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红楼之庶子贾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王夫人听贾母用翠袖作伐子,又是将话说到这份儿上,无奈之下,只得最后远远的看了哥儿一眼,便叫丫鬟们搀着回房了。

王夫人回到自己院子里后,越想越伤心。自己辛辛苦苦拼了命生下的哥儿,竟只在宴席上才能远远瞧瞧,连抱都没抱过一下!再这么下去,叫老太太拐带坏了,只怕就算是大了,也是个胳膊肘往外拐的。

翠袖见王夫人脸色不对,竟有些失态,连忙挥手叫丫鬟们都各干各的去,远远的散开。翠袖扶着王夫人慢慢的散心,劝道:“太太这是何苦!要我说,不管哥儿在哪儿养着,他是太太身上掉下来的,这是不能抹杀的。太太前些日子不是还劝我来着吗,怎么如今自己反倒急了。”

王夫人听了这话,脸色更加不好了。哥儿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但是若是贾母做些手脚,不记在自己名下呢?别以为自己不知道,今天史家两位夫人,带来的几个女孩子都是来干嘛的!翠袖这番话无异于火上浇油。

翠袖环顾四周,远远瞧见麝月坐在宝玉房门前的廊子下绣花,便道:“太太不如去瞧瞧宝二爷吧?听说二爷最近大好了呢,如厕吃饭竟是都能自理了。要我说,隔一层的终究差了些,要不怎么一到了太太这里就好些了呢。”

王夫人听翠袖这话,是在暗指贾母对宝玉不上心,心里点头赞同,面上却不好说。只笑道:“就你嘴嘴甜,咱们去瞧瞧宝玉在做什么呢。”

翠袖忙跟着王夫人去宝玉屋子。王夫人见麝月在屋外做活,不悦的皱皱眉头。翠袖瞧见,连忙问麝月道:“你不正经伺候二爷,怎么跑到外面做自己的事情来了?”

麝月忙起身给王夫人见过礼,对翠袖笑笑道:“回姐姐的话,二爷刚刚睡下,我想着有小丫鬟们看着,此时不用这么多人,便出来做做活。这并不是我的东西,二爷最近能自己吃饭了,本是好事。只是还有些手颤,难免会洒些汤汤水水,我便做了这个,想着叫他带着,也方便些。”

王夫人听了这话,心里更加不好受了。宝玉那么好的一个孩子,谁不夸他聪明伶俐?如今竟然吃饭都拿不稳调羹了!走到屋里,只见宝玉躺在床上,虽是白日里,却睡得正香,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好生生的宝玉就这么毁了,便是真没了也就罢了,偏还一直这么好不好歹不歹的拖着。因着他这般,竟是连累的哥儿也被人夺了去,一生下来就骨肉分离,这么着下去,我日后可能指望哪一个!”

王夫人见宝玉流口水,只以为仍是傻子,立时伏在床上大哭。左右屋中小丫头都被翠袖赶了出去,屋中只有她们主仆二人,王夫人也不怕人听见,竟是连心里话也说了出来。

宝玉一直这么傻傻的拖着,王夫人本就觉得没了指望。如今贾母借口叫她照料宝玉,将她一场豪赌生下来的哥儿夺了去,如何叫她不恨!今日又在满月宴上受了刺激,听了麝月的话,见了宝玉的睡相,更是心灰意冷。

王夫人只顾自己宣泄情绪,却不曾注意到,本来睡的正熟的宝玉,不知何时从眼角悄悄滑过一行泪水。

☆、第43章

宝玉性格异常,其淘气憨顽自是出于众小儿之外,更是有几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儿,骨子里还带了几分痴性。因此在琥珀略微挑拨几句之后,他便被吓住了,唯恐自己日后真的有一个最恶毒的鱼眼珠子继母。

不过宝玉的毛病来的快,去的也快,本来都要好的差不多了,偏贾母引狼入室。宝玉的寄名干娘马道婆,收了赵姨娘的银子,略微做法,使得宝玉虽不至于丢掉性命,却也是一直不甚清醒。

赵姨娘做事自认隐蔽,却瞒不过贾琮等始作俑者,因此当贾琮派人告诉她,宝玉的病该好了的时候,赵姨娘虽不情愿,为了保命却也只得低头。宝玉好转的时机巧的很,正是在他落水、王夫人早产之后。

想象一下,不管性格如何坚韧的人,在大病一场之后,清醒过来之后,突然发现原来将自己捧在心尖儿上的至亲,突然连自己的生死都不甚在意了,会受到何等的打击?更何况是贾宝玉这等生于豪门之中,养于妇人之手的富贵闲人?一时想不开,再加上大病初愈,本来两个月就能痊愈的小毛病,硬生生的拖到现在。

