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红楼之庶子贾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穿越红楼之庶子贾琮作者:契丹皇后

第6节

贾政见此,忙上前道:“母亲这是做什么,切不要为了我媳妇动气,倒叫我惶恐了。可是出了什么大事,我听说王氏晕了过去。”

贾母见贾政来了,方才缓口气,道:“何苦又惊动你了,哪里有什么了不得的。刚刚大夫来瞧过了,只是普通的动了胎气。”

贾政至今还不知道宝玉为何会魔障的事情,如今王夫人肚子里还有一个,贾母虽不喜王氏,却也不愿意看见宠妾灭妻之事。因此将有关贾理的事情都掩了下来,不许叫人告诉贾政。而刚刚大夫来瞧过了,王夫人这胎坐的极稳,因此不过是动了胎气,并未有什么大事。贾家一向是天大事都能遮掩过去,因此倒也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与此同时,在大房,邢夫人屋子里,贾赦、邢夫人、贾琏、凤姐儿夫妻两个,连着贾琮、迎春都在,一屋子人正说说笑笑。

只见贾琮身边的大丫鬟落雁正绘声绘色回话,时而声音清脆“贾理!那不就是原来的周姨娘夭折的孩子吗!”时而又音色低沉:“我是听角门的婆子们说的。”竟是一人分饰多角!

原来这丫鬟卖身进入贾府之前,家中几辈子都是下九流的艺人。落雁的父亲曾经是同瑞茶楼有名的说书先生,口技之术极妙,给茶楼带来了极好的生意。后来家中出了变故,这次无奈之下将落雁卖给人牙子,最后流到荣国府为奴。

落雁小时候也跟着父亲学了几手,如她父亲那般能模仿万事万物,自是不能的。但是模仿几个不同音色的小丫鬟说话,却是不在话下。贾琮时常感叹,难怪落雁那么爱说话,整日里叽叽喳喳的,果然是家学渊源。雪雁这手绝活,放到现代去,简直就是逆天啊。

今日躲在假山后面背地里议论主子的丫鬟们,自然就是落雁一人而为!园子那么大,几个人不好逃走,一个人躲起来却是容易很。就是王夫人和贾母将花园挖地三尺,只怕也找不出那几个嚼舌根子的下人了!

这边几人笑够了,邢夫人才咳了两声,笑道:“时候不早了,也该我们去二房问候问候了。凤丫头身子重,心意到了就好,迎春还是姑娘家,当心占了晦气,我自己去瞧瞧二太太如今可好,也就是了。”

姗姗来迟的邢夫人,与其说是来探望病人的,不如说是来膈应人的。邢夫人来得迟,贾母已经走了。只见邢夫人一口一个“小心身子”,“当心肚子里的儿子”,瞧得王夫人胃疼。正想要端茶送客,却又听邢夫人道:“弟妹平日里若是清闲,多在自己院子里走走就是了。外面人多手杂,难免有一两处照顾不到的,若是惊了胎气就不好了。弟妹有儿有女,不知道其中的苦处呢。这孩子啊,隔着肚皮的,终究是差一层的。”

☆、第39章

王夫人和邢夫人斗了这么多年,对方说的每一个字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邢夫人那句隔着肚皮的话,叫王夫人琢磨了许久。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自王夫人动了胎气后,贾环日日都会来请安。这小子一向机灵,也不进王夫人院子,怕被泼点脏水就洗不清了,因此日日只到院子门外。只道自己拙笨,怕惊扰了太太,便每日远远的在门外磕三个头,略表孝心。

贾环这事办的漂亮,不仅贾政知道后会夸一句庶子纯孝,就连贾母知道了,也感叹了一句这个三小子有孝心。唯一感到不满的,便只有王夫人了。自邢夫人走后,她有事无事的,就喜欢乱想。如今已结合贾环所为,王夫人总觉得贾环是在盯着自己的肚子,好似自己的孩子没有了,他贾环便能借机养在自己身边,成为半个嫡子了一样。

王夫人是个要强的人,凡事都喜欢弄个明白。

贾宝玉当日魔障了之后,贾母下了封口令,任何人不许乱传。便是贾政,也不甚清楚事情经过。而周瑞家的,也只知道三言两语。因此王夫人对于自己独子是怎么出事的,还是疑惑的很。本来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宝玉养在贾母那儿,贾母不愿意坏了名声,将此事遮掩过去,也是常情。

