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日只是想见一见你,私下的会面中那些虚礼就免了。”胤祉道。
王仁抬头扫了一下对方的面相,点点头,径直坐下了。
回头看了一眼还没来的及坐下的十三弟,胤祉嘴角勾了一下。
胤祥没有在意王仁的失礼,在胤祉的旁边找个位置坐下了。
王仁不说话,胤祥不说话,场面有些冷。
胤祉想了想才问道:“刚才听你的乐声似是初学,以前没有学习过吗?”
胤祥:初学都没这么惨!
说到这里王仁就露出了个苦瓜脸:“近日父亲给我找了个先生,教我古筝。只是我对这种叮叮咚咚的东西实在不行,怎样都找不对音。”
“可惜我也从未学习过乐器,否则还能指导你一番。”胤祉摇头笑道。
“哎?阿哥们不需要学习乐器吗?”王仁震惊了,他还以为所有的读书人都必须将六艺学满呢!
“我们学习四书五经,书、数、礼、御和射。”胤祥摇头:“乐并不是必学的科目。”其中四书五经中的《周易》也只是了解,对数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除此之外还要读经史百家以及帝鉴图说。
“好幸福。”王仁低头讷讷道。
胤祉≈胤祥:……
幸福吗?他们怎么不觉得!
六岁进入上书房学习,寅正(凌晨四点)复习,卯时(凌晨五点到七点)师傅检查功课。
辰时(早上七点到九点),康熙也来检查背书。
中午吃完饭之后不午睡,继续学习。
未时,(十三点到十六点),练习武艺。
申时(十五点到十七点),康熙又来检查功课。
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外面练习射箭,偶尔康熙也会一起来。
剩下的才是自由时间,一年只有五天假!元旦、端阳、中秋、万寿(康熙生日)、自寿(自己生日)才能休息五天!除非出门办事否则都在上书房中混!只有等成年出去分府才解放!!
真觉得幸福的话要不要来陪读啊亲!!
☆、第21章
不知道为什么王仁在说很幸福之后,两位阿哥的神情有些古怪。
王仁便只好岔开话题,道:“洪水的治理已经有了章程是吗?”
三阿哥很高兴王仁能主动提起这个话题,便道:“这多亏你之前的那句‘堵不如疏’,才使我们混乱的思维梳理开来,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句话并非是我自己想出来的。”王仁道:“上古时期,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淹没庄稼,淹没山岭以及房屋土地,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于是尧命鲧治水,鲧治水九年,多次封堵却并没有效果。鲧失败后,大禹接替他继续治水,用疏导的方式治水,大水便退去了。”
“原来如此。”胤祉道:“关于治水,我们总是会联想到前朝治水的范例,然后发现那些所谓的治水案例与这里的情形完全不符,却忘记了上古时期治水的第一位,大禹的治水方式。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也曾在《孟子》与《春秋》中记载,我却只记得‘三过家门而不入’。”
王仁:书籍中记载更多的是大禹因公废私的行为,对他治水的办法确实一笔带过。但是在现代,‘堵不如疏’这句话比‘三过家门而不入’更有名就是了。
在现代做到第一条容易,做到第二条却难上加难。
现代人的面相大多相似,眉眼中皆是名利。
几人又闲谈了一会,胤祉便起身告辞。他不能在这么多人眼皮底下和十三来往过密。毕竟在康熙和其他人眼中,他是一个优秀的皇子,一个从未拉帮结派,和太子之间关系缓和却并不很亲近的独行派。
胤祉离开时嘴角带笑,因为四阿哥胤禛和太子走的近,和大阿哥却没有什么交流,且平时说话也有些偏帮太子,让他以为胤禛和胤祥是太子那边的。现在看来却不是这样。
既如此,那么太子真正的党羽势力比他想象中的要小很多。最近风波平静,适合休养生息。也许可以和胤禛与胤祥的关系稍微近一些,自然也包括刚才的那位王仁。他并非是精通诗书的天才,却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庸人。更何况他的父亲还是那位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交好并无坏处。
此时的‘算命达人’王仁并没有发现,因为他无意中提出的一句话改变了胤祉未来的立场,以及他最终的结局。
身为一个算卦先生,最忌讳的大概就是入红尘,尤其是牵扯进入皇家。
牵扯的深了,便会永远都脱不开身,注定一生被捆绑在皇家的那艘船上。
王仁在算命上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天才,但在算命时却不很顾忌这些规矩。毕竟在现代就算是算命问卦,也不会遇上那些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世界格局的真正的贵人。因此在这方面王仁的师父也并未多提点他。
一句‘因酒而沾色,因色而惹大劫’这句话也很糟糕的没有被王仁记在心上。
他的未来可以预见了。
三阿哥离开后这个房间就又剩下了胤祥和王仁。
王仁疑惑的问道:“十三阿哥。”
“无外人时喊我十三。”胤祥说道:“你喊我阿哥我还真听不习惯,你现在没有字,我喊你阿仁好了。”
“好吧,随意。”王仁说道:“三阿哥来究竟是为了什么?真的只是来见我?”
