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蜕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重生之蜕变作者:萝卜兔子

第4节

两家人现在斗志昂扬,每个人每天都是雄赳赳的出门气昂昂的归来,就是大多数时间在家带孩子的陈灵灵每天脸上都乐开了一朵花儿,男人事业重新起步,儿子会爬开始说简单的话,朋友靠谱实诚如同家人,最好的生活不过如此。

程宝丽现在每天骑着自行车去介绍班的办公室里打扫一次卫生,每次擦桌子的时候都会把桌子上的那个花了老大钱办的座机电话小心翼翼捧起来擦一擦,再轻轻放下,活像那是个什么大宝贝。

再看郑平,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黑了也瘦了,可整个人再不是过去那个穿着油厂工作服的技术工人了,他换了一副金丝边眼睛,专门去百货商场买了两套西装几条领带还有皮鞋,走在大马路上一副“小领导”样子,看上去可神气了。

他现在和韩治军轮番坐办公室,一个人出去一个人就留下来,最开始的时候还是要跑工厂的,但同时郑爷爷拿毛笔还专门给他们写了小纸片儿,找那些傍晚在马路牙子上拿个蒲扇乘凉的老头儿老太太贴电线杆子,贴红转墙,一人负责几条马路几个区,帖得少一个晚上两毛钱贴得多一晚上五毛钱,还真有不少老头老太太愿意,反正活儿轻松浆糊也都是韩治军他们提供的,还能赚个好几毛。

具体写了多少份郑爷爷他们没算过,就是不停写不停贴被撕了第二天继续找人贴。

终于在最开始两周的过渡期之后,韩治军又签了两个单子送出去六个技术工人,同时办公室里一直没响过的电话也终于打破了沉寂。

一台电话要四千多块,大院里其他三家讨债班都没有韩治军财大气粗,郑平一开始也不想弄座机电话,但是韩治军十分有远见:“工厂一般都有电话的,一个电话打过来不比跑路方便?一开始多花点钱没什么,以后都会赚回来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电话一个接一个,一开始早上能接三四个,下午也能接七八个电话,后来就越来越多,有时候刚刚搁下话筒,电话铃音又“叮叮叮”响了起来。

在“一洋介绍班”刚有起色这段时间里,郑海洋基本都在家里看着小宝宝,他感觉自己跟个奶爸似的寸步不离地照顾着孩子,其实如果可以他还是想多出来转转的,只是他现在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

韩一在撞过一次大脑门儿之后并没有老实很多,这孩子在郑海洋看来就好像被某种不知名生物附身了,总是表现出一种超乎一般小孩儿该有的水平,特别容易兴奋,就跟从小患了多动症似的。

因为之前撞过一次床柱子,韩治军就用软布把床腿都给包了起来,郑奶奶又去找了一张大凉席往地上一扑,韩一可以爬动的范围顿时大了一倍多,这下可好了,郑海洋现在每天看韩一绕着垫子爬都要看出蛇精病了。

郑海洋想不通,这孩子的小手小脚到底什么玩意儿做的?他就不累么?

陈灵灵会把玩具铺在席子上让小宝宝玩,韩一在兴奋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热衷于把所有触手可及的东西往嘴巴里面放,幸而他的嘴巴只一点点大,才没有把那些个头明显超标的积木玩具都塞进嘴巴里。

“洋洋,洋洋……”韩一自从开口说话之后,每天喊得最多的就是郑海洋的小名。

而且这孩子还不是随随便便见人就喊,郑海洋曾经坐在一边仔细观察着,每次韩一喊“洋洋”的时候都是朝着自己,就好像知道“洋洋”这两个字是他的名字一样。

小萝卜头一丁丁大,热衷于到处乱爬到处拿着东西往嘴巴里面塞,如果塞不下,一般都会转着朝郑海洋的方向,把东西往他面前一推,喊一声“洋洋”,那样子就好像把自己的东西送给郑海洋一样。

如果郑海洋不拿不动,韩一就会坐在席子上一直盯着他看,看到最后一脸委屈,活像要哭似的;郑海洋拿起来了,小宝宝的黑眼珠子立刻就滴溜溜放光。

郑海洋有时候还会趁着大人不在的短暂时间教小宝宝说话,重生之后这么长时间,郑海洋还真心花了不少时间在小萝卜头身上,韩一就像他的亲弟弟半个儿子,他花了时间花了精力,就像园丁浇灌小树苗似的,耐心又恳切,巴望着十年二十年之后,小树苗能长成一棵主干挺拔、笔直笔直的小白杨。