可偏偏上次在园子里假山旁,装神弄鬼的小丫鬟们提到了贾理,这就不由得王夫人不多想了。贾理对于王夫人来说是一次突破,正是挑战贾母权威的开始,明着摆明了自己不喜欢庶子的开端。贾母妥协了,此事无声无息的过去了。王夫人对此洋洋得意的同时,心中也难免有些发虚。此事后续的收尾工作,是贾母做的,王夫人不信任贾母,总怕她留下些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来。

再说贾母这边,自宝玉出事后,所有知情人都迅速被处理了。除了因着机灵、懂事被贾母仍留在宝玉身边当差的麝月,就连那个整日里狐媚妖娆的大丫头,都不知什么时候病死了。更别说园子里当差的婆子们不过几个月,就开恩放出去十几个了。更有花珍珠活生生的被拖到园子里当众打死!

贾母越是这般遮掩,王夫人心中就越是疑惑。怀孕的人总喜欢胡思乱想,想到最后,王夫人甚至怀疑宝玉是不是因为自己,成了贾母的弃子,所以才有了如今这般尴尬的处境!

王夫人对这件事情脑补的厉害,自然就想着再去园子里瞧个究竟。她不知道那“几个不知死活的小丫头”是落雁一个人扮的,只觉得这么多人,目标明显,贾母这个老油条竟然查了这么些时日还一点消息都没有,心中觉得蹊跷。便想着亲自去瞧瞧。

王夫人为人争强好胜,总想着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掌控之中。贾琮当日设此计谋的时候,便没想着要用落雁的口技,就能吓得王夫人早产。他利用的是王夫人性格中的弱点,因着王夫人在伤了身子没有几日后,再次去花园里!

王夫人怕人多事情反而办砸了,因此只叫上周瑞家的和翠袖,便重游故地,又回到了假山旁。王夫人绕着假山走了好几圈,并未发现什么不妥。假山是实心的,内无中空,藏不了人,更何况是好几个丫头。那日那几个丫头,当真是有蹊跷。

王夫人见此处查不出,便提到要到宝玉当日遇见贾理之处看看。

周瑞家的苦拦不住,无奈之下只得带王夫人过去了。一边说道:“太太这又是何苦,那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如今最要紧的,还是肚子里的哥儿!若是太太有什么吩咐,只管叫奴才们去办就是了,何苦要您亲自跑一趟。”

王夫人摆摆手,道:“你哪里知道我的苦处。若是当日害了宝玉的凶手不找出来,我便不能放心。当日那人能害宝玉,焉知不能再害我腹中的孩子?”

翠袖见此沉默不语,心道王夫人此时心中的天枰,分明已经偏到肚子里这个还没出生的身上了。至于宝二爷,只怕该被弃了。

三人走到当日宝玉遇见贾理之处,此处近水,阴冷潮湿。一阵风吹过来,带来一股凉气,叫人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直泛哆嗦。王夫人见此情景,只觉得后腰发酸,咬咬牙,还是继续走过去了。

与别处并无什么不同,周瑞家的仔细瞧了两遍,也没看出什么来。事情过去了那么久,哪里还能有什么线索留到今日,等着叫王夫人再发现?

正在王夫人心灰失望时,突然听见翠袖叫道:“这是什么?”

王夫人转头望去,翠袖手中捏着一片红布,是上好的绸锦,十分难得。这阖府上下,只有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以及贾珠未过世之前的李纨,才有资格用这料子了。这地方偏僻,又是宝玉出过事的,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巴巴的跑这儿来,因此这块料子十分蹊跷。

王夫人看后精神大振,喜道:“再继续找,说不定还有什么呢。”正这时,就听见哗啦的一阵水声,接着是谁划水的声音。王夫人以为是留下布料之人,见自己过来,想要泅水逃走,连忙起身行至池子边。

所见情景,却叫她目瞪口呆,心惊胆寒,一口气没上来,又晕了过去。

周瑞家的和翠袖连忙跟着王夫人过去,还未走到跟前,就见王夫人身子一软,向后倒来。周瑞家的力气大些,一下就将王夫人扶住。正要招呼翠袖唤人来,就听见翠袖一声尖叫!周瑞家的抬头一看,池子中有一个衣着光鲜的男孩正在水中挣扎,水下伸出无数双小手,正将那孩子往水里拉。好不吓人!

