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事态发展到那种程度,甚至,只要接近那种程度,则人类文明,建立在社会化分工合作基础上的人与人之关系的总和,就将土崩瓦解,而掌控全世界的“那个人”,为追寻永生,或者其他任何目标,
都将一手毁灭整个人类社会。
与作品中的情节相比,现实,也许还会更恐怖:
稍加思考,便不难发发现,终产者并没有什么动机、理由,建造巨大的飞船将所有“垃圾人口”迁出盖亚,
毕竟这也是一项耗费甚巨,且并不具备现实可行性的工作。
反而是将所有的“垃圾人口”,视为资源,扔进“终产机”的原料入口,才是更贴近现实,也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推测。
不论如何,当年,初次阅读《终产者》这本书时,方然就是这样的感觉。
他也不禁在担心,人类文明,是否真的会像书中所描绘的那样,在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轨道上一气狂奔,
直到坠入文明消亡的无尽深渊。
世易时移,曾经的诸多预测,有一些在今天已被验证,但也有一些,譬如《终产者》里的前景,最终并未在盖亚表面成为现实。
人类,是怎样选择了某一条道路,而没有堕入更险恶、更黑暗的绝境,作为亲历者,挟裹在文明前进的洪流中,那时的自己还不觉得怎样,现在尘埃落定,甚至于,一切已成久远往事,方然才在回忆时心生感慨,
甚至有些后怕。
他有一点不敢想象,倘若在管理员的内战中,最终胜出的,不是自己,而是肯*汤普森,甚或是尤洛浦大区的管理员之类家伙,人类文明又会怎样。
不,如果是那种情况,今天也根本不会有什么人类文明还存在,
充其量只有充斥生化仿真人,看似一切正常,实则恍若鬼蜮的死寂之世界。
但真的需要惧怕吗,还是说,人类文明走过的路,曾经历的一切,背后,完全是颠扑不破的客观规律在发挥作用,是从蒙昧时代走向未来的必经之途。
他说不好,同样的,艾米丽*安生也是这样的看法:
“历史毕竟没有假如。
谁也没有这样的能力,更没有动机,让人类文明退回到久远过去,再走一遍曾经的路,不是吗?
不过我倒是有一些设想,如果说,在我们头顶的星空,”
当天晚间,在游轮的露天餐厅吃饭、观光,艾米丽又和方然谈起这话题,他若有所思的仰望天际,虽然在周围灯光的漫射下,并看不见银河,
“真的存在无数能够诞生生命,继而,诞生智慧生物、乃至文明的恒星系,那么这些文明,是否也会和人类文明一样,走过从蒙昧时代到星辰大海的路,他们的发展轨迹,是大致仿佛,还是会截然不同呢?
历史无法重演,但,观察盖亚之外的文明,或许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只不过这种观测,现在看来,还没有一点实现的希望,直到今天,我们的文明仍孑然一身,在浩瀚无垠、却极其荒芜的宇宙空间里飘荡。”
“盖亚之外的文明……
我觉得,‘他们’必定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