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云海间作者:看长亭晚
第22节
“呵呵,说的倒不错。“吴盈攥紧手中纸条,面色如常道:“只是我生下来没有了母亲,也不知道到底算什么身份。幼时也不曾得长辈教诲,无知无觉长到现在,于‘门当户对’四字也不甚分明”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凌厉,似有讥讽之意,“平日劳烦大人教导,实在是过意不去,后日我便搬出贵府,绝不会叨扰大人。”
司先生笑了笑,似乎对她这种怨怼的语气不怎么放在心上,她拢了拢衣襟,道:“随意。不过你父亲来信还是寄到此处的,也需你自行上门取了。”
这明明是不相干的两件事,吴盈怒道:“你别总拿我父亲来说事!”
司先生看着针锋相对的她,犹如看着一个倔强的孩童,双手交握于前,缓缓道:“既然知道,就别做些让你父亲担忧的事情你也要出仕为官了,怎么还这么沉不住气?官场人情往来,门道又多,你难道还想一辈子做个清贵的翰林学士?那不是清高,那是傻。”
吴盈敛了神色,尽力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司先生仿佛已经将她的内心看穿,意味深长道:“不管你想得到什么,都必须拥有与之相配的实力。庸人说的权势财富地位,不过是力量的具化罢了,以此来衡量一个人的才能似乎有些出入,但世人所认可的无非就是这些。你想要什么,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些。”她阖上书房的门,道:“若是抓不住,那就两手空空,什么都不剩了。”
寒夜中吴盈面色沉沉,也不知听没听进去,大步流星走开了。
房中司先生听着门外的动静,知晓她是走远了,才对身边伺候多年的仆人道:“这孩子脾气也是没个准头,好在还能听进去话,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仆人为她取来暖炉,笑道:“大人不必过分担忧,奴婢看小姐这脾性,倒有些您年轻时候的样子呢。何况您说她为人处事也并无不妥,行事上也无甚差错,日后定能平步青云,直入内阁的。”
司先生闻言连连失笑,摆摆手道:“说的是什么话,她年纪尚轻,要学的东西还多的很呢。”
仆人恭敬道:“还不得仰仗大人的提点?人心是r_ou_长的,时日长了,她自然能明白您的一番苦心的。”
“我平生不过这一点血脉,要说放下,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司先生手放在一份密报上,有些惆怅的说,“人年纪大了,总是寄希望于后人,盼着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能由孩子来完成。这也算我一点小小的私心,也是我欠这孩子的”
仆人知道这不是自己该cha嘴的话了,沉默的立在桌边为她又点了一根蜡烛,司先生道:“这是今天送上来的东西?怎么还是老一套,和上次一个样子。”
“这个人想来也没什么问题,不然您三番四次的查她都查不出什么东西来。”
“不。”司先生笃定的摇摇头,“若是不起眼的越要小心,局势僵持之际,往往这种沉寂无声的棋子最易导致大局倾覆。朝中为官者无不站队归党,那些观望的都是出身世家大族,不到最后关头不会轻易泄露口风这个李清平,她凭什么拒了齐王又拒了越王,想做个孤臣?这人行事老辣谨慎,不过二十出头,手段便这般了得,何舟房死的莫名其妙,咱们在信王府里埋的棋可就被毁的差不多了。”
仆人低声道:“可是信王不是咱们殿下这边的人吗?”
司先生执起墨笔,道:“这位信王殿下异军突起,也是个能人,早几年住在行宫不问世事,倒也看不出什么来。同样贵为亲王,就没有对那个位置争一争的念想?我是不信的,但凡是人就有所求,她生父卫家不复当年声势,陈留王君卫氏也算是她亲叔父了,怎地一点表示都没有,当真如此沉的住气?”