郑海洋想着想着,脑子里自从冒出了韩一十几年之后的样子,帅、优秀、性格好、家世好、懂礼貌、人缘好……,总之就是个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好少年,看到自己还会亲切的喊一声“哥”,哥俩就跟亲兄弟似的。

这么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

郑海洋现在对自己的人生、对家人的人生、甚至对小宝宝韩一的人生都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知道一切都和原先不一样了,未来这条人生路,只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最后将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因为身体和年龄的限制,他现在思考的时间非常多,人一游手好闲就容易乱想,一乱想脑洞就会大开,有时候看着小崽子在自己面前晃着个小屁股爬啊爬的,脑洞一开禁不住就想到了二十几年之后的事情。

他想着小东西是自己看着长大的,穿开裆裤他就亲手照顾着,可惜二十几年之后还不是要去谈恋爱娶媳份儿结婚生娃么?

郑海洋这么一想,突然生出一种“为人父为人母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子养大最后他却成了别人的男人”的感慨。

这么想想,还真有些小心酸呢!

第18章郑海洋脑袋被开瓢

这年的夏天其实非常热,每到了中午,大马路上一个人都没有,远远的就能看到热气蒸腾的地表,好像一个硕大的蒸炉。

郑平和韩治军在研究所大院儿开了一场介绍会,到场的工厂领导多到坐都坐不下,满满堂堂贴着墙边站了一屋子人,大教室头顶的电风扇呼啦啦吹着,搭建的讲台上韩治军扯着嗓子说得激情豪迈,他说“我们要赚钱!要发展!”“我们要改变观念,摒弃过去的旧思想,我们要走出去!!”“我们不能让技术成为阻碍!”……

这场介绍会最后倒成了韩治军一人在台上的激情演讲,说得台下一片儿的厂长、主任各种激动,韩治军就好像在迷途中给他们描绘了一方绿水青山,在如今各种政策和发展都不明朗的行事之下给予了他们膨胀的信心,就是郑平在台下都听得分外激动,好像不用几年他也能成个大厂领导分分钟十万百万千万朝家赚一样。

韩治军他们还请了之前已经签过合同的几家厂的领导来做演讲,告诉下面人“技术”在如今是多么重要,告诉他们自从请了更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厂面临的诸多困境迎刃而解。

这场介绍会无疑是成功的,韩治军郑平抓住了当时小厂、乡镇工厂企业想要谋求发展的心理,用一场介绍会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介绍会过后,郑平办公桌上的座机电话每天疯了一样响起,无数人来询问甚至预定技术工人,郑平接电话接到手软,韩治军接待厂领导也接待到口干舌燥,茶壶水、茶叶甚至都不够用,越来越多的人往介绍班跑,郑平和韩治军两个人开始忙都忙不过来,每天早上七点半就要去介绍班,晚上九十点才能回来。

合同单子签了一个又一个,没多久,郑平皮本子上的那些技术工人竟然一个不差全部都签了出去!

然后,没工人了!!

一家人晚上坐在院子乘凉的时候说起这事儿哭笑不得,郑海洋一边架着韩一往席子中间拖,一边在旁边用“一张天真”的小脸道:“爸爸,为什么没有工人去找你们呢!?”

一句话,韩治军和郑平立刻不笑了,两人对看了一眼,同时拍巴掌道:“对对!我们可以开始招工人!让他们来找我们。”

于是,省城的大街小巷和各种工厂门口开始出现“一洋介绍班”招技术工人的小纸片儿,上面隐晦地写着工资高且不影响本职工作。

而悄悄的,“周末技术工”成了当年省城颇为时髦的一个词语,陈旧的观念似乎在朝夕之间就改变了,原先尘封在国有工厂里的技术工人走出来了,而尝到了甜头那些小工厂也在吸收了技术之后得以迅速发展。

郑平从一个小城镇的技术工人变成了如今夹着公文包穿白衬衫的“小领导”,这种蜕变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和人接触多了,他现在的眼力见识也不是过去能比的了,心变大了胆子也大了,待人接物和过去也不同了。对此郑爷爷郑奶奶都十分唏嘘,家里老二成了如今这样,可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见环境是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

