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种田奋斗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方瑜-格格党(50)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别说帮忙,她不捣乱就算好的。

大嫂你就帮牛嫂子一块洗菜吧,牛嫂子是我专门请过来干活的。

今日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活,他们昨日已是计划好了,按照昨日的来做,这六桌菜能在饭点做好。

有些能洗的菜昨日已经洗好,今日过一遍水就好。

有人一块做事,陈大嫂也是要脸的,不只不能捣乱,还得不比人家慢,否则人心里瞧不起她,那可不行。

陈大嫂的小心思杨稔不知道,她忙得很。

两个孩子的周岁宴,菜色得好,每桌都有几斤的肉,鸡肉鱼肉猪肉三种,吃肉都能吃饱。

六桌菜,就准备了六只鸡六条鱼,猪肉是五十斤,怕菜不够特意多买的,一桌八斤多的猪肉不会不够的,素菜也是备足了的,菜可以多,绝不能少。

鸡和鱼都还没杀,杨稔也不敢杀,陈大嫂和牛嫂子亦是。

在厨房忙活了一阵,搭着第二趟驴车的杨家人到了。

杨母带着几个儿媳来帮女儿的忙。

看着厨房这多的肉,杨母问道:这肉买的够多的,有多少人?

应当不到五十人,一桌八个人,准备六桌菜。

那这菜多了,多出不少。杨母提醒道。

就是要备多一些,大家都馋肉,到时吃光了怕县城的人笑话他们。夫妻俩确实是为亲人考虑,县城的人看乡下总是带着瞧不起的眼光,要是菜都被吃个精光,怕是会被县城的人嘲笑。

杨母不太赞同,再多的肉也不够他们吃的,还以为你们这样阔绰是在县城发了财。

到时也不会一下子全端去了,两个孩子的周岁宴,菜色丰盛一些也是常理。

女儿心里有数,杨母就不再说什么,帮着干活。

这会她娘在,杨稔正好有个问题要问,两个孩子是分开抓周还是一块呢?

虽然自家男人是说一块抓周,可杨稔还是有些犹豫的,两个孩子一块抓周,男孩女孩的东西都要放,就怕他们拿错了,男孩拿了女孩的,比如首饰胭脂什么的,女孩拿了男孩的,什么匕首弓箭之类,那就不好了。

自然是一块,周岁宴都是一块办的,到时两个孩子一人一边,女孩的东西放康康那边,男孩的东西放壮壮那边,中间放男孩女孩都能拿的东西,不会拿错的。杨母一眼就知道女儿在愁什么。

也是,怎么我就没想明白,真是的。杨稔有些懊恼。

第三四趟是一些来往密切的亲戚和几个族老,接完人,县城受邀的人也到了,准备准备就能抓周了。

饭菜也已准备好,四个弟妹和陈大嫂牛嫂子杨母还有自己八个人准备,都不够忙的。

抓周的东西一个个摆好,夫妻俩一人抱一个孩子站在两边,将孩子放上去。

壮壮还没明白什么意思,他的妹妹已经先拿了东西,是一支精致的银簪。

康康拿到银簪,就往娘这边送,凉,凉。

女儿到自己身边,杨稔伸手接银簪,但康康没有放手,拿在手里把玩起来。

杨稔笑了,看来康康日后是个爱美的,壮壮呢,壮壮想拿什么?

见着妹妹拿着东西回到娘身边,壮壮也好似明白了什么,从面前的一堆东西中挑了一件喜欢的,也往娘这边来。

杨稔看着二儿子从一堆抓周物品中爬过来,心里还是有些担心,怕他将胭脂拿起来,好在他一心只往自己这来,对于上面的东西都不看。

凉,凉。壮壮也朝娘挥了挥手里的东西,然后跟妹妹坐一排,把玩着。

抓了把小弓箭,日后是个打猎的好手。陈大兴笑道,这是有肉吃啊,况且小儿子一家已经有一个念书的了,这个要是也拿书,指不定儿子也要送去,这可怎么负担得起。

两个孩子抓周都正常,围着的亲朋好友说些吉祥话,这抓周也就结束了,可以开饭了。

周岁宴结束,日子就又平静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很平静,夫妻俩没想出别的营生,即便米糕如今挣的越来越少也只得继续,好歹一月下来还能挣个二三两银钱。

兔子一年卖两次,算下来一月也就一两多,米糕还是自家最挣钱的。

这一年,夫妻俩都没想出法子。

很快就年底了,明年春小景就要开考了,这是大儿子读了七年第一次考,夫妻俩对此十分重视。

今年过年就没回陈家村,直接在县城过,给儿子多留一些时间。

至于拜年,牛嫂子在县城给小景做饭,夫妻俩带着两个小的从县城出发回陈家村,不过夜,吃完饭就回去,小景就在县城念书,还有两月就考了,这会不能松懈,多学一日是一日。

到了当月,这最后的日子很是煎熬,好在一日熬一日,终于到了县试当日。

天未亮,陈如松就起来给儿子做早饭,今日日子特殊,他想亲自给儿子做早饭,再送儿子去考场。

一连考五场,一日一场,第五日考完最后一场,小景浑身轻松地走出来。

第五次来接儿子的陈如松也是,终于将这场考试考完了,他心里的石头也是终于放下了,至于之后的府试得等这次县试的成绩,先不惦记。

你娘给你煮了好多你喜欢的菜,小景回去可得吃个够,这些日子太辛苦,你瘦了不少,咱们赶紧补回来。若是县试过了,马上还有府试等着儿子呢,到时更是紧张,饭菜吃不下还得瘦。

好。考过一场考试,小景整个人与之前有所不同,这次考试,试卷上的他大多都会答,只有几个题目有些模棱两可,但他得到了信心,因为先生说过,县试考试,若是觉得自己大多都能写出,不会的也写满,一般就能考过。

这场考完了,咱们就歇会,你累了这些日子,咱们放松放松,等放了榜,若是考过了你就接着绷紧精神,准备府试,若是没过,咱们就别逼得太紧了,等下半年再苦读。

陈如松也是吓着了,自儿子准备县试起,身上的肉就一直在掉,熬多少汤给补着都没用,只是减慢,只能庆幸自家从前舍得吃,儿子身子壮实,到如今还没瘦成皮包骨那样。

接下来等放榜的日子,夫妻俩想方设法给儿子滋补,等结果的时候,虽有些紧张却不如考前,小景的胃口还算不错,爹娘的投喂都能接下。

第86章结果

他们县城是隶属府城管辖,参考的人多,夫妻俩给小景补了十来日,这才终于迎来放榜。

放榜当日,陈如松顾不上卖米糕,天未亮就去等着。

陈知景,陈知景陈如松嘴上嘀咕着,从倒数第一个往前看,儿子还小,便是能考过也不比那些十四五岁比儿子多学了好几年的,他不求儿子有多高的名次,能考过就行。

一路往上看到中间位置,都没看到儿子的名字,陈如松提着心,难道儿子没过?

接着看下去,陈如松在正数第二的位置看到了儿子的名字,哈,第二名?

喜悦立即上涌,他细细将儿子的名字看得清清楚楚,确认没问题,就是自己儿子考中第二名了,然后一路飞奔回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