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讲过阿娘的故事给我听。长安坐在太平膝上,勾住了太平的颈子,阿娘跟阿耶起初那几年,一定过得不开心吧?
太平怔然,没想到长安在乎的竟是这个。
长安的右手覆上太平的脸颊,儿不喜欢赌,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阿耶那样,所以她深呼吸了一口,坚定地对着太平道,儿选好了!
太平眼眶微烫,你可以再想两日的。
儿决定的事,从来不做多想。长安确实是这样的性子,正如她决定学马球,整整两年从未偷懒一次,崇茂至少是个好人。
听见这个理由,太平含泪轻笑,君王的心思可是会变的。
祖母与阿娘的心愿却一直未变。长安是个聪明的孩子,她笑了起来,昭仪的心愿也一直未变,不是么?
太平哑笑,你知道是什么心愿么?
知道!长安坚定地点头。
太平笑问道:说来听听。
这是武曌的潜移默化,也是长安的亲眼所见,她年岁虽小,却已经有了不甘。倘若女子也可以入朝为官,那的的确确是两倍的国力,谁说女子天生便不如男儿?谁说女子生来便要屈居后院,相夫教子?
分明已经每个州府都有私塾了,分明各地已经出了好些有才学的姑娘,可就因为她们是女儿身,她们的才能就这样被埋没了。
她是见识过昭仪春闱点评天下士子文章的,那样的英姿,那样的光彩,足以熨透她的心,让她的心烧得滚烫。她也见识过太平以女子之身指点江山,果决下旨平定边乱,以海纳百川之态接受各国使臣朝拜。
当见识过世上最滚烫,最明亮的风景,长安怎会甘于平庸?她的祖母与阿娘都是女皇,她若连她们的十分之一都及不上,那不是白活一场?
天下为公。
长安响亮地回答了太平,这简简单单地四个字,足以让太平觉得震撼。
都说婉儿是位好夫子,她教出的那些姑娘,如今好几个都是名扬四海的女夫子,可此时此刻太平觉得婉儿比起武曌而言,还是逊色了一分。
武曌才是最好的夫子,她教出来的太平也好,长安也罢,心房深处的荒原都是被点燃了的。
她们不止要让天下人看见女子绽放的风采,还要成为投入黯淡荒原的那一点星火,燃起更多的火焰,照亮更多的姑娘。
不管是什么身份,女皇也好,皇后也好,公主也好,臣子也好,夫子也好,还是寻常百姓也好,女子就该坚信一句话
谁说女子不如男?
哪怕过了一千年,一万年,只要这点星火不灭,代代传承,总有一日,天下会迎来一个真正的红妆盛世。
太平与长安相视一笑,眼底满是热泪。
正殿之外,婉儿也眼圈通红,她低眉转身,回首望向宫檐外的星空。
天上星河璀璨,万千星辉相映成趣。
日月凌空,其实只是开始。
第214章上元
近年,李显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大多数时候都待在王府静养。
这日早朝之后,太平带着两道诏书来到英王府邸。一道诏书是武曌的遗诏,一道诏书是太平追封英王为帝的遗诏。
李显咳了两声,想要撑起身子下床行礼,却被太平按住胸膛,命他躺好养着。
春夏。太平唤了一声春夏。
春夏捧着两道遗诏走近,太平拿起了遗诏,示意春夏与婢子们都退出房去。
待房中只剩下了太平与李显,太平在床边坐下。
三哥,你我是一家人,有些话妹妹便直说了。太平没有在他面前称朕,就是想与李显说几句心里话。
李显惶恐,陛下这是
太平先将武曌的遗诏递给李显,这是阿娘留给我的遗诏。
李显接过遗诏,震惊无比,崇茂与长安?其实他存有一线私心的,崇茂他日若能选个有势力的世家结亲,东宫的势力便会倍增。
他在心里盘算过许多人,唯独没有想过长安。
嗯。太平点头,她瞧见李显迟疑,便已猜到他是什么心思。于是,她送上了第二道遗诏,这是我留给崇茂的遗诏。
李显更是大惊,太平不过四十出头,怎的就把遗诏写好了?
三哥,你先看看。
李显接过这道遗诏,眼底闪过一抹喜色,很快被他强掩下去,太平,你这是
该三哥的东西,我一定会还给三哥。太平知道这道遗诏的分量与诱惑,李显无法抗拒,崇茂毕竟是你亲生的孩儿,我百年以后,他一定想追封你为帝,只是他已经过继到了我的膝下。太平真挚地说着,未免他日后为难,不若我来帮他解决此事。
李显开始犹豫了。
太平叹息道:阿娘做这样的决定,就是想你我兄妹和睦,守好大唐江山。我知道朝中有不少大臣盯着太子妃这个位置,三哥一定也有相中的名门千金,这道遗诏是我能拿出来的诚意,还请三哥成全。
李显静默。从太平进来至今,她就没以帝王之姿与他商量此事,足见她是诚心来办这门亲事的。
三哥可以好好想想,今日不必给我答案。太平没有逼迫李显,她有十足的把握,李显为了这道遗诏一定会答应。
如今武氏式微,朝臣大都希望太子妃出自其他世族,太平想把武曌的遗诏办成,她必须拉拢李显,就像当年李显拼命让她入主东宫一样。
遗诏在手,李显同意,太平同意,朝臣们自然也只能同意。否则太平宣布遗诏,李显带头反对,太平一意孤行的话,只会适得其反。太平还有许多诏令要推广天下,绝不能在这个时候激得朝臣们与李显形成新的核心。
太平。李显静默许久后,终是开了口。
太平认真答道:三哥请说。
三哥帮你。李显已经权衡好了,那道诏令确实是他最想要的东西。
太平微笑,多谢三哥。说着,太平将两道遗诏收起,明日早朝,要劳烦三哥帮帮妹妹,把这桩婚事定下。
好。李显又咳了两声。
太平给李显掖了掖被角,温声道:等崇茂大一些,我便把皇位给他,也享受几年清净日子。
李显眸光大亮,感激地道:太平,谢谢。
都是一家人,何必言谢,三哥好好休息,身子重要,我还要回宫处理政务,就不叨扰三哥休息了。太平说完,便起身离开了。
李显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大汉当年武帝也是因为政治才娶了陈阿娇,待武帝羽翼渐丰,陈阿娇自可废去冷宫,武曌的遗诏又算得了什么?
崇茂是个聪明孩子,李显相信他以后羽翼丰满后,自会处置长安。这笔买卖,他稳赚不赔。
可太平怎会让他这如意算盘打响呢?
回宫之后,太平立即召了长安过来,将那道追封李显的遗诏交给了长安。
这是你日后的护身符,崇茂若敢废你,他便必须掂量这道诏令的分量。太平说得语重心长,另外太平抬眼看向一旁的婉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