这日麝月先哄宝玉睡下,歪了歪枕头,摆了一个正常人睡了都会流口水的姿势。再故意坐在廊前做活,叫翠袖故意瞧见。翠袖心领神会,拉着王夫人探望宝玉。王夫人刚刚出月子,许久没有亲自来看过宝玉了,因此不知他已经打好。即便下人们说好了许多,也只当是奴才们为了讨主子欢心而故意夸大。加上麝月和翠袖有意引出宝玉吃饭掉东西的事情,王夫人更加觉得宝玉就此废了。

王夫人本是个能藏住话的,怎奈此时屋中只有一个救过自己性命的得意心腹,一个痴痴傻傻的亲生儿子。自认绝不会生变的王夫人,借机发泄了一通心里的委屈。却不想吵醒了贾宝玉,伤了儿子的一颗水晶玲珑玻璃心。

宝玉是个有些歪性的,加上伺候的丫鬟们有意无意的引导,使得他更加钻了死胡同。

这日午后,黛玉听闻宝玉好了许多,带了自己的教养嬷嬷龚嬷嬷,以及两个大丫鬟,来的王夫人院子探望。因着是自己亲戚,加之两人人年纪还小,又有自己跟着,因此龚嬷嬷并没有反对,反而觉得自家姑娘知礼懂事,明白亲戚间的来往走动了。

宝玉为病之前,两人来往并不多,不过是自家亲戚间的走动。贾母的心思昭然若揭,林家的嬷嬷们都不是蠢人,怎会给两人频繁接触的机会?因此此时的宝黛二人,不过是表面上的情分。

若说原先宝玉对这个极为眼熟,好似在哪儿见过似的妹妹,还有几分亲近的意思。可此时的宝玉,却只剩下淡淡的了。要说宝黛二人没有缘分,却是难得的彼此相通。宝玉的心思,贾母不一定知道,王夫人也不会发现,麝月等贴身丫鬟察觉不出,就连通读红楼的贾琮也猜不完全。唯独黛玉却是一眼就能瞧出来的。

黛玉此时见宝玉淡淡的,哪里猜不出他的心思。她本不欲多管闲事,却不知为何,心里总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只觉得此情此景竟是上辈子有过的,竟不能放。

宝玉乐得一辈子痴傻下去,仍旧歪在榻上。黛玉搭着龚嬷嬷的手,缓步上前,道:“多日不见表哥,不知表哥可好些了?”

宝玉咧嘴一笑,并不言语。

黛玉笑道:“世间多有痴儿,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只晓得空门正好,却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宝玉笑笑,摇头道:“分离聚合皆前定,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才干净!”宝玉浑浑噩噩这些时日,从未开过口,如今乍然说话,还是一些玄而又玄的东西。丫鬟、婆子们听不懂这些,都是大吃一惊,有那机灵的,连忙跑出去找王夫人了。

黛玉却毫无意外,问道:“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一时怔住,半晌无语。

黛玉也不等他的下文,起身冲着龚嬷嬷点了点头,扶着她的手,起身走了。黛玉刚行至门前,就见王夫人慌忙进来,避让在一旁,躬身请了个安。王夫人听说黛玉两句话将宝玉叫醒的,心中又是喜又是疑,滋味颇多,此时急着见宝玉,稍稍点个头,仍往里走。正这时,听见里间宝玉高声道:“原是我谋虚逐妄,竟尚未解悟,多谢妹妹点化了!”

王夫人闻言,几步冲上前去,抱着宝玉便是大哭,口中只念道:“可算好了,可算好了,阿弥陀佛”等语,竟是语无伦次。

黛玉见此不便多呆,仍旧跟着嬷嬷回了自己的院子。

自那日起,王夫人心中感激黛玉的活命之恩,对她的态度好了不少。心底却又有些抱怨,自己的儿子,竟是叫外人叫醒的,暗暗恼羞。倒是宝黛二人,虽仍是见面不多,却好似伯牙子期,暗暗相通,虽尚无儿女之情,也是知己相论。

再说王夫人这边。自宝玉好了之后,竟是性情大变。原本乖张、怪谲的毛病改了不少,再不毁僧谤道、调脂弄粉,也不再吃丫鬟嘴上的胭脂。竟是日日手不离卷,一副极爱读书的样子,也不和女孩子们说笑了。王夫人见此心中十分高兴,只觉得素日里宝玉有那些毛病,都是养在贾母跟前的缘故罢了,如今养在自己身边,不就都好了吗。

王夫人书读的少,见识有限,却不知有一句话是“事有反常必为妖”!她见宝玉大好,便暂时丢开手,将心思都扑在了小儿子身上。

这日,翠袖正在清点多宝阁上的东西,问道:“这儿本有个玛瑙碗儿来着,怎么不见了?”