“信王出身虽高,但也是十几年前的旧事了。她与卫家不甚亲厚,毕竟不曾往来。至于陈留王府,想来也不至于站错了位置。”仆人道。
“不,你不明白。”司先生说,“她所依仗是不是外戚,也并非世家,而是当今圣上的心意。只要圣上心中对卫贵君存有一份愧疚,她就始终有立足之地,只凭借这一点,着实为最大的隐患。她耐的住性子不动,咱们就从她身边的人一一查起。”
“那是个聪明人,可惜自负聪明者往往都太看重自己,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其他人都是蠢的。”楚晙提笔写下一副字,慢条斯理道。
刘甄道:“这位司先生足智多谋,向来被齐王所倚重。只是她为人孤傲,容不下他人,传言齐王为她遣散了府上谋士,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大张旗鼓往往是虚张声势,没甚么意思。”楚晙凝神收笔,淡淡道,“行事如此嚣张,怕是仇家不少吧。做人还是要谦虚低调,木奉打出头鸟,如今虽得我二姐重用,不过是狐假虎威,难保不是颗弃子,最先被抛出去。”
刘甄奉上热帕供她擦手,楚晙拿起那副字揉成一团丢到一边,又铺上一张新纸,想了想道:“清平呢,怎么今日未曾见过她?”
刘甄有些惊讶,随即道:“她告假归家了。”
楚晙沉吟片刻,道:“是么,这便收拾东西回去了?也是,待二月户部发了调令,便要即刻启程了。”
刘甄再三犹豫,还是轻声道:“殿下,那函枢一职还是清平来任吗?”
楚晙眼底似有暗流涌动,闻言笑了笑,道:“不,她既然要走,函枢就得换人。谢家不是提了好几次么,那个谢祺,便就是她了。”
刘甄听她说的如此随意,心里有些为清平难过。想起她一路走来诸多不易,年少时的情谊使得她对清平总多了几分亲近,但如今她却不敢将这种亲近表现出来,只能装作若无其事。
楚晙注视着低头的她,道:“刘甄,我问你,清平是个怎样的人?”
刘甄手指微微发抖,许多年前楚晙在王府便问过她这个问题,只是时不同往日,明明是同样的话,她却听出了一种极为隐蔽的警告。刘甄心中一惊,抬头对上楚晙幽深的眼睛,如被冰雪淋头,动都动弹不得,她低声道:“清平是很好的。”
她忽然跪在地上,几乎是哀求般道:“殿下,她还什么都不懂”她语焉不详,只是翻来覆去的说这句话,楚晙冷冷看她一眼,将那副字写完,才慢慢道:“你为她求的哪门子情?”
而后又道:“论做事做人,她想的比你明白多了,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不是自己的。求得所求,真是再明白不过了。乱中求稳,要是就是这种人。”
刘甄心下冰冷一片,楚晙话间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觉察的喜爱,但那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清平的名字在她的唇齿间仿佛带着特殊的韵味,她是看似平平的说,却那么缠绵,以至于都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切齿,像是嬖爱到了极点。
楚晙再也不看跪在地下的刘甄,收了笔道:“云州之行,她到底能走多远还未可知。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什么,牺牲是为了更大的利益,付出一切也在所不辞,且看看她是扶摇直上,还是就此陨落。”
第84章对错
一月末的长安已有回暖之势,冰雪消融,化作潺潺流水,重新覆盖着这片土地,寒冬的冰冷已然消散,只余一点残雪,固执的依附在瓦楞檐角,仿佛未画完的画,平添留白供人想象。
东坊百户人家皆已将褪色的花灯取下,唯独燕府的花灯还是簇新的,绢纸都还是彩色,对联也是鲜明的红。清平站在外面打量了一下这座府院,院中的梧桐长出了鹅黄色的嫩叶,她心中微感可惜,怕是见不到这树枝繁叶茂的样子了。此去云州路途都要耗费数月,户部签文已至,二月初便要启程上任,她侧头看了看东坊左右,那盏花灯终究是未曾取下。
还需回王府交接事情,而后再去承徽府呈递折子,还要去礼部报备。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时间紧迫,容不得她伤春悲秋的无奈,推着人一步一步往前走。
回到王府之时,长史司的属官们已经到齐了,因着长史一职的空缺,众人都对她的出现翘首以待,笃定这位低调的典谕大人必然会接手长史职位,但万万没想到——
“出京?李大人这便就外放了吗?”