“对你好奇吧。”胤祥说道:“外面都流传王子腾的儿子不学无术,因此听到是你提出了‘堵不如疏’的时候他根本就不相信。”
王仁:“以这里的有才华的评判标准来说,我的确不学无术。”
胤祥:??
“背不全《论语》,读不通《孟子》,看不懂《大学》,弹不好琴,没骑过马,写不好字。”王仁低声道。
胤祥:……
听起来的确很糟糕。
“写不好字?你的书法很糟糕吗?”胤祥问道。
王仁在袖子里摸了摸,掏出一张褶皱的宣纸,递给了胤祥。即使是在船上,那位王子腾大人对他的教学监督都没有放松,更何况这次王子腾给他找的职位可是文书一类,帮忙记事的。
胤祥嫌弃的将那张纸展开,等看见里面的字后,他险些将宣纸扔掉。
他三岁时候的字才会写成这样好么!因为小孩子的手软弱无力,写不出风骨。
宣纸上的字横不平,竖不直,歪歪扭扭,不仅如此还到处都是墨水点。
“你有认真写?”真·只会遛鸟·纨绔写字都没这么糟糕。
“这是最好的一张。”王仁点头认真道。
将这‘最好的一张’攒巴攒巴扔进了废纸篓,胤祥站起身从旁边的书桌上拿出一本书来,然后翻出一卷宣纸、笔和墨水道:“这几日你就在这里好好练习毛笔字,只要手指能动,就每日练习不可荒废。”
王仁:比我那便宜爹都严!
“为什么!”他好不容易从可怕的学习中解放的!
“为了你那惨不忍睹的字勉强可以入眼。”胤祥道。
王仁:……
不知道练习了几天的字,感觉时间过的超级慢,终于等到胤祥评价他的字勉强端正的时候,这艘主船也已经和康熙的小船汇合了。
康熙的脸色超级难看,看来是见到了黄河附近被淹没的农田,而自己花费的百万雪花银却一点成效也没有。不仅如此,他感觉这批银两并没有有效的利用,有人贪污了至少一部分的赈灾银子。
上船后,几位阿哥带着自己的随从人员上前与康熙见礼。王仁自然也在此列,这是他第二次见到康熙。却因为必须低头行礼而没有看到康熙的正脸。
进船舱休息时,胤祉便将之前和胤祥讨论出的治水方案告诉了康熙,康熙的脸色顿时晴朗起来,连连夸赞了几声好。
胤祉低头含笑,道:“是十三弟最先想到的办法,和儿臣讨论,才得出的这些许办法。”
康熙也借此将胤祥叫到跟前,上下打量了一番,虽没有出言夸赞但眼中满是欣慰。
胤祉抿了一下嘴角,道:“那‘堵不如疏’的法子却是十三弟身边的人提出来的。”
“哦?”听到是十三身边的人,康熙顿时就想起了现在的阿哥身边都是些大臣的儿子,如今朝堂上多次更换官员,他也很希望能找几名有才干的年轻人,培养未来能辅佐太子的人。
只是在将那个王仁喊到面前后,康熙打量了对方的长相,总觉的很面熟,在哪里见过?
