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宁愿不要。
听了君沉璧的话,秦歌有点哭笑不得。
这人真是
身上的衣裳被剥了大半,也没有什么好矫情的,秦歌舔唇道:君沉璧
嗯?
试试红色的那颗吧。
君沉璧眯起了凤眸,盯着怀里的人,眸中暗色翻涌,等下你可别后悔。
第171章病娇暴君与男扮女装的妃子83
秦歌有心奖励一下皇帝陛下。
心说,后悔是不可能后悔的。
不过,他可以求饶嘛。
虽说他是个骨头很硬的人,但某些特定的情况特定的地点求饶,也没什么可丢脸的。
只不过,秦歌显然是低估了那颗蕴含淡淡火精阳元一看就非常火气壮的红色阳果的威力
*
等秦歌扶着腰揉着腿从龙极殿出来,状元郎留宿陛下寝宫几天几夜的事情,已经震惊朝野。
类似天子强占臣子、帝王强制爱、那些不容世俗的禁宫绝恋或状元郎魅惑圣上、暮弦歌简直就是第二个祸国妖妃这样的流言四起。
当然,有些跟秦歌私交不错的大臣,不相信殿前簪花,御街打马,风光霁月的少年郎,会是那等魅惑君心的佞臣。
不免替秦歌说话、正名。
你们都不要这么说啦,就算状元郎留宿陛下的龙极殿,也不能说明什么啦,说不定就只是陛下单纯的倚重状元郎呢?毕竟状元郎实在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不是吗?
说实话,你们就是嫉妒状元郎年纪轻轻就独得陛下宠信吧?可谁叫人家长得俊俏又年少呢,换成你们那张老脸,陛下可不稀得看呢,有本事你也生成人家那样啊!
当然,这些声音,在头铁的、哦,不,是清廉正直的御史在早朝上参了秦歌一本,直言他魅惑圣上,却得到天子的回应后戛然而止。
彼时,御史勇敢谏言,金銮殿一片寂静无声,身为流言风波主角之一的少年天子从龙椅上起身,浅金色的龙袍在半空中划出无声而凛然的弧度,他居高临下望着上谏的臣子。
状元郎不曾魅惑君心,是朕对状元郎起了倾慕之心,欲迎娶他为皇后。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哗然。
秦歌离宫后就回了府,没来上早朝,躲过一次大型社死现场。
哪怕君沉璧将皇帝和臣子在古代公然出柜的责任,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但是,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大多数人还是不会去责怪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只会将错误的原因归咎到秦歌头上!
陛下登基多年,虽然从前不近女色了些,后宫空虚了些,可是在前些年也不是没有纳过妃,说明陛下不是天生就有龙阳之好、断袖之癖的!
他们做臣子的怎好责怪陛下变了性取向呢?
那就只能咬着那个令陛下改变性取向的人不放了。
就像是亡国昏君宠爱美人,文人学士口诛笔伐的对象永远都是红颜祸水。
托皇帝陛下的福,秦歌有幸当了一把祸国妖孽。
这一点,倒是跟那预言对上了。
一时间,朝臣们纷纷谏言处死暮弦歌这个妖孽,好像这样他们的君上就能恢复理智,不去做那立一个男子为皇后的惊世骇俗的荒唐事!
可,他们忘了,他们这位陛下从来就不是什么明君,相反有暴君之名!