房中此时只剩一个小丫鬟,回道:“昨儿个王家二太太的老妈子来请安,不是给太太带了些南洋上贡的新奇瓜果吗,二太太叫青儿给赵姨娘送去些,那玛瑙碗儿就留在那里了。”这丫鬟赫然就是当日在王夫人产房里伺候的那个,与翠袖有些交情的。

翠袖低声道:“听说赵姨娘的娘家哥哥近日不知走了什么运,竟是得了贵人的眼,发了大财。”

小丫鬟道:“姐姐说的正是,我也听赵姨娘房里的小丫鬟说了,正想告诉姐姐呢。”

翠袖道:“既这样,看来这消息应是无误的。太太如今只这么点家当,若是赵姨娘的娘家哥哥真的走了什么运,太太这点底子可是舍不得拿出来的,外面定然是有人帮着太太。我如今走不开,你一会子去大姑娘那里找个亲近的丫鬟说说话吧。”这里的大姑娘,自然指的就是迎春,如今的元春已经沦为“二房大姑娘”了。

小丫鬟笑道:“正是了,我本想着给我娘绣个帕子,听说大姑娘的丫鬟绣橘那儿有几个好花样,一会儿少不得去讨教呢。”

又过了半天,迎春身边的大丫鬟司棋拿了两个扇套到贾琮院里,说是迎春闲来无事时给弟弟做的。贾琮心中欢喜,连忙拿过来试了试,道:“姐姐的手艺更加好了,沉鱼带司棋下去吃点果子吧。”

待到司棋走后,沉鱼回到贾琮书房,低声将从司棋那里听来的话说了一遍。赵姨娘的哥哥赵国基本是个混吃等死的,依着赵姨娘的势,时不时的打些秋风度日。如今突然阔气起来,当真蹊跷。王夫人说过要拉拢赵姨娘的话,只是她那点子家底早就被贾母收走了,剩下的东西翠袖也都有数。

既不是王夫人掏的腰包,那么王夫人在府外定是还是有帮手的。贾琮立时上了心,待要查一查,眼珠一转,想到一个人。自己不过是看看王夫人得了谁的帮助,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阴私,也不怕被人要挟。若是求那人一求,不仅能查出王夫人的底细,还能试探出那人的意思。

贾琮下定主意,就此撂手。

半月后,一日贾政去给贾母请安,两人说了几句话,贾母便叫人将哥儿抱出来。贾母本意是叫贾政多和这个儿子亲近亲近,培养出感情来,吸取当日宝玉的教训。贾政虽算不上老来得子,但在他这个岁数再有儿子,也不常见,因此对这个小儿子也是极为喜爱的。

贾政碍着身份,并未亲手抱过儿子,只由奶娘抱着,逗弄了一会儿,见小儿子长得白皙可爱,心中颇为高兴。回到自己院里后,贾政的嘴角仍是没有垂下来。不一时,赵姨娘便端着一碗奶皮进来。

贾政抬头瞧见赵姨娘,笑道:“你如今要管着家事,不必再日日费心给我做这个。”

赵姨娘这些日子虽不如贾政那三个通房丫头得宠,却也颇有体面,贾政也乐意抬举她。赵姨娘听贾政这话,笑道:“老爷这是说的哪里话。我虽管着家,却不过是无人理事,搭把手罢了,哪里称得上什么正经差事。再说,即便是要管着家,难道我就不是伺候老爷的人了?如何那么娇气了。”

赵姨娘这话说得好,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不管她再有什么能耐,仍以贾政为主的。这点在贾政看来,就比王夫人强多了。当日王氏日日一副理家能干的样子,只当自己是管家太太,如何还记得她是贾王氏了!

贾政对赵姨娘愈发喜欢,不禁说了几句贴心话,一时说道今日见哥儿时的情景。

赵姨娘突然眉头微皱,道:“论理我不该多话,只是我一心为着老爷想,便也顾不得许多了。哥儿如今才不过几个月,又是早产的,身子还弱的很。咱们这种人家的孩子,若要出屋,先要换过小衣,再换过襁褓,再抱出来见人。等到回到哥儿自己屋子里,还要由奶娘再换一次襁褓。哥儿身子弱,如何禁得起这么折腾?”

贾政听了这话,心中有些不喜,难道自己见儿子,还会叫儿子累着了不成?