至于程宝丽,在离开了老家之后倒是没什么大变化,勤勤恳恳干事儿干活儿,煮饭带孩子洗衣服,似乎和过去的生活没什么不一样的;如果真说有什么改变的话,就是人变得开朗变得自信了。

想想也确实是这样,没有娘家的烦心事了,男人又和以前大不同了,现在的生活每天都有奔头,一日日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奔去。

不过,这生活总不是时时刻刻都叫人如意的,一帆风顺的那不叫生活,叫做梦。

郑爷爷现在待的这个油厂是厂长承包制,什么意思一目了然,但国有工厂在当时想要寻去发展还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在权责问题上,还有一个“书记”。

厂长负责,却还有能和他平起平坐的“书记”,这就好像十几年之后一个大公司有两个平起平坐共同管理的总经理一样,总是矛盾重重、要出事的。

郑爷爷的老战友如今的厂长胡成显然和厂里的“书记”有些不太对付,两人年纪相差不多,观念却相差太多。

胡成想要发展想要工厂赚钱,“赚钱”是如今的当务之急;可书记刘国农却觉得胡成把工厂搞得乱七八糟,把一个“国有工厂”生生改造成了“不上路子的私人小作坊”。

郑爷爷刚来的时候,跟着胡成后面开领导会议,刘国农拍着桌子数落胡成,后来郑爷爷和胡成把效益搞上去了,刘国农就端着茶杯冷嘲热讽;刘国农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端着个领导架子在厂里巡视,要么就是让职工写思想汇报,要么就是去城中开领导会议,总之在郑爷爷这拨人看来,这人除了开会拿领导架子,就没干过什么事实,工人们也不怎么喜欢他。

胡成并不是本地人,全家都在老家,他一个人在厂里住个职工宿舍,和普通员工没什么两样;刘国成也住在厂里,是个独门独户的二层小院子,祖孙三代都住在这里,孙子已经五岁了,是个喜欢捣乱的小胖子。

郑爷爷一开始住过来的时候也是普通的职工宿舍,后来说儿子朋友都要来,还有两个女人两个孩子,胡成觉得不方便,就给了郑爷爷一个独门小院子,没有二层,就是个普通平房,只是有个围墙围了独立院子,也方便女人孩子住。

住进来之后,刘国农就不高兴了,说胡成是“官倒”,所谓“官倒”也是“倒爷”一种,就是把国有资源输出到体制之外。

胡成以前不和刘国农一般见识,那次之后就开始拍着桌子对骂:“嘴巴放干净一点!!那破院子在工厂最边上,破得稀巴烂,一到夏天蚊子多得要死,冬天还冷得要死,请你去住你住?”

刘国农瞪眼:“那也是厂里的东西!是厂里的房子,就不应该给外面人住!”

当过兵的脏话都多,胡成没忍住就开始飙脏话:“妈个逼巴子的!我住工人宿舍,就算那破院子是给我住的,我让出来给他们的行了吧?你全家住二层小楼你逼逼啥子?嫌住得不舒服你去给我住哪个破平方?还有我全家都在老家,你全家都在厂里,你儿子媳妇孙子哪个在厂里工作??你逼逼完了??”

刘国农脸一唬,不吭声了,之后还去过郑海洋家的那个小院子,当时男人都不在,只有陈灵灵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

刘国农站在院门口,手背在身后,一副大领导来巡视的样子,抬眼扫了一眼院子,对陈灵灵道:“你们这样不对,毕竟工厂是国家的,院子也是国家的。”

陈灵灵拿个小板凳坐在房门口,冷笑:“喲,厂外面大红转头围墙上不写着‘工人是工厂的主人’么?”

一句话噎得刘国农脸都青了。

后来刘国农时不时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还都是男人不在只有女人带着孩子的白天。其实那时候韩治军和郑平已经想着搬出去了,一方面觉得女人孩子会不方便,毕竟厂里还是男职工多,另外一方面也考虑郑爷爷在厂里不好做人。

但是搬走总要个过渡期,刘国农总是时不时跑来,对女人们来说着实不方便,郑爷爷就去和胡成讲,解释孩子们快要搬走了稍微通融一段时间,胡成就去和刘国农说,结果一说刘国农去得更勤快,像是天天催着他们赶紧搬走一样。

郑平和韩治军火了,也没去介绍班,两人衬衫一脱,横刀阔马院子里一坐,捞着袖子拿石头磨刀,磨得霍霍直响;刘国农站在院子门口一看,看两个大男人坐在树荫底下磨刀,吓得当时腿一抖就赶紧退了一步。

男人们这段时间晒得一脸小麦色,外加磨刀流了一脸汗,拿着刀起身冷脸一转头,那绝对一副“凶神恶煞”样,郑平握着刀柄朝门口一转,一挑眉喝道:“干嘛?!”

