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种田奋斗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方瑜-格格党(24)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而老宅这边,跟大儿子一家交代一番,让他们自己准备自己的夕食后,陈大兴便跟田氏一块往小儿子家去。

小景刚出门便碰到了,他奶声奶气道:爷爷,奶奶,饭菜做好了。

陈大兴露出慈爱的笑容,摸了摸孙子的头,好,小景真乖,咱们进去吧。

爹,刚巧呢,在炒最后一个菜了,您跟娘上桌吧,咱们先把饭吃了。陈如松迎着二老。

桌上已经摆满了菜,听说还有菜,陈大兴不禁到:怎么又做了这样多菜,多费钱,叫小稔别炒了,这就很够吃了。

儿子太孝顺了,他们两个老的过来吃饭,总是好几个硬菜,丰盛的很。

是啊,一两道菜就很好了,没必要做这么多,你啊,多存些银钱,日后送小景接着念书才是正理。田氏也跟着说道,她如今对小儿子日后送小景去私塾这事已是认同了,开始为儿子考虑日后,儿子送小景念书,这银钱得抓紧些啊。

爹,娘,你们放心,这几道菜还能吃穷儿子不成,你们难得来一趟吃饭,我自然要煮好的给你们,况且这鸡是家里养的,鸡蛋也是,也就买了点猪肉和豆腐,其余都是没花什么银钱的,放心吃。陈如松劝解道。

怎么就把养的鸡给杀了,留着下蛋多好,小景如今正是要补的时候,便是杀鸡也是给小景吃,咱们吃了多浪费。田氏嗔道。

当初铁蛋去镇上念书时,大儿媳是给铁蛋一日两三个鸡蛋补身子的,时不时还得买些猪肉做给铁蛋吃,每月还得杀吃鸡给铁蛋吃,是以她会这样说。

陈如松无奈,娘,等会小景也吃的,他人小,便是杀了鸡,不也是只能吃几块肉就饱了,您跟爹如今才正是要补身子的时候呢,快来吃吧。

这是儿子的孝心,田氏也就不说了,笑着落座。

雷公菌很快炒好端了上来,夕食就这样开始了。

陈大兴夹起一个大鸡腿到孙子的碗里,小景来,吃个大鸡腿,长高长壮。

田氏也不甘示弱,夹了另一个鸡腿放到孙子碗里,小景吃两个,这鸡腿可是好吃的很。

一双筷子将小景碗里的鸡腿夹到了二老碗里,是陈如松,他劝说道:爹,娘,这鸡是炖着给你们吃的,鸡腿肉多,你们吃,小景吃鸡肉就是。

鸡腿是给孩子吃的,我们两个老的吃什么,吃鸡屁股就好了,小景该吃鸡腿,你真是的。陈大兴自顾自的要将鸡腿夹出来。

陈如松伸手过去拦着,爹!您这鸡腿就算给了小景我也不让他吃,你吃就是了,这么些年都是孩子吃,您跟娘吃一个又怎么了。

自媳妇说炖鸡,他就想到了,今日这鸡汤,爹娘怎么也要多吃些,鸡腿也是要给他们吃的,爹娘把自己养大不容易,他却只能回报一二。

这时小景看着他爹和爷爷的推搡,明白了是爷爷要给他吃大鸡腿,他爹不让,想要让爷爷奶奶他们吃,小景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虽有些馋大鸡腿,但也不是忍不了,于是道:爷爷,您跟奶奶吃鸡腿,小景不吃,小景吃鸡肉。

听着这话,杨稔夹了块肉多的鸡肉给儿子,对他说的话表示赞扬。

小景朝亲娘乖巧一笑,露出两个酒窝,杨稔瞬间打算明日再杀一只鸡,儿子是喜欢吃鸡腿的,只是如今能忍着说不吃,算是很懂事了,才是不满四岁的孩子呢。

经过陈如松的一番说辞,陈大兴和田氏终于不再坚持将鸡腿夹给孙子。

看着自己和老妻碗里的鸡腿,陈大兴心里熨帖,儿子所说不错,自从成亲后,他就再没吃过鸡腿了,他刚成亲那会,家里炖鸡,就留一个鸡腿,给未成亲的弟弟吃,因为成亲的大人是不用吃鸡腿的,等弟弟成亲了,家里就不留鸡腿,都是砍成块。

