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的脸色堪称精彩纷呈:娘娘,您是玄武军主帅,虎符不放您这,属下属下也不知该放哪里了。
说完,她又把虎符抛回给澹台雁。
玄武军主帅?澹台雁这下不敢再扔了,她哭丧着脸,恨不得自己真是在做梦。
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随后,孟海的解释让她知道,她确实非常厉害。
当初陛下带着朱雀军北上,赵王府的守将奚照贪功冒进,违令出城,导致倭寇趁乱而入直逼城下,那时城内只剩下老弱妇孺还有赵王府的三百精兵,而倭寇却有数千之众。娘娘没有弃城而逃,而是带领城里的所有人,吓退了敌兵。时过境迁,孟海说起当时的情景,仍是热血沸腾,那时大家都以为要守不住了,娘娘把我们所有人编成小队,把所有人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拿出来,令人早晚敲打铁器,又在城墙上立起红绸,伪作旗帜,让敌人的斥候以为我们城中守卫仍在。
倭寇就这么轻易被吓退了么?
孟海摇摇头:倭寇虽是乌合之众,却生性残忍,好掠夺,仅仅如此并不足以让他们退却。
倭寇以为城中守卫早有防备,却不甘就这样退走,而是埋伏周围企图伺机偷袭。城中的布置毕竟只是个空架子,很快便被他们看出端倪。
寇贼首领发现上当受骗愤怒不已,当即决定趁夜偷袭,然而到了夜间,平日用于伪装的锣鼓声却没有响起,城中一片寂静。
那首领察觉异样自然不会轻举妄动,便决定缓一日看看动静再说。次日斥候来报,说城墙周围的沟壑中马尿横溢,怀疑是有重军驻扎,应当是援军来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倭寇眼看时机已过再难攻城,便只能不战而退了。
澹台雁追问道:是那奚奚什么的守将及时带兵回来了么?
哪能啊,奚照着实混蛋,又拖延了半个月才回城孟海摇摇头,所谓援军不过是米汤而已。
米汤质稠,浇灌在沟壑中形似马尿,这不过是又一出疑兵之计。
守城成功之后,娘娘说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就在岭南道招收兵马,组建军队,这就有了咱们玄武军。
再后来,澹台雁见中原局势不明,恐怕褚霖有难,于是带领数万玄武军从江南一路北上同朱雀军汇合,由此两军以东西之势合围中原,收复了大衍天下。
澹台雁听得一愣一愣的,赞叹不已之余,又迟疑道:所以,如今陛下空置后宫,立我为后,是因为这虎符,是为了
娘娘怎么会这样想?孟海惊讶得两条眉毛都跳起来,当初咱们受困青州,陛下拼了命也要来救娘娘;后来陛下遭遇刺杀,也是娘娘拼了命为陛下挡刀。
若不是情谊甚笃,鹣鲽情深,陛下和娘娘怎会为彼此不惜舍弃性命呢?
陛下和娘娘,是属下见过最恩爱的夫妻!
作者有话说:
澹台雁:我怀疑你在睁眼说瞎话,并且有证据。
注:米汤退敌来源于平阳昭公主的传说
作者太蠢不会打仗,只能拾人牙慧这样子(顶锅盖
本文主线是谈恋爱,朝堂阴谋和家国天下会有一点点,但还是以感情线为主(理由同上)
希望大家看文愉快,比心
最后依旧是
第4章
第四章
晚夏将尽,雨水也变得温和起来,淅淅沥沥地洗去残留的暑热,穿进廊下的风都带着凉爽的水汽。
澹台雁半倚在轩窗下,看上去宁静平和,心里却是一团乱麻。
孟海所说着实出人意料,若非兵符在手,澹台雁是打死也想不到,自己还能有这样大的本事。披挂上阵,号令三军,甚至还打下了大衍的半壁江山。
澹台雁把那虎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还是不敢置信。
更可怕的是,澹台雁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好像很不妙。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可澹台雁入主中宫之后,却仍旧手握兵符,这根本就不正常。且不说皇后穿着凤袍如何去打仗,就说枕边人手握十万精兵利刃,哪个皇帝能睡得安稳?
澹台雁手里的虎符,究竟是褚霖准许她留着的,还是澹台雁自己不肯交出去的,这其中的差别,直接决定了褚霖会不会想要她的命。
而这么重要的事,澹台雁居然忘得一干二净!
唉,澹台雁脑子里一会儿是郑伯克段于鄢,一会儿是二桃杀三士,脑子里乱糟糟的,不自觉就长叹一口气。
或许她失忆一事,最不该知道的其实是褚霖。
澹台雁一动不动地坐在窗边,眉目冷淡,孟海远远看着一晃神,还以为她是恢复了记忆。
可失忆前的澹台雁有太多事要在意,哪有心情停下脚步,安定地坐下来看一场雨。
孟海想了想,在身上摸了一通,从襟口掏出一本册子来:娘娘,您要不看看这个?
澹台雁转过身看见孟海,又深深叹了口气,她现在是看见孟海就直犯愁。
孟海从前也是玄武军中人,是澹台雁的副将,澹台雁入主中宫、退居内廷之后,她也随着脱去戎衣,进宫做了个随侍女官。澹台雁十分感念她的忠心,但也不得不怀疑十年后的自己,究竟是哪根筋没搭对,非得挑这么个人当亲信。
帝后不和之事连宫城守卫都能说上一两句,可孟海却坚信陛下和娘娘情深似海,还非要说服澹台雁也相信,她确实和褚霖同心同德。
澹台雁要真是和褚霖一条心,何必要把虎符藏在那么隐秘的地方?褚霖要是对澹台雁毫无芥蒂,又何必要长住九成山行宫?
这又是什么?几次见识过这位随侍女官的不靠谱,澹台雁半信半疑地接过来,书册页面泛黄,边角有些破损,显然是常被人拿起翻阅的。
孟海虽然看着鲁钝,竟也是个读书人,澹台雁不禁对她刮目相看。
孟海道:这十年大衍发生了许多事,属下一事半会儿也恐怕说不明白。这书倒是写的不错,娘娘不妨先看看。
澹台雁还以为是什么文书记述,翻过来一看,封面上赫然几个大字谭娘子传奇。
澹台雁:
谭娘子正是当年在岭南道时,澹台雁用以组建军队的化名。
澹台雁简直匪夷所思:这是写我的传奇?你要我看这个?
这套书还有另外几本,属下明日一并给娘娘送来。孟海棕褐色的脸上微微泛红,依属下浅见,《谭娘子巾帼传奇》、《岭南群雄传奇》、《北军志》那几本卖得虽然更好,但其中情节大多是为吸引人眼球而胡诌。市面上现在流传的,也就是《谭娘子传奇》和《女英雄演义》这两套写的最贴紧事实。但《女英雄演义》为了卖书,也着意添一些不必要的情节,并没有这套《谭娘子传奇》来得精简。娘娘要是想看,明日属下也一并给娘娘带来。
孟海说得头头是道,一向木木呆呆的眼睛都闪着灿烂的光彩。
一阵急风吹过,手上书册哗啦啦翻开,在做了标注的一页停下。
澹台雁低头,恰巧看到那用朱笔勾勒的两行字:
【世子满目痛惜,想要尽力止住那血。谭娘子却抚着他的脸,幸福地笑了。
只要世子安好,妾一死又何足惜?还请世子珍重自身,忘了妾身罢】
澹台雁:
她好像知道,孟海为何如此笃定,褚霖与她情深似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