清平和气道:“是的,我是来府中辞去典谕一职的,文书已经到了,二月就得走。”
有人叹息道:“外放也是条好路子,大人日后平步青云之际,莫要忘记我们这些人呐!”
话不过是客气的说说,横竖她都要走了,总归面子上看起来是一团和气的。有几人目光闪烁,像是有些跃跃欲试。清平看着她们充满野心的眼神,心里有些感觉好笑。
楚晙会那么容易就把长史随便塞给一个人?恐怕是不可能的。何舟房死了,她更有借口换上自己的人,剩下的小虾米不过是她留着试探对方背后主子态度用的工具。清平在一众心口不一的道贺声中敷衍的说着客套话,明显大家都没走心,各自有着自己的心思和打算。
她交付完手中的东西,又将印章,铜牌一并上交,又去了府里收拾东西,楚晙在不在书房她不清楚,她走在安静的后院,隐约听到清脆的鸟叫,房顶的积雪都被清扫干净了,露出原本质朴大气的样貌来。她在心里想着这院子春夏是什么样子的,那必然是花团锦簇,草木葱茏,想一想觉得还挺美的。只是好景不留人,她心中虽然觉得惋惜,但一想到日后要去云州,那又是另一番景象,各有各的好处。她脸上挂着奇异的笑,并不留恋的扫过这些雕栏画栋,上面云气翻涌,凤展翅欲飞。权势好是好,但也需有那个命担待的起,不然也不过是枉送性命,与人做了烧火的木炭罢了。
房檐y影下,楚晙逆着光看着她的背影,轻快的步履泄露了主人愉悦的心情,她眯了眯眼,想必这人早就想走了,真是留的住人留不住心。楚晙侧过脸去,想了一会,忽地唇角扬起,吩咐一旁的刘甄道:“你去和她说几句话罢,出了这个门,以后想要来往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刘甄屈膝行礼,脸在y影中看不出什么神情来,只应道:“是。”
行至后院门边,清平将收拾好的东西装在包裹里,不过几件衣服而已,她心中叹了一口气,却见一人从廊下走来,正是刘甄。
没想到还能见她一面,清平想到之间她劝说自己的事情,忽然感觉很是羞愧,她迎了上去,道:“刘甄,你怎么来了?”
刘甄脸色有些不大好看,闻言笑了笑道:“你要走了,我肯定得来瞧瞧你。”
清平不好意思的笑了,拍了拍手中的包裹,拉着她坐在石凳上,刘甄手明显颤了颤,清平诧异道:“怎么了?”
刘甄看着她的侧脸,掩住心中的不安,任由她拉着坐在凳子上。清平对她心存一份愧疚,总觉得自己上次说的话太过了,有心想和她赔个不是,但一直没找到机会。今天她们两个人并肩坐在一起,依稀间是好多年前的样子,清平抿了抿唇,想着该怎么开口,刘甄却道:“去云州路途遥远,一定要小心。”
她这句话和今天在长史司那群属官说的没两样,清平却觉得格外贴心,赶紧道:“好的,我有分寸的。刘甄啊,上次我和你说了些不好听的话,你莫要放心上”话没说完,她先自己脸红了,刘甄瞟了她一眼,眼神游离,而后笑道:“说什么胡话,咱们这么多年的情分,我难道还分不出好坏吗?”
“不过清平,你确实是说对了。”她仰头看着廊上的云柱,目光顺着y影描绘到最高的地方,“我确实是有那份心,跟着殿下许多年是想在她身边好好伺候着,也是存着一份念想,想看看殿下是不是能”
清平默契的拍了拍她的肩膀,刘甄眼光有些哀伤,不过很好的藏在眼底,没叫她看出来。不过她们都清楚那些未完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楚晙费尽心思步步为营,除了那个位置不作二想。只是这条路太难,是要用血泪铺就而成荣华富贵,成就不可一世的权柄,清平只道:“我知晓的。”
她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所谓重要的一切,心中的底线,只是没有遇见更大的利益,一旦到了某个程度,势必要放弃那些东西,才能拥有更多的权势,恐怕人人趋之若鹜,谁还会在乎那些可笑的念想?