而那个在水中命悬一线的,赫然正是二房的贾宝玉!再联想到此处的地点,这不是贾理在索命,还能是什么!周瑞家的想到此处,吓得手脚一软,连着王夫人一起,重重的跌在了地上!

等园子里的丫鬟、婆子们急急忙忙的赶过来时,就见翠袖跳进水中,正奋力的将宝玉往岸上推。周瑞家的扶着晕过去的王夫人,坐在地上,王夫人身下断断续续的有鲜血流出,竟是已经见红了!众人连忙散开,回禀贾母的,找物什来抬王夫人的,帮着翠袖将宝玉往岸上拉的,又是乱成了一团。

等王夫人最后好不容易进入了产房时,已经拖了不少时间了。

☆、第40章

王夫人虽说是见了红,可毕竟还没到月份,加之贾母等可以做主的主子都还没赶过来,因此下人们不敢擅作主张,只得先将王夫人抬回院子里。

贾母听说王夫人是在园子里出的事,心中顿生不满。自己前几日明明叮嘱过她,无事不要再随便走动。自己一番好心相劝,偏她是个主意多的,不仅没听自己的话,四处走动,还去了那个是非之地!王氏这个愚妇,还嫌府中是非不够多么!

因此等到盛怒中的贾母有意姗姗来迟之时,王夫人早已面无血色。

贾母本想着王夫人这胎坐的极稳,下人们来报时,也只说晕了过去,因此以为不过如前次一样,略动了胎气而已。却不料竟然这般严重!贾政如今子嗣实在单薄,若是这胎有个不好,只怕日后绝了嗣也说不定了。

贾宝玉虽然魔障了,可贾政尚有长子长孙贾兰,以及庶子贾环。贾母却从未将他们当初贾政正经的子嗣。在贾母心中,贾兰是个生而克父的,贾环则是个下贱奴才生的,都上不得台面。因此她此时一心扑在了王夫人肚子上。

贾母见王夫人院子里乱作一团,喝道:“都给我住嘴,该干什么的都干什么去,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指挥着将王夫人平放在床上,落下帘子,又问道:“可有人请过大夫?”

周瑞家的正要回话,就听外面有下人报:“大夫来了。”

贾母忙命人将大夫迎进来。

隔着帘子摸过脉后,大夫又问了周瑞家的王夫人症状。半晌道:“回老太君的话,这位奶奶想是受了极大的惊吓,如今脉象有些不稳。若是想保住腹中胎儿,只怕得提前发动了。”

贾母听到这话,心中一叹,隧道:“不论怎样,孩子一定要无事!”这话的意思,便是要舍了大人而保孩子了。

这大夫专攻妇科,见多了大户人家这种事情,因此见怪不怪。一碗活血的药给王夫人灌了下去,又指挥着婆子们用银针狠狠的扎了王夫人的脚心,用连心的剧痛将人唤醒。这才跟着贾母一起退出房来。随后产婆们赶紧进入产房,为王夫人接生。

贾母此时才放下心来,只等着抱孙子了,便招来下人,仔细询问王夫人为何会提前发动。几人忙道,王夫人只带了周瑞家的和翠袖出去,她们也不知道事情原委。

鸳鸯见贾母脸色愈加不好,连忙喝道:“既如此,还不快将她们两个压来。都是死人吗,不用针戳,便不知道动弹!”

周瑞家的显然吓得不轻,到现在仍是两腿发软,是被两个婆子拖着过来的。贾母见她这幅样子,心中更是不喜。只是周瑞家的如今是王夫人仅剩的亲信,王夫人生死不知,贾母若是此时发作了她,只怕有些难看。

因此贾母端坐在小丫鬟们搬来的椅子上,也不进屋,只在院子中间,自己也不出声,只叫鸳鸯代自己审问周瑞家的。

有花珍珠的前车之鉴在,周瑞家的如何敢再提鬼神之说?因此并未提有什么红布、阴风、小手等语,只说是突然撞见宝二爷落水,太太受了惊吓。自己为了护着二太太,这才脱力。众人都知道这话可信度不高,只是王夫人还没醒,当时在场的又都是王夫人的人。贾母也不好再查下去,只等着若是王夫人没挺过去,便将人抓起来狠狠的审。若是王夫人命大,就叫她自己查去。

贾母再叫翠袖,却有小丫鬟回道,起先宝二爷一直不醒,翠袖换了身衣裳,便去伺候宝二爷了。等到二爷无恙,翠袖又进了产房了。贾母拧着眉毛,冷声道:“倒是个忠心的丫头!”只是忠心的太过了些!