赵姨娘见此,连忙道:“当日环儿还小的时候,我是日日悬心,恨不得将他时时裹在怀里,捧在心里。老爷一片慈父之心,对哥儿定然也是如此的。只是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难免有时有些地方想不到的”赵姨娘这话锋一转,贾政是慈父,责任都是贾母的。人都喜欢把不好的地方都推给别人,赵姨娘这话,贾政嘴上虽没说,心里却有些赞同的。

果然,第二日就传来消息,哥儿发热了!

☆、第44章

要贾琮说,这王夫人幸亏是王家这等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人家养出来的,大字不识一箩筐。若是自幼注重诗书礼乐,读些史书传记、人物列传,只怕如今的王夫人便是武瞾、吕雉再世了!虎毒还尚且不食子呢,王夫人为了虚名权势,竟然能对自己拼了性命得来的小儿子下手!

贾琮刚刚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原本还不敢相信,毕竟翠袖也只是推理出来的,并无切实证据。只是等到后来,王夫人撺掇着赵姨娘一起,日日在贾政耳边递小话,说贾母年纪大了,不适合养孩子的时候,贾琮不得不相信王夫人为了把儿子抱回来,甚至不惜用了苦肉计。

曾参杀人慈母尚疑,更何况是早就对贾母心有不满的贾政?赵姨娘和王夫人轮着在他耳边念叨,一次两次尚且不信,次数多了,贾政再怎么孝顺,也会心有怀疑。

这日午后,众人都去午睡了,贾母院子里只有零零散散几个小丫头守着。却也都是昏昏欲睡,歪在廊下手拄着头,迷迷糊糊的。贾政特意选了这么一个时间来,不叫人通报,就是想亲自瞧瞧哥儿身子如何了。

当日宝玉病了的时候,贾母只推说没什么大事,自己也便信以为真。谁知到后来实在遮掩不住,才知道竟是快不中用了。幸而自己的儿子都是有福的,最后终于痊愈。只是事到如今,贾政仍是不知道宝玉为什么会病。

当爹的做到这个份儿上,可是个少有的糊涂。那是宝玉算得上是贾政的独子,贾兰这个长孙年纪尚幼,又是个多病的。若是贾兰养不大,那么宝玉便是贾政唯一的嫡出血脉了,身份何其的重要!

自宝玉病愈后,一改往日里酒色之徒的毛病,开始一心向学,使得贾政渐渐对这个儿子喜爱了几分。贾政有时瞧见宝玉那番死气沉沉的模样,偶尔会在心里懊悔一下,自己当初要是多注意些子孙的教养,如今会不会不一样?因此如今贾政在对待小儿子时,吸取宝玉的前车之鉴,多有关心。

这次小儿子生病,贾政尤其重视,又经过王夫人和赵姨娘的枕头风,终于下定决心,找了这么一个人少的时间,打算避开贾母的人,自己暗地里去瞧瞧。却不知,他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一个鬼鬼祟祟的小丫头,从角门一溜小跑的出去了。

贾政来时,奶娘刚给哥儿喂过奶,正想哄着哥儿笑一个,消消食,却听外面有小丫鬟唤她,“妈妈快来,你家出事了!”

奶娘自己的孩子也不大,正是需要人照料的时候。虽说穷人家的小孩子命贱好养活,却也难保不会有个三长两短。因此奶娘一听家里出事,连忙走到门前,追问那个传话的小丫头。那丫鬟不过才六七岁,还是一团孩子气,只说自己是替人传话的,一问三不知。

奶娘性子急,便道:“既如此,我去外面瞧瞧,你进去替我照看一下哥儿,不过片刻,我马上叫大丫鬟来看着。”她原想着,此时正值众人都休息的时候,主子奴才们都不会此时过来。自己走到院门前就能找到正在做女红的大丫鬟,不过几步路的功夫,即便叫小丫头看着,也没什么的。

却不曾想,正这时,贾政从角门悄悄的进来了。贾政为了不走漏风声,并未带人,只自己一个。几步走到哥儿屋子的外间,就听里面传来小丫头清脆的笑声。贾政只当是奶娘带着丫鬟们在哄儿子开心,还暗怪自己想歪了,竟然怀疑其母亲来。又想着,左右也是来了,不如进去看看。掀了帘子,便走了进去。

谁知眼前的景象叫他立时气血上涌,眼前发黑。屋中只有一个六七岁的小丫头,一团孩子气,正拿着哥儿的玩具,自己玩的正开心呢!全然不顾哥儿仰卧在一旁的炕上,一抽一抽的吐奶呢,小脸憋得通红,连鼻子里都喷出奶水来了!

贾政大喝一声,道:“人都去哪儿了!都是死人吗?都只顾自己去挺尸,竟然连主子都不放眼里了!”

