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长也亲自赶回来参加了这次宴会,和首长一起与桑代交谈,苏葵就在旁边给他们担任翻译,直到后来李先河过来参与进这个话题,苏葵才暂时离开首长叫她去休息。
苏,很久不见了。
苏葵当然不会去休息,因为她还有一位老朋友在这里,萨拉主动找上了苏葵。
她给苏葵端了一杯酒,是工作人员特意为他们准备的法国红酒,苏葵听她感慨道:其实我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回到这里。
或许在您看来很快,但对我们来说已经过了很久了。她当年还没有上大学时,陪萨拉第一次来钓鱼台,而现在她都工作两年了,她才又终于来到这里。
苏葵接过她给的酒,笑问道:萨拉女士,从前我说希望能在这里再次见到您,现在应该是实现了?
能在钓鱼台再见,那就代表两国已经建交,他们作为代表入住这里,她当时的回答模糊,并没有肯定的答案。
那现在呢?在他们已经同意入住这里的现在,是否已经坚定了所有?
然而萨拉还是像以前一样,没有肯定的答案,看向一个地方微微摇头:这大概并不由我决定。
她看的地方就是桑代与几位领导交谈之处。
的确,她并不是特使,他们来华国也只是为了商谈,在没有尘埃落定之前,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
你好像并不为此感到失望?萨拉好奇问苏葵。
她是知道两国建交对双方的意义有多么重大的,之前的多次试探,多次努力,全是为了这个结果。她刚才这样说未尝不是把最坏的结果告知苏葵,使他们做好准备。
萨拉可以肯定,要是此时在她面前是另一个人,听到这样可能不好的结果恐怕也要心生担忧了。
可苏葵却丝毫没有被打击到的失望情绪,依旧带着自然的笑意:我为什么要感到失望呢?萨拉女士,您已经到了这里,难道还不能让我们感到信心吗?
是啊,他们的确是带着建交的愿望来的,华国也是以最真诚的态度来迎接他们,双方拥有共同的心愿,难道还会有阻碍他们的存在吗?
有。萨拉在心里这样说,两国之间的问题牵涉太多,并不是那样好商谈的。
来的路上他们夫妇就已经就此事讨论过,美方的阻挠在意料之中,但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个。而是他们与华国大陆对岸的关系,这将是横在两国之间最难解决的问题。
所以连她也不敢肯定是否能成。因为并不清楚华国领导人对此的态度。
然而苏葵好像知道她在想什么,意味深长地说:萨拉女士,纵然前方有险阻,但只要您不忘记自己最初的心愿,就一定可以抵达目的地。
她怔住一会儿,而后长叹一口气:但愿。
他们一路历经辛苦来到华国,住进属于友方的国宾馆,也是万分希望能够建立起友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