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禁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流鸢长凝-流鸢长凝 免费阅读(14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武皇意味深长地笑望向太平,听见你三哥的话了么?

太平故作惶恐,恭敬答道:臣听见了,是一家人。

李显听见这话,暗暗地舒了一口气。

武皇必须给众臣一颗定心丸,婉儿,拟旨,敕封秦王武崇茂为皇太孙。

婉儿领旨,诺。

这次是李唐旧臣们暗中松了一口气,东宫终于有了皇太孙,武皇又表现出了退位的意思,对于他们而言,这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狄仁杰却在这时站了出来,进言道:陛下尚有子嗣,太孙尚幼他故意话只说一半,没有说的话众臣都明白,因为他们都齐刷刷地望向了太平与李显。

众卿希望谁入主东宫当储君呢?武皇明知故问。

这个问题武皇直接抛给众臣,众臣骤然哑口,按能力肯定是公主最佳,可世上从未有过皇太女,当初容忍女皇君临天下是万不得已,如今再开皇太女的先例,无疑是默许了女子也可继承家业。

武皇知道这些人就是这样,她倒是不急,她有足够的耐心等那些人权衡利弊。

阿显,扶朕回去。武皇也不逼他们,今日这些话已经足够了。

众臣看着武皇领着李显与裴氏渐行渐远,朝堂上只剩下了太平与婉儿。臣子们彼此递了眼色,谁也不愿做这臣服的第一人。

欲速则不达。

太平蛰伏多年,也不差再等数日。她对着众臣朗声道:本宫只是代听奏报,随后不论政事大小,皆会一桩一件禀明陛下,交给陛下决断。

既然只是代听,小事没有决断之权,便算不得储君监国。

太平懂得分寸,众臣们自然也不会为难她。

于是,今次早朝太平站在龙台之下聆听臣子奏报,不评一语,不断一言,只命人取了笔墨来仔细记录。早朝之后,太平捧着记录的奏报,带着婉儿去往武皇的寝宫。

武皇听见通传之后,并没有宣召太平入内,继续与李显对弈,仿佛没有听闻此事。

太平在外已经候了一个多时辰,还没有等到武皇传召,婉儿便垂首入内再次禀报。

武皇却笑问道:婉儿,你来评评,阿显的棋艺可是进步了?

婉儿看了一眼棋盘上的局势,她知道武皇的棋艺如何,却被李显的黑子围住大半,不由得蹙了蹙眉,低声道:两军厮杀正是焦灼,此时论胜负,还是早了点。

武皇大笑,阿显,婉儿夸你呢。

李显怔了怔,夸我?

陛下,殿下说今日有重要军报,必须立即处理。裴氏再进来通传了一遍。

李显急道:母皇,您就见见太平吧。

你跟太平总要留下一个陪朕下棋,阿显你可要想好了,是你出去处理政务,还是太平留在外面处理政务?武皇的笑容里带着浓烈的疲倦,同室操戈之事,朕不想再看见。若是你想出去,朕便会把太平留在身边,绝不会让太平成为你帝王路上的绊脚石,再出现任何骨肉相残的惨事。

李显听见最后这句话,似是被一把钝刀子割了一下心房。

今日朝堂上的种种重现心头,李隆基丧心病狂,李重俊也半斤八两,他若与太平再出现相残之事,那绝对不是李唐之福,绝对是社稷之祸。

他懂得母亲的意思,看似最铁石心肠的她,想必是最难过的那一个吧。

李显能明显感觉到武皇身上的变化,经年不见,虽说母皇还是母皇,却磨灭了太多杀气。换做当年,母皇想做什么哪会这样问他,让他自己选择。

她只有太平与他了,她只想保护好膝下这最后的一双儿女。

儿儿去劝劝太平。李显恭敬起身,得到了武皇的默许后,他走至殿门外,来到了太平身前。

太平确实是有重要军报,三哥,旁的事都可以先放放,可突厥犯境,此事不能耽搁!