吓得刘国农脚下一个趔趄,一头冷汗撒丫子跑了。

韩治军把手里的刀朝水盆里冷冷一扔,溅了一脚的水花,拿布擦擦手,跟这种人就不用讲理,郑爷爷胡成这样明理的人都和他讲不来理,可见这人平日的做派有多自我多自私。

想要他们搬走不能和他们这些大老爷们儿说?趁着男人都不在的时候跑来院子为难女人是个什么恶心的做派?韩治军和郑平想想都觉得难以忍受,磨个刀吓吓他都算轻的。

程宝丽从屋里出来,怀里抱着韩一小宝宝,哈哈哈哈大笑:“吓死你个大坏蛋。”

韩一在怀里扭:“大坏蛋大坏蛋!”

可有些人的人品总能差到超乎想象,刘国农自己不来了,却让他那个大胖孙子刘伟过来捣乱,小孩子才五岁,对这个世界半懂半懵,不怕生胆子大对什么都好奇,直接就晃进他们这个小院子,探着脑袋东看西看。

郑海洋所有感,跑出去,警惕看着他:“你干嘛?”他当然认识这大胖小子,不就是刘国农的那个小孙子么。

大胖小子尖着嗓子呼喊一声跑了出去,可没多久又跑了回来,陈灵灵讨厌刘国农,对着小胖子也喜欢不起来,但做大人的总不至于和小孩子计较什么,于是拿糖拿健力宝给他,把他当成普通孩子。

一转头,小胖子抱着东西兴奋地跑了。

没几天,郑海洋就发现这小胖子手脚有些不干净,他偷偷拿了树荫底下桌子上的几个水果,还拿走了厨房门口水缸边上他随手放的“不倒翁”。

郑海洋发现之后可没把这种事儿当成小问题,在他看来小孩子手脚不干净,年纪小不懂事拿了两次没被发现胆子会越来越大,一开始拿水果拿糖果,后来就什么都敢拿了,做出的事情可能比成年人还要过分。

他把事情告诉陈灵灵,陈灵灵冷着脸就把院子门合上了,因为没门锁,就搬几把椅子把门顶着。

开始两天相安无事,郑海洋也心想小胖子应该不会来了。

可有一天下午五六点多,太阳落山之后,陈灵灵把韩一抱进院子里的大水盆里洗澡,转头进房间拿东西。

一块石头突然从院子外头飞了进来,无巧不巧就朝着水盆里韩一的脑袋上砸去,坐在水盆边小板凳上的郑海洋看到了,连忙去抱盆子里还在玩水的韩一,却因为力气不够只抱住了孩子,结果那一石头将将好落在郑海洋发际线上。

脑袋成功被开了瓢,见红了。

院子里小宝宝受了惊哇哇大哭,郑海洋一手抓着孩子一手捂着流血的脑袋,心里无语地宽面条泪——血流成河是什么意思,他终于真切感受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郑海洋【昂首挺胸】:我为剧情立过功,我为韩一流过血!!

兔子【挖鼻】:流再多,你还是受。

郑海洋:……

第19章做人别太过分,早晚遭报应的

郑海洋脑袋开瓢,血止不住流了一路,工厂后门地上都是郑海洋的血,送去医院缝了两针,伤口不大不小豁开一道口子,刚好在额头斜右上方发际线的位子,那一块的头发被剃干净了,缝针之后盖了块白纱布。

