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禁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流鸢长凝-流鸢长凝 免费阅读(106)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咣!

礼官骤然击响大锣,以示众位士子仔细听题。

士子们已经摩拳擦掌多时,几案沿着天津桥一路遍至天街。

太平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今次明经取士,题目便是,如何昭昭?

礼官们等太平念完题目后,便鸣锣沿着天津桥一路重复今次题目,直到所有士子都听见了这个题目,方才折返。

城门之上的武皇听到这个题目,哑然失笑,这是个好问题。说着,她看向婉儿,确实应该让他们好好论一论,如何昭昭?

太平示意礼官点燃清香,此香可燃一个时辰,清香烧尽之时,便是众士子交卷之时。

裴氏命人抬来大座,让武皇小坐歇息。

武皇心疼太平,便命婉儿下城,给太平搬个矮凳坐下休息。

婉儿领命。

太平余光瞥见婉儿走近,心中暗喜,阿娘把婉儿打发来,这不是趁了她的心意么?

婉儿最知太平的心性,瞧见她那忍笑的模样,便知她想了些什么。她端着清冷模样,指使内侍们放下矮凳,认真道:陛下赐座,还请殿下稍事休息。

太平转过身去,仰头望向城头,恭敬地对着武皇一拜,以示感激。

臣告退。

站住。

太平就知道她会跑,当下拦住了她,看向一旁的内侍,你去禀告母皇,臣一会儿阅卷,需要上官大人相助。

诺。内侍领令退下。

以婉儿的才能,定能从文章中看出哪些人有实才,哪些人是锦绣文章内里草包,所以太平离不得婉儿。

婉儿不敢应令,直到内侍得了武皇的诏令下来,知确定武皇允了此事后,她才对着太平一拜,臣,遵旨。

春夏,这日头晒得本宫难受,拿把纸伞来。太平坐下之后,立即吩咐春夏办事。

春夏听令退下,很快便拿了纸伞过来。

上官大人,你来给本宫打伞。太平给春夏递了个眼色,春夏识趣地将纸伞递给了婉儿。

婉儿接过纸伞,打开帮太平撑起。

太平故作不悦,指了指伞下的遮阳影子,再近些,还晒得到本宫的鞋子呢。

婉儿往前走了半步,自己也站入了伞下,这下太平终是舒心了。只见殿下回头对着她微微一笑,压低了声音道:可不能晒坏了爱妃。

虽说秋日的日头并不毒,可若是晒久了,也会让人不舒服。

胡闹。婉儿低嗔一声,心却暖得很,得殿下在众目睽睽下如此怜惜,只要想到这里,心间的暖意便炽热了起来,灼得她的心跳也快了几分。

太平得意轻笑,转过脸来,故作严肃地吩咐道:一会儿婉儿可得看仔细些,可别留下什么滥竽充数的草包。

婉儿忍笑,臣何时让殿下失望过?

太平与她相视一笑,慨然望向天津桥头,她希望这里面除了张说之外,还能找出几个能用的臣子。

有些人要暗中抢,有些人要亲手养,她若能像皇爷爷一样,府中有那么多名臣幕僚,何愁大业不成?

今日的婉儿穿着月白色的圆襟官服,官服上绣着银纹团花芍药,束腰的皮带上缀了一串白玉饰品。她执伞卓立在公主身侧,幞头下是一张秀丽出众的脸庞,此时她唇角微扬,竟有几分淡淡傲气洋溢脸上。

上官大人身姿挺拔,上官大人身边的公主娇媚,两人同在伞下,便是一幅绝美的双姝画卷。

恰在此时,春夏瞧见公主脸颊微红,以为殿下还是觉得热,便拿了一把雀鸟团扇来,本想给殿下扇凉,哪知太平手快,竟一把接了过来。

春夏愕在原处,只见公主侧身轻轻挥扇,一半儿凉风拂向自己,另一半儿凉风却是拂向了身侧的婉儿。

婉儿得了凉风,嘴角笑意更浓了些。这个殿下,真是时时刻刻都在宠她。

对太平而言,婉儿只须享着便是,只要婉儿欢喜,那她也欢喜。她重活一世,初心不就是这点小九九么?

与此同时,有的士子在几案上奋笔直书,有的士子杵着脑袋想这题的对策,还有的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切题。

当中有一青衫少年,呆呆地望着应天门下的太平与婉儿,喃喃念道:舞凤迎公主

道济,发什么呆呢!快对策啊!身边的同窗拐了他一下,将他从失神中拉了回来,快写!

少年沉下眸色,呢喃道:这就写,这就写。说完,提起笔来,在卷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洛阳,张说。

第151章称量

清香燃尽,礼官鸣锣,示意众考生停笔交卷。

春官官员们一一将士子们的卷子收整一起,恭敬地呈向了应天门下的太平。太平命人搬来十张几案,将卷子搁置案上。

士子们紧张地张望殿下,都希望殿下能先看自己的答卷。

往年明经考试,这些士子们在答题之前,便给春官尚书或是春官侍郎行过卷,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情。

不行卷,尚书与侍郎便没听过该士子的名字,阅卷之时,给的评定便会低上一等。本来士子科考都在往年的二月或是三月,今年武皇初登大宝,求贤若渴,是以将春闱提成了秋闱。时间提前,有许多士子还来不及行卷,甚至向武三思行卷的士子们也等于是做了无用功。谁也没有想到,武三思才当上春官尚书不久,便因管束下人不利,被武皇去了官衔,成了个闲人梁王。

公主才上任春官尚书几日,士子们递去的行卷也不知殿下看了多少。所以,今年这场秋闱比往年的春闱公平了许多。不少寒门士子都希望借着这次难得的机会,博一个好功名,他年青云直上,封王拜相。

天津桥头,人头攒动,千名士子注视着殿下的一举一动。

太平端然走至第一张几案边,拿起了第一份考卷,却递给了一旁的婉儿,笑道:婉儿你来。

称量天下文章之事,还是婉儿拿手。

有些士子并不认识婉儿,瞧见公主竟把试卷递给了一个女官,不由得更紧张了。当中有人不悦嘟囔了起来,一个女官懂什么文章,殿下这是在侮辱斯文!

可不是么?竟有人开始附和。

士子之中的议论声渐大,偶有几句飘入了太平的耳中,她听的清楚。

谁说女官就不懂文章?!

太平冷嗤一声,负手望向士子们,你们可知她是谁?

士子们的议论声一瞬静下,他们也想知道这女官到底是谁,竟有资格评阅他们的文章。

内舍人上官婉儿。太平扬声说罢,一脸得意地望向婉儿,天下诏令,半数出自她的笔下,尔等以为,她有没有资格评阅诸位文章?

婉儿听得耳烫,给太平递了一个眼色,示意她莫要张扬。

太平视若无睹,命春夏接下她手中的纸伞,牵着婉儿往士子面前一站,她的祖父上官仪,想必诸位听过这个名字。说着,她的声音扬起,母皇求贤,不拘一格,不论你们出身如何,是大周人,还是他国人,只要能为朝廷效力,有真才实学,皆可入朝为官!

太平知道,若是当着母皇的面大肆夸奖上官氏,一定会招来母皇的不悦。是以她换了法子,在夸婉儿,也是借婉儿的出身告诉天下士子,只要有才,朝廷必定重用。

城头之上,武皇听到上官仪三个字时,眉心微微一蹙,可听到太平后来说的那些话,她终是舒展了眉心,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自语道:这丫头,是个机灵鬼。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