因为答应秦歌要努力做一个圣明的君主,君沉璧挑了几个贪官佞臣杀鸡儆猴,终于以血腥镇压下百官中那股扬言要处死他都状元郎的声音,以及威慑了某些潜伏在暗处想趁机搅乱大雍的势力
这个时候,越国师就出场了。
第172章病娇暴君与男扮女装的妃子84
神庙在大雍朝拥有超然的名望,与至高无上的信仰。
大雍开国皇帝特意兴建神庙之殿,世人皆可参拜。
执掌神庙的国师,也就是向人间传递神明旨意的使者。
每当这个皇朝有重大预言现世时,都会由国师亲自打开九重塔,登上摘星楼,向世人警示。
从雍朝建国至今,神庙预言过不少大事,比如,地动,旱灾,洪涝,瘟疫每一次提前给君主与百姓警示,虽然有的自然灾难无可避免,却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伤亡。
在这个地震或大旱都能被人当成上天的惩罚的古代,能够预知自然灾害的神庙与国师,在民众心间越发接近于神。
对神庙传达出的来自上天的旨意也深信不疑。
对此,年轻的国师只想凡尔赛的叹气。
他们神庙一脉,只是比普通人多研习了一些天文地理和风水玄学罢了,真的没有民间流言传说得那样神。
就算这一脉的先祖确实有通天彻地,博古通今,预言未来之能,到了他们这代,已经渐渐衰落成如今这个样子依附皇权而活。
天子交代下来的任务,越国师可不敢怠慢,他先是穿上象征着神庙最高权利的国师银袍,那是由第一代国师传承下来,由水火不侵的流光锦制成,穿上去以后,年轻男子俊美的眉眼自带上一股神性。
再由神仆开路,打开九重塔,登上摘星楼后,越天行装模作样的夜观天象,起卦占星卜月
神的旨意就这么降临了。
上天旨示,当今陛下姻缘于常人有异,他的红鸾星绑在一个男子身上,该男子的生辰八字为xxx。陛下命犯七杀,只有命定的红鸾星可以压制。所以,为了大雍风调雨顺,国祚繁盛,天子必须迎娶这位男子为后,否则五年之内大雍必起战火,生灵涂炭。
以上,大致意思跟暴君要求的差不多
陛下不娶男后,后果很严重,搞不好会打仗灭国。
至于什么红鸾星和命犯七杀啊,都是越天行瞎说哦,不,润色的。
像他们搞迷信的,这张嘴很重要,说得越玄乎,别人越听不懂越好。
其实,就算没有润色,这个预言一出,百姓们也会相信的。
当今陛下的暴君之名,也让人觉得命犯七杀,战火重起都并不奇怪。
听到打仗,没有人不害怕。
战争就意味着杀戮,鲜血,硝烟,和牺牲。
还有征兵,骨肉分离,流离失所
现在的大雍富强昌盛,这样安稳的日子谁都不想失去。
如果生灵涂炭的战争无可避免,不能阻止,百姓们兴许会怨恨残暴好战的君王,但是一听这事儿可以改变、避免,就咱们老百姓,真啊真高兴!
民众们纷纷跪到乾坤门前请愿,让天子为了国祚,牺牲一下,迎娶男后。
呼声浩荡。
上达天听。
之前还觉得天子欲迎娶状元郎的事情荒唐至极,绝无可能,他们要死谏血洒金銮殿希望陛下改变心愿的满朝文武:
总觉得这事巧得
像是陛下一早就算计好了的。
不管怎么说,少年天子终是顺应民意,如愿以偿正大光明地迎娶心上人为后。
百姓们非但不觉得此事荒诞,反而欢喜得互相奔走,大有普天同庆的意思。
庆嘉帝在民间一改暴君的形象,声望不仅没有因为迎娶男子为后受损,反倒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多了一个爱民如子,倾听民意的好名声。
秦歌:
虽然跟他预想的辅佐暴君成为明君的过程不一样,但结局差不多,也算是殊途同归吧。
望着宫里送来的华美的、红色的、绣着龙凤的、跟普通嫁衣款式不同、世上独一无二的大婚婚服,少年微微一笑,心里竟也期待起来。
第173章病娇暴君与男扮女装的妃子85
天子立后,娶的是一位男皇后,大雍开国至今几百年,还没有过此等先例,所以礼部没有可以借鉴的章程,规则都得现定。
以陛下对状元郎不,马上就是皇后了,以陛下对这位皇后殿下的重视,也敷衍不得。
所以,这段时间礼部忙成陀螺。
礼部官员一个个脚下虚浮,眼底青黛,看起来就像是感觉身体被掏空。
上早朝时,都用一种哀怨的目光望着秦歌。
秦歌,
别看我,没结果。
没错,即使不日后,将成为大雍尊贵的皇后,该上的早朝他照样上。
决定古代公开出柜前,秦歌就跟暴君说好,他绝不是那种老老实实待在后宫,等着某人垂怜、宠幸的性格。
不论从才华上,还是私心讲,君沉璧都不可能拘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