听贾政突然出声,那个小丫头吓了一跳,噗通跪在地上就是大哭。不多时,就吵到了原本在隔壁间午歇的几个有体面的大丫鬟,几人都连忙理了衣裳,慌慌张张的跑进来。一见屋里的情景,吓得魂飞魄散!

本来哥儿没什么大毛病,原本发了两次热,都不算严重。如今要说不妥的,只有小儿吐奶。小孩子哪里有几个没吐过奶的呢?也没人将这个当回事。今日晌午用过饭后,几个人玩闹了一回,不知怎的都有些困倦了,奶娘性子好,便叫她们去歇着,自己一个人照看哥儿。谁知不过一晃神的功夫,便出了这种状况!

等到奶娘在门外瞧了一圈,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心中疑惑,回到哥儿房中。便见到贾政满脸怒色,一众丫鬟们跪在地上求饶!奶娘见此,如何还不知自己着了他人暗算?因此跪在地上赶紧磕头求饶。

到底这些奴才都是贾母的,贾政也不好处置。见奶娘回来了,连忙叫她看看哥儿是怎么了。奶娘本觉得仍是吐奶的小事,遂将哥儿抱起来,轻拍背部,想着小孩儿打个嗝,也就无事了。谁知哥儿此次吐奶竟是格外的严重,怎么哄都不好!

贾政见此更加生气,怒道:“你们一个个的都打量老太太性子好宠你们,竟都这么糊弄主子!哥儿若是有个不好,一家子都发卖到黑煤窑子去!”

哥儿吐奶一直不好,自然是要叫太医的,事情弄到这个地步,怎会不惊动贾母。贾母本觉得小儿子此时来看哥儿,颇为蹊跷。再听到奴才们都挺尸去了,屋子里只留下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看着哥儿,又正值哥儿吐奶吐的厉害,心中警铃大作!这分明太过巧了些,定是有人暗中下套了。

太医来了后,也瞧不出哥儿有什么不妥。虽过了许久,不再大口大口的吐奶了,但仍是一抽一抽的打嗝,瞧得贾政心都碎了。因着孩子太小,太医也不好开什么房子,只得摇头道无能为力。再叫奶娘喂了两口奶,哥儿吐的更厉害了。这么小的孩子,也不能断了奶啊,这么下去,只怕哥儿的身子骨可就不好了。众人正慌着时,外面有丫鬟报,说王夫人来了。

贾母不悦,此时正一团慌乱,她来凑什么热闹?便是想要出头,也该顾着哥儿要紧才是,怎么反而跑到这儿添乱了。贾母想到这儿,没好气的挥挥手道:“这儿正忙做一团,她来做什么?告诉她,回去多给哥儿念念佛吧。”贾母话刚说出口,那传话的丫鬟还没出去,就见王夫人慌慌张张的一头冲了进来。

王夫人发髻微乱,两眼通红,衣角褶皱,一看就是来的匆忙。贾母对王夫人颇为不满,但见她进来了,也不好直接当面赶人。只见王夫人双膝重重跪在地上,哭道:“刚刚外面慌慌张张的,都说哥儿吃不下去东西,我心中焦急,一时失了礼,还望老太太恕罪!”

贾母还能说什么,人家儿子生病了,难道此时能发作王夫人这个亲娘?因此贾母只得笑道:“我知道你这个做母亲的心里焦急,这本是人之常情,我如何会怪你?只下次注意些就是了。”

☆、第45章

王夫人听说儿子病了,一颗慈母之心,拼着讨了老太太的嫌,也冲了进来。贾政见王夫人慌张失措的样子,再对比贾母镇定自若,毫不失态,心下叹道,隔了一层终究是不如亲生骨肉的。

又听王夫人道:“既然奶娘的奶哥儿吃不得,媳妇愿意亲自试试。反正如今我不过是一个庶人,也没有什么忌讳了。万一哥儿要是凑巧好了,那我就阿弥陀佛了。”这时候凡是有些身份的人家,都是要请奶娘的。母亲亲自喂奶,那是上不得台面的。贾政听王夫人为了哥儿,甘愿自贬,心中更新慰藉。

贾母虽不愿,却也不好拦着,便叫王夫人亲自试试。

谁知许是母子天性,吃了王夫人的母乳,哥儿果然就不吐了。轻轻拍了拍后背,打了一个奶嗝儿,竟是又精神了。事到如今还能怎么办,哥儿只吃自己太太的奶,只得暂且叫贾政夫妻二人将孩子抱回去养着。

二人走后,贾母心中大怒,鬼才相信这其中若是没有什么手脚!自己养的好好的哥儿,如今被下人怠慢,还被亲爹逮着正着!偏又赶上莫名其妙的吐奶,三两句话就被抱走了。贾母何时丢过这个脸?脸色铁青着吩咐赖大,将哥儿屋里伺候的奴才都拖下去捆起来扔到柴房里,好好的审!

