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朝廷中,都有将军或者战神,而三届的官方代表也不例外,“天界战神”二郎神。
一个被遗忘的“人”,一个听调不听宣,一个想发挥能力,无处使的“人”。
做为一个“天界战神”,其实二朗神与孙悟空的相似之处非常多。
第一,孙悟空是肉身成佛,二郎神是肉身成圣。
第二,孙悟空与二朗神都可以七十二变。
第三,都变化之后去偷东西。
如果把《封神演义》与《西游记》拿出来做对比,会发现更多的相似之处。《封神演义》成书的时间还有争议,说不清是孙悟空的形象参考了二朗神,还是二朗神的形象参考了孙悟空。
做为一个天庭的“战神”,玉帝的外甥。二朗神只在灌江口有一做小庙,一亩三分地,还有帐下的一千二百草头神,游离于世外,不能建功立业,甚至被遗忘,不是菩萨举建,也许二朗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混的非常糟糕,这是怎么回事?
当孙悟空在下界与天庭对着干时,玉帝手下无人,收拾不了惨局。菩萨推荐了二朗神,二朗神也在灌江口待得太久。这点从原文“真君大喜道”就可以看出。
二郎神在接玉帝旨意时,犯下了第一个错误。也许是待得太久,不知人事。在接到旨意时,二朗神说了这样的话“天使请回,吾当就去拔刀相助也。鬼王回奏不题”。这句话一出,就注定了两个结果。
第一,二朗神此去,必要与孙悟空打个输赢。
第二,注定玉帝只会赏,不会升。
第一点,原文中,二朗神带着梅山六兄弟和自己帐下所有的人都去了,如果不打个输赢,何必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第二点,既然二朗神想在体质内发展。那怎么能说拔刀相助?这分明是不给玉帝面子。拔刀相助形容见义勇为,打抱不平。这分明是你玉帝解决不了孙悟空,我是来帮助你的。玉帝是派下使者传来的旨意,二朗神应该是听旨或者接旨,听调动,听安排,平孙悟空是上面的意思,而不是玉帝请你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