贾母虽然早就舍了宝玉,将筹码都放在了王夫人的肚子上,却碍于面子,不曾表露出来。如今听翠袖照料宝玉,贾母这才想起来,自己竟是一直还没过问过宝玉如何!恼羞之下,贾母便将翠袖记在了心里。

王夫人的产房一直都没有动静,大夫也说这一胎定是有些艰难。贾母想着一时半会儿的,王夫人也不会这么快就生下来,因此起身去看望被临时放在王夫人院子里的贾宝玉。贾母仍是一脸的慈爱,满腔的担忧,只是还有几个会傻兮兮的以为贾母真心疼宝玉的?

算一算宝二爷落水至今,已经过了快一个时辰了!若是真心疼宝二爷,怎么会拖到现在?就是自己忙着估计孕妇,叫心腹大丫鬟去问一声,难道也没有时间?难道叫大夫给宝玉顺便瞧瞧的工夫也没有?若是以往宝玉没有病之前,就是打一个喷嚏,贾母也得紧张得不行,恨不得将太医院的院正拖过来瞧呢!有道是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用在这里虽不恰当,却也十分精准的点出了贾母的心思。

贾母挪到宝玉房里的时候,宝玉正坐在窗前发呆。

贾母见此,忙道:“哎呦,刚刚落了水,怎么就下地了!是谁照看着的,怎么都这么不经心?”

宝玉被发现落水时,是独身一人,并没有人伺候。婆子们将人抬回来后,见有翠袖照料,便也没人理会,都去奉承王夫人的肚子了。待到翠袖见宝玉醒来,喂了碗热姜汤,招来两个丫鬟替自己服侍,便进了王夫人的产房。小丫鬟见宝玉是个傻子,又没什么好处,也都不乐意理他,不过是面子上应个景儿。

贾母见宝玉这般,面子上不好看,想了想,叫人去自己院子里,将麝月唤过来侍候宝玉。又连忙叫人将宝玉扶到床上,盖好被子,一脸慈祥的叮嘱了一回。

麝月来了之后,贾母道:“这些日子瞧下来,我也知道你是个有心的。日后我便将宝玉交给你了,不管将来宝玉去了哪儿,你都是他的贴身大丫鬟。你若侍候的好,自有你的好前程。你若是敢吃里扒外,你可知道后果?”一番连消带打下来,麝月自是赶紧感激不尽,再拼命磕头表忠心的。

贾母见此,十分满意,麝月作为宝玉身边第一人的地位就此确定。贾母又要嘱咐些什么,刚一开口,便听见外面传来一声声恭喜,有媳妇冲进来大喜道:“恭喜老太太又添金孙了!”

贾母听后竟是什么都顾不得了,也不用丫鬟扶着、搀着了,自己拄着龙头拐杖,几步便走了出去。贾母走后,原本挤得满满当当的屋子,一瞬间空了下来。麝月连忙从地上爬起来,走到宝玉床边,给宝玉倒了碗热茶暖胃。宝玉眼睛转了转,张嘴就喝了,然后躺在床上,睁大眼睛发呆。

再说贾母这边,听说王夫人生了个男孩儿,忙叫人将孩子抱来。

只见产婆用大红色的、最柔软的丝绸做的包裹,将孩子抱了出来。不似一般的早产儿,这个孩子竟像是足月似的,毛发浓密,脸色红润,长得也结实,看的贾母心中大喜!又听产婆道:“恭喜老祖宗,您可真是极有福气呢。这孩子竟是托了老祖宗的福分,身子骨结实得很!”

众人一片恭维,叫贾母乐的合不拢嘴了。正这时,突然有一小丫鬟惊呼:“快瞧!那边是什么?”

众人抬头,却见东方天边远远出现一片红光,看起来像是红霞,极为好看。此时又不是傍晚,也没下过雨,怎么会出现红霞?众人正心中诧异,突有一丫鬟跪下,贺道:“恭喜老太太,想来定是哥儿来历不凡,天降吉兆呢!”

一旁的丫鬟、婆子们,这才回过神来,纷纷道喜!

