开着不算小的店。

每一天,在陈母或者陈父,给她背上好看的小书包,送她到学校大门口,拍拍她的头,笑着和她说着再见,说着,好好学习,好好和同学们一起玩耍。

小思闻总是扭着头,微微笑着摆摆手,然后迈着不大的步子往学校里走。

从大门口到教学楼的一段距离中,原本形影单只的孩子们,渐渐在校园里寻找到了认识的伙伴,肩并肩欢笑着,稚嫩地聊着天。

她看着周围的这些同学,还是走着自己的路,没有像大家一样彼此靠近。

陈思闻记得,曾经有一位年轻的老师找到过她,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耐心地说:听大家的反应,你不喜欢和大家一起玩?

不是不喜欢。

那是什么原因呢?你告诉老师。

她站着,抓了抓衣角,道:没有什么原因。她也说不上来。

不用紧张,思闻。老师放松着语气,开朗一些,大胆去交一些朋友,在学校里会很有趣的。

那时,她站在那里,满脑袋的不解,为什么一定要开朗呢?安静着,自己一个人难道就不对吗?

那位年轻老师,刚要反驳,却又反应过什么来,有些哑口无言,挥挥手,便让她离开了。

这是她从小就被定下来的性子,不是因为之后经历了什么。

你要承认,总有一些人天生是安静的,或者是内向不爱说话的,或者是极其躁热的。

世界上,到处宣传着包容的,但当面对这些时,却又退缩到之前的队伍中。

只不过是,有些性格,恰好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不方便,所以,他们会说着你这样独来独往不好。、你这样太吵了,不好。、你不能这样不爱说话。

陈思闻一直独来独往很长时间。其实,她并不完全意义上的不爱交朋友,她认为,只是没有遇到一个,让自己见到第一眼觉得很贴合的人。她的目光很挑剔。

直到遇到徐光远之后,让她忽然想要一种朋友的陪伴。她在他的身上,捕捉到那种她所需要的,还有和她有着说不出相似的东西。

最为奇妙。

最终,和彭达也亲密起来,虽然其中不泛几分爱屋及乌,但主要还是彭达的性格面对她的性格会有一种依赖感。

而他们给予她的,是无论在何时都不会觉得无助的放心,是能带着她去玩耍、追逐、自信的快乐感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