只是这句话不能说出来,清平发现刘甄至始至终都看着那根云柱,一点也不瞧自己,有些奇怪,刘甄却转过头来,眼神复杂的看着她如释重负道:“你能想的开真是再好不过了,他日殿下你终归是臣子——”
清平注视着她忐忑不安的脸,沉默了一会,握住她的手道:“为人臣忠君事,你说的我都明白。”
“那就好。”刘甄如释重负般点点头,看着她明朗的眉眼,忍不住向远处的院墙瞥了一眼。
“怎么?”清平察觉到她的视线变化,也跟着向那边看去,但只瞧见树影重叠,她疑心楚晙不会在暗处盯着吧,狐疑的看了一眼四周。
刘甄见状笑了,道:“殿下不在那里,她应当是走了,不过是她叫我来送你的。”
清平没什么诚意地点点头,道:“哦,没能见到殿下真是太可惜了。”
刘甄起身道:“话已经说完了,清平,就此别过,你好好保重,以后会有再见之日。”而后又打趣般道:“只不过那时怕要叫你李大人,李部堂了。”
“诶?”清平摆摆手道:“哪里能有那么快,看运气吧。”
两人便就此告别,日影横斜而过,从中隔断庭院,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温柔的吹拂着树梢上浅浅的绿。一片枯叶从老枝桠上轻轻落下,在平静的湖面荡开一圈圈涟漪。
和刘甄聊完以后清平觉得心情大好,漫天晚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犹如一匹绚丽的织锦。待她回到家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被渲染成了梦幻般的紫罗兰,在余辉已尽的天空中折s,he出迷离的色彩。
清平悠哉的准备开门,却见门前倚着一个人,影子恰巧落在她脚边,那人穿着常服,打扮的也十分普通,见她来了抬起头道:“回来了?”
清平吓了一跳,四下瞧了瞧,没见到什么人经过,低声道:“殿下,你来这里做什么?”
楚晙懒洋洋的瞟了她一眼,伸手撩了撩耳边的落发,清平这才发现她连冠也不曾束,只用一根簪子将发挽起,颇有些浪荡不羁的感觉。她向来以端庄沉稳示人,平日里衣着自是规整严明的,未曾想过还能做这个样子打扮,可以称得上是新奇了。清平将她上下打量了个遍,毫无礼节道:“你不是喝醉了吧?”
楚晙掀了掀眼皮,扯了扯嘴角,懒得再说什么,一步上前摸走她腰间的铜匙,径自开了门。清平在一旁瞧的目瞪口呆,觉得她今天问题十分的大,整个人从气质到气场都变了个彻底。她疑惑的进了门,楚晙坐在树边的长凳上,一脸无聊的看着她关门。
清平放了东西从屋里出来,看见她低头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征询她的意见,直接坐在长凳另一头,两人并肩而坐,中间却隔着一个人的位置,清平认命般道:“殿下,你到底要干嘛?”
楚晙脸被垂落的长发遮住了大半,闻言道:“我来看看,不行吗?”
清平咬了咬下唇,冥思苦想半天她这句话的意思,感觉完全猜不到重点,简直比写折子还痛苦。楚晙忽然道:“你是不是讨厌我?”
清平惊了惊,下意识就说:“没有。”
楚晙哦了一声,手一撑,顺着光滑的凳面滑过来,贴着她问:“那你坐的这么远是什么道理。”
连这也是错的,清平忍不住道:“殿下,要不要给你请个医师啊?”
楚晙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十分恨她的不解风情,索性将全部重量倚靠在她身上,还抓住她的手不肯放。
清平被她抓住手的时候还挣扎了下,但不敌楚晙力气大,两个人较劲般拉扯了一会,最后她手被楚晙扣着,十指交握,楚晙颇为得意的看了她眼,淡淡道:“再说一遍?”