贾母喜道:“果然是个好丫头,这小嘴可真甜。鸳鸯,赏她两个金戒指。”那丫鬟大喜不禁,连忙磕头谢恩。

贾母又道:“哥儿还年纪小,禁不得夸,天降吉兆的事儿,到此为止,再也不许乱传了。更何况那远在天边的事儿,说不定是应在谁身上呢,不一定就是哥儿了。”贾母嘴上虽这么说着,脸上喜不自禁的样子却是遮不住的。

贾母自知没有做过手脚,王夫人如今也没有本事下这么大的手笔。因此这天降吉兆的事情,只怕实打实的是真的了!吸取了贾宝玉的教训,贾母担心孩子小禁不住那么大的福气,因此不许下人们再传,只她心中有数便好。又告诉鸳鸯,吩咐邢夫人,说因着府中填了新丁,阖府上下,都多发三个月的月钱。

而此时,外出会友的贾政方才姗姗来迟,也顾不得严父形象,抱着老来子,喜的不知怎样是好,

自始至终,无论是贾母还是贾政,都没有过问过九死一生的王夫人一句!甚至连王夫人是死是活,都不曾关心!

☆、第41章

三日后,在翠袖无微不至的照料下,王夫人终于悠悠转醒。

王夫人此次生产时,可谓是九死一生。原本她不放心贾母派来的产婆,生怕老太太为了给自己的小儿子换一个没有案底的嫡妻,而做出去母留子这种事来。因此王夫人千叮咛万嘱咐,叫周瑞家的一定守在产房中,仔细盯着那些产婆,若有不妥,便当众叫嚷出来,大家好看!

可是由于事发突然,周瑞家的被吓得魂不守舍,等她回过神来,王夫人早就被送到了产房里。周瑞家的再想进去,却被拦住了,说是她刚刚受了惊,恐带了晦气进去。周瑞家的无法,正四处跳脚再想主意,却被贾母叫走了。

倒是翠袖是个能行事的。先将宝玉安顿好,起身去厨房端了碗宝玉剩下的姜汤,再顺了一把平日里绣花劈线时用的剪刀,藏在袖子里,来到产房门前,道:“这是厨房叫送来的参汤,还望各位嬷嬷行个方便。”

贾府上上下下的奴才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不可能所有人互相之间都认识。翠袖原本不过是个二等丫鬟,最近才被王夫人抬到一等的。况且翠袖素日里行事低调,除了二房的一亩三分地,极少往别处逛去。因此守着房门的婆子们,并不认识她。见翠袖衣着普通,以为不过是厨房的小丫头,便放她进去了。

翠袖一进产房,便听见王夫人的叫骂声:“你们这起子黑了心肠的老虔婆,打量我不能耐你们如何么!”翠袖忙几步走上前,只见一个产婆左手捂着右手,跌坐在地上,指间有鲜血不断流出。王夫人手里握着金制的发簪,守着自己的肚子,不叫任何人上前。

原来王夫人自被几针扎醒后,见身边没有自己的人,便留了个心眼。故意装作浑身无力的样子,连句不断气的话都说不出来。几个产婆见此,便未将她放在心上,竟是连掩饰都懒得做了。一个不耐烦的,拿了随身带的香囊,就要往王夫人鼻子上凑,唯恐效果不够快。王夫人见此如何能依!趁人不注意,将头上的发簪取了下来,狠狠的扎在这婆子的手上!这一下扎的够狠,生死攸关的时刻,王夫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狠辣,一时吓得几人都不敢上前!

翠袖此时进来的正好!

王夫人见翠袖进来,仍旧不敢大意,一时惊疑不定的望着几人。却见翠袖劈手将手里的姜汤砸在那个受伤的婆子脚下,冷声道:“妈妈还是放聪明些吧!哪有在产房里面伤了手的!今天但凡太太和哥儿,母子二人哪个有些不妥,您老也活不成!”

另一个看起来在几人中颇有身份的婆子,见此阴阳怪气道:“呦,可真是个忠心耿耿的好姑娘呢!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也是一个黄花大闺女能进来的!要是太太真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只说是你冲撞的,只怕也没人说什么!”

翠袖冷笑道:“果然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您老有这份害人的心思,还是略收收吧,嘴脸也忒难看了些!”说罢,撩起袖子,露出手里的剪刀,狠狠的扎在一旁的桌子上,厉声道:“妈妈若是不信我的话,只管试试!不怕妈妈笑话,我们家原本是杀猪的,我自小也是干粗活长大的,比不得妈妈们这般精贵。今日但凡二太太有个什么不妥,我看你们谁能出的去,一个个都当做母猪宰了吃肉!若是堂堂荣国府产房内发生这等血案,只怕你们背后的主子是遮不住的,最后被推出去做替死鬼的,可不一定是我的家人!”