谁知这几个丫头真是清清白白的,一通审下来背后也没什么主子,不过是一时困倦了而已。便是奶娘,也是着了道了,一时被支出去,本身没什么大毛病。贾母听了不喜反怒。若是真是有背主了,还好说些。偏着竟是一窝子蠢货,都叫人暗算了去,如何叫她不气?

贾母思前想后,她觉得王夫人是不敢舍得自己儿子生病的,做手脚的可能性极小。二房剩下的那几个“半个主子”,也没这个本事。剩下嫌疑最大的,自然就是大房了。

第二日晚间,贾母叫来邢夫人,嘱咐道:“按说不该我这个祖母提这事,只是如今凤哥儿身子重,琏儿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实在不像话。我这里有两个好生养的丫鬟,模样也不差,你一会子就领回去吧。”

贾母这话一出,惹得邢夫人暗中扶额。这老太太如今真是连脸都不要了,便是想要给人家添堵,也得想个好一点的理由啊。琏儿媳妇的身子重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这眼瞅着孩子都快生下来了,偏在这个时候老太太巴巴的送了两个妖娆妩媚的丫鬟,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这其中若说是好意,只怕没人会信!昨个儿二房的哥儿刚折腾了一场,今天就发作大房的媳妇,老太太这心可真是偏的没边儿了。

邢夫人心里虽一直念念碎,嘴上却不好真说出来,无奈之下只得将人领回来。

贾母赐了两个妖妖娆娆的丫头给贾琏!这个消息一传回来,凤姐儿便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当日大房众人都和老太太撕破脸,唯独自己和二爷仍旧日日记得给老太太请安。想着老太太年纪大了,总寻些好克化的吃食孝敬。自己未有身子时,不是忙着管家,就是绞尽脑汁凑到老太太那里逗趣,哄老人开心。自己虽算计过二房,但是却是真真正正将老太太当成自己的嫡亲长辈来孝敬的!

凤姐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番孝心,换来的竟是老太太这么作贱!两个侍妾凤姐儿自然是不怕的,凭她的手段,量她们也掀不起风浪来。凤姐儿恼怒的是贾母不顾自己马上就要临盆,为了一些捕风捉影的事儿,竟然这么给自己没脸。一气之下,忽然觉得肚子一疼,竟是发动了!

平儿、安儿还有王嬷嬷等人,见此连忙将凤姐儿送入产房。幸好产婆们都是早就准备好的,王家如今是继母当家,派来的人凤姐儿自然不敢用。邢夫人和贾琮亲近,凤姐儿怕这个婆婆为了爵位叫二爷绝嗣,也不敢劳烦婆婆操心,因此这产婆竟是凤姐儿自己找的,最是稳妥。

凤姐儿因着是一时动气才发动的,所以生的十分艰难。贾赦、邢夫人、贾琏、贾琮、迎春,大房的主子们收到消息,都连忙赶来了,纷纷等在产房外。尤其是贾琏,急得团团乱转。过了整整两个时辰,才有接生婆慌慌张张的跑出来。

邢夫人忙问如何,不料那婆子却说凤姐儿有些不好,母子只得留一个。

贾琏与凤姐儿是少年夫妻,感情甚笃,听说这话,眼前一黑,两腿发软,就要倒下去。贾赦连忙叫人将贾琏扶起来,坐到一旁。

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这个问题换做其他人家,是根本不用想的。女人没了再娶一个也就是了,自家的血脉却是最重要的。若真有保大人的,少不得被非议耽于女色。可偏偏贾赦、邢夫人心中各有打算,都不想舍了王熙凤这个王家嫡女。贾琮对自己的性向心中有数,从未动过争夺爵位的念头,因此也是打心底希望哥哥嫂子能好的。迎春是女孩儿,不过略微站了一会儿,便被贾赦赶回去了,此时不在。

贾琮见贾赦、邢夫人的脸色,就知道他们两个碍于身份,不好直说舍弃血脉之事。只得自己站出来,道:“保大人!嫂子自嫁入贾家以来,上伺候长辈公婆,下教养稚弟幼妹。管着荣国府上上下下大小事务,劳苦功高,阖府皆知她又是个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于女红、教养、妇德、性情,无一不是好的。孩子若是一时有失,哥哥嫂子还年轻,大人无论如何却都是再回不来的!”

