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种田奋斗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方瑜-格格党(61)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等二人出来,稍坐片刻,饭菜就都做好了。

洗漱一番,两人浑身都清爽了,将在省城给女儿买的礼物给她后,陈如松将刚才没说的最重要的话说了出来,媳妇,小景这次中举了。

杨稔瞬间愣住,中,中举了?这真是意料之外,乡试可是比院试难上十几倍不止,许多人一辈子都考不过,虽一直盼望儿子中举,可她从没想到儿子会一次就考过了。

就知道媳妇会是这样的神态,陈如松笑道:是啊,虽名次在后排,可也是考中了,二十岁的举人啊。

惊讶过后就是兴奋,杨稔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咱们小景可真是,相当厉害啊。

别的话,杨稔也不会说,她只知道,自家大儿子是天纵奇才,二十岁就中举,她听旁人说过,三十岁之前能中举就是极为不错的,那二十岁中举可不就是天纵奇才嘛。

歇一歇咱们就得回陈家村,报喜的人是去陈家村报喜的,咱们回去收拾好家里,也要告知族里,这次只怕声势要比上次酒席浩大许多。举人和秀才,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陈如松接着道:如今喜报只怕已在路上了,传到县城,县衙就会派人去报喜,咱们快些回去。自己得知消息后紧赶慢赶回来,就是怕报喜人先到,他们一家子在府城招待不了。

那是要早些回陈家村,杨稔应下,我知道了,你跟小景歇会吧,我和康康两个人还有吴婶吴叔一起收拾东西,咱们是明日一早就回去,还是今日就回?

杨稔有些担忧,也不知这报喜的人要多久,儿子当初考中秀才,回来第二日就县衙就来报喜了,县衙不会到县城的房子报喜吧?

那待会就回吧,宜早不宜晚。惦记着报喜的事,这会便是歇也歇不安宁,至于报喜的地方,陈如松打听过,不会的,是在户籍上的地方,我问过。

那就好,你待会去接知行,跟先生请上几日假。哥哥的好事,弟弟总要参与的。

一家人就动起来,待陈如松接回知行,一家人收拾收拾就回陈家村。

吴叔吴婶就在府城守着房子,毕竟府城还有些值钱的东西,还有头老驴车在,兔子也要人喂养。

回到家,怕错过喜报,夫妻俩兵分两路,杨稔将消息告知娘家以及陈大哥和陈二哥两家,陈如松径直去了村长家,将小景中举之事告知。

考中举人,这可不是秀才能比的,得知小景考中了举人,自认见多识广的村长愣住了。

静止片刻后,他大笑着,赶紧对几个儿子说道:快快快,老大老二,去叫三位族老过来,小景中举了,中举了啊!

没多久,村长家里热闹起来,除了三位族老,别的族人也来了些,是报信时听到了,就过来瞧。

上次是秀才,虽稀缺,可这十里八乡,也是有的,但举人,是真的少有,这些年就没见过,县太爷他们这些人也见不到,这会有个举人,可不是得来看看。

村长和三位族老都想看看这位二十岁的举人,当初十六岁的秀才就算是年少有为,没成想竟在二十岁就考中举人。

陈如松带着几个人来到自家,四个人都满脸笑意地看着小景,他们族里的头一份啊。

日后咱们这一支,就以小景为先,他的话是最算数的。村长说道。

大族老点头,这是自然,举人老爷,不只是咱们族里,在这十里八乡也没人比得过。

一行人来到不久,喜报来临。

县衙安排的三位报喜人敲锣打鼓,嘴里高呼道:喜报喜报,贵府陈知景老爷乡试中举。

不知这一句话,但因着敲锣打鼓声音太大,杨稔只听到这句话。

她将早已准备好的赏银荷包拿出来,陈如松接过喜报后,她将喜钱递给三人,分量不轻,三位报喜人稍稍掂了掂,估摸着是个不错的数,便笑着再说了几句吉祥话,当即离去。

报喜人一走,围着的陈家村的人就都凑了进来。

县衙的人总是令人害怕,便是这会来报喜的,他们也不敢造次。

如今走了,村民赶紧围了上去,纷纷贺喜。

杨稔与上次儿子考中秀才那样,准备了不少铜钱,比上次只多不少,每人都散了些喜钱,这是举人老爷的喜气,村民们都很想要,一大箱铜钱瓜分了个干净。

这铜钱,咱们回去拿红封包好了,放在家里最有出息的孩子的枕头底下,让他也沾沾福气。一位族人手里拿到了十几枚铜钱,他乐滋滋地朝媳妇说着。

那媳妇也是不住的点头,是是是,沾沾福气。

大房二房的人也过来了,陈大哥面带笑意道:三弟,三弟妹,恭喜啊。

陈二哥亦是笑着恭喜。

多谢大哥二哥,待会我带小景去爹娘坟上上个香,将这个喜事告诉爹娘,你们要过去吗?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陈如松很想马上去告诉爹娘。

清明扫墓之后,两家也一直没去,陈大哥和陈二哥都点头。

自从陈大兴缠绵病榻,陈二哥看着亲爹被照顾的不错,他娘也没受多少气,对大哥的怨气也就散了,毕竟是亲兄弟,后来也就慢慢走近了。

等二老去世,陈如松又远在府城,在村里的两兄弟也就相互扶持,大事上犹豫不决的话都会找对方商量。

在跟村长和三位族老简单说几句,约好晚上再仔细商量之后,陈如松带着一家人,陈大哥和陈二哥算是作陪,就没叫家人,七个人带上东西去了二老的墓地。

除了草,倒上酒,摆上供品,陈如松跪在爹娘坟前说道:爹,娘,小景中举了,成了举人,日后咱家就算是真正发达起来了。

秀才还有穷秀才一说,举人可没有,都是有权有势,再不济也比平民百姓强上十几倍。

您二老在地底下过得舒坦么?要是缺什么,只管托梦给我,我来办

陈大哥沉默着,他想着当初自己若是没那么拎不清,别顾忌儿子念书花费多,别心疼故人之女,咬着牙将铁蛋供出去,是不是这会在爹娘面前絮絮叨叨的就是自己。

铁蛋当初也是喜欢念书的,村塾先生也说铁蛋有些天赋,或许能考个秀才。

到了这一刻,他突然才发觉自己当初错的有多离谱,断了儿子或许能有出息的一条路。

陈二哥心里又不同,他自个是个不想念书的,当初先生教书,他都是昏昏欲睡。

老来得子,这儿子也是个读不进的,在村塾上的几年都想溜出来玩,先生布置的课业也总是不做,到了十岁就下地了,下地劳累,可儿子不仅不觉得累,还觉得比念书松快多了,他就知道儿子只能接他的班。

这会三弟的儿子,他的侄子中举,他心里只有佩服,还有荣辱与共,侄子算半个子,自家也能受益,陈家村日后都给供着自家,举人老爷的亲二伯家,陈家村谁敢惹,不说府城,镇上也是没人敢惹的,日后,自家多舒坦啊。

陈如松念叨完,叫儿子给二老磕了几个头,大家都又拜了拜,一行人这就回去了。

大哥二哥,今晚村长叫我们过去吃饭,暂时不得空,明日你们两家都过来吃饭,咱们好好吃一顿。他们三兄弟总得聚一聚,这些年来,他这一家总是不在家,跟两位哥哥都生疏了。

陈大哥默默点头应下,好。他还没缓过神来。

陈二哥道:应该的,小景中举多大的喜事啊,你准备的菜色不能差,我可要吃顿好的。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