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执驸马每天都在黑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9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老臣也没听说过。赵参堂见缝插针。

说出去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宁扶疏这下就算想收回也来不及了。

她告诉自己,顾钦辞对北境每寸土地城池、每个士兵百姓的感情与热爱比她更加深沉,能被他提及与顾钧鸿并肩的人,纵使无名之辈又如何,必有过人之处。

这般坚信后,再启唇的话随之底气足了许多。她道:孔明先生出山前,玄德公也没听说过卧龙之名。

将徐向帛比拟孔明,宁常雁喻作汉昭烈帝。

宁扶疏站起身,走到殿侧悬挂的羊皮地图前,纤长玉指点在清州穆城:徐向帛此人为穆城副将,骁勇善战自是不必说,他还曾在顾钧鸿手底下任职过,熟读兵书,行军布阵胆大心细,迎战诡计多端的朔罗人不会吃亏。

再者凤仙花红艳丽的蔻丹指甲徐徐划到清州边境,她淡淡地瞥了眼赵参堂,复又收回目光,徐向帛自小在清州长大,驻守边陲多年,和林羡比起来,二人谁更熟悉地形及军务?

答应不言而喻。

短短几句话,四两拨千斤,把赵参堂的谏言踩在脚底下摩擦。

可那清州地势辽阔,不似泽州与邯州遍地黄沙戈壁,贫瘠得连点油水都捞不着。临海之地能做的生意买卖、能赚的黄金白银多如牛毛,只要击退朔罗,清州就是一块天高皇帝远的大肥肉,他怎甘心拱手让给长公主。

赵参堂眼底闪过一抹精光,倏尔深以为然地捋了捋下巴短须:照这么说,确乃徐向帛更合适些,只是

他蓦地顿住,好像骤然想起什么收了音。

宁常雁目光落在他身上,等候了半天也没等到后文,殿内阒寂得可闻呼吸声,不由催促:舅父想说什么?

一些不当讲的话罢了,清州战事要紧,老臣便不耽搁陛下拟旨了。赵参堂摇头试图把话题含混揭过去,但老狐狸那隐有中年皱痕的额头却因挤眉越仄越深,似能夹死一只苍蝇,欲盖弥彰。

什么不当讲的话?舅父何时也变得吞吞吐吐了。宁常雁最不乐意听这种故弄玄虚的说辞,非要问个明白。

这赵参堂迟疑,与此同时,目色小心看向宁扶疏。

引得宁常雁越发好奇,厉声沉淀出帝王威严:说!朕让你说!

一直轻松倚靠椅背的赵参堂突然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双手揣袖,诚惶诚恐地谦卑揖身:回陛下的话,但愿是老臣多虑。

依着长公主殿下的说法,这徐向帛虽智勇双全,但年纪似乎尚轻。纵然熟读兵书,可自古以来便有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为将领和当主帅,终究是有些不同的,老臣担心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