“那是老臣的儿子,犬子顽劣,让陛下和三阿哥、十三阿哥见笑了。”王子滕这个时候冒了出来,低头拱手道。
但他心中究竟是真的气愤儿子顽劣还是心中暗喜,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第22章
王子腾的儿子?
康熙想了想点头,他曾经多次去贾家和王家居住,若是在那个时候见过王仁一面也不奇怪。因此并没有多问。
幸运的是康熙那时候去算命中陪同的是太子,四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以及其他人,而如今在这里的只有十三阿哥以及一直跟在康熙身边的一位老太监。许是因为王子腾或者十三阿哥的关系,也或许是老太监他也没有想起来。关于王仁曾经在街头摆摊算命的事情,并没有被人提起。
康熙对于眼前这位看起来人模狗样的王仁还算是满意,说了几句夸奖的话后便专心于这次的洪水中,取纳了三阿哥和十三阿哥的建议,挖河道,将洪水引入海中。
因为康熙等人的回归,王仁再次回到王子腾的跟前离开主船回到了第二艘船,继续练字……
就不能放过我一天吗?船摇摇晃晃的也练不好不是!
虽然没有停止对王仁练字的监督,但是因为王仁的字体看起来好很多说明他没有懈怠练字,再者刚刚王仁在皇帝和百官面前露了一次大脸,让王子腾觉得面上有光,也刷新了大家对王子腾后继无人的认知,让王子腾心情很好,因此练字方面稍微放松了些,没有之前逼得那么紧。
康熙这次南下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船上度过的,相当的无趣。一直在到达了扬州后船才靠岸。
扬州的水灾比起之前看过的黄河要好的多,只部分农田被淹没,因为之前的那一路治水,导致这边的洪水后继无力,因此康熙到的时候洪水已经结束,正是官员整顿的时候。
康熙带着一群阿哥们下了船,王仁像是之前那样跟随在十三阿哥身后。因为曾被康熙当面夸奖让他在众位世家子弟中出了风头,很多世家子弟都对他很好奇。这些人的打量目光中有好奇的,疑惑的,也有鄙视的,嫉妒的,不一而足。
而王仁将这些目光全部屏蔽,只跟在十三身后听康熙大声斥责眼前跪下一片瑟瑟发抖的官员们。
尤其是那些治水的官员,被斥责‘不如十三岁少年’后,王仁觉得看着他的目光更多了。
康熙一通斥责后,便将这些官员贬黜的贬黜,罚俸的罚俸。王仁听到几个官员甚至被拖走下了大狱,而那被拖走的几名官员却连求饶声都不敢发出,腿脚酸软的被拖走了。
十多载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红袍加身又如何,进了牢狱后身家性命皆不保。
这是王仁第一次直面衰落的开始。
等贾家和王家败落了,差不多也是这样的状况吧。
康熙发完了一通火,又下旨减免了当地百姓的税务,这才肯去行馆下榻。因康熙来之前提起,一应物什都在京城备好,绝不从当地取用。因此王仁看到了不少人背着米粮和生活用具来到行馆。
皇太后被安排在院落最深处,而皇子们则在侧边的院落,离皇太后的住所间隔着皇帝的下榻处,因此可以带上自己的随从过去住,不必忌讳太多。而胤祥所安排的随从自然就是王仁。
“你确定只安排我一个?”待过来的人们将一应用具准备完毕退出后,王仁这样问道。
胤祥拿出了一本书道:“带着那些不熟悉的随从很碍眼,阿哥身边又不能一个人没有,选你最合适。”
“我不会伺候你穿衣服。”王仁道。
“我自己会穿。”胤祥说道,指了指王仁的桌子下面:“纸笔墨水都带来了,练字。”
“饶我一天行不行。”
“不行。”胤祥果断摇头:“做事当有始有终,尤其是练字,需要持之以恒。一日不练便会生疏。”
王仁哼唧了几声,拿出纸笔。
“这几日你都要住外屋,有火炭盆备着。若真是嫌冷,自己搬着竹榻来内屋睡也可。莫要吵我就行。”胤祥说道。
“那……我和你一个被窝里睡行么?”王仁嘴角一勾说道。
什么叫做找死,这就是找死。堂堂十三阿哥也敢调戏?!