媳妇怀了身子,还能有鸡腿吃,他是再没吃过的。

与弟弟分家后,鸡腿给儿子吃、给有孕的儿媳吃、给孙子吃,这么几十年就过去了。

这鸡腿,陈大兴吃得很细致,骨头都嚼碎了,心满意足。

田氏是个心细的人,儿子说让她跟当家的吃鸡腿,儿媳不仅没意见,在孙子说不吃鸡腿让她和当家的吃时,还给孙子夹肉,没有半点不高兴。

儿子孝顺这没什么,可儿媳竟然没说什么,让田氏侧目。

要知道,分家后,家里首次炖鸡,这鸡腿大儿媳是抢先将两个鸡腿给定下,两个孙子一人一个,之后炖鸡更是说都没说,直接就将两个鸡腿夹到两个孙子碗里。

先前不觉得如何,毕竟哪家不是将鸡腿给孩子吃的,说不说的也就没什么可计较的,可现如今有小儿子一家作对比,田氏对大儿子大儿媳又失望了一分。

这一顿饭,并未谈论驴车的事,陈如松一直在给二老夹菜。

这桌上的大部分菜陈如松都夹到他爹娘碗里,二老直接吃到撑。

光是给我们夹菜,你自己倒是多吃点啊,我跟你娘都吃撑了,吃不下了,你快自己吃吧。陈大兴是怕了小儿子了,等会要多走走,否则晚上怕是撑得睡不着觉。

好。知道爹娘是真的吃饱了,陈如松开始专注自己。

饭后,杨稔收拾碗筷,陈如松招待二老。

在公公婆婆面前,杨稔是不会让他们知道自己儿子还帮着儿媳洗碗这些事的。

碗筷放到厨房,杨稔就出来听买驴车的事情。

谈了一会二老告辞,商量好明日陈大兴跟着一起去看驴车。

陈如松去送,一直没回,直到杨稔烧水给儿子洗了澡,陈如松才慢步走回来。

怎么这么久?杨稔不大明白,自家离老宅没多远,要说的话也说了,聊两句就能回来了呀。

跟爹娘又聊了会,他们说打算将这个家交给大哥大嫂当了,只是爹竟然还询问我是怎么想的。陈如松难免意外,平日都是他爹说什么就是什么,今日还问了自己的意思。

这事陈如松意外,杨稔却不意外,你如今出息了,看着是个可靠的人,爹娘想问你拿主意也是正常,只是大哥大嫂这事,你也不好说什么。

大房一家子瞧着都不大靠谱的样子,陈大哥当初没分家时,瞧着也是不错的,虽然昏了头要收养罗翠儿,可公公送走后他也没犟了,她是没想到分了家,大房是过得奇奇怪怪的。

二房和自家才几亩田地,如今这日子都是过得蒸蒸日上的。

陈如松点点头,明日买驴我和爹去就是,你在家歇着,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我买回来。

好啊,刚巧我也不想走路,没什么想要的,你看着买点就是,今日才去的县城,东西都买了,家里也不缺什么。走路去镇上,也要一会儿,还有大太阳,能在家里歇着自然是好的。

第二日清晨,父子俩吃完早饭就出发。

杨稔拿着绣帕子的东西又去打听消息去了。

只买了一亩地可不够,还是得多多注意着,多买几亩田地。

午饭未到,一辆驴车进了村里,陈家村的村民都看了过去。

驴车上只有陈如松和陈大兴两人,陈如松在赶驴车,这会还是上午,没搭上驴车也没必要租一辆驴车回来,所以这应当是买的。

咦,这,是大兴叔买驴车还是如松买驴车了?一位与陈如松同辈的族人嘀咕道。

这人还在嘀咕,已有人大声问了出来,大兴叔,你买驴车了吗?

陈大兴乐呵呵道:是如松买的,日后去县城也载客的,耕地翻地也可以租借。开始替儿子招揽生意了。

一群人围了过来,打量着驴车,一个村民道:这驴子买的好,瞧着就精神,有力气。

另一个村民接道:这可是刚买的驴,能不精神吗,如松小子,你出息了,都能买得起驴车了。

陈如松谦虚着,哪里哪里,这驴车还是借钱买下的,只等着今年农忙时挣点,好早日还清借的银钱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