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不解,也不愿多想,打了个哈欠说道:“不就是金项圈吗?打了就是。什么‘金’呀玉的,倒把我听糊涂了。好妹妹陪额娘坐坐,我先睡一会儿去。”说着,人已出了门往自己房里去了。
薛姨妈此刻也顾不上薛蟠,转过脸来拉着宝钗急问道:“方才说的什么‘金’配玉,还非是和尚送的?”
宝钗平静地回答道:“我正想着如何才能既不用直接答应姨妈,又能给她吃一颗定心丸。恰巧哥哥提醒了我,额娘说过,姨妈最信佛了,他的宝玉不就是口衔玉生吗?至于扯出和尚来,佛家讲究的不正是‘缘份’二字。”
宝钗话一说完,薛姨妈已笑得合不拢嘴了,连连赞道:“好主意!你姨妈能讨了你去作媳妇,真是她三生修来的福份了!”
宝钗虽有些得意,但听薛姨妈如此毫无顾忌地说话,仍然有些羞红了脸,别过脸去嗔怪道:“娘说的什么话呀!不跟你说了。”说罢,夺了手跑开了去。
再说那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好借此机会上京一游。因此早早地打点好了行装细软,以及馈赠亲友的各色土物人情等物,只待三月初一起身。
不想临走前两日却发生了一起人命官司,逼得母舅王子腾不得不提前唤其母子三人进京。
原来金陵城外,有一处寺庙叫蟠香寺,只有一个老师太带了几个小姑子在此避世而居。其中有一个带发修行的女尼,名唤妙玉,生得出尘脱俗,言行举止更与常人不同。她单独居住一座偏院,另有两个老婆子,一个小丫头服侍。平素除了抄经诵佛,便只独自一人吟诗作画,偶然兴之所致,也携了婆子丫环,随那老师太进城走走。
这一日,妙玉领了小丫环明月,与那老师太一起坐车往金陵城里而来。到了一处热闹所在,师太命车停在路边等着,自己则往路边的商铺走去。这家店铺的老板是个信佛之人,其老母七老八十了,仍然坚持每月的初一十五必上庙里吃素烧香。老板一见师太,忙请了进去奉茶。里面说些什么,暂且不提,且说车上的妙玉坐了一会儿,甚为无聊,便掀起帘子一角悄悄观看街上的繁华景象。
顺着人群看去,却见不远处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正低埋着脸,跪坐于路边小声啜泣。旁边另有一个凶神恶煞的中年男子,嘴里不干不净地说着什么,时不时抬脚便往女孩的身上踢打。旁边围观之人虽不忍心,但碍于那人的无赖行径,也只敢小声议论,摇着头便走开了。
妙玉见了,莫明感觉一阵心酸,忙对身边的明月说道:“你下去看看,究竟为何踢打那个女孩子?若是因为银子,你把这些钱给了他即是。”说着,从怀里取了一个刺绣精美的钱袋出来,并不打开察看,抬手便递与了小丫头。
明月也看见了方才那一幕,此刻应了忙准备下车。
世上之事,原也没有这么巧的,早不到,晚不到,偏偏那呆霸王薛蟠此刻也正好逛荡到了这里。薛蟠领了一帮豪奴吆三喝四地正往这边走来,听得这里有人骂街,便也停下来好奇地驻足观望。
中年男子见有富家公子感兴趣,也顾不得骂那女孩子了,奴颜卑膝地凑过来谄笑道:“这位爷,把我闺女买了去吧,别看她现在只有十一岁,再过上一年两年,准定是个美人胚子。”
薛蟠挤了挤眼睛,坏笑着问道:“小美人?抬起脸来让大爷瞅瞅。”
旁边的奴才们也大肆哄笑起来,一个劲儿喊着:“让我们爷瞅瞅呀!真是美人,跟了爷以后可就想不完的福了!”
中年男子听了,忙不迭地一把拎起女孩来,将她推到了薛蟠的跟前,点头哈腰地笑道:“准保是个鲜嫩的丫头,大爷。”
女孩的长发已经有一缕被揪落了下来,此刻拂在她的脸上,只见滴滴泪珠不停地往下落着。薛蟠有些不耐烦地啐道:“晦气得很!爷还没怎么招你呢,哭什么哭!”说着,大手一抬,女孩子的脸完全映入了眼中。
白净清秀的容貌,眉心天然一颗胭脂痣,非十分美丽但也有她八分动人之处。此时眼睫处滚落下一滴泪珠,正好顺着脸颊流入了薛蟋手心。
薛蟠呆呆地看着此女,竟忘了自己所为何事。
“你既要卖了她,说个价钱吧,我家小姐要她。”明月正好走近了人群,她毫不客气地冲着那中年男子嚷道。
谁也没料到明月一个小丫头会在此时出声,众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聚集到她的身上。
题外话:真是好事多磨!还有人要出场呢!呵呵,越来越热闹了哟!有收藏才有动力,有推荐才有灵感。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