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词酒格格党(54)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85.钓鱼执法[V]

这年头的火车票简单得很,一张稍微硬一点的纸卡片,上面写着出发日期、出发站、终到站以及车厢号和座位号,花钱买了这卡片就能搭乘火车,压根没有后世才出现的那些联网实名认证的手段。

检票手段更是简单,负责检票的人手里拿一把指甲刀,直接在纸卡片上剪个豁口下来,这张票就算作废了。

因此蒋芸连买票的想法都没有,买一张不能证明她坐过火车的票有什么用?

她到了渠州之后,没有直接去找白川,而是先顶着自己的那个中年病秧子男人的马甲出现在了渠州火车站旁边的胡同里。

跑去车站打听到从京城来的列车进站的时间后,她便在渠州市逛了起来。

浙南省本就要比东山省发达一些,再加上渠州市是市级,繁华程度不是赶海县能比的,单单是渠州市的百货大楼就有四层高,单层面积都顶的上赶海县那八仙楼的总面积的三四倍了。

蒋芸进百货大楼里挨个儿转悠,看到一些稀罕的玩意儿就买下来。

从百货大楼出来后,她又寻摸着去了附近的农贸市场。

在农贸市场的管理上,浙南省同东山省还是有区别的,东山省的所有种子都在专门的种子商店里摆着,而浙南省这边直接在农贸市场摆摊售卖,鱼虾海产这些也没有单独设置海鲜市场。

蒋芸避难所里的海鲜水产的品类不多,海鲜养殖塘一直都是空置的,蒋芸见渠州市农贸市场有卖海鲜的,便利用采集功能扫了一遍,将那些正处在繁殖阶段的海鲜都锁定,挨个儿摊位买过去。

走到一个卖螃蟹的老爷子摊前,蒋芸把锁定的品种好、繁殖能力强的螃蟹都捞了出来,装进篓兜里,那老爷子称过重后,问蒋芸,小伙子,你这是行家啊,挑的螃蟹都是最活泛的,我看你买了这么多的海鲜,是家里打算办酒席呢?

蒋芸觉得这老爷子简直就是光,她原先还没想好借口,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自己一次性就买这么多的鱼虾蟹,结果这老爷子已经给了她参考答案。

蒋芸应了一声,是啊,家里有喜事,得摆几桌。

恭喜啊,我看小哥你的脸色不太好,我这儿有些好东西,你看看要不要?老爷子咧嘴一笑,黢黑的脸上满是岁月沉淀下来的鸡贼。

蒋芸朝着老爷子推出来的水桶看过去,桶里装的都是海参,大补的好东西,就是不太活泛了,出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刚刚采集模块扫描的时候都把这一桶的海参给忽略了。

多少钱?

海参难遇,费点心思去抢救一下的话,蒋芸觉得这些海参还能恢复活性与繁殖能力。

老爷子伸出一个拳头来,十块钱,这一桶你都拿走。

蒋芸拎起买好的螃蟹转身就走,拜拜了您嘞,真当我是冤大头啊,这玩意儿看着就半死不活的,最多两块,谁知道你这放了多久?可别买回去吃了非但啥都补不了,还把我吃出上吐下泻来。

老爷子扁扁嘴,行行行,两块就两块,这真没放多久,也就三天。这天气冷,放五天都死不了。就算死了,肉也不会坏

蒋芸冷笑一声,放不坏?那您咋自己不留下来吃?两块钱我要了,就当一回冤大头吧,谁让我嘴馋就好这口呢。

老爷子接过蒋芸递去的两块钱,嘴上也没什么好话,你不是嘴馋,你是身子需要这个,赶紧补补吧,看你那脸色蜡黄的样子,是被酒色掏空了吧。年轻的时候别胡闹,不然老了后悔都来不及。

蒋芸盯着这张病秧子的脸又买了一些东西,出了农贸市场后,拐进一条没人的胡同里,直接把东西都放进了避难所,交给海鲜养殖塘去拯救海参,她换了个马甲,继续在渠州市溜达。

从没人的胡同里出来,蒋芸正要往城西去看看,就被两个看着贼眉鼠眼的人拦住了,死老婆子,你刚刚见到一个病痨鬼进去了没?