此时产房里只有四个产婆,皮肤白净细腻,穿着打扮颇为讲究,再有两三个动机不明的小丫头,如今也看不出是哪边的人。再看翠袖,刚刚来的匆忙,颇有些狼狈,手里紧紧攥着一把锋利剪刀,一脸的狠辣。众人哪见过这般行事的!

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怕不要脸的”。如今翠袖正是那种不要命的,却不想还有个不要脸的。

先前那个说翠袖不该进产房的婆子,袖子一撩,尖声道:“呸,不过是个毛都没长全的小丫头片子,也敢在我面前耍大!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配不配!你以为拿把破剪刀就能吓唬住谁么,若是真动了刀子,你自己也跑不掉!”旁边三个本来被吓住的婆子,听了这话又有些动摇。

翠袖见此,紧攥着剪刀,几步上前,追着那说话的婆子就要刺!

说实话,翠袖此举实在上不得台面。这时候的人,凡事都讲究个体面。即便仇怨再大,也都是要笑里藏刀的。不过是些递小话,在背后上眼药,或是不声不响的下个绊子。如赵姨娘那般,收了委屈便要叫嚷起来,不知被多少人嘲笑过,都说她行事粗鲁,上不得台面,更何况翠袖今日直接动了剪刀!

因此那婆子本来想着,翠袖未必敢真下手。而翠袖不敢下手,贾母却是敢的!若是今日事情没有办成,只怕自己家人都落不着好。抱着这种想法,那婆子便赌了一把!谁料翠袖是个楞的,也不犹豫,追上那婆子,紧攥着剪刀狠狠的扎下去,将那婆子的手掌戳了个对穿!

那婆子“啊”的一声惨叫,便倒在地上疼的死去活来。加上王夫人伤的产婆,如今四个产婆,竟然倒下去一半!

产房中动静这么大,门外守着门的婆子们,竟是一点反应也没有!更别说进来瞧瞧原委了。只是如今房中形势紧张,竟无人想到这点!

见王夫人主仆都这般狠辣,剩下的两个产婆如何还敢做小动作!两人哆哆嗦嗦的,在地上那婆子的尖叫声中,以及翠袖滴血的剪刀的虎视眈眈下,迎来了荣国府二房的第三个嫡子。

两人将哥儿粗粗的抱起来,便抱去外间洗刷,竟是片刻都不敢再留在产房中了。而受伤的两个婆子,也都被小丫鬟们搀了出去。

王夫人强撑着一口气,将孩子生下来,早累的脱了力气。见房中只剩下翠袖一人,才放下心来,强笑道:“好丫头,我素日你没白待你,今天可是多亏了你了。”

翠袖笑道:“太太这是哪里的话,您平日里待我恩重如山,我只恨不得将心掏出来报答太太呢。”

王夫人听此话,摇摇头,眼角两滴泪“唰”的滑落下来,苦笑道:“受我恩惠的人还少吗?如今竟是墙倒众人推,我堂堂王家嫡女,荣国府的管家太太,如今竟然沦落至此!竟然要贴身丫鬟提着剪刀才能保住一条贱命!”

翠袖见王夫人这般作践自己,也跟着哭了起来,哽咽道:“太太快别这么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太太是个有福的,我还等着要跟着太太过好日呢。”

王夫人反倒笑道:“你可是会安慰人。对了,你爹不是篾匠么,什么时候成了杀猪的了?”

翠袖“扑哧”一笑,擦了泪道:“我那是为了吓唬她们瞎编的,如何当得真!”

王夫人听见这话,也不禁笑了起来,然后再也支撑不住,昏睡过去。

翠袖见王夫人睡过去,上前握住王夫人的手,塞到被子里。手指扫过王夫人手腕的时候,停留了片刻,嘴角扬起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又听帘子响了一下,进来一个梳着小把的小丫鬟,端着盆热水。

翠袖笑道:“她们都做什么去了,怎么叫你进来了?产房污秽,当心沾了什么不干净。”

小丫鬟笑道:“姐姐都不怕,我怕什么。姐姐快出去吧,哥儿被抱出去了,只怕一会子祥瑞就来了,姐姐若是慢了两步,恐怕就赶不上了。”