“不,太挤。”胤祥眼睛都没有离开书本,开口道。
切,直男。
王仁将墨水磨开,开始练字。
胤祥拿开书本,眼睛在王仁身上来回打量,最终目光落回书本上,继续看书。
刚刚那句话应该只是普通的玩笑吧。四哥也有一个不拘小节的世家子弟做好友,胤祥也知道他们之间会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只是刚刚那句话确实有点暧昧,就算是一起睡,该说的难道不是‘抵足而眠’吗?突然想起太子曾经养过娈童的胤祥将脑子里不合适的想法丢了出去,继续看书。
天色渐晚,胤祥将书本收了起来,说道:“睡吧。”
王仁立即放下了笔,看着纸张上已经很端正的毛笔字点点头,很满意。
“笔法规范,却缺少气势和风骨。”胤祥走过来看了看,评价道。
王仁:他这已经是可以参加现代青少年毛笔比赛的程度了!
“多练练吧。”胤祥道:“多学学董其昌的字体,父皇喜欢。”说着将一本字帖翻出来递给了王仁。
王仁:南巡而已你带了多少本书?!
翻开了字帖,小而略显秀气的字迹印在纸上。
我去啊!有些潦草到不认识!
“要做到这个地步吗?”王仁讷讷道。
“不,形似即可。”胤祥道。
王仁:那也很难!
话说他为什么因为康熙的喜好来学习这种字体啊!
王仁低头摸索了一下那堆书,翻出一个字帖看了看,道:“我更喜欢颜体!”写着更简单!
胤祥看了一下那本字帖,道:“可以。”
那本字帖是他自己写的,他的字就接近于颜体的风格。
王仁高兴的将其他的字帖塞回书抽屉里,抱着那本字帖亲了一口,然后喜滋滋的放在书桌上,打算明天临摹。
胤祥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他刚刚什么都没看见。
当晚,外面吹起了冷风,将睡在外屋的王仁冻醒了。他迷迷糊糊的起来看着被风吹的碰碰作响的窗户,低头看了一眼快要灭的火盆,拖着竹榻往里屋挪了一下,又挪了一下,最终将竹榻挪进了里屋。里屋比外屋高了整有三个温度差,厚厚的布帘挡住了强风。
王仁打了个哈欠,在里屋靠布帘很近的地方睡下了。
迷迷糊糊中,他感觉似乎有什么人在抚摸着自己,很舒服,但是又很不满足的感觉。那人的手很大,上面覆着薄薄的茧子,那手在他身上抚过,最终划过了小腹,握住了下面。
王仁舒服的都要哼了出来,腰还不停的往前蹭着,然后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很舒服吗?”
那声音勾的王仁身体一颤,出来了……
之后他就看见了一张超级熟悉,睡之前还见到的脸。
猛然睁开眼,天已经大亮。
感觉到下面裤子中的黏腻,王仁此时的想法和心情就是:…………………………
身为王仁的第一次,怎么就卡在这个时间点了呢!
话说白天还调戏他一句,晚上就成了春·梦对象,这就是报应么。
“起来了?”正在穿衣服的胤祥看着王仁道:“我虽说过你可以挪进内屋睡,但我没想到第一晚你就钻了进来。”
王仁:……
兄弟,别一边看着我说话一边提裤子行吗!
因为才刚刚做完的梦,再加上胤祥现在的举动,这种做完一套后起床的即视感是要怎样!
☆、第23章
“怎么了?”王仁的面色实在是古怪,胤祥便开口问道,稍微的关心了一下。
“没……没什么。”王仁紧紧的抓着被子不撒手。
“没事就起床,天已经亮了。”胤祥道:“我们今日要出去走一走,看看扬州的民情。”
“恩。”王仁点头,但是并没有动作。
“既然知道那就快起。”胤祥皱眉,穿好衣服上前几步就要拉王仁的被子,王仁被吓了一跳,整个人又团着进去把自己裹成了毛毛虫,坚决不肯出来。
“出来!”几次拉扯无果胤祥声音中都带着愤怒:“莫要偷懒……”他用上练武的力气将人整个扛了起来,抓住被子的一角再这么一抖,王仁便咕噜噜的滚了出来。趴在地上。
第5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