蒋芸心一凛,病痨鬼?没见到啊。

一个人纳闷地说,难道他就是这胡同里的人?回家去了?老婆子,你要是看到那人,记得看一下他进的哪个院子。他欠了我们兄弟的钱,可不能再让他给跑了。

盯着第二马甲的蒋芸唯唯诺诺地说,好,记下了,记下了。

等这两个贼眉鼠眼的人进胡同里找去了,蒋芸回头看了一眼,心里把这两人骂了个底儿朝天。

她刚来浙南省,咋可能欠人钱?

这两个狗东西明明是看到她买东西买的多,动了坏心思,背后还诬陷说她欠了钱?

今天没空收拾你们俩,下回要是再让我撞到,得让你俩尝一尝电一电的滋味!

避难所里的电击防身棒随时准备着。

蒋芸在城西溜达了一圈后,绕去了城南,又从城南绕到了城东,最后去的是城北。

这么一圈儿走下来,渠州市市区的主要建筑分布都烙印在了她的脑海中,明面上的市场与私下里交易的黑市都被她给摸到了八成。

转完城北,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蒋芸溜达去了城东最大的黑市过水街。

渠州市人民医院的后门就在过水街上开着,原先只是医院里的人出来偷摸着交易一些东西,后来知道的人多了,这条街上就形成了规模性的黑市。

而且蒋芸转悠了一圈儿后发现,浙南省这边不止治安不好,混子敢当街行凶,对黑市的管理也很宽松。这会儿天才刚黑不久,黑市上就来了好多人,卖东西的人就靠墙蹲在过水街的两边,买东西的人沿街走着,边看边挑。

蒋芸还注意到有妇女带着孩子来黑市上买东西的。

蒋芸不理解为什么渠州市的黑市会这么嚣张,这么明目张胆,难不成渠州市的黑市已经洗白了?

她揣着疑惑找了一个胡同口蹲下,反正这会儿黑咕隆咚的,站在二十米外的人就看不清楚她的动作,她从避难所里拖出了筐来,里面装的是大米、白面、猪肉、鸡蛋,还有牛乳粉。

她守着自己面前的四个筐,蹲了不到三分钟,就有一个老头儿走了过来,拿着手电筒在筐里照了照,低声问,这是你卖的?

蒋芸点点头,问,你要什么?

妹子,你是外地来的吧,咱这边可没多少人吃白面。你这东西从哪儿搞来的?

蒋芸心一颤,她感觉有些不对劲,手按在筐上,嘿嘿一笑,家里的孩子在外地下乡插队去了,给寄来的白面,我也不会吃,就想着卖掉。

得亏避难所伪装出来的马甲自带方言翻译功能,不能她既听不懂这边人说话也不会说渠州话,一准得抓瞎。

那老爷子捡了一块猪肉,又捡了十几个鸡蛋,从口袋里摸出个布兜来,塞了进去。又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个本子,提笔唰唰唰写了几行,撕下来递给蒋芸。

蒋芸傻眼了,您得付钱啊,手写的纸能当钱花?

老爷子冷哼了一声,肉和鸡蛋算是你租这个位置的费用,为期一年。别的地方的位置都是租出去的,这边还没轮到呢,就你鸡立鹤群地待在这儿,一看就是没交租的。

蒋芸:

那老爷子又说,也就是现在政策放开了些,说是让搞什么尝试,不然像你们这样投机倒把的,早就抓进去了。记住两点,只要天亮的时候,这摊子就不能摆出来,还有每个月逢初一和十四,不能摆,上面可能会派人突击检查,其它时间自便,明白了么?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