产婆见贾赦、邢夫人都没做反对,一时领命回产房了。

贾赦本来心心念念要抱孙子,没想到竟出了这事,心中越想越有气,起身奋力一踹,将椅子踹出几步远。恶狠狠的道:“那两个贱婢呢?冲撞了主母,害的主子早产,还有脸活着!将人带过来,杖毙!”

这两个丫头是躺着也中枪。二人不过是贾母为了膈应大房扔过来的两枚棋子,连凤姐儿的面都没见着呢,如何冲撞了?只是贾赦心中有气,碍于孝道不好发作贾母,只好拿她们两个出气。贾琏听了这话,眼中精光一闪,一下子有了力气,咬咬牙站起来道:“父亲,如今不好见血,唯恐冲撞了。看在儿子媳妇肚子的份儿上,不如饶她们一命吧。”

贾赦没好气道:“既如此,你待怎样?”

贾琏寒着双目,勾起嘴角,道:“那两个丫头据说颜色极好,若是发卖到黑煤窑子里,岂不是可惜了。儿子最是个怜香惜玉的,定会给她们安排个好去处。”这话说的虽隐晦,众人却都是知道,这两人只怕是要被卖到教坊青楼去了。

贾琏此举,可是真真正正的打了贾母的脸。大房经此一事,与贾母竟是连面子上的情分都没了,京中皆知,贾家大房与二房、老太太双方,势如水火。

☆、第46章

最后凤姐儿拖了三天两夜,去了半条命,才生下一个姐儿来。大房众人虽遗憾不是男孩儿,但见母女平安,也十分知足,一心叫王熙凤调养好身子。

唯独王熙凤自己心里放不下此事,眼看小叔贾琮一日大过一日,文采智慧都不逊于二爷,又是和婆婆一条心的。若是有朝一日,小叔有意于府中爵位,只怕便没有二爷什么事了。她本想着自己有孕,若是能产下嫡孙,二爷日后袭爵的希望便更大了一些,没想到九死一生诞下的竟然是个女儿。

不过虽然是个女儿,也是自己血脉相连十月怀胎的骨肉,凤姐儿只有更疼爱的理。大姐儿因着生产是有些艰难,因此身子不怎么好,才刚一出生,便会喝药了。王熙凤这个当娘的,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心中对贾母更是怨恨。

那两个贾母送来的丫鬟,最后还是没能买入青楼。

能被贾母相中的丫头,自然都是贾家几辈子的家生子。贾琏有心作践她们,冷静下来之后,竟凤姐儿这个当事人一劝,也明白过来这不是一个好法子。因此灵机一动,想了一个馊主意来。

这日,贾政外出会友回府。因着他如今住在客房,有没有骑马,竟不好走正门,因此是从府中连着后街的角门回来的。远远的,贾政就听见角门处有一群人堵着,推推搡搡,还有一阵阵哀怨婉转的啜泣声,心中纳罕,便挥手叫小厮瞧瞧是怎么回事。

这小厮是个聪明人,见贾政脸色变心中有数了。仗着自己比旁人体面些,装腔作势一番,竟也很快便打听好了。原来府中有两个丫头,长得太过美貌,琏二奶奶瞧见了,唯恐带坏了琏二爷,便叫人将两人发卖了。又绘声绘色的将两个丫鬟如何美貌,如何无辜,如何可怜无助,细细的描述了一遍。

贾政一听这话,如何使得。自己自来有往里买人,从来没有往外卖人的。除了犯了大错的,卖出去以示惩罚,自家何时买过人?贾政心里为自己找了许多理由,最后“顺理成章”“合乎大义”的,将两个貌美如花的丫鬟救了下来。

这便是什么事情都藏着掖着的坏处了。贾母送两个丫鬟给贾琏,这事有些心眼的主子都知道了。唯独贾政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仍旧被蒙在鼓里。想来也是,自己儿子痴傻那么些日子,他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更不会关心外甥女为何会难产了。

那两个丫鬟的家人便是瞧中了贾政这点糊涂。都是贾家世代的家生子,谁还没有点子人脉关系啊,很顺利的买通了贾政身边的小厮。小厮将贾政归家的时间提前通风报信回来,又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小话。这边两个丫头的家人,又拖延了一下出府的时间,两拨人很自然的就在角门撞见了。

至于贾琏,啧啧,这里面可没人家琏二爷什么事。主子多善良啊,害的琏二奶奶难产的凶手都这么放过了。主子多可怜啊,自己的女人,本来被打发了出去,可竟然被亲叔叔收进房里去了。至此,“什么香的臭的都往屋里拉”这句本来是贾赦的警世名句,现如今光荣的在贾政头上安家落户。

