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哥哥毛遂自荐做我夫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免费阅读(2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乔月喊了声娘,抬手把驴车上的桶拿了下来,今日下雨街上的人不多。苏二郎说道。

刘氏皱眉道:剩点就剩点,这天都黑了,夜路不安全,万一遇上歹人就麻烦了。

这车上可是有两个女人家呢,若是出了什么事或是受到什么惊吓,可怎么了得。

苏二郎知道母亲是但是他们,点点头认真道:知道了娘,以后不会了。

刘氏这才缓了脸色,拉着乔月道:月儿,快进屋,娘给你们熬了姜汤,快喝了去去寒。

刚刚入冬,温度却降的很快,明明前几天还是艳阳高照,昨日天阴后骤然冷了下来,今日下了半天雨还刮着风,湿冷的寒气直往骨子里钻。

谢谢娘。乔月笑着应了声,跟着刘氏进了厨房。

三人喝了姜汤,刘氏和芸娘把锅中温着的饭菜端上了桌。

娘,我今日和二哥商议明日想让您去豆腐坊帮一天忙,我在家中做点豆腐干和油豆腐等东西出来。乔月道。

刘氏听了很是爽快的点头应了,问道:那明日要做多少豆腐出来,我好起早帮你们磨豆子。

他们现在做的豆腐还是人工磨豆子,乔月本来提议再买一头小毛驴回来拉磨,但是被刘氏拒绝了,这段时间家中花了不少银子,光是买黄豆做工具和租铺子加上装修就花了不少银子。

再就是苏三郎,因冬日寒冷,加上天黑的早,刘氏心疼儿子早起晚回受冻,便和家里人商议,拿了几两银子让他住到了书院中。

还有大半年苏彦之就要去考试了,这是最要紧的时间,待在书院更好,每天多了两个时辰的读书时间。

银子流水一般花出去,刘氏心疼地晚上觉都睡不好,乔月在县里卖的胰子和肥皂已经有人在做了,那些擅长制香的师傅稍加研究便清楚了制作方法,现在满大街都是卖胰子的,甚至还有人制作出更加省料子的胰子,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售卖价格。

乔月早想到了这一茬,创造不容易,这制造却容易很多,虽说这是古代,但人民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若是核心秘密过于简单,被人破解只是早晚的事。

现如今只有乔月制造的精油皂还是一家货源,只是冷皂制作时间周期有点长,因此乔月现在手中的银子并不是太多。

孙老板那边的竹编生意,也要到年底才会结账,这竹编生意做到京城孙老板着实花费了不少心血,这月银给的也是不多,乔月全都拿来用在豆腐坊上面了。

翌日,乔月正把锅中的油豆腐盛起来沥油,便听见外面有人在喊叫。

苏家嫂子,苏家嫂子!

来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穿着宝蓝色高领裙身材微胖的中年妇人,她甩着帕子笑眯眯地进了院子。

乔月听见声音走出来有些惊讶道:尤三姨,您怎么来了?快进屋喝茶。

这尤三姨是邻村有名的媒婆,这周边三个村子就没有她不清楚的事,外号万事通

尤三姨见乔月走出来,胖胖的脸上满是笑容,这不是苏家四丫头吗,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哩。

尤三姨打量着乔月说笑进了屋,乔月拎起灶上的铜壶沏了杯茶端给尤三姨,三姨今日怎么得空上门?

你娘呢,怎么不在家?尤三姨笑的一派和气,吹了吹茶喝了一口,说道:这不是有喜事么,想找你娘商量一下。

乔月心中疑惑,却没有多问,只是回答道:娘去县里豆腐坊帮忙了,看天色...应该快要回来了。

闻言,尤三姨笑道:那我就不坐等了,家中还有点事,明儿一早我再来,劳烦大侄女跟你娘说一声在家等我。

乔月点点头,尤三姨放下茶盏走出了苏家。

作者有话说:

第39章[V]

许元中的女儿?堂屋内刘氏听见尤三姨说的话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想了一下这周围认识的人家并没有叫这个名字的。

刘氏疑惑地看向尤三姨。

尤三姨笑着道:瞧我,竟还没介绍,老姐姐,这许元中住在县里家里是做酒楼生意的,生意好家底殷实。

听见是做生意的,刘氏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激动高兴的神色,现如今他们家也是做生意的,还做了好几门,这银子赚的也不少,这让刘氏的眼界大大提高了。

我们家与许家从无来往,怎么会突然....刘氏心中疑惑,这许元中他们绝对是不认识的,怎么突然上门要结亲呢,他们家是开酒楼的,家底肯定厚实,怎么会看上他们这穷人家呢?

