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后在上:朕心甚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自称沈某的男子朝着屏风的方向抱了抱拳,答道:“《三字经》一开始便说,人之初,性本善,沈某以为,既人性本善,定要在孩童幼小时加以引导,分辨是非善恶,再在读书时外加指点,树立正确的善恶观,这才是第一步。”

“那第二步呢?”

“善恶观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且人世沉浮,多有诱惑,往往力不从心,才会做出百般抉择,若在喧嚣尘世,亦能淡然处之,不失为大家。”

“各位身居京城,不知道可有人听说河南之患已解,秋收成果甚好,在各位眼中,这朝廷免下来的三年赋税,是该收?还是不该收呢?”

“免都免了,自然是不该收的。皇上金口一开,岂能出尔反尔。”

“黄河水患至今约有七个月的时间了,水患过后听说有一能人出谋划策,秋收粮食甚至超过了以前,既然这样,自然是该收!”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叶青梧笑了笑,折扇缓缓收起,一袭白衣从屏风后悄声绕出来,便又听到有人讲:“河南水患多年,百姓民不聊生,朝廷除了赈灾之外竟无人能解河南百姓之忧,这赋税本就不该收!”

“河南是为康源一大郡,如今看来,一个郡的人口恐怕都没有京城人口多,田多人少,赋税重,多年来因水患多次袭击,人口逐渐减少,必不该再苛收赋税。”

“那不知有另外一事各位听说没有,”叶青梧走到主位上坐下来,周生忙上前奉了茶,站到一旁,众人一惊,这才发现,今日那主位还从未坐过人,一时间目光连番变换,“河南建了一处学院,供当地百姓家的孩子上学,你们说,此处能学到东西吗?”

此话一出,一室寂静。

河南?传说中撒泡尿都担心自己被冲走的地方,能有先生过去教书?

叶青梧摇了摇折扇,忽然道:“我游历时,曾遇到一位年轻人,十年寒窗只为考取功名后为家乡百姓出力,也曾遇到过有人苦读多年,为家国效力,亦有闲云野鹤之人饱读诗书为是为爱好,不知在各位看来,读书有何意义?”

“先生(古人对有学问的人的一种尊称)有利甚广,只是读书在小生看来,往小里说,读书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淡泊性情,是为好事,往大里是便是报效家国。”

“那若是有人想邀请你用你生平所学报效家国,各位可愿意吗?”

“愿意!愿意!”

“当然愿意!”

纷纷附和声中,叶青梧再次开口,“那在各位眼中,何为报效家国呢?”

“报效家国方式多种多样,可在朝为官,为百姓做事,亦可……”

说到这里,有人卡壳了,叶青梧扫过在座的诸位,缓缓起身在周生挂好的纸上化了一个圈,“康源王朝就像这块地一样,萝卜坑只有这么多,屈指可数,那剩下的萝卜种要做什么呢?难道要腐烂吗?”

“自然不是!”有人大声反驳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