原本王夫人当家的时候,稍微有一点对贾政不利的风声,都会被她用雷霆手段扼杀在摇篮里。如今她对贾政心灰意冷,自然乐得看见这个薄情负义的结发丈夫声名狼藉,以解自己心头之恨。

贾母因着哥儿被贾政、王夫人抱走的事情,对自己这个小儿子有些不满。加之凤姐儿的难产的事情,弄得她有些心虚,有好一阵子窝在自己院里,不理外事。也懒得管贾政这点事。贾母如今看清了,什么儿子、儿媳,都是假的,如今年纪大了,翅膀都硬起来了,不听话了。还是自己养一个孙子要紧,这样养大了跟自己就是一条心。贾政也是自己养大的,不过没娶一个好媳妇,所以现在才会跟自己离心。贾母这样想着,便将目光再次投向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闺蜜。

再说贾琮这边。这日学里放假,石光珠提前两天叫人送了帖子给贾琮,约他去别院小饮。之前说过,贾母赔偿给贾赦,贾赦又送给贾琮的那个别院,正好与石家的别院相邻。如今看来,二人倒成了邻居。

贾琮收到帖子之后也不客气,回了帖子,确定好时间,向贾赦、邢夫人报备了一下。到了日子,便带着几个小厮,欣然赴约。

贾琮并未坐车,带了自己的奶兄何康、小酥酪、小糯米,加上福禄寿三个侍卫,一行七人,骑着高头大马,高调的出了城。行至石光珠别院门前,便见早早有管家领着三五个下人等在门前。

石管家见贾琮等人到了,远远的便迎了上来,笑道:“是贾家小爷吧?我们家小主子特意叫我们在此恭候。”

石管家的身份相当于贾家的赖大。当初也是跟老国公爷上过战场的,跟着主子出生入死,立过汗马功劳。不过和焦大不同是的,贾家老国公爷早逝,焦大如今在小主子们面前无一丝体面。而石家老太爷虽然也不在了,诰命却是个知事的,石管家如今颇有地位,就连石光珠这个仅剩的嫡孙,也要恭恭敬敬的叫一声“爷爷”呢。

如今两人不过小叙,石家竟然就派出了这个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叫贾琮心中更加确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贾琮见石管家姿态做足,自然也不甘落后,忙下马行礼道:“管家爷爷可不要如此客气,我与世兄交情甚笃,两家又是世交,百年的交情,何必见外?”

石管家见贾琮一双眼睛水汪汪的,明亮无辜,显然是个有些道行的,心中满意。躬身道:“话虽如此,礼不可废。”又道“我们主子恭候多时了,贾公子请进吧。”

贾琮等人将马匹交给石家下人,虽石管家进了别院。一边走,贾琮一边恭迎着石管家:

“管家爷爷在石家多少年了?”

“管家爷爷劳苦功高,又是忠心难得,可是我辈的楷模啊。”

“管家爷爷身子骨看起来颇为硬朗,可是有什么养生之道没有?”

“什么,管家爷爷有寒腿?哎呀,正好我知道一种药酒效果不错呢,下次一定给您送来。”

“管家爷爷看起来真年轻,有没有驻颜秘诀?”

一路下来,在双方都有意交好的情况下,可谓相谈甚欢。

石光珠见管家和贾琮一路相携走来,气氛不错。老管家一张菊花脸笑的都皱在一起了,而贾琮则喜得两眼迷成一条缝。石光珠心中无奈,小贾琮不仅能哄陈瑞文那种二货,哄老人开心也颇有一手啊。

石光珠去年酿的菊花酒启封了,味道不错,特意邀贾琮来尝尝。两人共饮了几杯之后,便聊了起来。从今年流行的衣服款式,聊到京中铺子新进的香料,再聊到好看的发型。别小看男人的爱美之心,古时男子,尤其是魏晋时期的男子,从来都是随身带着镜子的,见面时首先吹捧对方容貌。

贾琮颇有些魏晋之遗风,有意臭美,不成想石光珠对这方面也有研究。双方颇有共同话题。贾琮有意往这方面聊,可不是平白无故找话说的。起码他确定了石光珠就算不是个同,肯定也有这方面的倾向。

互相扯皮半晌后,方才进入正题。石光珠道:“前些日子你不是托我查了府上的二太太吗,幸不辱命,倒是有些收获。”

☆、第47章

凤姐儿难产的事情引起了众怒,大房上上下下都摩拳擦掌等着给某些人好看呢。而间接引起此事的王夫人,自然也跑不了。因此贾琮得知石光珠查出王夫人在府外的内应时,心情大好,追问道:“石大哥果然厉害,你一出马,任他什么牛鬼蛇神都原形毕露。”

第6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