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勾勾地盯着婉儿的背影,随着武皇走至高台,终至不见。
武承嗣拐了一下失神多时的武三思,他终是回过神来,兄长,怎么了?
该入万象神宫朝拜了。武承嗣低声提醒。
武三思连忙收敛心神,跟着百官们鱼贯步入万象神宫。
太平扶着武皇走至龙台下,武皇独自一人走上龙台,端然坐在了龙椅之上。
太平率领众臣一并跪下,山呼万岁。
武皇挥袖,凛声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众人起身,准备聆听新皇登基时候颁布的圣旨。
武皇给婉儿递了个眼色,婉儿从厍狄氏捧着的玉盘里拿出第一道圣旨,走至百官之前,飒然展开圣旨,朗朗宣旨。
这些圣旨的内容太平与婉儿已经听过一遍,只是婉儿要专心诵读,太平则可以偶尔分神一会儿,好好瞧瞧今日这神采飞扬的公主妃。
婉儿享受这样的万人瞩目,可她更享受殿下对她投来的赞许笑意。
谁说不可以分心一点点?
婉儿的余光悄然刮过殿下,瞧见殿下果然笑了,她一边念,一边情不自禁地扬起了嘴角,这是一个红妆时代的起幕之日。
有的与上辈子一样,有的不一样。
比如她与太平,两情相悦在此时此刻,竟有那么一点点甜。
第143章庆典
武皇登基的第三日,是神都百姓的庆收典礼。循例,太平会出席这次的庆典。庆典设在神都郊外,周围由金黄的稻草垛围起,当中放置了祭坛。今日傍晚,公主会亲手点燃符篆,投入火盆当中,诚心祈愿,来年再给神都一个丰收年。
太平一早便去清池沐浴更衣,换上了一袭华丽宫袍,准备中午用过午膳后,便去郊外与民同庆丰年。
她刚喝了两口甘露粥,李凌便从外间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何事?太平慵懒问道。
李凌左右看了看,春夏识趣地领着宫人们退出了殿去。
今晚,是个局。李凌对着太平拱手一拜,长话短说,有人安插了七名小倌在百姓之中。
呵。太平冷嗤,拿起小刀切了一块兔肉下来,要坐实本宫饥不择食,一夜连御七个少年郎么?说话间,她将兔肉凑近唇边,小小地咬了一口,细细回味,谁想的馊主意,魏王还是梁王?
自武曌登基之后,大肆封赏武氏子弟,武承嗣封为了魏王,武三思封为了梁王,驸马武攸暨也封成了定王。相反的,李显与李旦除了改姓武外,全部降成了皇嗣,原先皇孙们封赏的王爵全部都降了一档,都成了郡王。
李显一家都被禁在房州,韦滟后面生的三个孩子都是女娃,所以孙儿重照避帝名改名为重润后,武皇便让李显这唯一的嫡子重润承欢两人膝下,以彰天恩浩荡。
皇嗣李旦膝下有六个儿子,除了嫡子李成器留在他膝下外,其他诸子都要去往各自封地,分开管制,以防这几个兄弟年岁渐长,在神都联手翻出什么浪来。
只是,再过一个多月便要入冬了。武皇念及这几个孙儿年幼,封地路远,便下旨给了恩赏,允准他们开春之后再上路。
李凌如实答道:梁王。
太平轻笑,偏生本宫答应了婉儿,暂时不动他,所以这笔账,便先算在魏王身上好了。说完,太平忽然没了食欲,起身走近李凌,抬手搭上了他的肩膀,两件事,办好了,他日事成,本宫封你大将军。
李凌惶恐抱拳低首,但听殿下吩咐!
第一,今晚暗中保护好本宫。太平凑近了李凌的耳侧,声音说得极轻,第二,故意放走一个小倌,收拾乖了,再送回来让他好好咬一口魏王。
李凌耳翼瞬间酥了个透,他张口便打了个结,诺诺!