按照郑海洋的说法,当时墙头上突然窜出块石头,是朝着韩一奔过去的,他拉不住孩子挡了一下,那石头就砸他头上了。

程宝丽气的两只手都在颤,几个大人都纳闷,到底是什么人朝他们院子里头扔石头?因为当时院门关着,所以也没瞧见外面扔石头的是什么人。

陈灵灵当时根本没想到刘伟那个小胖子身上,毕竟是个孩子,她也不会心里阴暗去怀疑到一个孩子身上。

可偏偏,扔石头的就是刘伟这个小胖子。

小胖子当时是带着几个小跟班跑来厂旮旯的这个小院子的,他作为厂书记的孙子理所当然是这群孩子里的头头,其他几个孩子基本都是厂职工家里的小孩儿;小胖子最近老带着几个人往这里跑,可院子门关着他进不去,这么关着大门已经好几天了,小胖子心里略不爽。

其他几个孩子是听说这个院子里有好吃好玩儿的才来的,结果一看院子门儿关着进不去就起了一阵哄,转头正要走的时候,小胖子气鼓鼓地拿起地上一块石头,朝着墙里头扔了进去。

两秒之后,院子里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不好,砸到人了!

墙下的小胖子和几个男孩儿赶紧朝回跑,也不管墙那头是不是砸到了人,有懂事的孩子对小胖子道:“刘伟,你得去看看,说不定是砸到人了,砸到人要道歉的。”

小胖子的下巴一昂,气鼓鼓道:“道歉你个大头鬼!我为什么要道歉?我又不是专门朝谁身上砸的,石头落谁身上算谁倒霉!他自己运气不好还怪我么?”一点都不当回事、半点是非观念都没有,就这么回家去了。

可事情闹得还不小,程宝丽她们抱着孩子去医院的时候刚刚好是厂里的下班时间,门口职工人来人往,小孩子被石头砸了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这么一传,当时在场的有几个小崽子就没兜住事儿,把前因后果都说了,说是书记家的小胖子扔的石头。

普通职工哪里敢惹书记,可偏偏大家都不待见刘国农这人,有人私下里偷偷把话传到了程宝丽他们院子里。

小孩儿被砸随便换了哪个家长心里都不舒服,家家户户现在都只有一个孩子,都宝贝,程宝丽郑平心疼儿子,而刘国农他们家也心疼孙子。

本来这事儿小胖子做得不对,如果诚心实意道歉,程宝丽他们也没办法计较什么,毕竟也就五六岁的孩子,大人不好和孩子计较什么,道过歉就算了。

可偏偏刘国农家里护犊子护得紧,两家还没对上面,刘小胖儿的妈妈说话就特别难听:“我儿子扔石头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扔谁都扔不到,怎么就刚刚好扔他们家儿子头上去了?自己不看好儿子,还怪我儿子头上了?再说,那院子谁让他们去住的?早不就让他们搬走么?现在被砸了倒怪起我们家来了?谁家儿子不是儿子?他儿子被砸了难不成要我儿子去给他们家儿子磕头赔罪啊?呸!想都别想!”

刘小胖在工厂里就是孩子王,作威作福习惯了,平时欺负了不少小孩儿,很多孩子都怕他,偏偏因为是书记的孙子,大家基本都选择忍了,刘家压根就没把郑海洋被砸这事儿放在心上,就算听说孩子脑袋上缝了两针也压根不放心上,反正不是自己家的孩子。

刘家该干嘛干嘛,第二天刘小胖的妈妈骑着自行车从厂后门出来去买菜,跟没事儿人一样,却没想,程宝丽从后面冲过来,把将人从自行车上拦下来。

两个女人基本在工厂没打过照面,刘小胖妈妈不屑在大食堂吃饭,程宝丽又时常在外面跑,这第一次见面,两个女人都掐上了。

程宝丽昨天听人说了刘小胖妈的那些话,气得一晚上都没睡好,一想到当时宝贝儿子满头是血她心里就发颤,不管怎么样她这个当妈的都得替他们家洋洋要个说法!!

刘小胖妈从车上下来,一声“哎呦”跟喊号子一样响亮,她扶着自行车转头瞪眼看程宝丽,大声喊道:“你有病啊,你要摔死我啊!?哪个车间的啊?”

程宝丽刚刚就没用力,此刻看到女人这副嘴脸心里冷笑,她想人善真是被人欺,程宝丽一叉腰,也不客气了,她在老家窝囊了二十多年,难不成来了省城还被人欺负成这样?她用比刘小胖妈妈还要尖锐的嗓音,道:“吵什么?你和我吵?我还没和你吵呢?你儿子朝我们院子里扔砖头,把我儿子的脑袋砸成那样,缝了两针!你们家都每个人过来道歉的?有你这么当妈的?”

