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可以确定,一品官袍下那颗心又野又黑。
宁扶疏淡淡收回视线:舅父所言不妥。
本宫想问舅父两个问题。她随即道,九门提督形同十六卫统领,说一句林羡如今掌管金陵兵权,不为过吧?舅父现要把人派去清州抵御朔罗,届时林羡战胜,于北地军营里竖立起威望,便等同于一人握住两处军机。
究竟在分他的权力,还是在给他兵权?
果然,她话才说到一半,宁常雁的两撇眉毛就拧到了中央。
第二个问题。宁扶疏不容分说继续,调邯州兵力往清州,舅父有没有想过,如果此前是朔罗的声东击西之计该怎么办?敌方见到我军转移兵力,立马集结大部队进攻邯州。到那时,才是真正的邯州危矣,北境危矣。
皇姐所言有理。
宁常雁应和得快,顺带复述了一遍归总出来的结论:不能让林羡去清州,不能从邯州调兵。
赵参堂嘴角猛然抽搐了一下,恨得牙痒痒,这没主见的小崽子。
明明他小的时候自己也没少带他,怎么偏就只认准宁扶疏这个长姐的话听。
赵参堂心底霎时攀出一条尖牙獠利的毒蛇,阴冷蜿蜒着血管骨骼缠绕。他心想:杀了宁扶疏就好。只要朝歌长公主死了,他掌权大道上就再没有障碍。
老狐狸演技好,滑头会装得很,心思再毒辣,面上也丝毫不显露。宁扶疏却在宁常雁驳回他谏言时冲他歪头笑了笑,看得赵参堂背后陡窜起丝丝毛骨悚然。
这回不需要小皇帝再问,宁扶疏接上自己的话锋:清州以西为陇州,以南有永州和襄州,三地皆不与邻国接壤,无外患之忧。不如从三州各调配一万五千人马增援。既可救清州近火,又可防朔罗声东击西。
就照皇姐说的办。宁常雁深以为然,当即提笔蘸墨,没唤中书舍人,直接自己拟旨。
写到一半,忽又顿住。
抬头询问:皇姐还没说主帅人选,林羡不妥,还有谁可堪此任?
宁扶疏抿了抿唇,敛在袖袍内的手指勾住锦缎,深吸气下了决心:臣举荐,徐向帛。
语罢,她没听见小皇帝一如既往地附和。
取而代之的,是笔杆搁在白玉笔山磕出清悦脆响。
徐向帛?宁常雁缓缓念出这个名字,吐词不太熟练,反问道,朕怎么没听说过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