迫于她的威压之下,清平只能改口道:“没什么。”
楚晙似乎笑了,头靠在她肩膀边,这姿势于她来说实在是太过温情了,又有点伏低做小的味道在里面,不合适到了顶点。清平身躯一震,连看都不敢看她,生怕待她回神过来发觉自己做了些什么,又要找自己算账。
楚晙幽幽道:“想什么呢?”
这架势看样子是要彻夜长谈了,清平眼观鼻鼻观心道:“什么都没想。”
手上握的紧了紧,楚晙低声道:“说谎。”
她的声音又低又沉,如同弦音轻振,震的清平脑子里嗡嗡作响。她忽地脸红了红,不知是因为这声音还是说谎那两个字,呐呐道:“是真话。”
楚晙坐直起来,拉着她的手伸了一个懒腰,道:“是么?那我问你,你好像不怎么喜欢我,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清平咀嚼着她这个问题,看着她侧脸的轮廓,楚晙似发觉她的目光,转过头来,眼中一抹很淡的水色,在院中昏黄的灯火中化作墨金华彩,直视她的眼睛,像是要看进她的心底。她的脸在光影中被染上暧昧的色彩,柔和了清冷的眉眼,清平从来没有这么清楚的看过她,将她神情转变看的分明。她怔了怔,感觉有些混乱,低头道:“大概是因为畏惧吧。”
楚晙道:“畏惧什么?说起权来我也没有,说起势来我也没有,空有一个亲王头衔,朝中三品以上的见着我连礼都可以不行,李清平,你怕什么?”
清平想了一会,道:“人若是只相信自己眼睛所见的便会失去探寻的意义,读书的时候先生时常教导,人看东西不能流连于表面,表象可能是假的。如同大海看不出深浅,愚人便以为处处都如同海滩边那般深度,用此比喻殿下,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她说完自己都觉得十分的放肆,但是好像这是憋在心里很久的话了,迟早是要吐出来的。楚晙目光闪了闪,道:“你可真敢说。”
清平微微一笑道:“是殿下先问的,不是么?”
楚晙握着她的手举到她的眼前,神情专注而认真,注视着她道:“你既然这么聪明,不如教教我,怎么才能让你——”她用手碰了碰清平的额头,“喜欢我多一点。”
清平莞尔一笑,忽然觉得她有点可爱,揶揄道:“你是那个不食烟火的殿下吗?莫不是人假扮的罢?”
楚晙踢了踢她的脚,手慢慢松开,道:“你说不说?”
清平觉得她真是别扭到了极点,不过好在脸皮厚的很,也瞧不出什么尴尬来,只得道:“我不知道。”她自嘲般笑笑,咬着嘴唇含糊道:“没人教过我,我怎么知道。”
楚晙诧异的看了看她,颇有种‘原来你是这么个人’的意思在里面。清平无语的看着她,楚晙嘲笑道:“那你还和邵家的少爷说的头头是道,我还当你是天生的情圣,大道理说了许多,居然只是说说而已。”
那是几年前的旧事了,她一提清平就想起来那日说的话来,瞪了她一眼,原来这人什么都知道了,她怒道:“怪谁?半夜把我劫出来谈情说爱,好像不答应就要丢大海里毁尸灭迹,倒是委屈了殿下,不知在那个旮旯角里平听了一场戏,那夜风大,怎地没冻着您?”
楚晙哈哈大笑,笑声震飞了几只栖息在树枝头的寒鸦,她又靠在清平边上,伸手捏着她的脸道:“打小就你心眼多,人小鬼大,大道理说起来头头是道,一套一套的,谁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清平躲开她的爪子,辩解道:“也不是说说,还是有几分真心实意的!”
大概是真心实意这个词太过失真,引发了楚晙又一轮嘲笑,清平无奈的被她从头到尾念叨了一遍,说起自己是多么多么不容易将她拉扯大,忍不住道:“还不是把我丢在书房自生自灭了?”
楚晙微微愣了愣,惊奇道:“若无我的许可,你还能呆书房猫着?真是不识好人心,小白眼狼。”
清平诡辩道:“殿下见过白眼狼什么样子吗,口说无凭,不要污蔑人!”