刘小胖妈一愣,上下打量程宝丽,一脸无所谓,一脚又重新瞪在了自行车脚蹬子上,好像随时准备骑走一样,她道:“哦,你就是那个姓郑人家的媳妇吧?有什么大不了的?小孩子胡闹罢了,亏你个大人也好意思和小孩子计较。”

程宝丽一手放在龙头把子上,扬眉:“行啊,你说小孩子胡闹?那把你家小胖子带过来,我让我儿子也扔个石头砸个脑袋!这事儿就算完了!”

刘小胖妈一听就破口大骂:“呸,你以为你谁啊?谁让你住那个破院子的?我告你听我儿子就喜欢扔砖头怎么了!!他天天在大院儿里扔砖头,没砸到别人家孩子怎么就砸到你们家孩子了?是你儿子有问题!!还怪我?走开走开,我去买菜了。”

程宝丽哪儿能让她就这么走了,今天这事儿没完了!她已经忍了很久了,本来昨天晚上就应该解决,要不是怕郑爷爷以后在厂里不好做人,她昨天就和郑平一起冲刘国农他们家去了。

一时间程宝丽和刘小胖她妈掐上了,刘小胖妈的话真是越说越难听,程宝丽在厂门口才不会和她这么吵,围观的人多了一些之后,程宝丽直接对着看热闹的人把前因后果说了,一说完周围的人纷纷指指点点,程宝丽话锋一转,装着一种略憋屈的口气,道:“你也不能因为是书记的儿媳妇孙子就欺负我们吧。”

一句话,噎得刘小胖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围观的人更是一脸愤愤样,书记家的欺负普通工人,似乎引起了某些共鸣。

后来胡成过来,把刘小胖妈和程宝丽一起喊去了工厂的会议室,又把两家人都叫了过去,他的本意是让刘家小胖子给郑海洋道歉赔礼,本来事情就是他做的不对,结果刘小胖一过去就大声嘶喊,“你们人多欺负我!我才不给他道歉呢!”

刘国农心疼孙子,又拿出他书记的架子来,手一背,说出的话竟然和他儿媳妇说的一样,“本来么,早点搬出那个院子,砸也砸不到你们。”

小胖子在后面喊:“活该!都是你活该!”

郑海洋内里一个成年人,不和小孩子计较,但这家人死不认账还推卸责任的态度实在是太可气了,他抬头朝他爹妈看过去,又看了看跟过来的韩治军,不知怎么的,他总觉得他们脸上有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似乎这事儿已经解决了。

刘国农又道:“不过,石头既然砸了人,医药费,我给你们报,但你们还是早点搬走吧,回头再砸了,医药费我就不给你们报了。”

胡成在旁边眯着眼睛,幽幽道:“老刘,做人别太过分,早晚遭报应的。”

小孩子有时候是非常有眼力见见识的,小胖子知道他爷爷已经帮他摆平了,得瑟得在旁边转圈,朝郑海洋做鬼脸,动着嘴巴无声道“活该,活该,活该。”

程宝丽脸上流露出一个笃定的冷笑,伸手牵住儿子,而就在这个时候,厂长办公室的一个小秘书跑了过来,大声道:“胡厂长,刘书记,粮食局来人了!粮食局来人了!”

郑平转头朝门口看了一眼,缓缓道:“刚刚说什么来着?‘做人别太过分,早晚遭报应的’。”目光幽幽转向刘国农。

他们油厂可是粮食局的直隶下属单位,粮食局怎么会一个通知都没有就过来了?刘国农一大早吓了一跳,赶忙和胡成一前一后朝外面跑,这个时候哪有空管他们家小胖子啊。

粮食局当然会来人,韩治军郑平如今在省城这片把能接触的厂领导都接触过了,借着“一洋介绍班”的光,面子可还不小,他们签的头十单合同里有一家是个棉纺厂,棉纺厂是个下面的乡镇工厂,负责人和粮食局的局长是表兄弟两个。

人一个电话去粮食局反应油厂书记的作风问题,粮食局那边立刻就派了人下来检查了,书记是党委书记,作风问题,当然是不容小觑的问题。

刘国农平日里在厂里横着走,刘家小胖子又在职工大院儿里作威作福,他们刘家又向来趾高气扬,得罪了多少人可想而知,就今天早上一堆人还围观了刘小胖妈的作威作福呢!这一次,搞不好就是一众人一起推他这堵“墙”。