翠袖听了,冷笑了一声道:“生而异象本是祸事,偏他们家的人都当做宝贝似的,唯恐死的晚呢!你仔细将血迹都清了,别留下破绽,我一会子便回来。”

小丫鬟点点头只叫翠袖放心,翠袖起身去了外面。

半晌后,领了贾母赏钱的翠袖方才回到王夫人的屋子,随手将赏钱分给了几个小丫鬟,小丫鬟们喜不自禁都跑出去炫耀了。而翠袖自己端着热水,给王夫人换衣服擦身,又吩咐厨房准备补汤,真是照料的无微不至。

三天后,王夫人方才醒来。见翠袖拄着手臂,在自己床边打瞌睡,心中一暖,略动了一下身子。

翠袖果然马上惊醒,抬头见王夫人睁着眼睛,眼睛一亮,喜道:“太太醒了?要不要喝口茶润润嗓子?肚子饿么?奴婢吩咐小厨房煮的红枣枸杞粥,还在火上温着呢,是现在吃还是再等等?”

王夫人听了,欣慰的笑道:“快别忙了,你只倒口茶来给我吃,也便罢了。”

饮过茶,王夫人问道:“哥儿呢?快抱来给我瞧瞧。”

翠袖听见这话,笑容瞬时僵在脸上,半晌,方垂下头低声道:“都是我不好,没守住哥儿,哥儿被老太太抱走了。那日宝二爷落水,婆子们将人抬回这里养着。老太太说太太如今身子弱,只照料宝二爷就是了,恐怕顾不上哥儿,因此将哥儿抱到自己身边了。”

王夫人听见自己拼着一条命生下的嫡子,竟一生下来就被抱走,立时眼前一黑,嗓子一甜,喷出一口鲜血来!哑声颤抖着说道:“史氏!真当我是泥捏的不成!早晚有一天,我要她好看!”

☆、第42章

在贾母眼中,王夫人不过是个失败者,不足为虑。因此将哥儿一生下来就抱到自己身边这件事上,贾母还真没有故意和王夫人过不去的意思。

王夫人如今的名声已经彻底毁了,若是哥儿养在她身边,那日后可就没有出头之日了。一个收过兼的罪妇养的孩子,别说不能科举,便是日后娶妻,也是受很大影响的。在贾母眼中,刚刚这个出生不久的孩子,便是小儿子以后的指望了,她怎么会任由王氏那个蠢货,把好生生的哥儿带了坏了?

王夫人心里却不这么认为。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太太觉得她没有资格教养哥儿,难道她自己就是个什么好的?她还以为自己是当初那个风光无限的老太君吗?她也是被皇家训斥过的!瞧瞧现在世交姻亲们,有事只给大房下帖子,却只字不提老太太就知道了。她的名声也被毁的差不多了,以为比自己好多少?

王夫人不曾想到自己罪妇的名声,日后会给哥儿的前程带来什么影响,反而一心想着贾母要夺了她后半辈子的依靠。心中大恨,老太太不过是不想叫自己好过罢了,打量把自己揉揣的不成样子,再给贾政那个道貌岸然的负心汉另娶吗?想都别想!自己就算是死,也得拉几个垫背的!

王夫人刚刚生产完,就流了泪、咳了血,元气大伤。翠袖以王夫人需要好好养养身子为由,在她坐月子期间,弄了好些汤汤水水补身子。王夫人自知若是日后想要和老太太打擂台,就绝对不能一副病怏怏的样子,所以她也很配合翠袖的一系列进补计划,努力将养身子。

这日,王夫人倚在床头养神,就听门外翠袖的声音:“呸!眼皮子浅的东西!这是什么也值得你宝贝似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难不成她的就比别人高贵些?”

过了一会儿,外面小丫头啜泣的声音方才停下,翠袖一脸怒色的走了进来。王夫人笑道:“呦,是谁给我们翠袖气受了,瞧着小脸儿鼓得。”

翠袖不忿道:“太太还有心思开玩笑,你没瞧见赵姨娘那张狂劲儿,今儿个竟然赏赐了我们院子里的小丫头!也不看看她是什么人,哪里配的上她赏赐,也不过是个太太手心里的奴才罢了,得意什么!”

王夫人摇摇头,笑道:“你还是太年轻了些,沉不住气。叫她得意去吧,早晚有一天叫她好看呢。不过如今还少不得有地方用得着她,暂且留她一命。”

翠袖疑惑道:“太太有用得着她的地方?她会听话吗?”