太平满意地笑了,下去吧。
李凌领命退下后,太平唤了春夏进来,春夏,去驸马府一趟,就说是本宫的意思,请他陪本宫完成今日的庆收典礼。
春夏怔了一下,啊?
去办事,别愣着。太平一时半会儿讲不清楚,便催促春夏快去办事。
春夏只得遵从。
等春夏从驸马府回来后,太平命她准备了马车,便一起启程去了郊外。彼时离黄昏还有半个时辰,可百姓们早就高兴地聚在了庆典现场。
他们看见公主车驾停下后,便激动地迎了上去,纷纷跪地恭请公主下车。
太平由春夏扶着端然走下马车后,示意百姓们都起身,笑道:今日不必多礼。
农户们久沐太平的恩泽,这一年来终是有了些许积蓄,不再像当初那样,每个月都捉襟见肘,日子过得战战兢兢的。加之太平向来亲和,所以农户们对这个公主喜欢得紧,也敬爱得紧。
天下谁当皇帝其实他们并不在乎,在乎的只是殿下能不能一直这样恩泽他们,让他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民心如水滴,只要聚水成川,待百川归海那一日,便是太平名正言顺之时。
神都内外,农户归心。
洛水流域,乃至黄河方圆百里的州府,也久沐太平的拂照。她执掌工部,不单重农事,也重水利。昔年每逢暴雨,黄河便有决堤之险,太平时常亲率一队卫士巡视这些流域,每逢堤坝,便命工匠细细查探,每逢水流湍急处,便设法开渠引流,如此一来,今年雨季方圆百里的州府百姓们都过得极为踏实。
只因接连暴雨半月,也未见这几条支流的水位暴涨。
重农丰仓,开渠利民,这些差事每一件都实实在在地落在了百姓们最需要之处,这便是民心所向。
起初还觉得公主身娇体弱,定如原先的冬官尚书一样,不过就是担个虚名罢了,没想到这镇国公主办起差来,是面面俱到,没有一处拉胯。甚至,她办差途中遇上尸位素餐的官吏,说贬谪便贬谪,雷厉风行,短短一年时光,便将工部整顿得井然有序。
各部各司其职,各尽其用。
工部这一年来办好的差事,足足比往年多了三成,官员人数却只是当初工部人数的三分之一。
这是武皇允太平的权,也是太平帮武皇挣回的脸面。
谁说公主不能像皇子一样治理地方,太平做的一点不比男儿逊色,甚至每件事都办得极是漂亮。
大人们喜欢公主,小孩子更喜欢公主。
听见公主说完今日不必多礼,便有两名小童拿着糖葫芦走近公主,笑嘻嘻地将糖葫芦递了过去,殿下,请您吃。
太平微笑着蹲了下来,与小童们齐高,左右摸了摸小童们的脑袋,是谁做的糖葫芦啊?
我家阿娘做的!两名小童得意极了,竟是不约而同地说了这句话。
懂得礼数的大人们连忙上前把小童牵了回来,肃声教训,殿下自有御膳伺候,这些糖葫芦,不能给殿下吃。
谁说本宫不能吃?太平大笑,缓缓地站了起来,今日既是与民同乐,自然你们吃什么,本宫便吃什么。说着,便示意春夏先把糖葫芦收下,春夏,先给本宫收着,今晚回去本宫慢慢享用。
换做平日,只须春夏试吃一颗,太平便能安心吃一颗尝尝。可今日不一样,她知道武三思布了个局等她跳进去,这些吃的可要万分小心。
诺。春夏上前,把糖葫芦收了起来。
小童高兴坏了,雀跃着抚掌道:殿下喜欢!哈哈!
驸马来了!
人群中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众人便将目光纷纷投向了那坐在黑鬃骏马上的驸马武攸暨今日的他穿了一身大红色的圆襟袍衫,腰上的玉带在阳光下透着一抹冷色。或许为人父后,人便会沉稳许多。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