韩治军和郑平他们就这么回院子去了,陈灵灵拿两个煤炉炖汤给郑海洋补补身子,一锅“红豆汤”一锅‘骨头汤’,炖得满院子都香喷喷的,炖得屋子里的韩一口水直流。

韩一现在十分黏郑海洋,就好像知道那一砖头本来砸得应该是他一样,韩一靠着郑海洋,郑海洋抬手圈着他,心里嘀咕道:“少年,这么下去,我预感未来还要帮你挡刀子啊。”

程宝丽坐在床边,捅捅陈灵灵:“你说,粮食局的人来真的有用?”

陈灵灵:“那当然了,这事儿他们要道歉,孩子也没大事儿,你要愿意原谅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过去了。他们偏偏这副嘴脸,你还能和刘小胖妈打架撕脸不成?粮食局的人来了,刘国农那边只会跌得更惨,丢了饭碗不说,他一个书记,搞不好还要受处分的!”

程宝丽脑子里灵光一片,突然抓住了什么,原来有些事情是可以这样解决的,四两拨千斤,不靠吵架打架,靠脑子!

第20章娘,你的表演不够真实,有点浮夸,不过剩在语句到位,满分十分给你勉强打99999999分

刘国农这次可摔得不轻,粮食局的人下来检查就是冲着书记的作风问题来的,来了之后不找厂长不找书记,先是找了职工代表;职工代表这种身份早些年还有些用,现在已经没什么实权了,像他们这种国有工厂一般也就是上头来人检查的时候跟在领导后面接待接待,平时也就是普通工人。

但粮食局的人一来就找职工代表,说是想听听他们对厂长和书记的看法,私下里把他们叫了过去。

早上刘小胖妈在厂门口那副嘶喊的模样还尤在众人脑海里晃悠,到了这个时候,是绝对不会有人帮刘国农说话的,一开始职工代表还有些顾虑,但粮食局的人拍桌子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几个职工代表就把最近发生的事情说了,最后一股脑把刘家在厂院里作威作福的事情全都说了。

粮食局的人一从办公室里出来,就把刘国农喊走谈话了,刘国农走的时候一脸阴郁,刘小胖躲在人群后面喊了两声“爷爷”,刘国农也不知道有没有听到。

刘小胖回到家就哭,扯着嗓子嚎,刘小胖爸爸拿个皮带死命抽儿子:“让你扔石头!扔石头!出事了吧!?”

刘小胖妈护着儿子,也嚎嗓子:“你打儿子干什么?儿子有什么错?不是你老刘家的种啊?你打死了怎么办?”

“你还护他?”刘小胖爸一把推开刘小胖妈,那皮带指着他道:“还有你!你早上在厂门口嚎什么嗓子?和人吵什么架?”

“我有错?是啊,都是我们娘两的错!你打死我们啊!打死我们好了!”刘小胖妈坐在地上开始哭:“我这都是为了谁啊为了谁啊?!”

刘小胖爸扔了皮带,坐在椅子上抽烟,连抽了好几根,刘小胖妈哭了一会儿又干嚎了一会儿不嚎了,她抹抹脸道:“肯定是那破院子里姓郑的娘们干的好事!”说完拍拍屁股就站了起来,转身朝外面冲。

刘小胖爸嫌恶的看了一眼,坐在椅子上继续阴沉地抽烟,刘小胖从里屋跑出来,看看他爸又看看他妈,转头跟着跑了出去。

郑平和韩治军两个男人去了介绍班,程宝丽没跟着去,待在家看看孩子,和陈灵灵一起整理整理东西,他们打算最近看看房子就早点搬走了。

程宝丽和陈灵灵正把冬天不穿的衣服塞进箱子里,突然的,就听到“嘭”的一声。

程宝丽和陈灵灵吓了一跳,跑出去一看,小院儿门被砖头给砸开了,落了一地的碎石头,刘小胖妈一脸凶神恶煞站在门口看着她们两个,就跟跑过来索命一样,后面刘小胖也跟着跑了进来。

陈灵灵和程宝丽对视一眼,现在总算知道这小胖子扔石头的习惯哪里来的了,敢情是遗传他妈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