楚晙身边伺候的人向来温言细语,被她吼了一嗓子惊着了,皱着眉道:“胆子肥了不少,敢这么和我说话了。”
清平斜她一眼,大概是今夜有些特别,往日那些礼仪规范都不愿再端着了,说实话她们两人都见过彼此最为狼狈不堪的样子,一昧的回避客套,好像太过做作了,于是她反问道:“怎么,不可以吗?”
楚晙从不会在礼节上与她计较,听到这嚣张的回答,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道:“可以,下次在人多的时候这么和我说话试试,参你的折子第二天就送到六科给事中。”
说完两人都沉默了,她们都明白,恐怕这个下次已经遥遥无期了。
楚晙轻声道:“留下来。”
清平摇摇头,楚晙说完也自嘲般笑笑,她慢慢起身,深深的看了她一眼,道:“走了。”
她披着一身月色,袍子上绣着的图案在月光下微微反光,在门中一闪,长袖行云流水般掠过,就这样离开了。
清平闭着眼睛坐在院中间,似乎在想着什么。明月别枝,月光带着几分寒意,将整个院子都笼罩在一片冰冷的霜色中。
风呼啸而过,初春的长安尚存几丝未消的冰雪,苟延残喘在生出新绿的枯黄野草间。
清平抬头看了眼高大的城门,或许是春天到来的缘故,那些厚重古老的城墙上也长出了一些绿,夹杂在黑色的石缝里顽强生长。
官道四通八达,汇聚来往的客商,人人都向着这位宏伟古老的都城前行,唯独她们一行调任的官员是逆着人流而行的。
负责护送她上任的侍卫侧了侧头道:“大人,该走了。”
清平点了点头,勒马转身,忽然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
执着对便错,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的,她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头也不回的策马而去。
护送的队伍向东而去,春回大地,她们便迎着温暖的日光前行,处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绿,长安在她们身后渐渐化作一抹黑点,最后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晚上到家的,然后被我爹抓走去喝酒了,回来的时候已经废了,所以没有更文,抱歉抱歉,么么扎,祝大家节日快乐,亲亲!
第85章云州
太启二年,冬。
马蹄踏碎冰层,天空中落下点点小雪。战马口鼻间发出粗重的喘息,在冰冷的空气中化作一缕白雾,马头上罩着的铁盔爬满了妖娆的霜花,呈现出深浅不一的冰蓝色。领头的将士手中一甩,长鞭在凛冽的风中发出数道响声。布满冰雪的平原上卫队快速前行,远远看去仿佛一支黑色羽箭,在苍茫无垠的大地上疾速飞驰。
云州州城,广元。
位于广元城西南的安定阁边,银甲卫士手持红缨枪驱逐行经的路人。广元人已经见怪不怪了,裹紧了身上的衣袍纷纷散开。若是此时有人抬头遥望安定阁,会发现这座古老的建筑屹立在风雪之中,犹如一位威武高大的将军,在y沉的天空下,沉默地俯瞰边城外的平原。安定阁在漫长的寒冬中被冰霜冻住了飞檐,至上倒垂下无数冰凌,于窗柩边透出的灯光里闪烁着锐利的冰芒。一面鲜红的旗帜迎风翻卷,在隐约的号角声中露出残缺破损的旗角。
这是云州最为重要的官属,此时又逢年关之际,按例乃是一年一度的州会,云州州牧及三郡郡长,五品以上官员皆要从管辖地赶来,参加这场会议。
安定阁议事厅中摆放着数把木栏椅,高堂之上悬着一副壮丽的山河图,琉璃灯盏被悉数点亮,发出柔和明亮的光芒。随着号角声的消逝,负责接引的下属官员掀起暗红色的门帘,几位官员鱼贯而入,依照官品排序由大到小依次落座。
高踞首座的州牧姜珉身着绯色朝服,手中握着肩上垂落的朝明珠,包含威严的目光扫过座下的官员,半晌才道:“人都到齐没有?”