李显也知事情紧急,母皇说,若我来处理政务,她便见你不等李显说完,太平便将手中捧着的奏疏全部塞给了李显,只拿回了最重要的那份军报。

外面有那班大臣帮你,我当个富贵闲人也是好事!太平说完,便拿着军报头也不回地走入了寝殿,顺手把殿门也关上了。

李显捧着怀中的奏疏,像是捧了满怀的烫手山芋。没过一会儿,等不得武皇决断的臣子们陆续来到寝殿外等候。

国事紧急,其实不止突厥犯境一事,还有西南的饥荒,黄河的局部泛滥,吐蕃的蠢蠢欲动李显了解之后,更是大急,这些事他如何处理得了?

恳请母皇御览奏疏!李显率领众臣齐刷刷地跪了下来。

殿中的几人却充耳不闻,武皇对着太平招招手,让太平坐到她的身边来。

太平坐了下来,认真道:母皇,有些政务是真的耽搁不得。

武皇欣慰地看着太平,莫急。她示意太平听她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朕可以把江山好好的交到你手里,阿显在外面越急越好。说着,武皇握住了她的手,天子,系天下万民福祉于一身,你可准备好了?

太平不知为何,竟有些许酸涩,她重重点头。

武皇抬手抚上太平的脸颊,朕虽有不甘,却也是满意的。朕有许多事来不及做,剩下的事就靠你了,太平。

嗯。太平哑声答话。

武皇眸光明亮,语重心长,你想治下一个红妆盛世,就必须有很多同心同德的人帮你,外面那些人远远不够,你要小心翼翼,千万别让他们一开始就觉察到你的心思。

太平再点头,儿谨遵母皇教导。

武皇笑了,笑意复杂,明日早朝,你当着众臣之面,奏请恢复大唐国号。

太平大惊,她知道母亲拼尽这一世,只为了让大周国祚绵延。如今亲手把争取到的一切送回去,她如何能甘心?

不加这一记筹码,他们不会容忍你坐上那把龙椅。武皇知道,这其实是一场交易,看似是她输了,太平却是赢了。

帝王,岂能只看自己这一世输赢,她看的是整个天下女子的输赢。

朕是第一位女皇,太平便做第一位皇太女。武皇的语气有些许激动,谁说女子不如男儿,你我便是最好的证明!甚至武皇忽然抬眼,看了看裴氏与婉儿,她们也是最好的证明。

婉儿听见这话,只觉心窝上被狠狠烙了一下,瞬间烧得滚烫。

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抱负,武皇这个女人,不论在哪个朝代都是最超尘脱俗的那一个。婉儿想,她可以两世为臣,绝对是她两世的幸事。

只是,这一世她的幸事多了一桩。

她的余光悄然瞥向太平,她还将见证一个太平盛世的到来。

武皇瞧见太平红了眼眶,她摸了摸太平的后脑,捏住了太平的下巴,让她昂起头来,帝王不能低头,也不能让外面的人看见你的眼泪,你要像只猛虎一样时刻威慑他们,让他们敬你,畏你。

太平忍泪,嗯!

朕还有一道诏书,你留待朕驾崩后再拿出来宣读。武皇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拿出了那纸诏书。

太平想要翻看,却被武皇按住了。

等朕驾崩后再宣读。武皇再次提醒。

太平只能从命。

婉儿也在好奇,这诏书武皇是何时写的?诏书之上又写了什么内容?她到底给太平安排了什么?

武皇笑了笑,饶有兴致地拿起了棋盒里的一枚白子,落入棋盘之中。

原先被动的局面瞬间打开,白子吞噬了一块黑子后,胜负便见分晓。

武皇胸有成竹道:可以收官了。

第201章名字

李显与众臣在寝殿之外求了一晚上,武皇就是闭门不见。新的奏疏送至寝殿之外,当中有不少要事急待武皇处置。李显越看越头疼,这些事情哪是他一个久离政务的闲人能处置的,稍有不慎,四境烽火燃起,那可是江山倾颓的大事。

臣子们劝不出武皇,便只能期待李显处置政务,李显调转矛头,恳请太平出来帮手。好不容易裴氏把寝殿的门打开半扇,带来的却是武皇口谕英王暂理政务,公主从今往后常伴武皇身侧。

李显彻底慌了,朝中众臣大多是脸生之人,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各部有哪些官员,他一概不知,这如何处置得了?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