尤三姨自是知道她的疑惑,她是许夫人亲自找的自然知道其中缘由,当下便说给了刘氏听。

许家那位姑娘年芳十五,容貌端庄性格温顺,前段时间偶然遇到你家小孙子,二人认识后一来二去这姑娘竟非你家孙子不嫁,许夫人也是无法,这才托我上门与老姐姐说说。

尤三姨是洪安县有名的媒婆,只要她出手这亲事便有八成的可能。刘氏也是知道她的,在听着她将许家介绍了一番后,有些疑惑地问:我家条件并不好,虎子这孩子向来憨厚,许小姐如何会看上他?

尤三姨道:老姐姐,你怎么不知自家人啊,你那孙子在孙老板那里学竹编已经是小有所成了,短短时间这工钱已经拿的跟老师傅一样多了。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听见她夸自己孙子,刘氏还是很高兴。

尤三姨又道:不瞒老姐姐,许夫人确实不同意这桩婚事,在找我上门之前许夫人已经找人打听过你家了,知道苏小郎品行好人又有上进心,这才同意。

老姐姐,许家在县里的生意很是红火,家底丰厚,这桩亲事可谓是天上掉馅饼啊,与你们家有利无害,你还犹豫什么?

她说的天花乱坠,把许家说的那是百里挑一,许家小姐能看上苏正宝那是天赐的缘分,若是这桩亲事能成,将来苏正宝的好处大着呢。

刘氏听了也有些心动,但却并未一口答应,说道:这件事我还需要和正宝的爹娘商议一下。

尤三姨点点头,过两日我再过来。

当天下午苏二郎夫妇和乔月回来后,刘氏便将这件事说了。

老二家的,你们怎么看?刘氏问。

赵氏满脸喜色地说:娘,这门亲事好啊,这许家酒楼我也听说过,就在三郎读的书院附近,生意确实不错。

年底生意忙,苏正宝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回来了,因而赵氏并不知道儿子跟许莹莹之间的事,现在听刘氏一说,这心中立马激动起来。

许家的条件摆在那里,上门求情的人定然不少,只是没想到这唯一的女儿竟然看上了苏正宝,能与许家结亲那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亲事啊。

乔月听了皱皱眉,这突然冒出来的许家她也不是很清楚,只隐约记得这许家的两个儿子不是什么好货色,作为书中的炮灰不过是三言两语带过,现在听到要和许家结亲,乔月直觉这不是什么好亲事。

二嫂,这许家咱们也不熟悉,不若暂缓写时日咱们打听一下再决定如何?乔月说道。

闻言,赵氏微微一愣,不明白地看着乔月,这许家的情况媒人不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吗,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婚,只一个女儿待字闺中,家中开酒楼多年,在县里也有些口碑,姑娘的脾气秉性也好,还要打听什么?

乔月见众人都看着自己,便微笑说道: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主要咱们对许家不是知根知底,这许姑娘咱们也没见过,蜜罐子里养大的小姐,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咱们家的生活。

乔月这话也有另一层意思,众人也都听明白了,赵氏思考了一下也想到了。

这许家富贵,他们家的女儿自是从小娇养这长大,而苏家好几代的泥腿子,直到现在才慢慢走上了做生意这条路,但家底和许家是无法相比的,这许家姑娘能不能适应确实很难说。

赵氏一直想给儿子娶一个家里条件好的媳妇,尤其儿子现在有了手艺,这条件上来了,选择的就更多了。

但在经过大嫂徐氏的事情后,赵氏觉得,这媳妇还是要头脑清楚向着夫家这日子才能过的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