阾枫郡郡长辛澜起身恭敬道:“回禀大人,除安平郡郡长孙从善外,其他人都已经到齐了。”
姜珉点点头,挥了挥手,示意手下闭门封楼。忽然有一人凉凉道:“辛大人真是贵人多忘事,孙大人不来,不是还派了手下来的吗?”
辛澜回道:“五品官员议事,夏大人可别忘了规矩。”
涪城郡郡长夏鸣臣不咸不淡道:“我自然是明白规矩的,不过她手下那位李大人升品的册文已经在路上了,这是迟早的事情。想必诸位大人都已经听闻,她自然是有资格参与此次会议的。”
辛澜皱着眉头,有些不悦道:“从五品连入阁旁听的资格都没有,只要圣旨一日未达,这事就做不得数,夏大人在云州为任三十年便该知晓,规矩就是规矩!”
夏鸣臣高声道:“规矩也是人定的,辛大人!”她转身向姜珉行礼,道:“不如请州牧大人定夺如何?”
姜珉虽已近知非之年,但丝毫不见老态,眼神锐利扫过座下神色各异的官员们,淡淡道:“事情还没议起来,你们就先吵上了?夏鸣臣辛澜,你们二人好歹也算是一郡之长,别成日吵吵闹闹的,都讲点规矩,给下头的人做个榜样。”
两位郡长一同告罪行礼,而后落座。姜珉接着说:“孙从善来不了派了个手下来议事,这也没什么。新人初来乍到迷了路也是常有的事,辛大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辛澜没想到自己被点了名,心跳漏了一拍,对着州牧洞悉一切的眼神,她暗骂手下那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竟然连个人都拦不住,还走漏了风声,一边骂娘一边艰难道:“大人说的是寒冬腊月,安平郡如此之远,想是路上耽搁了些也说不准。”
夏鸣臣嘲讽般的看着她,似是非常不喜她这番见风使舵的小人做派。姜珉摩挲着浑圆的朝明珠,玉石在她苍老的指尖晕出一圈淡光,这位州牧在任二十年,历经宦海波涛,如今颇有些波澜不兴的意味,手下那些明道暗行在她眼中无处遁藏,她高居主位,凝神听着阁外悠长的号角声,侧头问身边的人:“什么时辰了?”
那人答道:“午时三刻了。”
一骑当先手持令牌,率先闯入安定阁边的防护线,身着银色软甲的将士黑色披风扬起,露出腰间玄铁重剑,她厉声喝道:“奉云策十二军军长之命,见牌者准允通行,劳烦出来个人说话!”
白色雾气氤氲了女子坚毅的侧脸,但她手中的金色令牌却不容忽视,银甲卫士中走出一人,肩上纹着三道飞羽,辨明令牌后抱拳道:“安定阁中诸位大人正在议事,闲杂人等不允放行入内,阁下是哪军的将士,是否有入州会的通函呢?”
女子愣了愣,拽着缰绳后退几步,队伍中出来一人,披着厚重的蓝色罩帽披风,全身上下被遮的严严实实的,那人从怀中取出一张薄纸,纤长的手指夹着,白气从帽边溢出,声音清冷道:“阁下说的是这个吧?”
安定阁中众官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夏鸣臣摸着由热转温的茶盏微微有些不安,姜珉倚着扶手看着一本书,她俯身看去,那竟是一本《太上感应真经》。
这仙气十足的书和议事的氛围十分不搭,辛澜倒是稳定了心神,老神在在道:“夏大人,孙大人的这位能干的手下怎么还没到呢?”
夏鸣臣剜了她一眼,冷笑一声道:“辛大人这么关心别人,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管辖地的事情吧。”
辛澜淡定的捧着茶盏吹了吹并不存在的热气,道:“自然不劳夏大人担忧,我这个人做事向来很有分寸的,不是那么没规矩的人。照着规矩办事总归没错,夏大人生性跳脱,喜欢追求新意倒也没什么,只是行事总归要稳妥些,今日听了这个明日听了那个,怎么没个定数呢?”