王夫人道:“这要看我开的筹码够不够叫她动心了。这世上只有永远的利益,却没有永远的敌人。如今我们目标一致,暂时互相利用一下,也无妨。”王夫人这是真心将翠袖当成自己人了,连这些内宅阴私都一一指点。

随后一段时间了,赵姨娘愈加顺风顺水,在王夫人的推波助澜下,成了二房第一人。即便是贾政新收的三个通房丫头,虽比赵姨娘得宠,却也都对她毕恭毕敬,几人之间相处和谐,新欢旧爱彼此恭敬,让贾政十分欣慰。二房这种看起来稳定的表面现象,一直持续到王夫人出月子。

王夫人不知是身体太好,还是翠袖调理的好,一个月下来,竟然也养的差不多了。出月子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哥儿的洗三宴了。

贾母早早的下来帖子给素日里来往的世家好友姻亲们。她也知道,如今以贾政、王夫人夫妻的地位,哥儿的洗三怕是来不了几个人的。可真正到了洗三的那一天,贾母还是咬牙切齿,心有不甘。

不说四王八公等旧日里走动频繁的,就是一些往日里来打过秋风的,如孙家等这些总来打秋风的小官儿家里,也都是派管家送了礼来,主子们都只说有事推掉了。最后哥儿的满月宴,竟是只有史家两位夫人、王子胜夫人、以及贾家各房旁系远亲,竟是连当日宝玉满月时的一个零头都不到了。

贾母虽不高兴,却不好在好日子上甩脸色,因此也只得打起精神来,欢欢喜喜的给金孙办满月酒。贾母本想着叫王夫人不要出现,对外只说她身子不好,也就是了。如今王夫人的身份,就是宝玉和哥儿将来前途的最大障碍,贾母不待见她,是理所当然的。

王夫人自产下小儿子之后,连一眼都没瞧见过,如何甘心?因此嘴上答应的好好的,还是趁下人不妨,出现在了满月宴上。搭花线,挂银坠,煮红蛋,贾母对这个小孙子的喜爱,可是不言而喻。除了满是辛酸的王夫人外,在场的夫人、太太、奶奶们,哪个不是看着贾母的面子上来的,自然都是奉承。倒有一人见此,忙起身躲出去了。

这人却是林黛玉。

黛玉当初来时,说的是贾敏身子不好,无力照料。又兼之她到了学习管家、规矩的年纪,贾母三番五次的相邀,这才背井离乡,北上做客。谁知到了这儿以后,外祖母嘴上说喜欢自己,素日里吃穿赏赐也都不差,却迟迟不提教养之事。

黛玉毕竟是晚辈,还是客,不好提此话。她带来了嬷嬷提过几次,却因着身份,也叫贾母搪塞过去了。倒是邢夫人心善,叫二嫂子平日里多提点提点她。就这般,贾母仍是三番五次的借口热闹,有意无意的不叫她多学些东西。

黛玉只安慰自己,毕竟是亲祖母,定不是有意的。谁知待到宝玉病了之后,凤姐儿理家时再带着黛玉,贾母却是不理会了。黛玉年幼瞧不出,林家的嬷嬷们却是明白的。贾家老太太是想给自己的纨绔孙子,找一个不会争权夺势的大家媳妇。谁知偏她家孙子疯了,父母又失了身份,于情于理都配不上黛玉,贾母这才作罢。

林家的嬷嬷们见此,如何肯依,又顾忌着是太太的娘家,不好多说。因此只递信回去的时候,将事情一五一十的写出来,到底是何缘由,叫太太自己分辨去。贾母素日里不将这些老婆子放在眼中,并未料到她们私底下告了状。

再说王夫人这边,满月仪式刚结束,论理接下来就是亲朋好友一起热闹了。贾母笑道:“老二媳妇刚刚出月子,身子又弱,见不得风,就不用你伺候了。你早些回去养好身子骨,便是孝顺了。”

王夫人挣扎了一下,“今个儿是哥儿的好日子,老太太高兴,恐有劳神,正该我们做媳妇的表表孝心。况且我也调养的差不多了,即便是老太太宠我,哪里就那么娇弱了。”

贾母闻言,眯着眼睛笑道:“你刚刚生下哥儿,立了大功,就是多疼你一些也是有的。”转头道:“这个丫鬟长得可真是伶俐,是叫翠袖吧?还不扶着你家太太回去?若是主子有个好歹,你们担待得起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