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熟悉的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成泊(20)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今天外面真热,我受不了了,晒死了。彭达抱怨着。

陈思闻还是站在玄关,看了看徐光远,你们也没戴个帽子。

晒一晒,没什么。徐光远倒是不以为然。

你去坐会儿吧。她微微笑着,家里没菜了,我要去趟菜市场。

我陪你一起。

没事,我自己去就行。她推脱着。

徐光远倒是没有理会,还是跟着他出了门。

暑假里,路上和他们年纪相仿的人很多,有的男女一起挽着手并排走,周围是爱恋的甜蜜。

像是无时无刻在提醒着陈思闻。

你和赵千茴怎么样?她想要假装是正常语气,却有些失败。

徐光远愣了两秒,回着:彭达说的?

嗯,都是朋友,你也不仗义了些,也没告诉我。什么时候答应她的?她故作朋友之间的恼怒。

徐光远轻笑两声,是我的错,那是高考后的事情。

祝贺你啦。陈思闻语气轻松。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样的变化,徐光远是怎么喜欢上赵千茴的,她也不可知。或许,事情的开始远早于她车子爆胎的那天。而之前徐光远几乎没有在他们面前,至少是陈思闻的面前,提及和赵千茴的事情。

到了菜市场,陈思闻还是来到那家常去的摊子。摊子的老板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单身汉,拥有着一副这个年龄中不错的面容,整天用啫喱水把发型梳得锃亮,再穿上一件Polo衫,带着一副手套,张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哟,小姑娘你来了哈,还带着男朋友呢。

陈思闻尴尬着,连忙说道:这是我表哥。

徐光远眸色微动,没想到陈思闻把他们之间的距离保持地那么准确,说不上的滋味。

他还是扯起嘴角笑了笑,配合着她:表妹你快挑吧,八戒弟还在家嗷嗷待哺。

听这话,陈思闻忍不住笑了,问着要了一个塑料袋,便开始低头细细挑选着。

菜摊老板:我们这青椒也是早上我刚从人家自己菜园摘的,新鲜着呢,还有这豆角也是。

陈思闻:那,再来一个袋子。

菜摊老板:这茄子也不错,你看,回家给你弟弟炖着吃,保准让你弟弟多吃一碗米饭。

陈思闻:再给我一个袋子。

徐光远站在一旁,着实没想到陈思闻买菜的时候竟然是这样。他抱臂看着她,也不觉得这副样子烦,耐心地在旁边等着。

陈思闻挑着挑着大概也是发现自己是有点慢,怕他等躁了,抬头正想说着什么,没想到他就猜出来,抢先说:你慢慢挑,我不急。他脸上是一种试图让她不着急的表情,虽然没有笑,却让人感觉到踏实安心。

几分钟后,那喜得合不拢嘴的摊老板把称好的一袋又一袋递过来,徐光远就一袋又一袋地接下来,陈思闻在旁边想要拎着,徐光远却没让她拎。

手中大包小包的带子在手心出勒着,不由得让徐光远想起两年前的那个暑假,她另类地拎着一大包菜走进了缘莱美发。

那时候,他认出了她。

此时的他,心中有些动摇。

他们走在路上,旁边的树木在路的上空交叉着,给柏阳路营造出一篇与这夏的城市隔绝的阴凉地。

陈思闻在旁边帮他扇着风。

没事,你走你的就行,不用管我。

她没有理会他的话,还是帮着他扇着。

周围出现震动的声音,徐光远把两只手的菜转移到了一只手上,接起兜里的电话。

眉头皱了起来,面色越来越不对劲。

我马上来。他挂起了电话,要去趟学校,出了点事。

两个人拎着菜往小区跑着,车子还在那里。

什么事?陈思闻边跑边问。

赵千茴在学校钟楼。

十分钟后,三个人赶到了学校,彭达停着车,徐光远下车后直奔钟楼。

陈思闻在后面跟着,和他拉开的距离越来越大。

她脑中恍然着,慢慢停下了步子,不再跟上。他们之间的距离,似乎不止是位移的问题了。

她就这样看着徐光远的背影越来越小,看着背影进入了钟楼。

钟楼下围观的人其实不算少,不知是谁把赵千茴站在钟楼那个窗口的事情传了出去,下面好多都是周围来看热闹的人。

陈思闻站在楼下,听着周围的声音,隐约知道了赵千茴文化分不够她理想学校的事情。

她费力地昂起头,看着楼上的赵千茴,不知道她是怎么把那不锈钢栏杆门给打开的,此时,正坐在窗台上。她穿着一袭水蓝色的裙子,垂下的发丝随着午间微弱的风飘动。此时,正扭着头,一只手往后伸着,你们不要过来!不要过来!

后面似乎有人在劝说着什么,可赵千茴正处于一个情绪崩溃的状态,她的父母在赶来的路上。

隐约着,陈思闻听到了徐光远的声音。

小茴,你先下来,没事的。

不!我不知道怎么办了,我不知道。她哭喊着,声音仿佛要被撕裂,在这个炎热的午后里。

那头的徐光远放慢了语速,说的什么,她在楼下很难听清。

忽然,赵千茴被一双手搂住,拖了下去。那是徐光远的手,陈思闻认得。

楼上还是传来她的哭喊声,但现在的她已经被徐光远圈住。

那时,徐光远圈住的不仅是赵千茴,更是他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文,结局是he

背上的人,无法背的人

这一年的假期很长,足够让他们休息。

陈思闻想着去找一份暑假工来打发这个漫长的假期,挣一些零花钱。

在附近遛了一天,在一家韩式烤肉店找到了一份工。正巧那天陈贤来看她,得知这件事,说什么也不放心,最后,在自家的连锁超市给她安排了一个的工作。

那家超市骑自行车也就十多分钟的距离,那家超市并不大,也就比一家便利店稍微大一些。陈思闻每天按照排的班蹬着自己黄色的自行车来到超市。偶尔陈子曜和陈贤会在外面看看她。

每天上货、收银,陈思闻重复着做着这些,心底慢慢地能得到些安慰。

大概是陈贤之前特意找这里的负责人说过,所以,刘洁对她的态度还是比较和谐。

但,总归是第一次出来,许多地方总有做的不好的时候,刘洁不是个会转弯的躁脾气,常常态度也不好。

陈思闻是店里的新人,多多少少也吃着亏。

站在店里手里按着商品的时候,目光瞥过窗外,她不禁想到徐光远。他这些年是怎样过来的?

在外面打工,年纪小是一种亏。大家就是仗着这一点,压低工资,平时说话方面会很不注意,不尊重地拿你开涮。

其实也没有办法,16岁之前,属于童工,老板们确实是冒着风险收。16岁到18岁之间,不属于童工,却未成年。

他初中就开始在理发店学理发,还会在饭店端盘子、工地上做粗活又是怎样一步步熬过来的。

依稀记得,上个暑假,徐光远和杜亮去给人搬衣柜,之后的两天,肩和腰酸疼地不行。两人直接在家躺了半天,中午叫出来吃饭时菜都凉了他们才姗姗来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