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觉醒来我当皇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了免费阅读-了仲未饮茶(67)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澹台雁胡乱点点头,却总觉得还有什么不对。

说什么凑巧,凑巧的事儿一落到褚霖身上,她便觉得并没有这般简单

褚霖揽着澹台雁往回走:听玉内官说,阿雁这些日子奔波辛苦了。朕本以为阿雁还要再睡会儿,没想到阿雁起得这样早,桌上的热粥可喝了么?

什么热粥?澹台雁出来得着急,并没留意桌上有什么东西。

不说还好,这样一说澹台雁真觉得自己肚腹内空荡得很,说来昨日她正是饿晕过去的

澹台雁下意识摸摸肚子,面上也带了几分赧然。

阿雁饿得久了,现下条件简陋,也不好再弄些精细的东西,褚霖笑着摸摸她的头,只道,这几日阿雁且委屈些,喝些粥水,待回到京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澹台雁突而停下脚步,连带着褚霖也停下来疑惑地看着她。

怎么了?

陛下说回京城,咱们不是该回行宫去吗?

回行宫?褚霖摇摇头,宁王叛乱时九成山乱糟糟的,行宫中也生了些乱子,此时倒是不宜去往行宫起居,阿雁若是喜欢行宫,等到来年开春祭典时再去也不迟,届时草木更新,九成山上也

澹台雁皱着眉头狐疑地看他一阵,突然道:陛下不是要迁都吗?怎么这下又说要回京城?

宫室颓败是什么理由?褚霖若要迁都,便该一直守在行宫才是,此次变乱过后,必然会有人以九成山城池狭窄等等理由说事,眼下褚霖若是要回京,再出来只怕就要难了。

没料想褚霖更是满脸不解:迁都?朕何时说了要迁都,阿雁是从哪里听来的?他想了想又展眉道,现下宫里的水渠也该修好了,咱们搬回京城正合适。

听见他这般说,澹台雁自己也开始怀疑起自己来。

是啊,褚霖从未说过要迁都,他只是以帝后不合之名在行宫住了两三年,长留在九成山上处理政事,逼得三省六部不得不分派人手前往九成山另立朝廷,又引得想要揽权高升的朝臣们前往九成山设置别苑,再然后,便是说服澹台雁一同前往九成山,连带着将朝臣们家中的女眷也带着去九成山居住。

还有他提到的水渠

澹台雁突然想起这水渠是怎么回事,先时她失忆不久,对凤阙宫和身边的所有人都非常陌生,一心只想着逃离皇宫,回国公府去找自己的家人。

那日她听说宫中曾经修渠改道,留下许多没有填上的洞口,尺寸大小,能容一人通过,宫人们称之为矮门,她便连夜摸着宫墙逃走,结果先是被孟海撞破,而后又被褚霖带人堵了个正着。

那些大大小小的矮门都在后来被填埋上,耗费的用度还是澹台雁亲自过的手。

若是真要舍弃京城另立新都,褚霖何必下大力气叫人修复宫墙?

澹台雁瞪着褚霖,越想越不对。

雷安福是你的人?是你提前让他守在淮南道的?

既然褚霖无意迁都,那么先前那些摆出来的阵势便只是疑兵之计,上当受骗的可不仅仅是澹台雁,还有满朝世家寒门,还有宁王。

褚霖摇摇头,疑惑地看着她,满脸无辜。

阿雁为何这样说?分明是卢家势大,逼得勇毅侯在京城再也待不下去,他这才求到朕跟前说要回淮南道领军,他百般强求,朕自然准了。

澹台雁想了想:勇毅侯世子是你的人?

这回褚霖极轻快地点点头,他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又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

他故作叹息道:阿雁果然聪明。说完他又纠正道,不对,应当说阿雁不愧是玄武军女帅,机敏聪慧,料事如神。

什么料事如神,从头到尾都是褚霖自己一心算计,他将卢家和勇毅侯算计进去,将崔家同寒门算计进去,也将宁王算计进去,他细心筹谋,百般计算,差点没把自己也给填进去!

褚霖笑得越高兴,澹台雁便越生气,她瞪着那人明亮的眉眼,越想越气不过,咬着牙提起裙边重重在他脚上踩下去。

大衍帝后是天下最尊贵的夫妻,皇帝也就罢了,那位皇后可是颇为传奇。

营中士兵大多都曾听说过掌领玄武军的女帅谭娘子,据说她以女子之身建立了玄武军,征战沙场无往不利,还亲自杀了突厥汗王,将突厥大军赶出了中原,在这之后,谭娘子又脱下战袍进宫成了当朝皇后。

如此传奇人物,士兵们虽然面上还在专心操练,实则目光早就偷偷移转,飘到一边帝后身上去了。

众人看着帝后并肩而行,说说笑笑,二人关系并不如传闻中的那般恶劣,皇帝时不时展眉大笑,又确实是对皇后一往情深的模样。

看来流言传说并不能尽信,众人正暗自思忖,忽而见到皇后娘娘提起裙角,冲着皇帝的龙腿便踹了过去,还连踹了好几下。

不愧是玄武军女帅!果真生猛!

众人提心吊胆地盯着皇帝,却见他丝毫不以为意,朗声笑过几声,屈身将皇后打横抱起,大步进了营帐。

看什么看什么,这也是你们该看的吗!

将官轻咳几声收回视线,也招呼着底下士兵,好好操练,不然今晚都没饭吃!

作者有话说:

写得不太满意所以修了一下,下章应该能完结了!

第73章[V]

第七十三章

勇毅侯带兵扎营的地方就在京城之外不远,宁王叛乱刚结束,为避嫌疑,待扫清溃逃的剩余叛军之后军队就该回营,只留下勇毅侯同世子、以及几个克敌有功的将官一同回京接受封赏。

谢家军也是一样,褚霖提拔了那两个活捉宁王的千夫长为将官,叫他们带着人南下回营去,至于澹台彦明,则是在京城受过封赏之后再回营。

京城已然收复,城门大开,是孟海亲自带着人前来迎接圣驾,褚霖走到一半便被拉去处理其他事情,孟海便跟在澹台雁身边低声报告一切经过。

孟海所领不过一万人,城中龙武卫却有二十五万之众,其中虽有只尊圣令未起叛乱之心的,但亦有真心随同崔珞妄图谋逆的,收复京城的过程并不如孟海想象中的顺利。

崔珞也是精得很,各道城门守卫全是他自己信得过的人,这些人并不认圣旨,属下叫阵叫不出人来,还险些被人射杀当场

孟海咋舌一阵,余光瞥见澹台雁蹙眉,连忙又开口填补。

若非有国公爷在城中联络朝臣官眷,又集合各府府兵四处闹事,只怕属下还不能这般顺利进城,更不能顺利说服龙武卫弃暗投明此次京城行事能够如此顺利,还要多亏了晋国公府襄助。

孟海是皇后随侍,时常出入宫禁,又是有勋转的正经将官,是以在龙武卫那里也算是熟面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